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在经方的路上: 再读《伤寒杂病论》(41)
第一节,食谷欲呕与诸呕吐证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吃了谷物想呕吐,当然是胃家的病变,以胃主受纳故。今食谷欲呕,有别于“食已即吐”,因实热阻滞肠胃,腑气不通的大黄甘草汤证;有别于“呕而肠鸣,心下痞”,升降失常,中有痞阻,病位在胃为主的半夏泻心汤证,有别于“干呕而利”,邪热下迫,胃气上逆,病位在肠为主的黄芩加半夏汤证;有别于“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饮去复留,需要健脾利水的猪苓散证;有别于“胃反呕吐”,宿谷不化,早食暮吐,暮食朝吐,脾胃俱虚的大半夏汤证;有别于“胃反,吐而渴欲饮水”,停饮所致,需鉴别于真正胃反的茯苓泽泻汤证;有别于“干呕,吐逆,吐涎沫”,“诸呕吐,谷不得下”,“似呕不呕”,的半夏干姜散,小半夏汤,生姜半夏汤主治者。凡此等等呕吐证,当与胃家虚寒,浊阴上逆病机的吴茱萸汤证相鉴别,其中还当鉴别的是容易的混淆柴胡汤证。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小柴胡汤证云“胸胁苦满”,证情相似,然柴胡证因胆热内郁,当见口苦或“默默不欲饮食”,“喜呕”也或然之证,当于寒热辩之。若因“食谷欲呕”给予吴茱萸汤,“得汤反剧者”就是辨析不准而方不对证,因呕“属上焦”,这个“属上焦”有点纠结。仲景所言上焦为何?《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难经·三十一难》说:“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如此看,上焦于胃上口当膈以上为是。“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分析此条文,乃阳明少阳并病,必因上焦胃口有热结,使“主内而不出”的上焦功能失常,津液不得下行,才导致不大便而呕,“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故与小柴胡汤通上焦。鉴别柴胡证之呕与单纯见“食谷欲呕”的胃虚寒,浊阴上逆者在此。
     若胃中阳气充足,则饮食得以受纳顺利下行,胃中虚寒,水食停聚,则易呕吐。理中加减法说:“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寒饮内盛之“干呕吐逆,吐涎沫”,又可用干姜半夏散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以及生姜半夏汤、小半夏汤所治之呕吐都与饮邪有关;若中阳式微、阴寒内盛之腹痛、呕吐,又宜用大建中汤温建中阳、补虚散寒,凡此等等都见呕吐之证,那么“食谷欲呕”为何要主于吴茱萸汤呢?清·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治法》说:“食谷欲呕,虽属阳明,恐挟肝经逆胃所致,先以吴茱萸温肝,下逆而探之,若得汤反剧,则非厥阴之呕”,前边说过,阳明为三阴之藩篱,中阳虚寒,浊阴才得以上逆,故此“食谷欲呕”,虽见病情于阳明,实际蕴含厥阴阳明合病之病机,非单纯胃中虚寒及水饮停聚所致呕吐者可比。从以上分析似乎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是仲景鉴别诊断呕吐证、或给药试探病机真相一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学习笔记35
吴茱萸汤方歌方解,临床验案分享 | 道医网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课程17
金匮方歌——吴茱萸汤
我对吴茱萸和吴茱萸汤的一点思考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79)--吴茱萸汤、温经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