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波师兄讲《通书》(之二十三)
《通书·过第二十六 》
  
  “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
  
  我们前面在讲到《通书·幸第八》的时候,讲到易经里面的大过卦和小过卦。今天讲到这个过,也可以把前面的拿出来温习一下。我们前面讲了,不幸不闻过,闻过则可贤。我坐在这里,觉得很幸运,大家一起学修,也不时会发现波师兄讲课时有疏漏的地方。上个星期下课后,袁杰说上次讲九畴的时候,波师兄讲的有个地方有误,他回家去专门查了经典,又用短信发给我,说讲到司空的时候,说司空就是“掌水土事”,实际上人家还有其他很多职能,比如管理户籍、土木工程建设等内容。袁杰的传统文化功夫很深,学习也很仔细,每周都抽出时间来坐在这里听波师兄侃。我能在这里闻过,真是觉得有幸。回到原文来,这里举了孔子的弟子子路的事情。
  
  “仲由喜闻过,令名无穷焉。”在孔门弟子里面,子路一直以勇武著称。有一次,孔夫子和弟子们聚会的时候,要大家谈一下各自心中的愿望,自己的理想。子路跳出来说,千乘之国,就是有一千辆车乘的国家,这样中等偏小的国家处在强国之间,受到打压,而且还处在饥馑之中,受到天灾人祸的威胁。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国家交给我子路来治理,三年之内,我就可以富国强兵,与各大诸侯平起平坐。这个,就是子路的性格。他还曾经问过孔子:“你老人家如果带兵打仗的话,会帶哪个呢?”言下之意很明显,肯定是要帶他啊。结果孔子白了他一眼,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就是说,一只很强暴的老虎,被人撵到河边上了,还不认输,死了都不后悔。你这种性格啊,我是不会跟着你一起耍的。
  
  在《论语》里面,孔夫子和他弟子之间的很多对话都非常有趣。在通书前面,周敦颐先生举了很多颜渊的例子,颜渊是孔门中学习最好的优秀学生。从孔夫子的角度来说,颜渊是最好的学生;而子路呢,可能是与孔子相处得最无拘无束的学生。有时候我们看到《论语》里子路和孔子的对话,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孔夫子确实是非常喜欢子路的。有时他也说:“如果我传的这个道不行了,没有人来听了,我就坐船到东海之上,到蓬莱仙山去隐居,恐怕只有子路跟着我一起去哟!”所以说,这师生二人是相处得非常融洽的。子路的个性是非常刚强,同时也很直爽,有话就说。直心是道场嘛,所以子路挨孔夫子的批评也最多,论语里面记载孔夫子和弟子的对话,出场最多的,恐怕也是子路,估计三、四十处都有他吧。子路有问题就问,也不怕责骂,是个喜闻过的人,所以尽管孔子屡次批评他,他也不计较面子,反而很享受老师的批评指正。正因为如此,所以论语里面对他的记载最多,他流传千古的名声也是因为他“喜闻过”的这个优点而来。在这一点上,周敦颐先生对他也非常赞叹。
  
  “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噫!”这个句子也很简单,周敦颐先生对比的是他当时的时代,我们呢,就要对比现在的这个时代。现在的人,有了过错却不喜欢人家指出来,不喜欢别人规劝,反而要护短,明知道自己有病,却藏着不医治,还嫉妒人家医生来给你下药。这样的话,就是宁愿让自己毁灭也不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是现在社会上是非常普遍,也非常不好的情况。
  
  不过我们大家在书院学习就好得多。平日里不管小组学习也好,大家闲聊也好,经常相互提点意见也很好。有时候在小组学习的时候,大家争论得很激烈,虽然争着争着的,话题都不知道扯到哪里去了,但是大家心都比较直,说话不会特别护自己的短,也是很好的学习风气。但是在社会中,比如我们在单位上,在企业中,看到许多的领导干部,很多人就听不进别人的规劝。中央说要反腐,他们偏要腐;中央说要反对赌博,他们偏要跑到澳门,甚至出国去赌。一个企业,如果下属觉得经营决策有问题,向作老板的提出来,老板偏要说,你才有问题呢。总之,就是听不进人家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许多人,往往就会搞得身败名裂,甚至把脑壳都耍掉了。这些,都和周敦颐先生说的一样,就算把脑壳耍掉了,他也不清醒。这一章很简短,意思也很明确,就说到这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路是不是好学生
走进《论语》:孔子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
“修己以敬”·······啥意思呢?读过《论语》没有?
《论语》篇章结构的易学解释
《论语》里的大千世界:孔子的多面人格
别样孔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