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人体的阴阳五行是什么

   论人体的阴阳五行是什么

 

   一直以来在思考古人的智慧为何如此高超,不知答案为何,但却哲服古人参透宇宙万事万物的规律所在。

   前段时间写了大的方向,即宇宙中的阴阳五行是什么,但反应到人体的阴阳五行应该是什么呢?总感觉有些牵强,因为人体是动物啊,而且是高级动力,宇宙里的石头啊星球的规律能反映到人体上来吗?感觉风马牛不相及了,但细细思考下来觉得还真是那么回事了。研究大规律再研究小规律真的是很简单了,但问题是如果人们不加思考,怕是不敢联系。

   本人不是中医医生,也不是西医医生,只是喜欢研究中医罢了。大概因为小时候的久病,再到偶遇气功,感叹气功的神奇,才开始喜欢研究中医,更加感叹古人的智慧的神奇!

   闲话少说,开始正题。

 

   前段文章写的阴阳五行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即:能量看世界,能量就是宇宙中物质对物质的相对作用,物质包括有形和无形(我猜,仅仅是我猜:有形的物质,包括地球,太阳,原子,分子,应该是宇宙中强大引力扭曲产生的力之合点,也就是无形化有形),信息是物质之间相对作用产生的、反映出来的可以感知的东西。把这三点说清楚了,我想更有利于大家理解吧。

   古人用太阳代表阳,月亮代表阴,这样起名字,并没有将宇宙中的阴阳本质说的很清楚,所以古人总在说阴阳像什么,而不说是什么,也许是他们没有真正明白阴阳是什么,只是隐约感觉到了这样的规律吧,他们自己可能也说不清。现在只能是猜古人这样理解,因为无法回到过去。所以有太多人,甚至中医医生也无法理解和解释阴阳五行的本质是什么。因为宇宙中的星体是无限运动的,运动中就会对周围的星体产生引力或者叫磁场作用,这种作用我们现在叫它能量。具体形象点说,太阳给了地球能量,给了地球上的生命能量。其实不仅是太阳能给,只要彼此之间发生了作用就有能量的表现。太阳给能量时,物质表现为伸张,不给时表现为收缩,这就是阴阳。这种伸张和收缩就是阴阳的本质!现在如果有人问我阴阳是什么,我就可以回答:阴阳就是物质的伸张和收缩两种运动状态。

   不管是石头,风,地表,不管是植物体动物体人体,甚至特别微小的细胞,分子内部,也都应该存在这种伸张和收缩的运动。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很多东西热胀冷缩,温度降低时,物质内部的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空隙收缩了,物质就变小了,加热就变大了。再比如挤压会叫充气的气球变小,加热会叫气球变大,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当然水是个特例(为什么水在4℃时密度最大,0℃时体积最大?一般物质受温度的影响,其体积会热胀冷缩。但也有少数物质,在某种条件下恰好与上面的情况相反,出现“热缩冷胀”现象。对于水,由于水分子性质比较特殊,分子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液态水中的每一个水分子可以同其它1到4个水分子结合。当水温在3.98 ℃时,水分子多以两个分子结合的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的空间最小,所以,3.98 ℃时,水的密度最大。 3.98℃以上时,随水温的上升,水分子活动加剧,使分子间距拉大,于是,水就热胀冷缩了。 3.98℃以下时,温度越低,水分子越倾向于更多的分子结合,比两分子结合时,空隙加大,所以会热缩冷胀。结冰时,每一个水分子都同其它4个水分子结合,形成一种敞开结构,就是说冰的结构比液态水有更多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而比水小。)。

 

   在人体的表现也很多,比如肢体可以表现为伸张和收缩,瞳孔可以伸张和收缩,心脏的跳动是伸张和收缩,呼吸是肺的伸张和收缩,毛孔有伸张和收缩,胃和肠有伸张和收缩,膀胱有伸张收缩,血在血管里流动有伸张与收缩,肌肉,神经都有伸张与收缩,所以说,阴阳的本质伸张与收缩运动是遍布全身的,当然引起这两种运动状态的原因是因为能量作用,也就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这个能量有时是热量,有时不是,其实中医中说的寒热湿燥风也是对应自然说人体,说的也是这个伸张与收缩的运动。伸张和收缩为阴阳,再具体描述一下,就是五行了,伸张的幅度小,到大,再到伸张平衡,再到收缩幅度小,到大这样一个循环,身体上到处都有阴阳的伸张和收缩变化,就会有五行变化了。

   阴阳五行说的差不多了,说些具体的。那中医中药怎么看病的呢?中医就是看人体的伸张出了问题还是收缩出了问题,1。有的起因是伸张太厉害,相对收缩就弱了,(就是阳盛致阴衰);2。有的起因是收缩太厉害,相对伸张就弱了(就是阴盛致阳衰);3。有的起因是伸张太弱了,导致了收缩力量相对强(就是阳衰致阴盛);4。有的起因是收缩太弱了,导致了伸张力量相对强(就是阴衰致阳盛)。5还有的是因为长期的阴衰或阳衰,致使阳也衰阴也衰。这五种不同起因变化导致了人体的阴阳不平衡,也就是伸张和收缩能力的不平衡,1和2是因为盛引起来的不平衡,中医管它叫实症,3和4是因为衰引起来的不平衡,中医管它叫虚症,5是长期致病因素存在或者病未治好,导致身体整体的素质下降,也就是伸张和收缩的能力都下降了,中医管他叫阴阳两虚。这五种都是病态,什么是常态呢?这是相对的了(我觉得现代人跟原始人比是在退化的,人体的伸张和收缩能力是在下降的),其实我认为如果人一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规律的生活,保持一定强度的劳作,都会相对保持住阴阳平衡,就是伸张和收缩能力相对都比较有力的平衡状态。

   这样说还是不太清楚,不太明白,那么我们用食物和药物来说明吧。人吃的食物中有的生吃,有的熟吃,当然在大自然中的动物都是生吃,不管是肉还是植物,熟吃也好生吃也罢,每种植物或动物作为食物给人都有它不同的感觉:比如有的东西吃起来比较热,像葱姜蒜,有的吃起来比较凉,像西瓜,梨,冰,(有的有酸苦甜辣咸的味觉,有的还有涩的味觉,)药物也有这种热和凉的属性,这些东西给人的感觉有的是叫自己混身热血沸腾,上蹦下跳,有的是混身发冷,抱紧四肢,吃了这些食物都会叫人体处在伸张状态或者收缩状态。当然还有一些性平的食物,比如大米白面的。比如夏天吃西瓜吃冰棍冷饮感觉很凉快,很舒服,是叫自己的身体降温了,冬天吃葱姜蒜和酒肉一类的感觉身体很温暖,也会很舒服。一般人吃这些东西都没问题,不会得病,但如果吃的过多,就会得病。

   春天和夏天这个季节万物应该是伸张的能力比收缩相对要强,秋天和冬天这个季节万物应该是收缩能力比伸张要强。所以夏天应该多吃一点热的,少吃一点凉的,冬天应该多吃一点凉的,少吃热的,但这个少吃多吃是相对的,不能太过。

   比如,1。夏天如果吃热的酒肉之类热性东西太多,伸张厉害,而收缩弱,就会酒肉穿肠过而不容易消化吸收,胃口好,吃的多,就会阳盛致阴衰;2。冬天吃凉的太多,胃肠的伸张能力就不够,收缩的力量相对强,造成没食欲,吃一点就饱了,就会阴盛致阳衰;3。夏天如果吃凉的太多,就会损害伸张的能力,造成没有食欲,会有堵心的感觉,这样就会阳衰致阴盛,4。冬天如果吃热性的东西太多,就会损害收缩的能力,也会酒肉穿肠过,吃的多,因为不容易消化吸收,这样就会阴衰致阳盛;这4种不平衡状态如果时间持续很长,就会阴阳两虚了,体质就下降了。

   那中医中药是怎么治病的呢?分清这五种原因,看是什么原因得的病,得病时间长还是短,是哪个脏器出了问题,利用药物的热性和凉性,还有用五味来归入不同的五脏,然后治病原则就是实则泻其实,虚则补其虚,阴阳两虚者要助阳补阴(当然这要慢慢调理了),令阴阳平衡时则必须停药——这也是药物不能有非处方药的原因,因为病人很难分清阴阳是否已经平衡了,已经处在健康状态了,如果已经吃到平衡状态再继续吃药,那药物的热性或凉性就会继续影响人体,令身体得病了,那就成毒药了,就是从一个极端将走向另一个极端了(郝万山先生说过,有人找他看病说想要胖点,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找他减肥了,有点像笑话),但这种现象应该太多的存在,中药有非处方药,但更多的西药的非处方药。阴阳两虚者待阴阳平衡后要注意锻炼和休息,这样慢慢增强体质。

 

   人体到处可见阴阳,可见五行。

 

   阴阳遍布人体,都存在伸张与收缩运动,那五行为什么是肝心脾肺肾呢?肝胆伸张的弱些,心小肠伸张的强些吗?脾胃平衡吗,肺和大肠收缩弱些,肾和膀胱收缩强吗?

   先写到这里,以后再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气”的几种认识(如何理解中医)
论水的物质与功能:
教你学中医让你一看就明白
《跟我学中医》之二:气一元论中的世界(2)
第六篇 阴阳轮转 一气周流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