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气学说》是中医体质分型的理论基础 铁杆中医论坛
        我偶然机会,进入“铁杆”。看到“运气”版,倍感亲切。急忙注册,成为会员。《黄帝内经》中,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运气”和人与自然界关系。我临床诊断中,用“运气”为主,“四诊”为辅,得心应手。借此版块,把自己四十多年的学习运用体会,与大家分享,并请各位老师指正。

《运气学说》是中医体质分型的理论基础

[    size=3](此文发表在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3月出版的、中国医师协会事业发展部编的《现代医学与临床技术应用论文选》)

[    font=宋体]“发展不离宗,继承不泥古”。用现代科学理论的系统论来理解、认识、研究“五运六气”这个古老的中医理论,是研究性格的倾向性、疾病的易罹性、体质的旺衰、疾病的预防治未病、临床诊断治疗的理论基础。


[    font=宋体]中医理论体系中有两条根本的原理一是整体观,二是辩证施治。在整体观中认为人体不仅是一个活的有机整体,而且人与天地相应,用现代系统论解释,人的出现是在宇宙发展中发生的。“顺应天地,适者生存”。在宇宙这个极其复杂开放的巨大母系统中发展的人,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较大的子系统。现代医学科学,已承认证实人体内的细胞分裂、血液成份、直肠温度、尿量、尿的成份、智力、体力、情绪,都有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而“五运六气”这门古老的气象医学,在两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中占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做了祥尽的论述。是一个更大跨度(纵横六十甲子年)更多层次,(包括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象学说、六气学说等),更多内容(包括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物候学、历法学、病理学、生理学、预防医学等)的庞大的节律系统。
    古人云:“不知十二经络,开口举手便错;不明五运六气,读尽方书无济。”从古老的“五运六气”理论中,体现着人体在气象变化中,影响着当年的疾病发生、发展、预后、转归等式逻辑理论体系,结合自己近四十年的临床体会,认为“五运六气”学说是研究中医体质学的总纲。
    胎教学说是说人、地、天对胚胎组织的发育的影响。人的因素,包括遗传、家庭、-社会条件的影响;地的因素,包括处于东西南北的不同地理位置,受着风、寒、湿、燥、热的影响;而动态有序的天的影响,对胚胎组织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因素。胚胎组织在母体发育时,受该年的气候因素的影响,在相应的脏腑功能的子系统中产生“太过”和“不及的各种功能状态,从而通过出生年、月、日来判断该人在出生后,生命相展开过程中,由于特定的身体素质状态,产生了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及其性格的倾向性。在人体这个复杂开放的巨系统中,确定该人的整体素质,结合每年气候的“五运六气”的运行特点,并在互相关联的五行生、克、乘、侮,动态有序平衡作用下,呈现各种子系统的不同功能态。用这一体质理论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预防,使人休达到阴平阳秘的有序稳态。
      “五运”决定体质性格是根,“六气”判断在每年、每季、每月、每日、每时的运行状况是节。
  根据天干的阴阳,区分脏象功能的“太过”与“不及”。包括肝木太过与不及,心火太过与不及,脾土太过与不及,肺金太过与不及,肾水实寒与不及,平和型的十一种基本体质类型。“太过”为机能亢进,性格外向易激动。“不及”为机能低下,性格内向易郁闷。六十年周期运行中有十九个平年,是运太过被抑制,运不及得帮助。从“十月胚胎”的跨年度的各月份的多少,判断太过与不及的比例来区别不同体质类型。从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中,来判断不同的体质。从六气中,主气、客气的内涵来分析,该人在每年、每季、每月的体质状况和疾病、性格的变化。从每日的天干、地支上,分析当日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的转归;从时辰经气的旺衰上,分析身体的状况和疾病的轻重。
[    font=宋体]《灵枢》中,把人按五行分为二十五种体质的人;按阴阳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认为,人体有寒热、燥湿、虚实之别。不同体质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不同类型。
匡调元教授认为:“人体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况。”我不反对,通过实验其生理、病理、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学,基因芯片技术等,运用于中医体质学的微观研究中去,但我更主张用现代科学理论的系统论观点,用整体观来认识中医体质学说。在解剖刀下的组织只是尸体的局部,失去了整体活体状态的意义,至于动物模型的研究,它缺少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人是有思维能力的动物,恩格斯曾说过意识是物质的,不同的意识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的试验结果。
      东西方文化及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两种理论体系。两者应当互相补充借鉴,共同发展提高,不应当简单的以西方医学自然科学的实验还原方法,来套用验证东方医学自然哲学的经验科学。黑格尔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所以它发生这么一种现象,必然有它的道理。”东方医学理论正是在中国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而来,又经过医疗实践反复验证的科学。虽然“是知其然”在必然王国中徘徊。因为是目前科技水平尚不能解释论证,待到自然科学发展到能认识中医理论时,必将是“知其所以然”在自由王国中翱翔。
[    size=3]我上述看法,只不过心痛把人力、物力和时间花费在非要用西医理论、手段和方法来证实中医体质学的分类。用东方思维方式方法,走自己的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五运六气
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运气衍论》大正五年七月1916年抄写
地之五行,天之六气:五运六气三十二讲
为什么古代大医都要学习五运六气?
中医说治病靠运气、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医治有缘人、怎么理解?
推荐几本五运六气学说书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