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金代著名医家李杲(字东垣)提出的著名观点。

其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人以脾胃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等论述。

在金代以后的几百年里,对李氏脾胃内伤学说虽然有少数医家提出过异议,但多数医家还是肯定和推崇的。

1.脾胃的重要作用:

(1)人出生以后,一切营养均来自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就是藏于肾中的先天精气也要靠水谷精微的滋养。

(2)脾胃运化吸收而来的水谷精微,进入人体之后,成为化生气血的基本物质之一。

(3)水谷精微要靠脾胃运化输布才能流行到各个脏腑,滋养全身,因此中医有“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之说。

2.脾胃气虚引发的病证:

(1)气机升降失常: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脾升胃降井然有序,一旦损伤脾胃,可见泄泻、脱肛、头目昏花、九窍不利等真气下溜,阳气不升的表现,也可见食积不运,脘腹胀满等胃气不降的症状。 (2)头面诸窍为五脏之外窍,脾胃气虚则五脏气血皆不足,不能上荣头目,耳、目、口、鼻俱为之病。

(3)脾胃有病必然会影响其它脏腑,如:脾胃气虚,营血大亏,血减则心无所养;胃虚不能上行则肺无所养;脾胃虚则湿土之气溜于脐下,肾与膀胱受邪;胃虚则胆及小肠温暖生长之气俱不足;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肠、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焉。

(4)脾胃气虚,元气不足,一方面外邪容易入侵,一方面容易出现“伤饮”、“伤食”之证。

3. 调护脾胃需注意:

(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饮酒宜少量

(2)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进餐,不要在饥饿状态下劳作

(3)七情有度,制怒善忍,与周围环境、人群和谐相处

(4)进食营养全面,不偏食,调整食谱,去辛辣改食清淡,限食膏梁厚味

(5)注意饮食卫生,少食生冷食物,不食不洁食物,不与患有传染病人共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浅析
舌诊哥:胃气上逆舌象舌诊,内伤脾胃百病丛生,调理先从脾胃开始
补中益气汤 补脾胃祛百病
周慎斋脉诊特色
气血足,则百病不生
消食更需强胃 中国中医药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