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述仲景温心阳法在治疗津液相关疾病中的运用

  
  3.3 表证水停: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23条言“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感受外邪,营卫闭郁,饮溢四肢肌表而发为溢饮,主症可见发热恶寒,身体痛重,治当因势利导,采用发汗解表之法[3]。《伤寒论翼》言“营卫行于表,而发于心肺,故太阳病即营卫病,营卫病即心肺病矣。”心主血主营,肺主气主卫,心为君主,肺相辅之,心肺气血营卫相辅相承,以荣养皮毛,护卫皮表,抗御外邪入侵。心肺共司机表,解表当从心肺着手,治以大小青龙汤。两方所针对的病机虽有外感风邪、内有郁热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异,但均由麻黄汤化裁而来。方中主药麻黄和桂枝,前者入肺经,发散卫分之邪,后者通心阳,祛除营分之邪;麻桂相合,从太阳以祛表邪。如此则表证得解,营卫调和,水饮自除。
  
  3.4 阳虚水泛:
  心属火,火性光明,烛照万物,心之阳气除能维护心脏自身生理功能外,还能温煦全身脏腑。故心对水液代谢的调控作用除上述内容外,还体现在它能通过温养肺脾肾三脏来参与水液代谢。
  肺为相傅之官,其主水的功能,除了与宣肃有关外,还依赖于肺阳的温化。而心肺同居上焦,肺阳亦赖于心阳之濡养。若心阳不足,温煦无能,可致肺阳衰微;肺阳虚弱,宣肃失常,则水道不畅[5]。《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言“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饮聚胸膈,凌心射肺,心阳被遏,肺气萎弱,则咳嗽气逆,短气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治以小青龙汤,温肺散寒、化气利水。方中桂枝与麻黄等量相配,温肺寒以调水道,佐用干姜温心阳以协肺阳。若遇到阳虚甚者,可减麻黄,再加附子,减麻黄以防其过于辛散而更伤阳气,增附子以配合桂枝更添温心阳而助肺阳之功效。脾属土,心属火,火生土,即脾阳运化水液的功能与心火密切相关。人们多注重脾肾关系,习惯言先天生后天、命火温脾土,但命门之火即相火,也需要君火的相助才能壮实。无论依据哪种解释,心阳的温煦都有助于脾土的运化。
  若心阳虚弱,火不生土,土困脾败,均可发为痰饮、水肿诸证。临床上许多心衰病人,多有胃肠功能减退,就是佐证。因此在仲景所创立的诸多治疗脾虚水泛的方剂中,如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都包含有桂枝甘草作为温心阳的基础。
  肾主行水,亦分阴阳,皆于心阳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心阳为君火,肾阳称相火;君火为相火之统帅,相火为君火之根基,君相二火相互养育温化,肾阳才能发挥主持人体水液气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水火相济,真阴不寒。肾阴除靠肾阳的温煦外,还需心阳相济,不然肾阴寒凝而无生化之机。所以说,肾主水的功能实际上包含有心之阳气的作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13条言:“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心阳不足,心病及肾,火不治水,故寒水外泛。本证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肿势自下而上,渐至颜面上肢,按之没指,凹陷不起,面色晦滞,心悸气短,神倦乏力,小便短少,苔白滑腻,脉沉细涩或沉弱而结代等[6]。可用真武汤治疗,方中主药附子主入少阴心肾二经,直温二脏阳气而助水气化。临床上真武汤的适用范围广泛,只要符合心肾阳虚、水气泛溢的病机,用之皆有良效。
  
  4 参考文献
  
  [1]张弘.心与津液代谢[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2(3):62-71.
  [2]姜原安.心为阳中之阳治心贵在温通[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3):10-12.
  [3]金智生.对《金匮要略》调和营卫治水肿的探讨[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17(3):4-6.
  [4]王晓辉.试论心在痰饮水病形成及辨治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45-46.
  [5]谢茂源.试析心阳在水气病中的作用[J].杏林中医药,2008,28(5):320-322.
  
  收稿日期 2008-11-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燥综合征—中医讲五行相生相克
论阳明肺金
《症因脉治》
中医:五脏病机详解
望诊之望痰:审痰辨病
泻南补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