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厥阴病的争议

        《伤寒论》厥阴病篇,原文共56条,对其认识,从古至今颇多分歧。这里仅将厥阴病篇原文错简、厥阴病实质、厥阴病证候分类、厥阴病的提纲和主方等问题的争议,综述如下:

    1、关于厥阴病篇原文的错简

    研究《伤寒论》,应以其原文为依据,由于厥阴病篇原文内容庞杂,一些医家自然要对其原文进行认真的考订,陆渊雷先生认为,厥阴病篇原文,大多为“厥利呕哕病”条文误入本篇,陆氏《伤寒论今释·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云:“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篇中明称厥阴病者仅四条,除首条提纲有证候外,余三条文略而理不清,无可研索。以下诸条,皆不称厥阴病。《玉函》且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形证治第十,然其论意与序次,则厘然可辨。首论厥与发热,次专论厥;次论吐利,次专论下利,次专论厥;次论吐利,次专论下利,次专论呕;末二条论哕。夫下利呕哕,为诸经通有之证,无由辨为厥阴。易辨者唯乌梅丸吐蛔一证与厥阴提纲偶同耳。且下利呕哕诸条,皆《金匮》杂病之文,唯厥热诸条为《金匮》所不载。故小丹波但取厥热诸条为寒热胜复,与提纲一条为上热下寒,合为厥阴病,以符旧注寒热错杂之定义焉。今案上热下寒之证,伤寒杂病俱有之,伤寒为尤难治,特其证候,不能悉如提纲所云耳。寒热胜复之证,太炎先生谓即今之回归热,虽不无疑义,舍此无他病可以当之,……然回归热与上热下寒之证,尤不相及,凑合而俱称厥阴,仲景之志荒矣。……仲景撰用《素问》,同其名而异其实,以机能亢进者为阳,机能衰减者为阴,……既以全身虚寒证为少阴,胃肠虚寒证为太阴,更无其它种虚寒证堪当厥阴者,乃不得不出于凑合。此拘牵六经名数,削趾适履之过也。就本论原文而释厥阴病者,小丹波最为近是。山田氏认为阴证之极,至深至极者,如吴茱萸汤(案吴茱萸汤证并不至甚至极)、通脉四逆汤证等。信如所言,则是少阴之剧者尔,其说难从。铁樵先生以为肠胃病之兼风化者,盖泸上习见之慢性肠胃病,多兼神经衰弱,因忧郁而起,又多兼梅毒。先生臆称梅毒为内风,又以神经为肝,厥阴为肝之经脉,于六气为风木,辗转牵连,以成其说。此实先生心目中之厥阴病,非《伤寒论》中之厥阴病矣。又旧说皆以舌卷囊缩为厥阴证,而本论无明文可征,验之病者,多是大承气汤之重证,乃阳明,非厥阴也。盖因《热论》有六日厥阴烦满囊缩之文,而不知《热论》之厥阴,即仲景之阳明胃家实。”

    在这段文字中,陆氏不仅明确指出了下利呕哕为诸经通有之证,无由辨为厥阴,在《玉函》别为一篇,而且逐一辨明上热下寒非伤寒独有,厥热胜复难凑合称以厥阴,阴证至极乃少阴之剧,肠胃病兼风化说非《伤寒论》中之厥阴,舌卷囊缩于临床验之,乃仲景之阳明胃家实。从而得出了“伤寒厥阴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0180 字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伤寒论》三阴病总结】精一
干货!刘渡舟教授:最详尽的“六经辨证”!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第63 讲 厥阴病提纲、上热下寒证(1)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94)——厥阴病无方证条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