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破译仲景的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方由 桂枝3两 白芍6两  炙甘草2两 生姜3两  大枣12枚 饴糖一升 水煎服,先煎前五味,水7升,煎成3升,去滓纳饴糖化之。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通,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伤寒论》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通,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金贵要略》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金贵要略》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金贵要略》
    这是仲景先师应用小建中汤的脉证,阳脉涩,阴脉弦,脉浮取是涩像,沉取弦像。就是脉中气血流通不好故涩,弦脉主痛,故腹中痛。心中悸动而烦,是心神失养所致,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有阴液不足之象。故仲景方中寒温并用,桂枝味辛辣温阳通脉,白芍酸苦敛阴柔肝缓急止痛。生姜大枣健脾和胃。甘草与白芍配伍柔肝而不伤脾气,这个方子的难点就是为什么仲景不直接用桂枝汤加饴糖,而芍药用量是桂枝一倍呢?我想值得深思,恩师何绍奇说过“仲景姜枣都不随便用”是呀,就是用量的一变就由解表的桂枝汤变为健脾胃的小建中汤了,服桂枝汤需要服热稀粥,以助药力。饴糖就是用粳米煮粥发酵加麦芽而来,为什么小建中汤不用桂枝汤倍芍药加热稀粥呢,因为热粥也需胃的腐熟脾的运化,仲景用饴糖是减轻脾胃的负担需要建中气故直接用饴糖。这么一说小建中汤与桂枝汤就是一个芍药用量的问题了,其实他们药味相同,就是芍药用量是桂枝一倍,我分析如下:
  1.腹中急痛为主,脉弦。芍药用6两是缓急止腹痛而设,仲景立方是药证相符合的“方证相应乃服之”为处方法则。
  2.五脏生成论“脾之合肉,其荣唇,其主肝也”说明脾胃虚弱,易被肝木所克,木为阳,脾胃土不生金,金不制约木,故肝气易于横逆克脾胃,芍药味酸苦有金之收敛之性,防止肝木克脾胃。临床慢性脾胃病的病人尤其怕生气肝郁就是这个道理。
  3.其实汉代的桂枝就是肉桂的枝皮,现在饭店调料都有,有的饭店肉桂枝皮比药房质量好,芳香健脾,温阳通脉,即是药物也是调料,可见健脾温阳之功不一般,仲景苓桂术甘汤有桂枝温脾阳化水饮。

  4.生姜大枣炙甘草是仲景先师养胃气的方根,所以方中不可少,生姜色黄入脾胃中土,和胃气,与大枣相伍辛辣不伤阴,甘草与白芍相伍有仲景芍药甘草汤之意治疗脚挛急,都是痉挛,一个是胃肠一个是腓肠肌而已。 

  5。如果芍药与桂枝用量相同用桂枝汤,方中辛辣味发汗的姜与桂枝加在一起就是6两,就是酸苦芍药用量的一倍,药力就偏于走表了,仲景很聪明方中酸苦之味就一个芍药,势单力孤,不像桂枝有生姜为助,只好再加3两这样用量就与辛辣味的生姜桂枝相同,辛辣与酸苦的药味阴阳哪头都不偏,既不能走表芍药也不能伤中阳而滑肠,加上一升饴糖就是味甘为主入中焦脾胃,以生建中气!
 
                                                     张雷2011年7月18日于岐黄书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白中医】伤寒论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以治脾阳虚还是脾阴虚为主
改善虚弱体质:小建中汤
经方:小建中汤(虚劳,腹中虚寒而痛)
仲景补虚第一方-------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立方意义,治疗范围,诸家经验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