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味成方法则探析

以味成方法则探析——对《辅行诀》组方原则的探讨

描述:汤液经法图
图片: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学校代码:10228
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以味成方法则探析



中文摘要
以味成方法则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中都有论述。而《汤液经法》是揭示这一组方法则的代表著作。张元素、叶天士、吴鞠通之书中均存留着内经中气味理论的印迹。《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乃陶弘景主据《汤液经法》而撰者。《法要》所载《〈汤液经法〉图》,揭示了《汤液经法》的以味成方法则。书中五脏小补汤、五脏大补汤、五脏小泻汤、五脏大泻汤、五脏泻方、治外感方等均运用以味成方法则指导组方。其中五脏大补汤与五脏泻方是在复方中运用以味成方法则。《法要》的方剂加减同样遵循以味成方法则。《伤寒论》亦包含着以味成方法则之规律。以味成方法则与君臣佐使原则研究之角度不同,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补充。以味成方法则是《汤液经法》组方的核心法则。如果能够真正领悟其深刻内涵,则可能衍生出千万首方剂,以之治疗千变万化的疾病表现。以味成方法则是《伤寒杂病论》方剂来源——《汤液经法》的基本组方法则,因而必然对《伤寒杂病论》等汉代方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以味成方法则的研究可能需要整个方剂界几代人的努力。





英文摘要
ABSTRACT
The principle of forming a prescription based on sapidity has been discussedin the TCM sutras such as Huangdi'sClassic on Medicineand Treatiseon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And TANGYEJINGFA is therepresentative composing to reveal thisprinciple of forming a prescription.Yuansu Zhang,Gui Ye and Jutong Wu also usedit to form prescriptions in their books.FU XING JUE ZANG FU YONG YAO FA YAOis writen based on TANGYEJINGFA by Hongjing Tao. Diagram ofTangyejingfa is recorded by him in FU XING JUE ZANG FU YONG YAO FA YAO,which reveals the secrets of the principle of forming a prescription in TANGYEJINGFA.The sapidity based principle is the prime principle of forming prescriptionsin the book,such as the Five zang-viscera's greatly nourishing decoction,theFive zang-viscera's greatly purging decoction,the Five zang-viscera's littlenourishing decoction,the Five zang-viscera's little purging decoction,the Fivezang-viscera's purgative decoction and the priscriptions to heal theexterior-excess syndromes.In the Five zang-viscera's purgative decoction andthe Five zang-viscera's greatly nourishing decoction ,the principle of forminga prescription based on sapidity is used in the complex prescriptions.Themodifications of the prescriptions in TANGYEJINGFA also follows suchprinciple.The sapidity based principle and the principle ofmonarch,minister,adjuvant and guide drugs in a prescription research theprescriptions in different aspects,and they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Thesapidity based principle is the core principle of TANGYEJINGFA.If one cancompletely understand the sapidity based principle in TANGYEJINGFA,he would be able to usedit to compose thousands of prescriptions,and heal daedal diseases.Since thesapidity based principle is the core ofthe source of Treatise on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TANGYEJINGFA,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se it to study Treatise on Febril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The study on theprinciple of forming a prescription based on sapidity demands severalgenerations' efforts.

沿革
1以味成方理论的源流及发展
方剂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组成方剂的法则——方剂的治法和组方原则是方剂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方剂的组方原则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亦即后世提出的君臣佐使原则,它在方剂学理论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而按五味与五行生克、寒温配合组方,则较少有人提及。由于药物之气味属性是药物功效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决定药物具有何种作用的标志。换言之,它亦是它亦是遣药组方所必须参佐的依据。因此,探讨以味成方法则,将对丰富和发展方剂学组方原则之理论模式,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价值。在汉代及其以前,以味成方法则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中都有论述。而作为西汉时期众多“经方”著作中的代表,中医方剂的源头——《汤液经法》则是最能淋漓尽致地揭示这一组方法则的代表著作。《汤液经法》的核心法则——《〈汤液经法〉图》记载于陶弘景所辑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下文简称《法要》)中,它揭开了质朴古拙的经方的神秘面纱,使今日的学者得窥其秘奥。
在历史上,由于《〈汤液经法〉图》的失传,以及《汤液经法》中独特的按五行五味对药物分类的方法的失传,因而《汤液经法》中所记载的的以味成方的法则并未真正流传下来。因此,以味成方的组方原则在整个方剂学的的发展过程中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实际价值。
1.1《黄帝内经》对以味成方理论的阐述
1.1.1《黄帝内经》中以味成方法则的论述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极具权威性的经典著作,记载了大量的关于以味成方的内容。
如《素问●藏气法时篇》按五脏的功能特点,论述了五脏的病理倾向和对此病理倾向的五味基本治法。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这些论述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五脏补泻“证文并方”的论述基本相近,唯个别文字稍异,足见二者当属一源。
《素问》运气学说的七篇大论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了五运六气的变化对自然界的气候、动植物和人体的影响。其中《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分别论述了以味成方法则在五运六气不同状态下的运用。

●《六元正纪大论篇》对以味成方法则的阐述:
▲根据六气司天在泉之气的不同,来确定组方法则。如太阳司天的辰戌之纪,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故寒湿之气偏盛,应“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
▲在不同具体干支年份中,根据五运主运和六气司天在泉之气对人体的综合影响来确定一年治疗的法则。如:“甲子、甲午岁,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苦热,下酸热,所谓药食宜也。”甲年主运为太宫土运,子午之岁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显然这两个年份中五行中的金土火三气相对旺盛。所以针对少阴君火在上司天,火气偏盛引起的人体疾病,应该用咸寒(上咸寒)的药味治疗;针对主运湿土的阴湿之气偏盛,应该用苦热之药(中苦热)治疗,针对在泉的阳明燥金清凉肃杀之气偏盛,应该用酸热的药物治疗(下酸热)。

●《至真要大论篇》对以味成方法则的阐述:
▲在泉之气偏盛对人体的影响及治疗的以味成方法则。
如“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司天之气偏盛对人体的影响及应对的以味成方法则。
如“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
▲在泉之气不足,寒温异常时的治疗法则。“帝曰:善。邪气反胜,治之奈何?岐伯曰: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甘,以辛平之。……”
▲司天之气不足。寒温异常的治疗法则。“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
▲综述六气偏盛时的治疗法则。“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
▲综述六气偏盛后复气来临时的以味成方法则。“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六气中主气强盛,客气相对不足的治则。“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味之主,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六气中客气强盛,主气相对不足的治则。“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之。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1.1.2《黄帝内经》中论述以味成方的特点
《内经》除论述以味成方的法则和不同味对人体的影响外,还阐述了“气”的作用,并常常将气与味相提并论。如“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这些理论对后世医家组方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属本文详细讨论之内容。
●《黄帝内经》中以味成方法则之特点:
▲《黄帝内经》虽阐述了组方法则,但无应用实例;而《法要》源于《汤液经法》,它既有组方法则,又有具体运用该法则的方剂实例。
▲《黄帝内经》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不同部分运用两种不同的五行五味配属。既有将五行与五味按木—酸,火—苦,土—甘,金—辛,水—咸来分类配属,又有如上文提到的按五行补泻的配伍。而《法要》则只有一种配属,即“味辛皆属木”、“味咸皆属火”、“味甘皆属土”、 “味酸皆属金”、 “味苦皆属水”。
如《法要》小泻肝汤以酸味药泻肝为主,兼用味辛之药,而在《黄帝内经》中对“风淫于内”却以“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为法。
▲《黄帝内经》中对运气致病证候的辨析,重视五行相克,而《法要》阐述病机则偏重于本脏的生理与病理,同时兼顾五行相生。
《素问·五常政大论第七十》论阐述少阳司天,厥阴在泉时的人体病理变化:“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见燔(火芮),革金且耗,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曰疡,寒热胕肿。风行于地,尘沙飞扬,心痛胃脘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其中司天之气为相火,火克肺金,则出现“肺气上从”之“革金且耗”“咳嚏鼽衄鼻窒”之证,而风木司在泉,克制中焦脾胃土脏,则出现“胃脘痛““鬲不通”等脾胃之证候。
▲《黄帝内经》中以味成方理论与五运六气相联系,较复杂。而《法要》则仅与五脏相关,相对更简单。
▲《黄帝内经》所述组方原则较概括,只约略地言及“治以……”,“佐以……”等,规律性相对较差。而在《法要》某些方剂中则体现出更强的规律性。
表1 《素问》诸气在泉治法
  [td=1,1,122]  风淫于内
  [/td]  [td=1,1,138]  治以辛凉
  [/td]  [td=1,1,115]  佐以苦
  [/td]  [td=1,1,283]  以甘缓之, 以辛散之
 
  [td=1,1,122]  热淫于内
  [/td]  [td=1,1,138]  治以咸寒
  [/td]  [td=1,1,115]  佐以甘苦
  [/td]  [td=1,1,283]  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td=1,1,122]  湿淫于内
  [/td]  [td=1,1,138]  治以苦热
  [/td]  [td=1,1,115]  佐以酸淡
  [/td]  [td=1,1,283]  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td=1,1,122]  火淫于内
  [/td]  [td=1,1,138]  治以咸冷
  [/td]  [td=1,1,115]  佐以苦辛
  [/td]  [td=1,1,283]  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td=1,1,122]  燥淫于内
  [/td]  [td=1,1,138]  治以苦温
  [/td]  [td=1,1,115]  佐以甘辛
  [/td]  [td=1,1,283]  以苦下之
 
  [td=1,1,122]  寒淫于内
  [/td]  [td=1,1,138]  治以甘热
  [/td]  [td=1,1,115]  佐以苦辛
  [/td]  [td=1,1,283]  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其明显按以五行相克之味来治疗过度的在泉之气。如风淫于内,按原文观点,风属木,木味酸,金克木而味辛,故辛味可克制过盛之木,所以“治以辛凉”。但“湿淫于内”与“燥淫于内”同用苦味来,且此六气中没有运用酸味“治之”的论述。
1.1.3后世医家对《黄帝内经》中以味成方理论的运用
《素问》所述以味成方法则,是根据五运六气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而并非如《法要》所引之《汤液经法》,基于五脏辨证。由于后世医家对这种差异性认识不足,遂使后世诸多医家以《素问》的运气之理解释《伤寒论》中的方剂,则难免出现一些论述上的偏颇。
1.2《伤寒杂病论中》的以味成方法则
1.2.1《伤寒杂病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三书的渊源关系
《法要》以确切的资料证明《伤寒论》《法要》的方剂均与《汤液经法》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目前所能查及的关于《法要》的研究文献均支持这一观点,而以王氏的论述较具代表性[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文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法要》云:“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宴、支法存、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此《汤液经法》”、“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
▲比较《法要》所载56方与《伤寒论》中113方,方同名异者,方同名同者甚多。

本人认为,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序》中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所以《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与处方来源应不局限于某一本书,而是博采当时诸家之说而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汤液经法》只是其中之一,故《伤寒杂病论》中除《汤液经法》外,当同时“博采众方”而成。而陶弘景生于王叔和之后,《法要》中称《伤寒论》之名,而未称《伤寒杂病论》,所以陶氏所见到的仲景遗书,当是王叔和整理后的版本。他所见到的《伤寒论》中方剂,大多数是来源于《汤液经法》。但未必全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均出自于《汤液经法》。
1.2.2《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方剂对以味成方法则的应用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曰:“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可见以味成方法则在其成书时期十分盛行。《伤寒杂病论》与《法要》二者对以味成方法则的具体应用将在正文中详细论述。
1.3易水学派对以味成方法则的应用
张元素作为易水学派的创始人,非常重视气味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其所著《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珍珠囊》中,均明显存留着内经中气味理论的印迹。他根据《至真要大论》中诸气在泉的治法,提出了“五行制方生克法”等。如其论述风治法云:“肝,木,酸,春生之道也,失常则病矣。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对其解释为:“如风淫于内,即是肝木失常也。火随而炽,治以辛凉,是为辛金克其木。凉水沃其火,其治法,例皆如此。”。并举当归拈痛汤和天麻半夏汤为例说明其组方思路。
他根据《素问——脏气法时篇》五脏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应用气味的治组方原则、治法,并在“脏气法时补泻法”,“五脏六腑,除心包络十一经脉证法”中予以论述。
表2 张元素治肝脏用药法
  [td]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td]  [td] 
甘草
 
  [td] 
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td]  [td] 
川芎
 
  [td] 
以辛补之
  [/td]  [td] 
细辛
 
  [td] 
以酸泻之
  [/td]  [td] 
芍药
 
  [td] 
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
  [/td]  [td] 
 
  [td] 
虚则补其母
  [/td]  [td] 
熟地黄,黄柏/钱氏地黄丸
 
  [td] 
实则泻其子
  [/td]  [td] 
甘草/泻青丸
 

1.4温病学派对以味成方法则的应用
1.4.1叶天士
叶天士作为清代医学大家,在对经典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均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因而,他在其治疗温病和杂病的临床实践中,能够自觉地运用《素问》中关于气味的理论来指导临床的治疗。
《温热论》对温病传变卫气营血各期的治法,多以气味来概括。如其治温病“邪尚在肺,初用辛凉轻剂,辛凉散风,甘淡驱湿”;治“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如玉女煎/梨皮蔗浆”;“脘痛或痞胀,舌或黄或浊,当用苦泄。以其入腹,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若黄苔虽薄而干者,邪虽去而津受伤也,苦重之药当禁,宜甘寒轻剂养之”
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杂病的论治,也与《素问》中以味成方的理论结合,信手拈来,廖廖数味药物,亦颇具法度。在其治中风一案云:
“今年风木司天,春夏阳升之候,兼因平昔怒劳忧思,以致气火交并于上,肝胆内风鼓动盘旋,上盛则下虚,故足膝无力。肝木内风壮火,乘袭胃土,胃主肌肉,脉络应肢,绕出环口,故唇舌麻木,肢节如痿。固为中厥之萌,观河间内火召风之论,都以苦降辛泄,少佐微酸,最合经旨。折其上腾之威,使清空诸窍,毋使浊痰壮火蒙蔽,乃用药之权衡也。”(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
表3 叶氏治中风方
  [td] 
金石
  [/td]  [td] 
化橘
  [/td]  [td] 
北秦
  [/td]  [td] 
草决
  [/td]  [td] 
冬桑
  [/td]  [td] 
白蒺
  [/td]  [td] 
嫩钩
  [/td]  [td] 
生白
 
  [td] 
甘微
  [/td]  [td] 
苦辛
  [/td]  [td] 
  [/td]  [td] 
甘苦微
  [/td]  [td] 
苦甘
  [/td]  [td] 
苦辛
  [/td]  [td] 
甘微
  [/td]  [td] 
苦酸微
 

1.4.2吴鞠通
吴鞠通作为清代温病学派的学术整理和继承者,在其代表著作《温病条辨》中自觉地运用以味成方的法则。在《温病条辨》中大多数方剂方名之后,尚标明以味成方之立法。如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等,是“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之法,;清营汤是“咸寒苦甘法”;青蒿鳖甲汤是“辛凉合甘寒法”(下焦风温门)或“苦辛咸寒法”(中焦湿温门);大定风珠是“酸甘咸法”等。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方剂中药之“味”的辨别非常精细,以致于方剂中数味药物的变化,引起方剂之“味”的变化,可以同时引起整个方剂的功效改变。如“藿香正气散”本是局方,用以治外寒风寒,内伤湿滞之霍乱吐泻,山岚瘴疟之证。吴鞠通认为,原方是苦辛温兼甘法,若去紫苏,白芷,甘草,桔梗之后,则有以下药味之加减变化:
●加杏仁,神曲,麦芽,茵陈则为一加减正气散,改为苦辛微寒之法,治疗三焦湿热郁之以中焦腹胀为主之证;
●加防己、通草、苡仁则为二加减正气散,为苦辛淡法,治兼见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之经络证者;
●加杏仁、滑石则为三加减正气散,为苦辛寒法,治久已酿热,舌黄脘闷者;
●加草果、楂肉、神曲则为四加减正气散,为苦辛温法,治秽湿阻于气分,脾阳不振之舌白滑者。
●加大腹皮、谷芽则为五加减正气散,为苦辛温法,治秽湿脘闷,脾胃俱伤者。
吴氏以药物之五味来指导组方立法的指导思想,虽然贯穿全书,但其学术思想最重要之代表,是治上焦手太阴温病的辛凉三方。为纠正历代医家滥用《伤寒论》中辛温之剂以治疗温病,吴鞠通引证内经理论以提高自己观点的可信度,倡辛凉解表之说。验之临床,确有卓效,但与《内经》原文考校,则明显牵强附会。盖“风淫于内”本指厥阴风木在泉,风木鸱张,横逆犯脾土之证。病生于内,而非风温表证。此“风”非彼“风”也。吴氏将己意强加于《内经》,与成无己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元以后的医家,虽然也运用以味成方的法则,但其对药物的认识仅限于当时保存的《神农本草经》及后世本草著作的水平,他们对方剂学的认识也多局限于《内经》中的运气学说和其他部分的论述,因此,他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无法达到汉代《汤液经法》中“经方”之高度。他们在临床中对气味的运用,至多只是一种“治法”,而没有作为一种完整系统的组方原则来指导方剂的具体组成,缺少更进一步的理论总结与升华。
综上述几位医家对以味成方法则的认识与运用,似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后世医家对五行五味的归属,多依据《内经》中“木酸,火苦,土甘,金辛,水咸”的五味五行配属。
②后世医家对“以味成方”的运用,多依据《素问》,作为原则性指导;而《法要》中则是相当精确和对称指导方剂中每一味药物的组成。
③《法要》、《伤寒论》等所载方剂,使用药物较少,而变化较多;后世医家所用之药物种类较多,但对药物的应用变化,则不如经方中的复杂灵活。2中医界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研究
2.1关于《汤液经法》之记载[2]
《汤液经法》(亦称《汤液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类,“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未记作者名。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文中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可见皇甫谧及《法要》的作者当时还见过此书。此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均未见记载。孙思邈之《千金要方》(约公元652年)与王焘之《外台秘要》(约公元752年)均未提及《汤液经法》,可见此书成书早于东汉时期班固撰《汉书》之前,流传于汉代至南北朝,至唐代孙思邈撰《千金要方》时恐已失传。在《法要》未被发现之前,没有发现过《汤液经法》的佚文传世,现通过《法要》,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汤液经法》的概貌:全书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上药,收服食补益方120首,中品中药,收疗疾却邪医方120首;下品下药,收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120首,共计360首医方。
2.2《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来历[3] [4]
《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题“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陶弘景(456~536), 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今江苏镇江附近)。生于南朝刘宋孝建三年,卒于梁大同二年。《南史本传》记载其:“至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永明十年(492年),上表辞官,诏许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山中立馆,自号华阳隐居。人间书札,即以隐居代名。”自此,“华阳隐居”之名乃立。《南史本传》云,“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轻捷,性爱山川,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自已。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影,老而弥笃。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草。”所著《学苑》百卷、《孝经》、《论语集注》、《帝王年历》、《本草集注》、《效验方》、《肘后百一方》、《古今州郡记》、《图象集要》、《玉匮记》、《七曜新旧术疏》、《占候》、《合丹法式》等书。
《法要》中记载:
“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或有宿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写法,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
“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今检用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
观以上诸说,《法要》乃陶隐居主据《汤液经法》而亲撰者,以备山中隐居之用,并教导弟子以《法要》之法祛除疾病,进修内视之道。
据《南史本传》云:“共秘密不传,及撰而未讫又十部,唯弟子得之。”疑《法要》为弟子收藏而略加整理者。文中“隐居曰”、“陶云”等语,是其证。由于《法要》保存于弟子之手,久未外传,故阮孝绪《七录》本加著录,《隋志》因之亦未著于录。
十九世纪末,河北威县中医张 南氏家传医学,敦煌卷子出土后,曾在驻洞道上手中以重金购得医学卷子一轴,名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卷子首尾基本完整。张氏殁后传予其孙中医张大昌(为靖)先生。张大昌先生多取此书所载方论治疗疾病,获有显效,乃将此书传予弟子。弟子录有副本两种。1966年“文革”期间卷子不幸被毁。1974年初,张氏将抄本寄送中国中医研究院。1988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马继兴研究员主编的《敦煌古医籍考释》(江西科技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中收录《法要》,为此书第一次公布于世。
2.3《法要》成书年代的考证
关于《法要》成书的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马继兴研究员考证后认为:“其成书下限决不晚于宋初以前。”[5] 并认为此书“《法要》为陶弘景亲自撰写的可能性较大。”[3]其主要依据有
①见于抄本的未改讳字:如“薯蓣”(唐代宗名预,故改为薯菜,宋英宗讳曙,改为山药)。“玄武”(避宋始祖赵玄朗之读改为真武)
②见于抄本的俗字,通假字,与其他敦煌卷子相同,流行于隋唐之际,而后世不再使用。(如 ——胸; —— ; ——邪, ——亦, ——医, ——快……之类)
③见于原书的古称:如白 (音再)汤、白 浆,是汉以前醋的称呼。南北朝时,已通名为醋。其他如“苦酒”,“酢”、“麻沸汤”等均为从汉代至宋代以前的称呼。
④书中所用药物大多同样见于张仲景医书和汉代其他医简中,是汉代以前经方家常用药物。
⑤书中所用药物剂量名称,也与古代“经方”之制相似。如两、枚、升、锭、匕等。
⑥书中所载方剂有与世传本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相同或相类者,有可补仲景书之缺者。
⑦原书所引《素问》、《灵枢》内容与世传本不同,证明作者所引出处与世传本《灵》、《素》非同一版本。其所引古书名主要有《神农本经》、《桐君药录》、《汤液经法》、《伤寒论》等。
⑧原书所引古医家名字,主要有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或用其名,或取其字,或称其职。
原书所用古病名,如天行热病、筋亟、脉亟、气亟、精亟等,均见于隋唐时代的《诸病源候论》《千金》《外台》《医心方》等书,后世不复再用。
“反复考察验证抄件中保留与引用的古俗讳字、药名、药量、人名、方名、书名、篇名以及病症名称,方剂配伍特徵、文章结构与风格等多方面内容,确定绝非今人仿造赝品。其成书下限绝不晚于宋初以前。” 并认为“《法要》为陶弘景亲自撰写的可能性较大。”
197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政琅和李学勤两位教授鉴定后认为:“此书不是近代的伪作,但也不可能早到南北朝梁代的作品。作为一种古籍的传抄本,还是有保存的必要的。”其主要依据为:
①从历史记载来看,陶弘景著作记于《华阳隐居内传》中并无此《法要》。
②因为张政琅和李学勤两位教授不通医学,因而从内容上找不到可以肯定或否定的证据。
③如是近人伪作,总会有一些近代词汇,蛛丝马迹,容易查觉。
④从书中“隐君曰”“陶云”“陶氏云”等语判断,作者非陶弘景本人,后是后人辑录陶说为之,为了尊崇本师故云陶撰。
张、李两位教授所述认为此书“也不可能早到南北朝梁代的作品”主要根据其第1点和第4点。本人认为,根据《南史本传》云:“其秘密不传,及撰而未讫又十部,唯弟子得之。” 可知,《华阳隐居内传》所记并非陶氏生平全部著述,而《法要》极有可能是“唯弟子得之”的那一部分。
中医界历来由弟子记述师父学术思想和观点者不乏其例。如顾景文、华岫云等人记录叶天士之言而撰《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麻九畴助张从正写《儒门事亲》。从未因有人代笔而怀疑《临证指南》不可能成书于清代,或认为《儒门事亲》是后世之作。《法要》中称“陶云”“陶氏云”“隐君曰”,从语气来看书中有他人(弟子)加入的部分,但据此而断定此书非南北朝梁代的作品则过于武断。《金匮要略》在流传中加入了后世的一些内容,但并不能因此断定它不是张仲景的作品。
2.4今人对《法要》的研究
千余年来,《法要》藏于西域深山幽谷之中,自1988年《敦煌古医籍考释》出版首次将其收入并公之于众至今,仅十六年的时间,知之者不多,对其研究阐发的文章不多,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更少。
对《法要》进行理论研究文章主要有:
王氏通过对《法要》、《伤寒论》等书的研究,认为《伤寒杂病论》、《法要》同源于《汤液经法》[2]
钱氏从多角度考证、探讨了《法要》之来源,其与《伤寒杂病论》和《汤液经法》的贡献,及其《伤寒论》文献史上的启示。[3,4]
孟陆亮对《法要》中救五脏中恶卒死方进行了探讨。[6]
谢氏对《法要》中大小阴阳旦汤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中的阴阳旦汤、桂枝汤、黄芩汤的关系进行了探讨。[7]
朱氏结合《法要》中关于泻肾汤的论述和晋唐以降的大量中医典籍,阐述了肾实证的客观存在,并按泻肾法治疗的18例支气管喘哮患者,印证了“肾实证”理论的正确,。[8]
从氏通过传统中医理论的辨证论治观点,对《法要》中的几十首方剂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9] [10] [11]
张氏通过对张仲景医方的出典、特色、来源以及存世医方的考证分析,对《汤液经法》一书的出典,被引录医方出处的考证,以及仲景医方与《汤液经法》16首医方异同对照,认为《汤液经法》为医方之源,张仲景医方为医方之流。[12]
梁永林等认为运用取象比类将中药五味归属于五行,其配伍关系为味辛属木、味咸属火、味甘属土、味酸属金、味苦属水较传统中医理论中五味的五行配属更能反映药味的功效作用,对指导临床用药有较高的价值。[13]
张永文等认为《法要》对五脏苦欲补泻配方原则的记载,与林亿校本《内经》有所不同。其中所载条文更为合理,可再现古佚书《汤液经法》之原貌。[14]
近年来,一些临床工作者对《法要》中的医方之临床应用进行报道:牟氏认为《法要》中大阳旦汤为治气虚外感的方剂,据其功用于临床,屡用屡效,并介绍验案三例[15]
刘新等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救卒死急心痛方”研制成硝石雄黄散贴敷至阳穴防治冠心病心绞痛61例,总有效率82%[16]
Posted: 2011-07-02 15:41 | 1 楼图片: 
《〈汤液经法〉图》——以味成方法则——《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3《汤液经法》之味成方法则探析
3.1《〈汤液经法〉图》的来源
《汤液经法》相传为商相伊尹所作,是中医方剂学最古老的著作之一,原书早已亡佚,但本世纪七十年代面世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不但载有《汤液经法》的大量方剂,而且还包含了一张《〈汤液经法〉图》。书中介绍,“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可见,此图揭示了整个《汤液经法》的组方原则,是当时方剂组成的技术核心,是对当时中医学成就的高度理论概括。
3.2《〈汤液经法〉图》简析
图一:《汤液经法》图


通过对此图的分析,似可认为其具有以下特点
①全图成五边形,除了中心的空白区域,共分两圈。
②此图外圈为五行属性,如用水体、用火体……之类。
③内圈对应着对外圈的五行具有补泻作用的五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在此图的用木体一格的内圈,对应辛酸二味。
④在外圈之外,有化咸,化甘等语。对此,我个人的理解为二味相合,可产生类似他味的作用。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云:“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①,用酸与甘味配合,如果辛味强于酸味,则补大于泻,整体显示出辛味的作用——补木。如果酸味强于辛味,整体功效以泻木为主,木受克后无力克制土,土气就会充盛,这一功效类似于直接用甘味补土,即 “化甘”。
⑤在外圈五边形各角处,有“除痞”、“除烦”、“除燥”、“除滞”等语。应为相临的药味合用后之功效,如辛苦合用可除痞,酸苦合用可除烦。
3.3五行、五味与25味常用药物的匹配
《法要》将二十五种最常用的药物按五行五味归属分类,其条文如下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一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 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表4 药味分类表
    木    火    土    金    水
味辛皆属木    桂    椒    姜    细辛    附子
味咸皆属火    大黄    旋覆    泽泻    厚朴    硝石
味甘皆属土    甘草    大枣    人参    麦冬    茯苓
味酸皆属金    枳实    豉    芍药    五味    薯蓣
味苦皆属水    黄芩    黄连    白术    竹叶    地黄
3.4《法要》与《素问》中五行、五味配属方法的比较
中医界通常将五行与五味按木—酸,火—苦,土—甘,金—辛,水—咸来分类配属。此说在《素问》中多处提及。如《素问·五藏生成篇第十》:“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但《素问》中也存在与此不同的五行、五味分类配属方式。《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味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泻以咸,其补以苦。” ① 这两处文字是根据五味对五脏的补泻作用来分类配属。可见,《素问》通过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归纳的五行—五味的配属。《法要》归纳的五行所属之味,与《素问》条文中“木……补以辛;火……补以咸;土……补以甘;金……补以酸;水……补以苦”的论述如出一辙。
3.5《法要》对中药五味的认识,及其与《神农本草经》的差异
从表4可以看出,《法要》中药物的“味”,与《本经》有很大差异。如《法要》书中说如大黄、泽泻、厚朴、硝石,味咸皆属火。而《本经》中记载大黄味苦寒,泽泻味甘寒,厚朴味苦温,硝石味苦寒。《法要》中枳实、薯蓣味酸皆属金,而《本经》记载枳实味苦寒,薯蓣味甘温”。《法要》中记载地黄味苦属水,而《本经》载干地黄味甘寒。②为什么同一味药物,在相近年代的不同著作中性味差异如此之大?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反映了当时医学的发展与繁荣。魏晋以前,本草著作很多,除《本经》之外,还有《桐君采药录》、《雷公药对》、《吴普本草》以及《李当之药录》。《山海经》记载的药物功效与现存《本经》也不相同。根据任应秋先生的观点,早在战国时期,中医学已产生了不同的流派[17]。不同的学术流派、不同医学著作对药物功效的认识会完全相同吗?五味是药物的重要属性之一,五味的实际意义,不仅标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重要的是提示药物作用的基本范围。不同学术流派对药物作用的理解和掌握不同,因而归纳出的药“味”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描述:坎
图片:
描述:离
图片:
描述:太极图
图片:
3.6《〈汤液经法〉图》及以味成方法则在《法要》方剂中的应用[18]
《法要》摘录了《汤液经法》的主要内容。书中记载的《〈汤液经法〉图》,高度概括了以味成方的原则和方法。对下面方剂的分析可知,《〈汤液经法〉图》所蕴含的以味成方法则,贯穿在全书不同部分,是指导全书组方的核心法则①。
3.6.1在五脏大小补泻汤组成中的运用③
3.6.1.1五脏小补汤
表5 五脏小补汤药物组成和五味所属归类如下
                 以X补之    以X补之    以X泻之    急食X以X之
小补肝汤    干姜          桂枝、    五味子    大枣
                  辛         辛            酸           甘
小补心汤    代赭石    旋覆花    竹叶    豉
                     咸(?)    咸    苦    酸
小补脾汤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甘    甘    辛    苦
小补肺汤    麦门冬④    五味子    旋覆花    细辛
                   甘    酸    咸    辛
小补肾汤    地黄    竹叶    甘草    泽泻
                   苦    苦    甘    咸
《法要》中有一段文字:“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以衰之。”小补肝汤由桂枝(辛)、大枣(甘)、干姜(辛)、五味子(酸)四味药组成。两味辛味药(桂姜)补肝,一味酸味药(五味子)泻肝,另加一味大枣,以达到“急食甘以缓之”的目的,全方补大于泻,且能顺肝之性而缓肝之急,故能治疗肝之“虚”证。其余各脏小补汤皆如此。
3.6.1.2五脏小泻汤
表6 五脏小泻汤药物组成与五味所属归类
    以X泻之    以X泻之    以X补之
小泻肝汤    枳实    芍药    生姜
                    酸    酸    辛
小泻心汤    黄连    黄芩    大黄
                    苦    苦    咸
小泻脾汤    附子    干姜    甘草
                    辛    辛    甘
小泻肺汤    葶苈子    大黄    芍药
                    咸(?)    咸    酸
小泻肾汤    茯苓    甘草    黄芩
                    甘    甘    苦
小泻肝汤由枳实(酸)、芍药(酸)、生姜(辛)组成。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方中枳实、芍药味酸泻肝,生姜味辛补肝,总体泻多于补,泻力大于补力。其余各脏小泻汤皆如此。
3.6.1.3五脏大补汤
表7 五脏大补汤药物组成与五味所属归类
    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
大补肝汤    五味子    桂心    竹叶    代赭石    干姜    大枣    旋覆花
                   酸            辛           苦         咸(?)    辛     甘     咸
大补心汤    竹叶    旋覆花    干姜    人参    代赭石    豉    甘草
                     苦         咸        辛          甘         咸(?)    酸    甘
大补脾汤    干姜    甘草    旋覆花    五味子    人参    术    麦门冬
                    辛    甘    咸    酸    甘    苦    甘
大补肺汤    旋覆花    五味子    甘草    竹叶    麦门冬    细辛    地黄
                    咸         酸              甘          苦         甘          辛    苦
大补肾汤    甘草    地黄    五味子    桂枝    竹叶    泽泻    干姜
                    甘        苦        酸            辛         苦        咸         辛
如“大补肝汤”用药七味,五味子(酸)、桂枝(辛)、竹叶(苦)、代赭石(未知)、干姜(辛)、大枣(甘)、旋复花(咸)。按《〈汤液经法〉图》,从用木体(肝属木)开始,“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顺时针数七格,正是酸、辛、苦、咸、辛、甘、咸。已知的六味药与之恰好吻合。余各脏大补汤(除麦门冬外)皆如此。
那么为什么这七种“味”合用会起到“阳进为补”的作用?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五脏大补汤实际上是具有五行相生关系的两个小补汤的“复方”。而“阳进为补”所含的七种“味”正是以味成方法则在复方中的应用。在五脏大补汤中每一方中的药物可分为两组,一组是本脏小补汤的原方,另一组是按五行关系,本脏“所生”之脏的小补汤,去掉“急食X以X之”的部分,并减原方量的三分之一。如大补肝汤,是小补肝汤与小补心汤的合方。如下表。
表8 五脏大补汤之拆方分析
大补肝汤    干姜、五味子、桂心、大枣    竹叶、代赭石、旋覆花
                    小补肝汤    小补心汤
大补心汤    代赭石、豉、竹叶、旋覆花    甘草、干姜、人参
                   小补心汤    小补脾汤
大补脾汤    干姜、人参、术、甘草    旋覆花、五味子、麦门冬
                  小补脾汤    小补肺汤
大补肺汤    麦门冬、细辛、旋覆花、五味子    地黄、甘草、甘草
                   小补肺汤    小补肾汤
大补肾汤    竹叶、泽泻、甘草、地黄    干姜、五味子、桂枝
                    小补肾汤    小补肝汤
不仅五脏大补汤的组成是本脏与本脏所生之脏小补汤合方,而且在其主治症状上亦与两个小补汤的症状相叠加非常相似。如下表所述:
表9 五脏大补汤之证候分析
大补肝汤    大补汤证候    其人恐惧不安,气从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
        其人恐惧不安,气从少腹上冲咽,头目苦眩,汗出    呃声不止,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
    小补汤证候    小补肝汤: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    小补心汤:血气虚小,心中动悸,时悲泣,烦燥,汗出,气噫,脉时结者方
大补心汤    大补汤证候    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饮食无味,干呕,气噫,时或多唾涎,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心中虚烦,懊怔不安,怔忡如车马惊,气噫,其人脉结而微者方。    饮食无味,干呕,时或多唾涎
    大补汤证候    小补心汤:血气虚小,心中动悸,时悲泣,烦燥,汗出,气噫,脉时结者方    小补脾汤: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者方。
大补脾汤    大补汤证候    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结者方。
        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    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结者方。
    小补汤证候    小补脾汤: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者方    小补肺汤:汗出口渴,少气不足以息,胸中痛,脉虚者方
大补肺汤    大补汤证候    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以息,口苦干,耳聋,脉虚而快者方
        治烦热汗出,少气不足以息,口苦干,脉虚    耳聋,脉虚而快者
    小补汤证候    小补肺汤:汗出口渴,少气不足以息,胸中痛,脉虚者方。    小补肾汤:治小便赤少,或时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者方。
大补肾汤    大补汤证候    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脉软而快者方。
        治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头目眩,小便不利    虚热冲逆,头目眩
    小补汤证候    小补肾汤:治小便赤少,或时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者方。    小补肝汤: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
由此可见,在《汤液经法》成书的时期的经方,已经有了复方的运用,并且复方的组成依据同样是以味成方法则。
3.6.1.4五脏大泻汤
表10 五脏大泻汤药物组成与五味所属归类
    阴退为泻,其数六,水数也
大泻肝汤    生姜    枳实    黄芩    甘草    芍药    大黄
                   辛    酸    苦    甘    酸    咸
大泻心汤    大黄    黄连    干姜    芍药    黄芩    甘草
                  咸    苦    辛    酸    苦    甘
大泻脾汤    甘草    附子    大黄    黄芩    干姜    枳实
                   甘    辛    咸    苦    辛    酸
大泻肺汤    芍药    葶苈子    甘草    干姜    大黄    黄芩
                    酸    咸(?)    甘    辛    咸    苦
大泻肾汤    黄芩    茯苓    芍药    大黄    甘草    干姜
                     苦    甘    酸    咸    甘    辛
同样“大泻肝汤”用“生姜(辛)、枳实(酸)、黄芩(苦)、甘草(甘)、芍药(酸)、大黄(咸)六味药。而按上述图一,从“用木体”开始,逆时针数六格(阴退为泻,其数六),正是辛、酸、苦、甘、酸、咸,与之吻合。其余各脏大泻汤(除葶苈子未知外)皆如此。
在此五脏大泻汤中,姜(干姜,生姜),大黄,甘草,芍药,黄芩分别具有酸、咸、甘、辛、苦五味,这五味药物在五方中每方必用。但剂量则有差异。此五味药可组成一基本方,而此五脏大泻方皆可视为此基本方的加减与变化。不同于在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中,君药的地位相对固定。在此以味成方的组方原则中,可根据病证的不同的需要,每一味药都可以加量而在整体中起主要的作用,而每一味药又都可以减量在方中起次要、辅助治疗作用。如在大泻肝汤中,取与“肝”有直接关系,用味酸起泻木作用的“芍药”三两重用,并大剂量加用味酸的枳实在方中起主要的治疗作用。而在大泻肾汤中,芍药只用一两,而味甘泻肾的甘草则用至三两,并加用甘味药茯苓以泻肾之水邪。
3.6.2在五脏泻方(救逆方)中的运用
表11 五脏泻方(救逆方)药味分析
                克我之味    我生之味    生我之味
泻肝汤    枳实    芍药    代赭石    旋覆花    竹叶
                      酸    酸    咸    咸    苦
泻心汤    黄连    黄芩    人参    甘草    干姜
             苦    苦    甘    甘    辛
泻脾汤    附子    干姜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辛    辛    甘    酸    咸
泻肺汤    葶苈子    大黄    生地黄    竹叶    甘草
               咸(?)    咸    苦    苦    甘
泻肾汤    茯苓    甘草    桂枝    生姜    五味子
                      甘    甘    辛    辛    酸
五脏泻方中,每方中皆由克我之味,我生之味和生我之味组成。如泻肝汤:肝五行属木,金能克木,枳实、芍药味酸皆属金,故用之以酸泻之;肝木病则不能生火,则心火不足,代赭石、 旋覆花味咸皆补心。泻木太过则反易生它病,故以能生木的味苦属水的竹叶反佐。其它脏泻方的组成皆包含同样规律。
这五首泻方和五脏大补汤一样,皆是在复方中运用以味成方法则。如泻肝汤中,枳实,芍药实为小泻肝汤减味,代赫石,旋覆花,竹叶为小补心汤减味,所以原方相当与小泻肝汤与小补心汤的合方。
表12 五脏泻方(救逆方)拆方研究
泻肝汤    枳实    芍药    代赭石    旋覆花    竹叶
                    以酸泻之(小泻肝汤)    小补心汤
泻心汤    黄连    黄芩    人参    甘草    干姜
                    以苦泻之(小泻心汤)    小补脾汤
泻脾汤    附子    干姜    麦门冬    五味子    旋覆花
               以辛泻之(小泻脾汤)    小补肺汤
泻肺汤    葶苈子    大黄    生地黄    竹叶    甘草
              以咸泻之(小泻肺汤)    小补肾汤
泻肾汤    茯苓    甘草    桂枝    生姜    五味子
             以甘泻之(小泻肾汤)    小补肝汤
经误治之后,五脏中本脏邪实(如肝之气滞,心之热结,脾之寒湿,肺之烦满,肾之水寒),而所生之脏正虚(与原来体质因素与误治均有关)。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泻本脏之邪的同时,兼补其所生之脏。在此五方中,更加深刻地体现了以味成方法则与五行生克的密切关系。
3.6.3在治外感方中的运用
治外感方中的一些药物,都在《法要》所论述的二十五味药之外,而《汤液经法》中对药物性味的认识,与现行的《本经》、《别录》等书又有很大分岐,这使我们从气味角度来研究治外感方的组成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我们经过细致的分析,仍然会有某些发现。
表13治外感方(小汤)
小阳旦汤    桂枝    芍药    生姜    甘草    大枣
                辛    酸    辛    甘    甘
小阴旦汤    黄芩    芍药    生姜    甘草    大枣
                  苦    酸    辛     甘    甘
小青龙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苦    辛    甘,     甘   
小白虎汤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甘    苦    甘    甘   
小朱鸟汤    阿胶    鸡子黄    黄连    黄芩    芍药
                   甘    咸甘⑤    苦    苦    酸
小玄武汤    茯苓    白术    干姜    附子    芍药
                     甘    苦甘    辛    辛    酸
小勾陈汤    甘草    干姜    人参    大枣   
                    甘    辛    甘    甘   
小腾蛇汤    枳实    厚朴    甘草    芒硝   
                   酸    咸    甘    咸   
小阳旦汤,小阴旦汤主治之证,皆有汗出,发热,可知邪有外出之路,而病却不解,故正气必然不足以抗邪,正如《素问》所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二方用相同的四味药,甘草、大枣味甘以扶脾扶正。辛甘发散为阳,故以生姜,味辛以生阳;酸苦涌泄为阴,故以芍药,味酸以生阴。二药化阴生阳,以扶助人体正气。小阳旦汤加桂枝,辛为木之味,用以生阳气,故曰阳旦。小阴旦汤加黄芩,苦为水之味,用以清热,益阴。“阴旦”二字的含义显然是指方剂有“生阴”之义。但是这里的“阴”不仅仅是指狭义的阴精、阴液。而是从广义上说,热属阳,寒属阴,方药作用于外感阴阳不和的偏于阳热之证,有使热证生阴“寒”而得清凉之义。
从阳旦、阴旦汤可以看出,在《汤液经法》中,生阳者,用辛(木)味(桂)而不用咸(火)味,因木能生发,能生阳。助阴者,用苦(水)味,而不用酸味。因酸易敛邪,而苦可清热。这在下述其它方中也可体现出来。
小青龙汤
麻黄(辛苦温)桂枝(辛温)杏(甘)甘草(甘)
小白虎汤
石膏(辛甘寒)知母(苦寒)甘草(甘)粳米(甘)
春秋处冬夏之间,为寒热转换之枢钮,青龙,白虎二汤为人身外感寒热解散之枢机。外感寒邪,象冬之霜冰,必待春令木气升发,始可消融,青龙者,禀木性升发之性,可散表之寒邪。表热之邪,象夏之炎暑,必待秋令收降,方有清凉容平之政。白虎者,具金性收降之用,可收降表之热邪。此二方之名言功效之清温,均主治在表之寒热,故主药麻黄、石膏均为辛味,用辛以散邪。青龙者,木也,水能生木,故麻黄辛味之中有水之苦味。白虎者,金也,土能生金,故石膏辛味中藏土之甘味。祛阴寒之邪,必有赖于阳气,所以小青龙汤用桂枝味辛生阳(取阳旦之意)。解阳热之邪,必有赖于阴气(寒气),所以小白虎汤用知母味苦生阴(取阴旦之意)。青龙白虎者,代表春秋二季,是阴阳盛衰变化的枢机。二者或从寒化温,以冬之春;或欲从暑化凉,以夏之秋。是凡涉及“化”的功能,皆有赖于在“生长化收藏”中主“化”的土气的运枢。因此,二方中以杏仁、粳米、甘草之甘味运化于中。

〈伤寒论〉中真武汤的主治证是水气内停证,(所以张仲景改动《汤液经法》中小玄武汤原方,以生姜代替方中干姜),后世医家对“真武”的解释是:用温热的方剂利水,犹如北方的水神治水。这在理论上可以自圆其说。可是在《汤液经法》中,小玄武汤的原义并非用来治疗水气,而是主治肾气不足,同样小朱鸟汤(与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相同)的主治是心气不足,心主火热而肾主水寒,那么,小玄武汤禀水寒之气,应该用凉性的药物,小朱鸟汤禀火热之气,应该具备温热的性质,可是小玄武汤性味温热,小朱鸟汤却性味寒凉。这一矛盾应该如何解释?
要解释这一点,首先要了解心与肾,水与火的特点。心属火,肾属水。心属火,在八卦上应当用离卦来表示。离中虚,上下两个阳爻,中间一个阴爻,所以说它外阳而内阴。坎中满,上下两个阴爻,中间一个阳爻,所以说它外阴而内阳。水火分别配属于阴阳,水火的相互对比也可以用太极图来表示。太极图由阴阳鱼组成。阴鱼好比水,在人体相当于肾脏,阴鱼的鱼眼代表水中之火,即肾中的阳气。阳鱼好比火,在人体相当于心,阳鱼的鱼眼代表阳中之阴,相当于心中的阴液。我们在太极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太极图的阴鱼部分,阴多而阳少,相当于人体的肾脏,肾中阴多而阳少,因此肾阳很容易亏虚。又如坎卦,一个阳爻陷于两个阴爻之中,阴多而阳少,阳很容易受伤而不足,所以,用真武汤、肾气丸这一类方剂温补肾中的阳气。反之,太极图的阳鱼,相当于人体的心,心中阳气多而阴液少,因此心阴容易不足,就象离卦中一个阴爻陷于两个阳爻之中,阳多而阴少。用小朱鸟(或者说黄连阿胶汤)这一类的方剂来滋补阴液,抑制阳气。心肾的功能有赖于阴阳的平衡。任何一方的不足都可表现为心肾的功能不足,所以这两个方剂的主治证是“肾气不足”或“心气不足”。

 

小朱鸟汤重在填离中虚,生阴(寒之)气,治心气不足,所以用生阴之苦味芩连为主(阴旦之意)。方中用鸡子黄之意为以咸(味)补之(心),具有补益心气的作用。此方救心液之不足,而克治火邪之亢。
小玄武汤重在温坎中之满,生阳(热之)气,治肾气不足,所以以生阳之辛味附姜为主(阳旦之意)。方中白术禀水味之苦,有补肾气的作用(即有协助肾主水功能的作用),此方救火之不足,而温肾助阳。
此二方用大寒大温之剂,治阴阳之极盛极衰,故以味甘之阿胶、茯苓以缓之,和之。可缓诸药寒温之峻,而固护人体之正气。寒热至极,阴阳如果不能平衡,就很难象太极图一样形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为维系已经不平衡的阴阳,二方同用芍药味酸以收之,防止阴阳的“离决”,而使阴阳仍归于一个统一的整体之中。
小勾陈汤:治天行热病,脾气不足,饮食不化,腰痛,下痢方。
甘草(甘),干姜(辛)、人参(甘)、大枣(甘)
辛甘用土体。以甘补之,以辛泻之,甘味多而辛味少,以补脾为主。为补脾土之方。
小腾蛇汤。 治天行热病,胃气素实,邪气不除,腹满而喘,汗出不止者方。
枳实(酸)、厚朴(咸)、甘草(甘)、芒硝(咸)。
本方含酸、咸、甘三种味,酸咸合用,咸味重于酸味,用金体而化苦,有泻金的作用,泻阳明燥金的胃气之实。同时,按《<汤液经法>图》,咸甘合用可以除燥,以之除胃中之燥。
表14 治外感方(大汤)
    六神汤小方原方    加入之药
大阳旦汤    桂枝    芍药    生姜    甘草    大枣    黄芪    人参    饴
    辛    酸    辛    甘    甘    甘    甘    甘
大朱鸟汤    阿胶    鸡子黄    黄连    黄岑    芍药    人参    干姜   
    甘    咸甘    苦    苦    酸    甘    辛   
大玄武汤    茯苓    白术    干姜    附子    芍药    人参    甘草   
    甘    苦甘    辛    辛    酸    甘    甘   
大腾蛇汤    枳实    厚朴    甘草    芒硝        大黄    葶苈子    生姜
    酸    咸    甘    咸        咸    咸(?)    辛
这几首“大汤”较前述小汤药味多,对称性差。但仔细分析,仍可看到其以味成方的根据。
大阳旦汤主治证主要为内伤杂病,病位偏于里;《内经》云:“辛甘发散为阳”,辛走表而甘入里,小阳旦汤生表阳,故以辛味之桂枝为主。大阳旦汤生里阳,故加黄芪等三味甘药以助阳,以入里为主。
大朱鸟汤为小朱鸟汤加人参(甘),干姜(辛),治天行热病之重证,正虚而邪实者。恐诸苦寒药伤脾阳,故以干姜味辛,扶阳护脾,人参味甘,补土扶正。
大玄武汤为小玄武汤加入人参、甘草。其证为“肾气虚疲”,显较小玄武汤之“肾气不足”为重。辛味药多,恐泻脾太过,故减干姜用量为二两,并加人参、甘草味甘以补脾扶正。
大腾蛇汤为小腾蛇汤加入大黄(咸)、葶苈子(咸)、生姜(辛)。其证见“腹中大满实”、“神昏不识人”等阳明燥实之重证,是“急下之方”。故加咸味药以加强泻“咸以软之”的力量,以泻阳明燥金之实。恐诸药寒凉太过而伤阳,故加生姜温阳益中。
3.7以味成方原则在方剂加减法中的运用
《法要》中的方剂加减法度严谨,同样遵循以味成方法则。《法要》中的方剂加减法,均在五脏小补汤中阐述。
表15 诸方加减法
小补肝汤    心中悸者,加桂枝    肝之阳气主升散。肝阳虚则阳气欲散而不得散,故悸。故以桂枝为木位之主,助肝以散之。
    冲气盛者,加五味子    肝气当升,肝气虚,则上升太过,以五味子酸以收之。
    头目眩者,加术    此汤证本有眩晕,是肝风内动所致,本不用术。今用术,是因水湿之邪上泛所致。白术味苦,为水中之土,能燥湿、制水而补土,制上泛之水湿之邪,则目不眩。若水饮甚者,当用泽泻。
    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    寒停中焦,则呕。以生姜味辛,为木中之土,故能入脾胃以温阳气,而止呕。
    中满者,去大枣    甘者令人中满
    心中如饥者,还用枣    饥者中虚也,食甘者令满之
    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    辛味生阳,温散寒邪
    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    辛味生阳,温散寒邪
小补心汤    怔惊不安者,加代赭石   
    烦热汗出者,去豉,加竹叶    竹叶味苦属水,清热生阴(寒凉)。
    身热还用豉    心气不足,则苦缓,阳气不收,则身热。急食酸以收之。
    心中窒痛者,加豉    心中窒痛者,木气不舒也。豉味酸以泻木。
    气苦少者,加甘草    甘草甘以补脾益气。
    心下痞满不欲食者,去豉,加人参    痞满结聚,是因脾虚不运。则去酸收之药。加人参甘补脾。
    胸中冷而多唾者,加干姜    味辛生阳,温阳散寒。
    咽中介介塞者,加旋覆花    咽中介硬,咸以软之
小补脾汤    脐上筑动者,去术,加桂四两    肝阳欲升而不得升,桂为木位之主,以桂补肝,肝阳得升则筑动止。去术者,术味苦降,不利于阳升也。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寒停于胃,则胃气失降呕,湿流于脾,脾气不升则利。以生姜味辛,为木中之土,故能入胃以温阳止呕。其证不在于脾,故不用术。
    下多者,还用术    下多,为湿。急食苦以燥之。
    心中悸者,加茯苓    茯苓味甘,为土中之水,故能补脾而利水,悸者由水停,故以茯苓利水。
    渴欲饮者,加术    《伤寒论》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太阴脾家病属寒湿,本当不渴。但如水湿太过,三焦受阻,下焦肾阳蒸腾之水津,不能上承,又可口渴。此证当重用术,急食苦以燥之。
    腹中满者,去术,加附子    附子味辛以泻脾家实(以甘补之,辛泻之)
    腹中痛者,加人参    “太阴之为病……时腹自痛。”痛因脾之虚。人参味甘补脾。
    寒者,加干姜    辛味生阳,温散寒邪
小补肺汤    胸中烦热者,去细辛,加海蛤    海蛤,味苦咸,可清肺热而化稠痰。
    胸中满痛者,还用细辛    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
    咳不利,脉结者,倍旋覆花    此必痰实等邪气结硬于肺中,故急食咸以软之
    眩冒者,加泽泻    泽泻味咸,为火中之土。咸味可软坚,土可制水,故可软水饮之结硬。(水饮可结硬乎?《金匮》曰: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彼水饮结硬于心下,形之于外则坚,此证水饮停于内,阻遏清阳,则眩冒)。以泽泻泻水饮之内结。
    咳而有血者,去细辛,倍麦门冬    麦冬味甘寒,为土中之金,故能培土生金。咳而有血者,金被火克也。其证不由火邪之盛,乃因肺金之衰。故倍麦冬以补之。
    若烦渴者,去细辛,加粳米    《内经》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胃不足,不能输精于肺,则烦渴。以粳米味甘补脾胃。
    涎多者,加半夏   
小补肾汤    小便血者,去泽泻,加地榆   
    大便血者,去泽泻,加伏龙肝   
    遗精者,易生地黄为熟地黄    此汤证骨蒸脉快,本偏于虚热,故用生地。若因肾阳不足,肾气不摄而遗精,则当用偏温之熟地。
    小便冷,茎中痛,倍泽泻    泽泻味咸,为火中之土。咸味可软坚,土可制水,故可软水饮之结硬。水饮结硬于下焦,阳气不通,则小便冷而茎中痛。故以泽泻软水饮之结硬而利小便。(叶天士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即此义也)
    少腹苦急者,去泽泻,加牡丹皮    小腹苦急是肝气不舒之证(小泻肝汤证有少腹迫急),故以牡丹皮味辛以散之,凉以泻之(见《医学启源》)。不是水饮内结,故不用泽泻。重者当合用小泻肝汤。
    小便不利者,还用泽泻    同上。
    心烦者,加竹叶    味苦属水,清热生阴除烦
    腹中热者,加栀子    味苦属水,清热生阴除烦
综上所述,《法要》中所转载《汤液经法》中的经方,根据《汤液经法》中药物五味属性,是依据《〈汤液经法〉图》中五行生克原理组方。《〈汤液经法〉图》中所包含的运用气味原理组方的法则,是指导《汤液经法》组方的核心法则。
Posted: 2011-07-02 15:53 | 4 楼3.8应用《汤液经法》图对《伤寒杂病论》中部分方剂的分析
上文已述,《汤液经法》是《伤寒论杂病论》所载经方的重要来源,因此,以《〈汤液经法〉图》和《法要》中所载药之五味所属,当能解释《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许多方剂的组方依据。但此二书所载之方药,有很多在《法要》所载的二十五味常用药之外,而《汤液经法》的作者所述之药之性味,又与世传本的《本经》和其他本草著作有很大差异。所以研究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汉书艺文志》中所载经方书籍还有《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五藏六府瘅十二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金创疭瘛方》、《妇人婴兒方》十九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等诸多经方典籍。这些书籍是否同样按《〈汤液经法〉图》组方,我们不得而知。如前文所述,《汤液经法》是《伤寒杂病论》的重要来源,但可能并不是唯一来源,所以以其理论未必能解释全部《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
下面仅取几例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方剂的分析,来说明以味成方法则的应用。
3.8.1苓桂术甘汤类
表16 苓桂术甘汤之药味分析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
甘    辛    苦    甘
白术味兼苦甘而一物二性,为水中之土,既禀甘味补土而制水,又得肾味主水而有消水逐饮之功。
苦味与甘味药合用,其中甘味药量大,用水体,以补土泻水为主。饮为阴邪,当以温药和之,故以辛味之桂枝通阳,桂枝味辛,与大量的甘味药合用,用土体而补土。

3.8.1.1易茯苓:
甘草附子汤(附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证偏于里,治水饮之内停,以茯苓味甘培土渗水;此汤证偏于表,治风湿在表,用味辛之附子,其功用有三:一、味辛生阳,扶正以祛邪;二、辛散风邪;三、味辛皆属木,风木可克制湿土,用以泻湿气。
3.8.1.2易桂枝:
甘姜苓术汤(以姜易桂)
桂为木位之主,味纯辛温,功专生阳而可化饮;此干姜为木中之土,土主湿气,故可泻脾家之寒湿。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苓芍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用桂枝味辛,通阳利水而治阳气不通之饮停;此汤用芍药味酸,和阴利水而治阴气不和之水停。
3.8.1.3易白术:
苓桂甘枣甘汤
此汤中大枣甘者令人中满,中满则阻隔水饮,不得上冲成奔豚之证。而苓桂术甘汤证,水停心下,逆满之状,不可以大剂甘药填塞之。
茯苓甘草汤(苓桂姜甘汤)
与苓桂术甘汤相较,彼水邪在脾,脾脏属阴,故以水中之土术味苦入阴土(脾)以利之;此饮在胃,胃腑为阳,姜为木中之土,禀土性而以入中焦阳土胃腑为主,味辛生阳,故用之以温胃阳之不足。
3.8.2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表17 厚朴半夏甘草人参汤药味
厚朴    生姜    半夏    甘草    人参
咸    辛    辛    甘    甘
咸辛除滞;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甘味补中土之虚。
3.8.3栀子豉汤
栀子味苦,豆豉味酸,酸苦除烦,治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
3.8.4大承气汤:
表18 大承气汤药味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咸    咸    酸    咸
酸咸并用,用金体。咸为火之味,酸为金之味,火能克金,而咸多于酸,故以泻阳明经之燥金之邪气。
3.8.5乌梅丸
表19 乌梅丸药味
乌梅    细辛    桂枝    黄连    黄柏    当归    人参    蜀椒    干姜    附子
酸    辛    辛    苦    苦    辛    甘    辛    辛    辛
全方辛味药多,主治厥阴风木之病。证属上热下寒。故方中用细辛,桂枝,干姜,附子之辛味与甘味药相合,辛甘发散为阳,仿阳旦之意,以治下焦之阳衰阴盛。用连柏苦味与甘味相合,仿阴旦之意,以制上焦邪热之亢。风木之病,金能制之,故以乌梅酸味金味以泻木,以息风木之飘摇。
3.9《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方剂与《法要》的差异
虽然有大量的事实证明,《伤寒杂病论》与《法要》同源于《汤液经法》,但《伤寒论》、《金匮要略》与《法要》的方剂仍有一定的差异。如大小青龙汤,与《法要》同名方剂的所指不同。对以味成方的原则,《金匮要略》中言:“补用酸,助用焦苦”,与《法要》所说的以“辛补之,酸泻之”的认识也不相同。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除张仲景所本之《汤液经法》可能与《法要》所本之版本不同,传抄差异,以及张仲景之书中吸收其他汉代方书之内容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是张仲景在临床应用中根据《素问》、《阴阳大论》等医经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所作出的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有的组成较原方作了改动,有的剂量作了加减,更多情况下是张仲景对原方主治作了自己的发挥。正如陶弘景在《法要》中所说:“似乱旧经,而方圆旨趣,仍归于经旨”。
由于《伤寒杂病论》并非《汤液经法》原方的“第一手”材料,以之作为仅有的来源来研究上古原方,必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作者,作为一位“山林僻居之士”,而非专职医生,相对来说较少有机会从事临床实践,因此未必有能力和精力去改动《汤液经法》原著,提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法要》中方剂较之当今传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应当更能反映《汤液经法》原貌。
通过对此三书的比较,可以发现,张仲景的著作与《法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张仲景改变《汤液经法》原方的组成、方名,扩展其功用。
如《法要》所载之大阴旦汤,在《伤寒论》中去芍药,改称小柴胡汤,其应用的临床表现也有了很大扩展,并提出“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在《法要》中治脾家寒湿实证的小泻脾汤,在《伤寒论》中以生附子代替熟附子,并更名为四逆汤,以治阴盛亡阳之少阴四逆或太阳误汗亡阳证。
●张仲景对原方灵活加减,以适应变证之需。
如《法要》之大阴旦汤原方未标明加减之法。仲景将其改为小柴胡汤后注明:“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三两,温复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并列举柴胡加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芒硝汤等加减后新方,示人以权变之法。
如《法要》之小玄武汤(即《伤寒论》之真武汤),在《伤寒论》中改干姜为生姜,并在方后注名加减之法“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张仲景以六气,六经来统分诸方。而《法要》则以五行统分诸方。
在伤寒论中,六经各有其提纲证与主治方,方剂的出现必伴随着六经辨证系统中的某一证。如太阳病治以桂枝、麻黄、青龙汤等,阳明病治以栀子、白虎、猪苓、承气汤等,少阳病治以柴胡汤等。
在《法要》中,每一方的出现必与“五行”学说相关。其治内伤各方的主治必是补泻某一脏腑。即使是治外感天行的六神等汤,也以五行之特点来述其功效,以“青龙”、“白虎”、“朱鸟”、“玄武”等与五行密切相关的名词来命名。
●《法要》论及组方之理,《伤寒》阐析方用之变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治疗专书,因而罕言组方原则,而多言立法及证候分析,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而《法要》则以阐述方剂的组成、主治为主,并介绍了《〈汤液经法〉图》——组成方剂的核心法则和对二十五味药的五行归属分析,使研究者有法可循。结论
1以味成方法则在方剂学理论研究中的意义
作为《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众多“经方”典籍之一,与其他“经方”书籍不同,《汤液经法》是唯一一部书名带一个“法”字的著作。所谓“法”者,注释之意。可见,此书不仅仅记载了众多方剂,更重要的是记载汉代方剂的组方理论和原则。正如陶弘景对《〈汤液经法〉图》的评价:“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作为一种系统完整,而又在历史上曾经占主导地位的方剂学理论,以味成方法则从不同的角度深刻揭示了方剂组成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配伍规律,并将这种规律在整体和局部上进行把握,用直观简明的方式予以表述,使看似繁复而深奥的药物配伍关系变得明晰而简单。《汤液经法》的全部方剂,均是此《〈汤液经法〉图》所载之以味成方法则的具体表述。如果能够真正领悟此图的深刻内涵,则可能衍生出千千万万首方剂。而《汤液经法》所载之三百六十首方剂,不过是其作者示人以运用以味成方法则遣方组方的具体范例而已。
尽管《法要》记述其明确属味的药物只有二十五味,即使加上未明确其属味,但在《法要》与《伤寒论》所载方剂中应用的药物也只有百余味,明显少于后世所应用之药物,使得将此理论应用于临床组方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以味成方法则正是对药味属性及其对人体作用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执简驭繁的高度概括,如果穷尽此《法要》所载的汉代常用药物之功用,以基于五行生克的以味成方法则来指导,必能 “多疗五脏六腑内损诸病”,而不必求之于后世成千上万之药物。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如果能够真正洞析发之于内的五脏虚实盛衰之病机和五味生克补泻之妙义,则“五味之变,不可胜数”,必能以之治疗形诸于外的千变万化的疾病表现。
作为《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众多“经方”典籍之一,《汤液经法》位于群书之首。正如《神农本草经》是汉代本草学成就的一次历史性总结一样,《汤液经法》代表了当时方剂理论与实践所达到的最高成就,是当时方剂学的代表性著作。而《〈汤液经法〉图》 所揭示的以味成方法则,是对方剂学理论的高度总结,是全书的核心与精华所在。只有真正领会研究以味成方法则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体悟到《汤液经法》作者的组方之原义,才有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纵览方剂学发展与历代医家之得失。
2以味成方法则与“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差异性
以味成方法则与君臣佐使原则同起源于汉代,记载于《黄帝内经》《汤液经法》等书中,同样是方剂学重要的组方理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在中医发展流传的历史过程中,经成无己等医家的阐述而得以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今日组成方剂的主要指导理论。而由于《汤液经法》等书的散失,以味成方的理论的主要部分已经失传。后世医家所能见到的仅是夹杂在《内经●素问》中运气部分的相关论述,既不全面,也不系统,又较复杂而难于与临床相联系,因此,以味成方法则在后世应用相对较少,处于一种濒临灭亡的境地。
药物的气味属性是对药物功效的总结,因此以味成方法则并非脱离药物的功效来研究“味”,而是对药物功效提纲挈领地高度概括。
以味成方法则作为《汤液经法》的组方依据,既是在整体上指导方剂组成的“治法”,又是具体指导方剂中每一味药的组成的“组方原则”。那么它与我们通常所讲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是什么关系呢?
A首先二者研究方剂的角度不同,在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中,着重研究方剂中具体药物的功效主治,具体作用,和药物功效在方剂中主辅关系、七情配伍等。
而以味成方的组方原则,将方剂中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和药物的相互关系用“味”来概括,将药物之间复杂的配伍关系用一种直观明了的方式予惟阐述,并根据药味的五行属性,用五行生克的原理来指导遣方用药。
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的意义在于描述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如果药物之间的主次关系并不十分明显,或不具有重要的意义,则争论何药为君反而弄巧成拙,不利于从整体上认识方剂的本来配伍关系。
如当归四逆汤中,用药七味
表20 当归四逆汤药味分析
桂枝    当归    芍药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
三两    三两    三两    三两    二两    二两    25枚
辛    辛甘    酸    辛    甘    辛    甘
证属血虚寒厥,根据方中药物五味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组:
A味辛的桂枝、细辛、当归、通草;
B味酸的芍药,
C味甘的当归、甘草、大枣。
方中辛味药物组药量与药力均大于其他两组,辛味与甘味药相合,辛甘发散为阳,温阳散寒;酸苦涌泄为阴,酸味药物与具有补益作用的甘味药相合(后世有酸甘化阴之说),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三组药物相合,阴血充而客寒除,阳气振而经脉通。
教材上以君臣佐使之理来解释本方,以桂枝、当归为君,白芍、细辛为臣,通草为佐,草枣为使,仅以药物之作用强弱来划分药物之群组,不仅不能直观地表达不同味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而且无太多的实际意义。试想桂枝与细辛同为辛温之药物,二者一为君药,一为臣药,这种机械的划分对描述配伍关系有何实际意义?况且同等剂量的桂枝作用真的强于细辛吗?
由于药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并非在所有的配伍关系都可以用君臣佐使及七情配伍来全面地概括。例如,虽然《汤液经法》和它所包含的“辛苦除痞”之法,唐代以后无从得见,但是后世医家仍从半夏泻心汤等方剂中悟到“辛开苦降”的治痞之法。如果丢弃药物的五味属性而单从具体功效、主辅关系、七情相合来描述其作用关系,则难以得其要领。
B在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中,更强调药物之间的主次关系,相比之下更强调“君”药的主要治疗作用。而以味成方的组方原则更强调药物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更强调方剂作为一个整体,不同药味综合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因而在运用以味成方法则来指导方剂的加减时,无论任何“味”的药都可以根据需要用其他药代替,伴随着药味的“变化”,药物的主治证候也相应变化。而在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中,君药在方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去掉君药则视为变成另外的方剂,而不是作为原方的加减变化。
如《伤寒论》中“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掉桂枝汤原方的君药桂枝,从以味成方的观点来看,这种加减变化非常灵活自然,是证候变化的必然结果。而从传统意义上的“君臣佐使”的观点来看,这种变化却不容易理解和解释,因此历史上有“去桂”与“去芍”之争。
在《法要》中,这种“主要”药物的变化不止一例。在《法要》中如各脏“大汤”均可视为“小汤”的加味方。而小阳旦汤加入黄芪等变成大阳旦汤,小阴旦汤加入柴胡变成大阴旦汤,后加入的药物在方中却起着主要的治疗作用。虽然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变化了,这并不影响两首“大汤”成为原“小汤”的加味方。
这两种不同的组方原则虽然存在着差异,但彼此并不矛盾,可以并行不悖。事实上在《法要》中也记载了“君臣佐使”的原则。书中称“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而在《内经》中论述以味成方法则时,也称“治以……,佐以……”。可见在以味成方法则中药物的作用也可以有主要与次要之分。只不过这种主与次的关系在以味成方法则中并不被强调,而着重强调的是药“味”之间的协同、补泻等配伍关系。在许多特定的方剂中,以味成方能够比君臣佐使原则更清晰地表述药物间的相互关系。二者是在不同角度上研究方剂配伍规律,所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补充。
《法要》称:“此图(《〈汤液经法〉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可见,《〈汤液经法〉图》所蕴含的以味成方法则才是《汤液经法》方剂组成的指导原则。因此,对于《汤液经法》方剂组成与配伍的研究,以味成方法则比君臣佐使原则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正如前如述,《伤寒杂病论》中很多方剂源于《汤液经法》,因此,以味成方法则对于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之方剂组成与配伍规律,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以味成方法则对《伤寒杂病论》研究的意义
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配伍严谨,用药精当,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它不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在方剂学发展史上树立了至今无法超越的历史丰碑。
自古至今,研究《伤寒论》的著作汗牛充栋。虽然仲景有言“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但后世之医家,失去了仲景当年所处的文化背景,又无法考较为他当年所依据,而今日早已失传的汉代众多“经方” ⑥与“医经”著作之来源,也就无法分析他灵活应用和变化改动上古“经方” ⑥的轨迹及依据。以致后世注家蜂起,但很多只能站在自己很局限的认识中去解释仲景,而难以真正理解《伤寒杂病论》之原义。学者往往慨然而叹:“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 。所以后世医家所著的时方,同仲景所传之方相比,往往药味杂而不精,而至今未产生能与《伤寒论》相提并论方剂学著作。正如陈修园所评价:“后作者,渐侵淫;红紫色,郑卫音”“数子者,各一长;揆诸古,亦荒唐。长沙室,尚彷徨。”
《汉书●艺文志》中多数书籍均已亡佚,唯有《黄帝内经》成为今日中医学极具权威之经典著作。中医学理论体系在《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著作的指导下,发展成今日之规模。如前所述,早在汉代,不同医学书籍中对同一问题的论述,已存在不同的观点。如果今日《汉书●艺文志》所记载之全部“医经”与“经方”典籍均被出土发现,则可能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很多内容均需重新改写。
《法要》所载之以味成方法则,是一种失传的方剂学理论。正如《汉书·艺文志》中记载:“经方者,……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在张仲景所处的汉代及其以前,根据五行生克、五味补泻成方是一种非常盛行的理论,它是《伤寒杂病论》方剂的主要来源——《汤液经法》的基本组方法则,因而必然对包括《伤寒杂病论》在内的汉代方剂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深入研究以味成方法则,对于真正正确理解和解释经方⑥组方之原义,对于我们研究《伤寒杂病论》,研究方剂学的源流和发展,对于方剂学理论在新的高度上有更进一步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望
本文的论述,仅仅是根据已有的文献来分析和解释《汤液经法》中以味成方法则之应用。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保存的《汤液经法》原文中仅此一图,并无过多的解释与说明。正如从简单的算术可以发展到高等数学一样,看似简单的《〈汤液经法〉图》中可能蕴含着很多我们未知的变化与应用,有待于我们对它进一步整理和研究。作为一种产生于汉代,失传近两千年,现在出土的文献又不很完整的方剂学理论,对它的发掘与研究可能需要整个方剂界几代人的努力。本文所述之内容只是对在《汤液经法》现存方剂的分析中发现的一点规律的粗浅小结,不可能概括《汤液经法》及《〈汤液经法〉图》的全部奥秘。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记述的具有明确五行属性的药物,仅仅二十五味,即使在常用药味相对较少的汉代方剂中,也仅仅是很小一部分,而《汤液经法》中对药味的认识,又与其他本草学著作有很大的差异,这使我们应用以味成方法则研究包括《伤寒杂病论》在内的诸多汉代方剂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对此困难之解决办法,需要将《伤寒杂病论》等书中的方剂组成及其所主证候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其中未知其味的药物进行不同的气味假设,然后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发现药物、药味和证候之间的相关规律性,并将这种规律性与《〈汤液经法〉图》对照,以验证以味成方法则的具体应用。此研究过程要求方剂学,数学和计算机软件等多学科之协作,希望有后来者能继续深入研究,实践这一计划,以促进中学方剂学的理论总结与进一步发展。
鸣谢
本文的撰写在我的导师李冀教授的悉心指导和精心修改下,数易其稿得以最终完成,如果没有他的教诲和帮助,本文就无法顺利的完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段富津教授、康广盛教授的指导。在此,对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注释
①在《法要》中论述的五行补泻之味与《藏气法时篇》、《至真要大论篇》相似而略有差异,《法要》中观点如下:
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软,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 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②《法要》记载地黄、泽泻和枳实三味药的药“味”与《别录》相同。
③在《法要》中,第一组心脏的补泻汤、五脏诸劳损病方和治外感病的大阴旦汤、大青龙汤,大白虎汤、大勾陈汤等十一首方剂中包含的药物,如蜀椒、韭叶、胡麻油、桑枝、栗子、葱叶、桅子、黄饴、白戴浆、芥子、苦酒、薤白、瓜蒌、龙胆草、杏仁、麻黄、半夏、柴胡等,不在那二十五味药之内,而《汤液经法》作者对药物性味的认识与现存的文献有很大分歧,所以不便于研究其以味成方的规律性,因此本文仅研究其余四十五首方剂。
④方中,麦冬味甘,它只有味酸才符合上述规律。对此如何解释?
A按表1,麦冬为土中之金,其味应为“甘中之酸”,即第二属味为酸。因从作者的观点来看,五行和阴阳一样,具有无限可分性。
B麦冬和五味子同用,由于五味子的酸味很强,是否可以代替麦冬发挥酸收的功效,而不必两味皆酸?
在五脏补泻大小汤中,除了未知其味的两味药(代赭石、葶苈子)外,只有此一味不完全符合上述之组方规律,属于“特例”,并不影响整体的规律性。
⑤鸡子黄为咸味,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并未记载。但如前所述,《汤液经法》中所载的药物的性味,与其他本草的记载有很大差异。我认为鸡子黄味咸,主要有三条依据:
A动物类药物,中医称之为“血肉有情之品” ,大多数都是咸味,从现代生物学上讲,动物体内都含有一定浓度的钠离子,因此都有咸味。
B从五脏补汤来看,加补肝汤加入羊肝,补心汤加入鸡心,补脾汤加入牛肉,补肺汤加入犬肺,补肾汤加入猪肾,则成大补汤,具有加强补益作用的功效。由此可知,作者认为这五种动物按五行划分,为羊——木,鸡——火,牛——土,犬——金,猪——水。鸡子黄产生与鸡的身体,由鸡全身的精华凝聚浓缩而成,位于鸡子的核心,具备了发育成一只鸡的潜在能力,应当具有鸡的特性,属火而味咸。
C从历代本草记载来看,鸡子黄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心,具有补益心阴,加强心的功能的作用。在《汤液经法》中认为,对心脏有作用的药物,以咸补之,苦泻之。从这一点上来看,鸡子黄应当味咸。
⑥此处指《汉书●艺文志》中所称之“经方”。
参考文献:
[1]马继兴主编.敦煌古医籍考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15-137.
[2]王淑民.《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三书方剂关系的探讨;中医杂志,1998(11):694-696.
[3]钱超尘.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26-29.
[4]钱超尘.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续完);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3):27-32.
[5]马继兴等主编.敦煌医药文献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71-206.
[6]孟陆亮. 敦煌医学残卷“开九窍疗法”初探;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5(12):49-50.
[7]谢盘根. 古佚经方“阴旦汤、阳旦汤”考释;河南中医,1995年(2):72-73.
[8]朱倩,刘士敬.泻肾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运用;光明中医杂志,1996(6):17-20.
[9]丛春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心病症治探秘;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2):28-29.
[10]从春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 敦煌研究,2002(3):92-99.
[11]从春雨.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急方析义; 中医文献杂志,2000(4): 1-2.
[12]张灿JIA,张增敏.张仲景医方与《汤液经法》考;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7):8-10.
[13]梁永林,李生财,贾育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 中医药学刊,2002(4): 491-492.
[14]张永文,郭郡浩,蔡辉.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探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3): 3-5.
[15]牟惠琴. 大阳旦汤治验;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7(3):44.
[16]刘新,马鸿斌,李朝平等.敦煌医方———硝石雄黄散贴敷至阳穴防治冠心病心绞痛61例临床观察 中医杂志.2001,42(3):153~155.
[17] 任应秋.医学流派溯洄论.见:北京中医学院编.北京中医学院三十年论文选,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6-11.
[18]刘劲松.医方之源——中医精华《〈汤液经法〉图》及以味成方原则探微;中华实用医学,2003(3):5-9.
Posted: 2011-07-02 15:54 | 6 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例解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小补泻方探析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打开经方之谜的钥匙
仲景用药组方之规律原则探讨
志一老师谈辅行诀
《汤液经法图》以味成方法则(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