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七篇大论”与《素问》的关系

    唐代中叶王焘的《外台秘要方》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六首”撰引“《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此则时行之气也。”213字,正与《伤寒例》第2、3、4节相合(仅有个别字出入),此下4段的450字与《伤寒例》第5、6、7、8节基本相同,可见王焘所引文献源于《伤寒例》。这就是唐代王冰补入“七篇大论”之前能准确判定与《阴阳大论》有关的真实情况。

    通过对检索到唐代以前涉及《阴阳大论》之名文献内容的纵横分析和比较,以上4处文献可分为两类情况:《伤寒杂病论》(序之名)、《金匮要略》之文与《伤寒例》是同一学术体系(王焘《外台秘要方》引文出于《伤寒例》),可以认为《阴阳大论》一书的内容,是专论外感病与时令气候关系的知识体系,《甲乙经》卷七“阴阳大论第七”则为专事阴阳学说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3   唐以前传载时令气候与疾病关系的医学论著

    为了客观、正确地评判“七篇大论”与《阴阳大论》的关系,有必要对现存唐代王冰之前涉及时令气候与疾病(尤其外感病)关系的医学著作及其相关内容予以回顾和评价。

    检索现存唐代王冰之前传载时令气候与疾病关系的医学著作,除《内经》之外,《难经》亦有相关内容(主要见于《五十六难》)。《诸病源候论》卷七“伤寒诸侯上”(约110字)、卷九“时令病诸候”(约220字)、卷十“温病诸候”(约170字),这3卷所涉内容为“伤寒”“时令病”和“温病”,其内容与《伤寒例》略同。《千金要方·卷九·伤寒例第一》约900字,其中第1节约450字内容仅言“论曰”,第3节约450字注明“《小品》曰”,且与《诸病源候论》引文基本相同。可见,唐代还存于世的《小品方》也有相关的传载内容。将《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及《千金方》所引《小品方》的内容与《伤寒例》比较,此四者撰用之文皆源于《伤寒例》而别无所出。如果将《难经·五十六难》、《金匮要略》第一、《甲乙经·卷六》第七、《伤寒例》(因《小品方》、《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方》引文皆源于此,故不单列)4处文献约4 800余字即《内经》之外涉及疾病与时令气候有关的文献,若除外《甲乙经》中有明确出典的1 190余字,仅有约3 610字是传载时令气候与疾病关系的内容。

    4   “七篇大论”与《阴阳大论》的客观评价

    4.1   “新校正”之疑的正确性

    “新校正”在《素问》王冰序的注文中指出“详《素问》第七卷亡已久矣。按皇甫士安,晋人也,序《甲乙经》云,亦有亡失。《隋书·经籍志》载梁《七录》亦云:止存八卷。全元起,隋人,所注本乃无第七。王冰,唐宝应中人,上至晋皇甫谧甘露中,已六百余年,而冰自谓得旧藏之卷,今窃疑之。”以此为据对《素问》第七卷亡失年代已久而疑之,此其一;六百年间专事《素问》之注的全元起(即杨上善)均无所见,此为疑点之二;“七篇大论”的“篇卷浩大,不与《素问》前后篇卷等”,此为所疑依据之三;“七篇大论”“所载之事,与《素问》余篇略不相通”,此为所疑依据之四。“新校正”认为“七篇大论”并非亡于晋代皇甫谧之前“第七卷”的怀疑,依据是充分的。认为《阴阳大论》亦古医经,终非《素问》第七卷的结论是合理的。

    4.2   “七篇大论”就是《阴阳大论》之说依据不足

    “新校正”认为“七篇大论乃《阴阳大论》之文,王冰取以补所亡之卷”,乃“王冰并《阴阳大论》与《素问》中”的判断则证据不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笔记之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集解5-1》
《素问悬解》 > 校余偶识 第三卷
医经(三)
刺必中其荣
如何学中医
田合禄 | 五运六气解读《伤寒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