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黄汤的使用禁忌证(5)

 下面还有两条,一条是50条:“脉浮紧,法当身疼痛。”脉浮紧,当然是寒邪在表了,“法”是什么意思呢?法,犹理也。“法”字和“理”字,我们通常情况下,不能把这个“法”解释成“理”,但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这个“法”又可以当“理”讲。在这种情况下,叫做“义隔而通”。这两个字,在字面意义之间,是不一样的。

    但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下,它的意义又是一样的,这叫做“义隔而通”。义隔而通的时候,我们在训诂的时候,我们用“某,犹某也”这样的句式。所以“某,犹某也”这样的句式,是不能随便用的,只有“义隔而通”的时候可以。“法,犹理也。”法字在这里当理字来讲。

    “脉浮紧”,是寒邪在表的脉象,理应当出现身疼痛,“宜以汗解之”,没有错,应当发汗。“假令尺中迟者”,尺脉是迟的,而不是脉阴阳俱紧,我们在前面强调脉阴阳俱浮紧的,那应当是典型的单纯的太阳伤寒表实证,这才可以用麻黄汤。现在尺脉是迟的,不可以发汗。“何以知然”,你怎么知道呢?“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迟主什么呢?主营血不足。营气不足,血少,脉行迟滞,这条提示了营血不足的,禁用汗法。

    关于麻黄九禁的最后一条,也就是我们讲义的第32页的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脉浮而数”,脉浮,主邪在表;脉数,主病人有发热,这是个表证。

    “法当汗出而愈”,既然是表证的话,理应当通过发汗的方法,表邪得到解散,这个病就可以好。“若下之”,如果误用下法,出现了什么情况呢?身重、心悸、脉微,尺中脉微。在《伤寒论》中,身重有邪气盛的时候,也有属于正气虚的时候。属于邪气旺盛的,我们在第6条曾经谈到过:“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那是邪热壅滞气分,全身气机不畅。所以,病人身体沉重,翻身都翻不动,那是属于邪气旺盛。

    而我们在这里,身重,没有和那些阳热证同时出现,而是和“心悸、尺中脉微”同时出现。所以,这个身重就不是邪热壅滞气机。而是什么呢?而是正气虚。我们人体的活动,灵活轻巧,这是依靠人体的正气。人体的能量充足,才有轻巧的灵活的活动。

    什么是气虚呢?从“尺中脉微”来看,微,是主阳虚的。微脉,轻轻摸的时候,摸不到;重重按的时候,还是摸不到。为什么?微脉搏动的幅度非常微弱,轻轻一摸的时候,你还感觉不到它的搏动;你往下一按呢,又把它压住了,仍然还是摸不到它的搏动;只有在沉和浮之间,仔细去琢磨,能微微的感觉一点脉的搏动,这就叫微脉。

    微脉,主阳气虚,鼓动无力。所以,在《伤寒论》中的微脉,一般是主阳气虚。这里的“心悸”呢,它是由于阳气不足,心脏失养。心脏的正常功能,既需要有心阴、心血的充养,也需要心阳提供能量。心阳虚,心脏失养,能量不足,就出现心悸,以后我们在讲到心阳虚的时候,还会提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渡舟伤寒论 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
刘渡舟讲伤寒11:各 论8-(23、24)条
濒湖谈医(139):干燥综合征的治疗
《伤寒论》第46一一60条解读
少阴病
郝万山:大青龙汤使用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