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逍遥散
【组成】 柴胡去苗  茯苓去白  白术 当归去苗,锉,微炒  芍药各一两(30g) 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药理作用】 具有保护胃黏膜、抗肝损伤、抗炎、抗病毒、调节内分泌、镇静镇痛等作用。
【中医证】 肝郁脾弱血虚证:两胁胀痛,头痛,头晕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苔薄,脉弦或虚。
【西医病】 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慢性肠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慢性乳腺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郁血虚脾弱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肝气郁滞,脾气虚弱,阴血不足所致。肝气郁滞,不能疏达经气脉络,则胸胁胀痛;血虚不能上荣于头,则头晕目眩,头痛;血虚不能滋荣,则口燥咽干;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则神疲食少;女子以气为用,以血为本,肝气郁滞而及血,经血不利,脉络不和,则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苔薄,脉弦或虚,皆为肝郁脾弱血虚之征。治当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脾气虚弱,以白术健脾益气,扶脾抑肝;阴血不足,以当归补血荣肝,共为君药。芍药补血敛阴,与柴胡相用,一疏一敛,调和肝气;与当归配伍,以增补血之用;茯苓益气渗利,助白术健脾;肝气郁滞,薄荷解郁,助柴胡疏肝理气醒脾,为臣药。脾胃不和,以生姜调和脾胃,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效。
配伍特点:疏肝药配健脾药,虚实兼顾;健脾药配补血药,气血双补。
讨论:有认为逍遥散治疗症状是两胁作痛,有认为是两胁胀痛,根据逍遥散功用以疏肝健脾养血为主,所以肝郁病证当以两胁胀痛为多见。
有认为逍遥散治疗“脉弦而虚”,有认为是脉弦或脉虚,根据弦脉与虚脉的形态与特征,弦以硬为主,虚以弱为主,所以硬与弱不能同时出现,根据临床实际,因病机主次不同,有的患者以弦脉为主,而有的则以虚脉为主。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肝郁脾弱血虚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两胁胀痛,头晕目眩,神疲食少,或乳房胀痛,苔薄,脉弦或虚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阴虚者,加麦冬、沙参,以滋阴柔肝;若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以清肝泻火;若食少不化者,加麦芽、莱菔子,以疏肝消食等。
3.注意事项:湿热蕴结者慎用本方。
【附方】 
1.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当归三两(9g) 芍药一斤(48g) 川芎半斤(24g) 茯苓四两(12g) 白术四两(12g) 泽泻半斤(24g) 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服。日三服。功用:养肝调脾,调理气血。主治:肝脾气血虚证。脘腹疼痛,或小腹疼痛,或腹中急痛,或绵绵作痛,胁肋胀痛,饮食不振,大便不调,头目眩晕,情志不畅,四肢困乏,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2.加味逍遥散(《内科摘要》) 当归 芍药 茯苓 白术炒 柴胡各一钱(各3g) 牡丹皮 栀子炒 甘草炙,各五分(各2g) 水煎服。功用:疏肝清热,养血健脾。主治:肝郁化火夹虚证。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或虚数。
逍遥散、当归芍药散与加味逍遥散均用当归、芍药、茯苓、白术,均能补血健脾。逍遥散中又用柴胡、薄荷、甘草等,兼有疏肝理气;当归芍药散中又用泽泻、川芎等,兼有行血泻浊;加味逍遥散中又用柴胡、薄荷、丹皮、栀子、甘草等,兼有清热凉血疏肝。
【方论选录】 
徐灵胎“柴胡疏肝郁以调经;白术健脾土以生血;茯苓清治节以和脾;甘草缓中州以和胃;白芍敛阴血能资任脉;当归养血脉更资冲脉也。”(《医略六书·杂病证治》)
张秉成“此方以当归、白芍之养血以涵其肝;苓、术、甘草之补土以培其本;柴胡、薄荷、煨生姜,俱系辛散气升之物,以顺肝之性而使之不郁。如是则六淫七情之邪皆治,则前证岂有不愈者哉!”(《成方便读》)
方歌】 
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疏肝健脾能补血,妇科此疾更可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方剂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调理气机”的名方
加味逍遥散(丹栀逍遥散)
十个女人,九个欠逍遥,闲话千古名方逍遥散
常用方剂对比
方剂学调和肝脾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细说名方“当归芍药散”:守护“当代女性”的妇科神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