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医宗必读五臟苦欲补泻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臟腑不可不知

  臟者,藏平也,藏诸神而精气流通也。腑者,府库也,出纳转输之谓也。臟腑,兄弟也,同气而异形耳。观《素问》、《难经》所论臟腑,分阴分阳,而脾胃乃人身中之太极矣乎。至于气血多少,体用上下,亦不可不知。

    诗曰:

    多血多气经须记,手经大肠足经胃。

    多气少血有六经,叁焦胆肾心脾肺。

    多血少气心胞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医宗必读【 明 李中梓】

  五臟苦欲补泻论

  夫五臟之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不明乎此,不足以言医。如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虚则补之。

 【註 肝为将军之官,其性勐锐,急则有摧折之意,用甘草以缓之,即宽解慰安之义也。扶苏条达,木之象也。用川芎之辛以散之,而解其束缚。然辛虽主散,遂其所欲,即名为补。如太过则制之,勿使踰分。酸可以收,故云泻,芍药之属。虚补,陈皮、生姜之属。】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虚则补之。

  【註 脾为仓廪之官,属土,喜燥。湿则不能健运,白朮之燥,遂其性之所喜也。稼穑作甘,甘主缓,是其本性也。脾喜健运,补之气旺则行,人参是也。湿土主长夏之令,温热太过,脾斯困矣,急以黄连之苦泻之。甘草益气,大枣益血,俱甘入脾。】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辛泻之,以酸补之,虚则补之。

  【註 肺为华盖之臟,相傅之官,藏魄而主气者也。气常则顺,气变则逆,逆则违其性矣,宜黄芩苦以泄之。肺主上焦,其政敛肃,故喜收,宜白芍之酸以收之。金受火制,急食辛以泻之,桑白皮是也。不敛则气无管束,肺失其职矣,宜五味子补之。盖酸味遂其收敛之性,以清肃乎上焦也。】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虚则补之。

  【註 肾为作强之官,藏精,为水臟,主五液,其性本润,是故恶燥,宜知母之辛以润之。肾非坚无以称作强之职,四气遇湿热则软,遇寒冷即坚,五味得咸则软,得苦即坚,故宜黄蘗;然坚即补也,宜地黄之微苦。藏精之臟,苦固能坚,然非益精,无以为补,宜地黄、山茱萸。】

  夫五臟者,违其性则苦,遂其性则欲。本臟所恶,即名为泻;本臟所欲,即名为补。苦欲既明,而五味详审。水曰润下,润下作咸;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木曰曲直,曲直作酸;金曰从革,从革作辛;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苦者直行而泻,辛者横行而散,酸者束而收敛,咸者止而软坚,甘则可上可下。土位居中而兼五行,淡则五臟无归,专入太阳而利小便。善用药者不废準绳,亦不囿于準绳。如热应寒疗,投寒而火热反生;寒应热治,进热而沉寒转盛,此喜攻增气之害也。治寒有法,当益心阳;治热有权,宜滋肾水,此求本化源之妙也。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此变化通神之法也。知此数者,其于苦欲补泻,无胶固之失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苦欲补泻论
《冯氏锦囊秘录》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论
四圣医学解丝集•四圣心源解丝•天人解•五味根原
五脏五味补泻理论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二)五脏补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