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

   释文;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十二经皮肤上各有分属的部位,脉络呈散布状态而有纵有横,诸筋都有与肉与骨相连的筋络,骨骼则有在小长短的差别,这些地方所产生的疾病各有不同。那么怎样才能区分经脉、络脉在皮肤上的分属的部位,左右上下的所在和阴阳的属性以及疾病的开始和预后等情况呢?我希望听您讲讲其中的道理。

 

原文;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释文;

岐伯回答说;要知道经脉与络脉在皮肤上分属部位,就必须以经脉循行的部位为基准,所有经脉的情况都是这样。

 

原文;

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释文;

阳明经的阳络,就其作用来说,犹如阳明经的“害蜚”(门户)。这一作用,无论是对手阳明大肠经还是对足阳明胃经,全都一样。在其所属的皮肤部位中所看到的浮络,都是阳明经的络脉。这些浮络上如果青色偏多,就表明人患有疼痛之症;如果黑色多,就表明从患有痹症;如果是黄赤之色偏多,就表明人受了扫变邪;如果是白色偏多,就表明人受了寒邪;要是五色尽现,则表明人患有寒热相兼之病。阳明经的络脉邪气过盛的话,就会内传到阳明经中,络脉属阳而主管体表的气血,经脉属属阴而主管体内的气血。

 

原文;

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释文;

少阳经的阳络,就其作用来说,犹如少阳经的,“枢持”(门户)。这一作用,无论是对手少阳三焦经还是对足少阳胆经,全都一样。在其所属的皮肤部位中所看到的浮络,都是少阳经的络脉。这些络脉上的邪气如果过盛,就会向内传到少阳经中。所以位在阳分的邪气,从经脉中蔓延出来以后主要渐渐侵入内脏,各条经脉的邪气传变情况都是这样。

 

原文;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释文;

太阳经的阳络,就其作用来说,犹如太阳经的“关枢”(门闩与门轴)。这一作用,无论是对手太阳小肠经还是对足太阳膀胱经,全都一样。在其所属的皮肤部位中看到的浮络,就是太阳经的络脉。这些络脉上的邪气如果过盛,就会向内传到太阳经中。

 

原文;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释文;

少阴经的阴络,就其作用来说,犹如少阴经的“枢儒”(门窗的枢轴与木络)。这一作用,无论是对手少阴心经还是足少阴肾经,全都一样。在其所属的皮肤部位中看到的浮络,就是少阴经的络脉。这些络脉上的邪气如果过盛,就会向内传到少阴经中。其邪向内传到少阴经的情况,是从属阳的络脉进入的。少阴经的邪气继续传变,则从属阴的经脉向内传到骨骼。

 

原文;

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释文;

厥阴经的阴络,就其作用而言,犹如厥阴经的“害肩”(门上置枢之处)。这一作用,无论是对手厥阴心包经还是对足厥阴肝经,全都一样。在其所属的皮肤部位中看到的浮络,就是厥阴的络脉。这些络脉上的邪气如果过盛,就会向内传到厥阴经中。

 

原文;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释文;

太阴经的阴络,就其作用而言,犹如太阴经的“关蛰”(闩栓与动物的蛰伏)。这一作用,无论是对手太阴肺经还是对足太阴脾经,全都一样。在其所属的皮肤分部中看到的浮脉,都是太阴经的络脉。这些络脉上的邪气如果过盛,就会向内传到太阴经中。总而言之,以上所述十二经的络脉所在的部位,就是十二经本身在皮肤上分属的部位。

 

原文;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禀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沂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窘破,毛直而败。

释文;

因此,百病的发生,都必然先从皮毛开始。病邪侵袭皮毛以后,皮肤的纹理就会被迫打开;皮肤的纹理被迫打开以后,病邪就有会侵入络脉,留滞下来而不离去;进一步就会向内传到相应的经脉,也留滞滞下来而不离去;再进一步就会向内传到六腑,聚于肠胃。病邪刚刚侵入皮肤的时候,会令人突然感到发冷而瑟瑟打颤,同时毫毛坚起、肤腠打开;当病邪侵入络脉的时候,络脉就会盛满而且颜色随之变得异常。病邪侵入经脉的情况,是由于经脉气眯招致的。经脉滞留在筋骨之间,如果是寒邪偏盛,就会使人筋脉痉挛而骨骼疼痛;如果是热邪偏盛,就会使人筋脉痿弱而骨骼无力,同时使人皮肤受损而肌肉败坏,毛发发硬而干枯脱落。

 

原文;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释文;

黄帝问道;先生所讲的皮肤上的十二个部位,它们发生病变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原文;

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释文;

岐伯回答说;皮肤是络脉分布的处所,病邪侵袭皮肤以后,皮肤的纹理就会被迫打开;皮肤的纹理被迫打开以后,病邪就会侵入络脉;络脉中病邪盛满以后就会进而侵袭六腑五脏。所以皮肤上十二经分属的部位,如果治而不愈,就会导致大病的。

 

原文;

帝曰;善。

释文;

黄帝赞道;讲得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6)生地黄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揭秘类风湿病因及治疗的方法 culadmin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
皮部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