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风、湿、热、虚辩治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炎症性、反应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鳞屑、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称湿疮。又称之为浸淫疮、湿疮、血风疮等,并根据发病部位及皮损特点的不同,有相应的不同病名,同一种疾病往往有几个或有上十个病名不等,大多归属于疮、藓、风的范畴。

欧师认为湿疹的发病总因禀赋不耐,外因当以风,湿,热为主,更注重个体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本病虽形于外而发于内,多因饮食伤脾,外受湿热之邪所致,内外湿热之邪互相搏结而发病。急性期多由风性数变,往来肌肤则瘙痒,热性炎上,熏于体表则出现红斑;湿性重浊,聚于肌肤则有水疱、糜烂、渗出;又因湿性粘滞,故病程缠绵难愈。慢性期的湿热久羁,耗伤阴血而肌肤失养,故表现为皮肤肥厚、干燥、鳞屑或皱裂。欧师辩治本病主要从风、湿、热、虚四个方面论治。

1.从风论治  本证的初期,以红斑、丘疹、瘙痒,发无定处为主要表现,局部灼热,舌质淡红,舌苔薄黄。欧师辨为风热证,治以祛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导赤散。若风邪久羁,郁蕴化热,皮肤浸润肥厚,状如皮革,其间硬结累累,状如芡实,颜色紫暗,瘙痒剧烈,难以入眠。舌红苔白,脉滑。欧老认为本证为风热留于细小络脉、肌腠之间所致,因此顽固难治,故以搜风通络,清热除湿化瘀为法。方选斩痒汤、乌蛇驱风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2.从湿论治  对于以湿邪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皮损分湿热内蕴证及脾虚湿盛证两型论治,前多见于湿疹急性期,皮损以大片红斑,触之灼热,其间水疱迭起,脂水频流,状如松脂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舌红苔腻,脉象滑数等症状。对于本证治疗多采用法,发于上部者治以祛风清热,利湿止痒消风导赤汤合神应消风散;发于中部者治宜清热利湿之龙胆泻肝汤加减;发于下部者,四妙散合五神汤。全身泛发表现为皮肤迭起水窠,黯淡不红,反复发作,缠绵不已。常伴以腹胀纳呆,面色萎黄,腿脚浮肿,大便溏薄。舌淡水滑,苔白腻,脉滑或缓。治疗当采用还有疏风祛湿的羌活胜湿汤;清热利湿的萆薢渗湿汤、大分清饮;清热除湿的甘露消毒丹、茵陈蒿汤、八正散;或促脾除湿的胃苓汤、促脾除湿汤;滋阴除湿的滋阴除湿汤;清脾除湿的清脾除湿汤;利水渗湿的五苓健脾温中,除湿化浊法,处方以清脾除湿汤、当归拈痛汤化裁。散;清热燥湿的除湿胃苓汤;化湿燥湿的平胃散;随证选方,制裁随心。

3.从热论治  以热为主的皮疹多表现为红肿灼热之斑片,临床可见皮肤大片掀红斑疹、丘疹,触之灼热,甚则燎浆起疱,瘙痒疼痛,伴有壮热口渴,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欧师认为本证治疗应在清营凉血基础上,透热转气,切忌妄投羌活、白芷、防风等辛温散风之品,方选银翘散、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化裁以清营凉血、解毒透疹。

4.从虚论治  湿疹太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风热久蕴易伤阴化燥;湿邪日久可以损伤阳气,致阴阳两伤,阴虚风燥者,宜养血润燥,选用当归饮子;阳虚者,宜温脾补肾。方选理中汤,真武汤之类。

总之,欧师对湿疹的分型论治有:

1、风热证:祛风清热利湿,方选消风导赤汤、过敏煎、神应消风散;

2、湿热证:清热利湿止痒,方选当归拈痛汤、散风苦参汤;

3、湿毒夹瘀证: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方选斩痒丹、全虫方;

4、血虚风燥证:养血润燥止痒,方选当归饮子、养血润燥汤。

5、阳虚湿蕴证:温脾补肾,方选理中汤。

医案5  患者XX,男,36岁  初诊:2009年11月20日

主诉:全身泛发红斑,肿胀伴瘙痒反复2年,再发8天。

病史:两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皮肤开始起疹,瘙痒,抓之肿胀,曾在当地医院诊治,用药好转,停药反复,为求根治,特来找欧师,此次尤以上半身起疹为主,伴口干口苦,二便调。

专科检查:颈,躯干,四肢尤以上半身为主,泛见红斑,肿胀,散在丘疹,少量渗出,上覆薄鳞屑,间抓痕,白痂,皲裂,边界不清,舌苔黄腻,脉弦数。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急性发作

中医诊断:湿疮

辩证:风热夹湿证

治法:祛风清热、除湿止痒

处方:消风导赤散合桑龙止痒汤加减

白鲜皮 15g     生地 15g     牛蒡子 12g      赤苓15g

薄荷 5g      银花 15g     木通   7g       甘草 6g

柴胡10g      泽泻 10g     赤芍 10g       龙胆草 10g

竹叶15g      桑枝 15g     地龙 10g      蝉蜕 5g

丹皮  10g

X 7付      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09年11月27日

服上方后,患者红斑减退,肿胀明显缓解,但瘙痒剧烈,脱屑,夜寐难安,查舌苔黄腻,脉弦滑。欧师以为风热已去大半,湿热蕴毒,郁滞肌肤,今治以益气活血调阴阳,除湿解毒止痒痛,方用斩痒丹。

莪术 15g       三棱 10g       昆布 15g       海藻 15g

全蝎 5g      蜈蚣 2条      乌梢蛇 15g      白鲜皮 15g

红花 10g      皂角刺 10g      蒺藜子 15g      佛手 10g

牡蛎 30g先煎    磁石 30g煎服

X1 0付      水煎服日一剂,服完,病情痊愈

②皮硝 30g  炉甘石 30g  皂矾 10g 白矾 10g   热水冲淋浴。

医案6:周XX,男,71岁  2010年8月8日

主诉:全身泛发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1年,加重1月

病史:全身泛发红斑,丘疹,血疱疹,抓痕,糜烂,剧烈瘙痒,夜寐欠安,大便结,小便多,有“糖尿病史”有“甲亢”,“前列腺病史”

专科检查:全身泛见红斑,丘疹,血疱疹,色焮红,脓点,双肘及双下肢有部分大小不等的苔藓样皮损,部分抓痕,结节,结痂。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急性发作

中医诊断:湿疮

辨证:风湿热毒蕴结证

治法;疏风清热,燥湿止痒,

处方:全虫方合斩痒丹

全蝎 6g      皂角刺 12g      刺蒺藜  15g      槐花 15g

威灵仙 15g     苦参  10g      白鲜皮 15g      黄柏 10g

乳没 10g       枳实 10g      生甘草 6g

珍珠母 30g     猪牙皂角 3g  

    X 7水煎服,每日一剂。

苦参洗剂 外涂

二诊:2011年8月15日

患者诉瘙痒仍剧,夜寐不安,皮疹渐消,结痂,舌暗红,苔黄,脉结代,欧师查房,治以养阴安神,凉血活血之酸枣仁汤加减。

酸枣仁 15g       知母 10g      川芎 10g      茯神 12g

枳实 10g      生军 6g      泽兰  15g      地肤子15g

生地  15g      石膏 15g         

威灵仙 10g       赤小豆 30g

          X7水煎服,每日一剂。

外用:七叶一枝花 50g    白鲜皮 30g    蛇床子 30g    花椒15g  

      地肤子 30g 

用法:加75% 的酒精500ml泡一周后外搽。

三诊:2011年8月22日

患者瘙痒明显缓解,但夜寐不安,皮疹部分消退,余可。继续原方案治疗。

皂角刺 10g      刺蒺藜 15g      天麻 10g      钩藤 15g

茯神   10g      石决  15g      山栀  10g      三七 3g兑服

杜仲   15g      益母草 15g      桑葚子 15g      夜交藤 25g

条芩   10g      蛇床子  10g      大枫子 10g      七叶一枝花 10g

四诊:2011年8月29日

患者瘙痒反复,皮疹大部分消退,但部分结节仍存,守斩痒丹。

珍珠母 30g先煎   牡蛎 30g先煎    灵磁石 30g先煎      代褚石 30g先煎

蒺藜子 15g      红花 10g       昆布 15g      海藻  15g

三棱 10g      白鲜皮 15g      荆芥 10g      银花  15g

水牛角 50g 先煎   生地 15g       露蜂房 10g     

医案7:李XX,女,28岁,初诊:2011年06月22日

主诉:全身泛发红斑、丘疹,伴瘙痒反复性2年,再发2月。

病史:患者诉2年前生孩子后,皮肤经常出现红斑、丘疹,瘙痒较深甚,在当地医院和诊所常用激素药物治疗,用药即好,停药再发,反复2年余,为求根治特来我科求治。入院时症见:全身泛发红斑,丘疹,少量渗出,部分结痂,自觉皮肤干燥,灼热瘙痒,口干,纳食正常,精神可,二便调。

专科检查:头面,躯干,四肢泛见红斑,丘疹,水疱,部分有渗出结黄痂,皮肤干燥,皮温偏高,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

中医诊断:湿疮

辩证:湿热伤阴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处方:当归饮子

川芎 10g      甘草 10g       蒺藜子 12g       当归 15g

生地黄 50g      何首乌 15g      荆 芥 10g      赤芍 10g

防风 10g      白鲜皮 15g      土茯苓 30g      白芷 10g

全蝎 5g       苦参 8g      生大黄 6g      牡丹皮10g

X7副,水煎服日一剂。

外搽三黄洗剂,六一氧化锌糊剂。

二诊:2011年06月29日

患者服上方后,病情无明显变化,下肢渗出明显。请欧师查看患者,患者皮疹渗出,痒甚,且以下部为重。欧师结合舌质淡、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湿热证,方选当归拈痛汤。

党参 10g      羌活 10g      茵陈 10g      白术 10g

苍术 10g      升麻 10g      知母 10g      葛根 10g

茜草 10g      黄柏 10g      当归 15g      苦参 10g

防风 10g      泽泻 10g      猪苓 10g

       X7副,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2011年7月5日

 服上方7副,病情明显好转,续原方7副。

白术 10g      苍术 10g      羌活10g      党参 10g

葛根 10g      茜草 10g      升麻 10g      茵陈 10g

苦参 10g      防风 10g      黄柏 10g      知母 10g

猪苓 10g      白鲜皮10g       泽泻 10g       当归 10g

X7副,水煎服日一剂。

四诊:2011年7月8日

经治疗,身上大部分皮疹消退,仅足背有红斑渗出,结黄痂,欧师取消风导赤汤化裁。

牛蒡子 10g       银花 10g      茯苓 10g      苍术 10g         

白鲜皮 10g       黄连 3g      牛膝 10g      野菊花 10g

车前草 10g       地丁 10g      白芷 10g      甘草 6g

      X7副,水煎服日一剂。

 

医案8: 邓XX,女,42岁 初诊2011年4月1日

主诉:全身皮肤起疹伴瘙痒反复半年多。

病史:诉半年前始无明显诱因双下肢起红斑,丘疹,自觉瘙痒,曾多次在我院门诊内服金蝉止痒颗粒依匹斯订,外抹甘霖洗剂等药物,病情好转,但易反复。现症见:全身散在红斑,丘疹,结痂,自觉痒甚,口干,夜寐欠安,纳可,二便调。

专科检查:躯干,四肢腹股对称性红斑,丘疹结痂,色素沉着。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

中医诊断:湿疮

辨证:风热证

治法:祛风清热止痒

处方:全虫方合神应消风散加减

皂角刺 10g       猪牙皂 3g      苦参 10g      蝉蜕 5g

乌梢蛇 10g       蒺藜子 10g      槐花 15g      威灵仙 10g

白鲜皮 15g       当归  12g      玉竹 10g      白芷 10

甘草 6g

X 5付    水煎服日一剂

二诊:2011年4月6日

患者服上方后无明显缓解,仍痒,尤以夜间为甚,但皮疹基本消退,口干、大便结。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处方:过敏煎合神应消风散合甘麦大枣汤

生石膏 20g 先煎   枳壳 10g      生地 10g      生大黄 10g

三七  3g      泽兰 10g       黄芩 10g      摇竹消 15g

白芷  10g       全蝎  6g       甘草 10g      浮小麦 3g

大枣 7枚

X7付      水煎服日一剂

三诊:2001年4月13日

患者服上方后瘙痒明显缓解,躯干四肢未见明显皮疹,瘙痒夜间尤甚,夜寐难安,皮肤抓之可见成片红斑,过后又可消退,纳食可,二便调。守原方更进7副。

四诊:2001年4月20日

疗效欠佳,特请欧师会诊,欧师查看病人后同意二诊治法,患者以夜间1~2小时发作甚,加附片4g,蕲蛇8g祛风止痒。

枳实 10g      生军 3g      黄芩 10g      三七 3g兑服

泽兰 10g      苦参 8g      生地 10g      白芷 10g

附片 4g      党参 10g      全蝎 3g      蕲蛇 8g

防风 8g

X7付      水煎服日一剂

医案9 刘XX,女,57岁 初诊:2011年4月12日

主诉:面部红斑伴瘙痒反复4月余。

病史:诉4月前走海南亲戚家,每天吃海鲜,回家后面部起红斑,自觉瘙痒,曾到中医附一及民间多家名医看过,病情反复发作,不得断根。此次特慕欧阳恒教授的名而来。现在面部紫红色斑,自觉干燥紧绷不适,刺痒剧烈,遇热和夜间痒甚,口干口苦,夜寐欠安,纳可,大便结,小便调。

专科检查:面额、耳廓部紫红色斑,肥厚,粗糙,皮纹加深,干燥脱屑。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西医诊断:慢性湿疹

中医诊断:湿疮

辩证:血虚风燥证

治法:养血祛风、利湿止痒

处方:当归饮子

当归 10g      川芎 12g      赤芍 10g     生地 15g

荆芥  8g      何首乌15g    苦参10g      防风8g

乌梢蛇15g    白鲜皮15g     甘草5g

X 7付    每日一剂,水煎服

②辅以梅花针叩诊,拔罐放血及耳尖放血以泄热通络止痒,外搽羌月乳膏,清热利湿止痒,日2次。

二诊:2011年4月19日

患者诉病情  缓解,口干口苦,大便结,瘙痒甚,查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数。结合四诊辩证为湿热证,治以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方选防风通圣散加味。

防风 6g       荆芥 6g      连翘 10g      麻黄 6g

薄荷 6g 后下    川芎12g     赤芍10g       白术10g

栀仁10g      黄芩10g      桔梗10g      甘草6g

生大黄10g    玄明粉10g    生石膏50g先煎

X 7付  每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2011年4月26日

患者经治20余天,病情无明显改善,天气变热或晒太阳后加重,特请欧师查看病人,患者面、额部紫红色斑,浸润,肥厚,粗糙脱屑,皮温升高,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细,欧师查看病人后认为系肺胃实热所致,治以清肺胃实热,方选小陷胸汤合清胃散加枇杷清肺饮。

法半夏  10g      瓜蒌仁  10g      生地  25g       黄连5g

牡丹皮  10g      升麻  10g      枇杷叶 10g      当归 10g

黄柏   10g       桑白皮 10g      玉竹  15g       甘草 10g

四诊:2011年5月4日

面部瘙痒明显减轻,仍觉面热。上方+槐花 10g   凌霄花 10g再进七付。随访一月,病情痊愈,未再复发。

五诊:因外出晒太阳后,面部皮肤开始起疹,瘙痒,曾多家医院诊治,未愈,并蔓延至颈部,

专科检查:面颈部暗红斑,干燥脱屑,部分肥厚粗糙,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细。

诊断:湿疮

辩证:痰热蕴结

处方:小陷胸汤合黄连升麻汤

瓜蒌皮 10g       山栀仁 10g      黄连 3g       凌霄花 10g

槐花  10g      草豆蔻  5g      升麻 10g      黄芩   10g

生地  1g      丹皮 10g       当归 10g

本例为复诊患者,患者诉原一诊21付后,瘙痒明显减轻,色沉稍减退。后来再来复诊一次,病情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炳南辨证经验及常用方药【转】
治湿疹秘方(方4首)
3.三子参柏汤-4.疏风除湿汤-5.消风导赤汤-6.复方丹参煎
民间搜集的10个小方,通治一切湿疹,太难得了!
【朱仁康:外科皮肤科方51首】
治荨麻疹秘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