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六百九十一篇:附子用量探討

對於《傷寒論》中藥量的度量衡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根據不同的考証結果,對於《傷寒論》中附子的用量也是說法不一。

 

但當中最大的考証結果,是柯雪帆教授根據1981年考古發現所作出的「一両等於今日的15.625克」。

 

而根據何紹奇於《關於仲景方用藥劑量的問題》一文中,估計附子一枚及石膏如雞子大的用量,分別是20克 及50克左右,而杏仁七十枚則為27.5克。

 

至於百合病諸方,就用了百合七枚;而炙甘草湯,則用大棗三十枚;桃核承氣湯、大黃牡丹湯桃仁俱用至五十枚這個數量;扺當湯則用水蛭三十個。

 

從這些數字當中可以看出,仲景原方的藥量,顯然與今日中醫教科書中的「一兩等於現今一錢,即3克」這說法,有著巨大的差異。因此,何氏總結說︰「這些都說明一個問題:仲景藥量比今天重。這恐怕是不爭的事實。」

 

事實上,就以上的例證看來,對於附子的用量,我們確實有需要重新思考教科書及藥典上的指示,認真的去了解及分析其是否合理,才不致令中醫陷入「不能治急重症」和「只是調理身體,治療小病的醫術」的窘境中。

 

而且,當考慮到盧崇漢、李可、吳佩衡等使用這麼大量附子,卻無副作用的驗案,我們更不能忽視重用附子所能帶來的巨大潛在療效。

 

然而,重視使用大量附子不等於火神派盧崇漢所謂「最少的用量是60克」或「九成藥方都要用上附子」。

 

譬如說,仲景所有有附子的方中,最常用的是一枚,就算根據最大的考証結果,亦只是15.625克,而且仲景書服藥法大都取「分溫三服」的習慣。

 

而仲景281方之中,筆者粗略點算,只有34方是用上了附子,佔所有經方的12%。當然,每方的使用頻率或有多寡之分別,但正因如此,我們更不應劃一地把附子的用量定為60克以上,無視了應根據不同情況,作靈活加減取捨的原則。

 

更何況,附子因產地、收採時期、炮製、配伍的不同,其藥效及毒性都有很大的差異。如果對這些因素全不理會,便會出現藥材的浪費甚至是巨大的潛在危險。

 

從網上一些中醫論壇可見,近日火神派的支持者,甚至把「用附子量的大小」,變成了衡量一位醫家功力及火神派地位的硬性指標。可見,火神派的興起,對於今日喜歡盲目崇拜,以及不愛思考的中醫後學們,有著一定深遠的負面影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淺談對火神派的認識
火神卢崇汉:阳主阴从的阴阳至理
对伤寒论方剂顿服和分温再服的解释说明
回到古中醫的路上——李可專訪
關於仲景方用藥劑量的問題
經方運用的三種模式,細聽詳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