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用中药的阴阳之法

中药多为自然之物,如果按西医药理分析,每味中药都含有多种乃至几十种有效成分,那么每味中药同样会有多种复杂的螺旋气场,这些螺旋气场交织在一起,必定有一主导的螺旋气场决定着这味中药气的走向,从而决定着这味中药的阴阳之性。

中药讲四气,四气是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寒与凉和温与热的差别,仅有量的差别,并没有质的不同。因此寒性或凉性的中药可归为阴性药,热性或温性的中药可归为阳性药。那么用螺旋气场分析中药气场走向则可认为:寒性药为强逆时针螺旋气场,凉性药为弱逆时针螺旋气场;热性药为强顺时针螺旋气场,温性药为弱顺时针螺旋气场。

中医讲究阴阳之法,《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记得我的启蒙老中医闫卓如讲述中医的根本之法时,我还是内蒙兵团的一位兽医,他给我列举中西医治疗马结症(肠梗阻)的不同,西医治疗只会单纯用泻药,而中医则会用七分阴性的泻下药,同时再用三分阳性的升提固本之药,这样就可做到攻下而不伤正气,不会出现治一经损一经的弊病。

在临床上,我们常常可从中医师开出的药方看出他是否具有中医的功底,或者是否是出于西学中的医生之手,因为后者开药往往喜欢开“清一色”的药,如果发现病人有炎症,就会开出全部由清热解毒寒凉之药组成的中药方。

而有功底的中医则会应用中药的阴阳之法,因为通过阴药阳药巧妙的配伍,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就如心脏一阴一阳的收缩,在循环系统中可产生几十倍的效能。所以我平时很注意中医对药的配伍,特别是阴药阳药的配对,现将多年积累的阴阳对药列出,与同道共享,其中的箭头代表阴阳之性和气的走向,箭头向下代表药的寒凉之性或逆时针的螺旋气走向,箭头向上代表药的温热之性或顺时针的螺旋气走向。

1.黄连 吴茱萸↑—治疗肝火犯胃的吞酸。

2.黄连 姜半夏↑—辛开苦降治干呕、浅表胃炎。

3.黄连 肉桂↑—治疗心肾不交的失眠。

4.生石膏 细辛↑—治疗风火牙疼。

5.栀子 淡豆豉↑—清心除烦。

6.大黄 附子↑—治疗寒结证。

7.生白术 附子↑—治疗寒湿痛痹。

8.桂枝↑ 白芍—调和营卫。

9.柴胡↑ 前胡—治疗风寒咳嗽。

10.桔梗枳壳—调节肺的肃降功能。

11.桂枝大黄—治疗瘀热内结证。

12.桂枝↑ 丹皮—通达经脉,舒畅肝气,散瘀消癥。

13.桂枝生石膏—治疗胸膈热郁水气证。

14.桂枝茵陈—治疗湿热蕴结疸证。

15.桂枝↑ 牡蛎—治疗心神躁动于外,阳虚郁于内。

16.桂枝鳖甲—治疗痰湿血瘀互结、癥瘕。

17.麻黄↑ 生石膏—宣肺清热,治疗肺热壅盛证。

18.麻黄↑ 杏仁—宣降肺气,宣肺气以呼浊,降肺气以吸清。

19.麻黄生薏苡仁—治疗风湿热痹证。

20.麻黄射干—痰阻喉咽、哮喘。

21.芍药 附子↑—治疗寒凝阳虚诸证。

22.当归苦参—治疗湿热血虚证。

23.人参鳖甲—益气散结。

24.人参乌梅—治疗消渴证、久泻久痢证。

25.大枣葶苈子—治疗肺痈热证。

26.鳖甲 升麻↑—治疗毒热血证。

27.大黄 细辛↑—治疗寒结证。

28.黄连 人参↑—治疗湿热蕴结,中气虚弱证。

29.生石膏 人参↑—治疗邪热内盛,气津两伤证。

30.生石膏 细辛↑—治疗寒饮兼郁热证。

31.栀子 干姜—治疗上热下寒或胃热脾寒证。

32.泽漆 白前↑—治疗咳嗽气喘的肺热证。

33.竹叶 人参↑—治疗邪热内扰兼有正气不足证。

34.附子黄连—治疗寒热病证。

35.苏叶厚朴—治疗痰郁气阻证。

36.葛根芍药—生津益阴,解肌止疼。

37.紫苏黄连—治疗妊娠呕吐、心烦不安。

38.香薷白茅根—清利湿热。

39.生姜竹茹—益胃清热,降逆止呕。

40.薄荷牛蒡子—治疗风热感冒,咽痒咳嗽。

41.蔓荆子 川芎↑—活血祛风止痛。

42.葛根黄连—治疗湿热腹泻。

43.升麻↑ 生石膏—清阳明实热火毒,治疗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4.柴胡黄芩—清少阳邪热。

45.五加皮木瓜—治疗湿重痹症。

46.秦艽↑ 地骨皮—治疗热病余邪不尽,骨蒸潮热。

47.干姜↑ 黄连—辛开苦降,治疗寒热互结引发的胃脘痞疼,嘈杂泛酸。

48.肉桂黄柏—温阳坚阴,治疗肾虚尿闭。

49.高良姜大枣—温中止呕。

50.苍术黄柏—治疗湿热下注。

51.茵陈 干姜↑—温散脾胃寒湿郁黄。

52.萆薢 菖蒲↑—分清化浊,治疗尿浊、尿频。

53.赤小豆 麻黄↑—宣肺利湿清热。

54.决明子 菊花↑—治疗肝火或风热引起的目赤目痛。

55.金银花 黄芪↑—解毒消肿、托疮排脓、生肌。

56.败酱草 生苡仁↑—治疗湿热蕴郁成脓之症。

57.赤芍 薄荷↑—凉血散风,治疗爆发火眼、目赤肿痛。

58.地骨皮 银柴胡↑—治疗血虚骨蒸潮热。

59.黄连 细辛↑—治疗胃火牙疼,口舌生疮。

60.黄柏 细辛↑—治疗尿频尿急尿痛。

61.苦参 木香↑—治疗湿热痢疾。

62.胡黄连 干姜—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63.黄连 升麻↑—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64.胆南星 白附子↑—祛风痰,止抽搐。

65.天麻 白附子↑—治疗痰厥头疼、头晕。

66.天竺黄 菖蒲↑—化痰开窍。

67.杏仁 紫苏↑—解表散寒,止咳化痰。

68.青皮 白芥子↑—开气消痰。

69.茵陈 郁金↑—清热凉血,利湿退热。

70.鹿茸熟地—治疗肝肾阴阳精血不足。

71.蛤蚧生地—治疗肾虚久喘失音。

72.巴戟天山茱萸—治疗阳痿、遗精。

73.麻黄↑ 葶苈子—辛开苦降,寒热互治,宣肺定喘。

74.麻黄熟地—通血脉,散阴凝,补肾益肺。

75.桂枝青蒿—透达调卫,解肌退热。

76.桂枝夏枯草—温阳解郁,平肝利水。

77.羌活板蓝根—火郁达之,散表清里。

78.羌活生石膏—解表清里退热。

79.升麻大青叶—解胃经实热火毒。

80.升麻虎杖—升阳解毒,活血化斑。

81.柴胡金钱草—疏肝调气,排石退黄。

82.生石膏 乌头↑—解表里寒热互结之痹痛。

83.知母 附子↑—温阳生津,通络止痛。

84.栀子 姜黄↑—清肝利胆,理气止痛。

85.栀子 乌头↑—除寒湿,行气血,通经止痛。

86.黄柏 肉桂↑—温阳化气而不生邪热,治疗湿热内停所致尿闭不通。

87.黄柏 干姜↑—有阳升阴降之妙用,治疗咽干久咳。

88.生地 淡豆豉↑—清热凉血,养阴透表。

89.生地 附子↑—滋阴温阳,治疗心阴阳两虚所致诸症。

90.茵陈 附子↑—治疗寒湿阴黄。

91.附子龙胆草—温阳清泄,强肝解毒。

92.附子石见穿—治疗风湿、寒湿关节痹痛。

93.附子酸枣仁—温通心阳,养心安神。

94.附子↑ 磁石—治疗心肾阳虚,虚阳上浮,扰乱心神。

95.沉香石斛—治疗阴虚气逆所致干呕不止。

96.白芨 泽兰↑—散结消肿,治疗一切肿毒及乳痈。

97.白芨 木蝴蝶↑—治疗胃溃疡。

98.桔梗仙鹤草—通胃肠积滞,解毒止痢。

99.龙骨 附子↑—温阳涩精。

100.龙骨 韭菜子↑—治疗阳痿遗精。

101.苍耳子 辛夷↑—疏散风寒,宣通鼻窍。

102.生地 细辛↑—治疗阴虚火扰所致头疼、咽痛。

103.黄柏 薤白↑—辛开苦降,治疗泄痢后重、大便滞涩之证。

104.黄连 枳壳↑—泻火宽肠疗痔。

105.秦艽鳖甲—透肌退热,治疗虚劳潮热。

106.栀子 高良姜↑—治疗中焦脾胃寒热错杂之证。

107.人参苏木—补虚益气,活血化瘀。

108.麻黄白果—治疗久咳久喘。

109.细辛五味子—两药一开一合,止咳定喘。

110.人参磁石—补肺纳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螺旋气场
医话中药(224)——黄连(1)
[转载]神奇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清上温下养血利水治疗红斑狼疮
[转载]上热下寒
第36 讲 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