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之第八章辩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第八章 辩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阴阳易大病初愈,正气未完全恢复,余邪未完全消退,男女行房,男传女或女传男。(节饮食,慎起居)劳复大病初愈,脏腑余热未了,阴阳气血未复,(多思多虑,伤神;多言多动,伤力),因过劳而使病情出现复发。差后病差后遗留的问题。 392.伤寒,阴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分析:身体重,少气——精气大伤,正气虚衰的表现。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阴精被耗,筋脉失养所致。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毒热上攻,毒热内盛。 1.烧裈散(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 393.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2.枳实栀子豉汤(枳实3枚、栀子14个、豉1升)清热除烦,宽中行气。清浆水煮。清热,行气,宽胸。(清浆水:酸浆水,清热生津,消食化滞。)。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394.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分析:差后复发——小柴胡汤(可用于多种方面的发热)。脉浮者——桂枝汤。脉沉实者——宜大柴胡汤或大承气汤。 3.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3两、人参3两、半夏半升、炙甘草3两、生姜3两、大枣12枚) 4.桂枝汤(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5.大柴胡汤(柴胡半斤、枳实4枚、生姜5两、黄芩3两、芍药3两、半夏半升、大枣12枚、大黄2两) 6.大承气汤(大黄4两、炙厚朴半斤、炙枳实5枚、芒硝3合) 395.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7.牡蛎泽泻散(牡蛎熬、泽泻、蜀漆、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栝楼根各等分)逐水清热,软坚散结。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关于泻水泻水方比较: 十枣汤:泻胸水,治悬饮,饮停胸胁。(胸腔)热不明显。注:十枣汤(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捣为散,强人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大枣肥10枚)大枣煮汤冲散服。用于悬饮。 大陷胸汤或大陷胸丸:结胸,热与水饮邪气相结。(胸腹)热明显。注:大陷胸汤(大黄6两、芒硝1升、甘遂1钱匕);大陷胸丸(大黄半斤、葶苈子半斤,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熬黑、甘遂末1钱匕、白蜜2合)顿服。 牡蛎泽泻散:腰以下有水气。 396.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分析:喜唾——两太阴虚寒,饮邪不化。 8.理中丸(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各3两)喜唾涎沫不同原因引起的喜唾涎沫(饮邪不化)及治法: 脾肺阳虚,饮邪不化——理中丸。 胃寒饮邪不化——吴茱萸汤。 肾阳虚衰,饮邪不化——四逆汤。 397.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分析:虚羸少气,气逆欲吐——余热未尽,形气两伤。气逆欲吐——余热在胃,胃气失和。 9.竹叶石膏汤(竹叶2把、石膏1斤、半夏半升、麦冬1升、人参2两、甘草2两、粳米半升) 分析:(竹叶、石膏)清热,清心除烦;(人参、粳米、甘草)益气生津;麦冬,补肺胃阴;半夏,和胃降逆止呕。 与白虎人参汤比较: 白虎人参汤(知母6两、石膏1斤、甘草2两、人参2两、粳米6合) (知母、石膏)清热力强;(人参、粳米、甘草)益气生津。 398.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分析:病后应在机体机能恢复才能施补。保胃气:节饮食,慎起居。 贯穿《伤寒论》始终的治疗精神:保胃气,存津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从两种组方四逆散探讨四逆散证治与应用——读《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有感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第69 讲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1)
经方一百首:031、大柴胡汤;032、四逆散;033、柴胡桂枝汤;034、柴胡桂枝干姜汤;03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036、小半夏汤;037、大半夏汤;038、半夏厚朴汤;039、旋覆代赭汤;04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