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后附一:辨霍乱病脉证并治(4)

    (接上篇)所以,这个阳明不是指的阳明里实,而指的胃家虚寒。因为在阳明病篇,曾经提到吴茱萸汤的适应证的时候,说“食谷欲呕,属阳明也”。这个阳明就是一个病位,就是指的胃家虚寒。在这里如果说过了三七二十一天,饮食大体正常,可是还有一些证候没有好,那就不是单纯的属于胃的问题,那还有其它的问题。这一条原文写的比较混乱,我们就解释这么一段,知道在《伤寒论》中的那个“颇.......”一词具有相反两义就可以了。

    对于霍乱怎么治疗,张仲景是辩证治疗的,是阳虚就是温阳,是湿盛就是行水。下面看385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恶寒” ,是外有表证。“脉微,是里阳虚,又有下利,那么这种下利我们可以用少阴下利的这种病机来解释,是阳虚火不暖土,腐熟无权,拉着拉着不拉了,这不是阳气的恢复,而是津液被伤,利无可利,没东西可拉了。肠道里的东西被拉干净了,因此仲景说“亡血也”。

    这里所说的“亡”,就是伤。“血”,就是阴液、阴血。这就是霍乱下利而导致了阴阳两伤,仲景用四逆加人参汤。用四逆汤来回阳救逆,加人参来补阴液。人参,我们现在讲人参,是把它放在益气药、补气药里讲。而现在我们的这个人参,也确实以补气为主的,养阴作用并不明显。西洋参以养阴为主,而益气作用不明显。

    可是《伤寒论》中的人参,张仲景所用的人参,不是我们现在的人参,也不是西洋参,而是我们以前曾经说过的是山西上党地区、现在已经绝种的、属于五加科的上党人参。这个人参的作用,有很好的养阴生津的效果,也有补气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明显的助热作用。

    所以,白虎加人参汤中用人参,主要是用它生津的、补液的,而我们现在385条四逆汤中加有参,用四逆汤来补阳,用这个上党的五加科的人参来补阴,是阴阳双补。那我们今天上党人参绝种了怎么办?那你就根据情况吧,也可以用西洋参吧,伤阴的用西洋参,也可以西洋参和人参同用吧,要根据情况。

    现在看386条,这条是霍乱病篇的一重点条文:“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这是表证。既然讲霍乱,就是以吐利为主要特征,所以它不再写吐利这个症状了,我已经命名为霍乱了,它就以呕吐和下利、升降逆乱为主要特征。

    怎么治疗?“热多欲饮水者”,发热明显,又有口渴的,这说明内有水结,这个“发热”是太阳表证,这个“渴欲饮水”,是内有水结,津液不化,然后水液浸渍胃肠,就造成了呕吐和下利。所以,霍乱是因为内有水结所造成的。水结在什么部位?随便什么部位都可以浸渍胃肠。

    那么,治疗这种吐泻用什么方法?利小便实大便的方法。把水邪驱除出去了,水邪不能浸渍胃肠了,呕吐也就自然停止了。“热多”,是表证的发热;“渴欲饮水”,是内有水结,用五苓散内疏外利,表里两解。水邪去,肠道没有水邪浸渍,所以吐利就可缓解。

    第二种情况,“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寒多”,提示了表邪不重,而里阳虚偏重。他不是有发热恶寒吗?恶寒多而发热轻,说明表邪不重,而里阳虚偏重。所以,这种吐利呢,从他用理中丸来看,这就是中阳不足,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造成的霍乱,听偏。既然是中阳不足,他当然口不渴。

    这就使我们想到了我们在太阴病篇,曾经提到过的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这条和现在所说的“寒多不用水”,它的临床表现是一样的。那个“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和现在的“寒多不用水”,用的是理中汤,实际上治疗也是一样的,这是用理中汤来治疗呕泻,来治疗霍乱。

    五苓散这张方子,我们在太阳病篇遇到过了。理中汤这张方子,我们在太阴病篇提到过,但是始终没有遇到过。它的药物组成,它的服药方法,我们在霍乱病篇可以有。理中丸的药物组成有“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像蛋黄那么大小,那也就是我们今天的6克的蜜丸吧。

    “以沸汤数合,和一丸”,你看他吃这个丸药的时候,用数合开水把这粒药丸研碎了,“温服之”,既不煮,也不煎,也不熬,也不是开水送服,所以这个服法很有意思。“日三四,夜二服”,白天要吃三四丸,夜间还要吃两丸。“服中未热,益至三四丸”。如果吃了药以后,病人肚子没有热的感觉的话,言外之意是这个证候原来是腹中冷痛,肚子发凉,呕吐下利还应当伴有肚子发凉,还应当伴有腹胀满,还应当伴有腹中隐隐作痛,绵绵作痛,而这种腹满腹痛,应该是喜温喜按的。

    这样吃完五丸六丸药,你看白天三四丸,晚上还有两丸,肚子还没有热感的话,你要再加上三四丸的话,那不就是八到十丸了吗?你看看那个时候的蜜丸的大小,和我们今天的蜜丸大小,是差不多的,都像蛋黄那么大,他一天要吃8——10丸。

    我们今天早一丸晚一丸,过上一些日子,病人来了,说大夫吃了你开的这个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我还是拉肚子,没有效果,那是因为我们用量太少了。张仲景一天用到6——10丸,“然不及汤”,尽管如此,吃这么大的量,还是不如汤剂的效果好。

    理中汤怎么做呢?“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按照上述各三两,把生药切好了,“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这是说如果做成汤药的话,上述各三两,是三次的治疗量,一次用的是各一两。按我以前给大家所讲的剂量的换算,那就是人参15克,干姜15克,甘草15克,白术15克。

    底下看它的加减,“若脐上筑者”,“筑”本来是一种乐器,这个乐器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扬琴,是用东西来敲的,所以这里引申为捣、敲、打。“脐上筑”,肚脐上就好象有个东西在敲打,实际上就是脐上悸动,肚脐上有种跳动的感觉。见到肚脐上跳动,仲景怎么认为的呢?“肾气动也”。“肾”,在这里代表水。

    肾主水,在《伤寒论》中 ,有时候这个肾并不是指的肾脏,而是水的一个代名词。“肾气动”,就是水气要乘虚上冲的表现,中阳不足,脾土作为一个拦河的堤坝,脾阳有运化水液的作用,下焦是水液代谢的重要的场所,脾不仅能够运化不湿,运化水液,它也可以阻拦下焦的水邪,不至于上冲、上逆。所以,有人把中焦脾土,又比作一个拦河的大坝,或者说成是拦河的堤坝(转下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68 讲 辨霍乱病证并治
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四)霍乱
霍乱病
千古理中名汤——理中汤
《伤寒论》学习笔记21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