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晚学大师(7):易之圣者邵康节


文/厚德堂相山

 

【邵雍】邵雍(1011—1077),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戌时生,神宗熙宁十年七月初五日丑时卒。汉族,字尧夫,谥号康节,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后人称百源先生。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范阳(今河北涿县)人,父古徙衡漳,后又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泉之上。雍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生。嘉佑七年(1062年),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为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佑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程颐、程颢、张载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1077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佑中赐谥康节。创“先天学”,以为万物皆由“太极”演化而成。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等书。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为底本。校以1975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为第二十一卷。

 

【生平简述】
   
邵雍少时刻苦自学,博览群书。史称:“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宋史·道学传》)共城令李之才闻其好学,授其物理、性命之学。其人品极高,“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褓,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具有儒者大家之风范,在当时影响很大,“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他成为时人的楷模,受人尊敬。

邵雍一生不求功名,过着隐逸的生活。喜嘉佑之时,朝廷诏求天下遗逸名士,留守王拱辰和尹洛以邵雍应诏,授将作监主薄。吕海、吴克荐他补颍州团练推官,他皆以种种理由推托。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达官贵人十分敬仰他,常与之饮酒作诗,并买园宅送他居住。他依此过着耕种自给的生活,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他勤于著书,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等书。其思想渊源于陈抟道家思想,已成为定论,众家皆有论述。朱震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汉上易传·表》)而朱熹则认为邵雍传自陈抟,陈抟也有所承传。他说:“邵子发明先天图,图传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传。”(《周易参同契考异·附录》)从朱震、朱熹记载看,邵雍的思想源于道家系统,而直接传授者是李之才。关于这一点,张岷等人皆有说明。张岷在邵雍的行状略中指出:“先生少事北海之才挺之,挺之闻道于汶阳穆修伯长,伯长以上虽有其传,未之详也。”(《邵子全书·附录》)

值得说明的是,邵子之学虽有渊源,但更多的是自己的体悟。《宋史·邵雍传》对此论述得极为清楚:邵雍“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六十四卦图像。之才之传,远有端绪,而雍探赜索隐,妙司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其所自得者。”邵雍对于易学乃至整个思想文化的贡献不是承传道家思想或重复前人的思想,而是以数为框架建立起庞大的思想体系,即所谓“自得者”。

邵氏易学的价值不在于对传统象数易学的继承,而在于继承传统象易学基础上对易学所进行的精心的改造和创新。恰恰是这些不符合《易》之本文或与传统易学相违背的观点和思想表现出勃勃的生命力,推动易学不断地发展和臻于完善。如清儒全祖望所言:“康节之学,别为一家。或谓《皇极经世》只是京、焦末流,然康节之可以列圣门者,正不在此,亦犹温公之造九分者,不在《潜虚》也。”(《宋元学案·百源学案》)也正因为如此,邵氏之学虽然遭到了种种攻击,而传者不绝于世。“南渡之后,如林栗、袁枢之徒,攻邵者尤众,虽象山陆氏亦以为先天图非圣人作《易》本指,独朱子与蔡氏阐发表章,而邵学始显明于世,五百年来,虽复有为异论者而不能夺也。”(李光地《周易折中》卷十九)同时,邵子之后出现了许多研究著作,其子邵伯温撰《皇极系述》、《观物内篇解》,张元定撰《经世指要》,朱元升撰《邵易略例》,无俞琰撰《易外别传》,明黄畿撰《皇极经世传》,余本撰《皇极经世释义》,清王植撰《皇极经世直解》等,对邵子之学加以诠释和阐发,使邵子之学成为专门之学,治此学者成为学蚧一个重要学派。明末清初黄宗羲撰《宋元学案》专立“百源学案”,以述其思想渊流。另外,邵子的思想对义理之学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二程是宋代理学代表人物,而其思想形成从某种程度上也接受了邵子思想。对于这一点,朱熹早有察觉。他说:“程、邵之学固不同,然二程所以推尊康节者至矣。盖信其道而不惑,不杂异端,班如温公、横渠之间。”(《宋元学案.百源学案》)这是说,二程之所以能以易学而与司马光、张载齐名于当时,并对后世发生影响,与他推崇邵氏,“信其道”有关,足见邵氏易学影响之深之远。

 

   雍八字点评

   邵雍:公元1011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戌时生;

乾造:辛亥 辛丑  甲子 甲戌

大运:7岁庚子 己亥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月令正官双透,属杂气正官格,地支亥子丑三会印局,甲木通根于亥,格成官印相生。但这个八字的毛病,一是甲生丑月,土冻金寒水冷,财官没有生气,大运还逆行退气,愈发天寒地冻,印重官轻,辛官高悬,寒印沉沉,重官不贵,自然难显贵气,就如清高之寒儒,不喜功名仕途了;二是地支三会水局,印星太多,金寒水冷,没有生机。本来印多了,有财制印就能解决问题,但此命因格局组合不当,财来生官,官又生印,但印星又不能很好地化官生身,所以仕途功名就没什么指望了。黄大陆说邵康节八字“既不能构成官印相生格,也不能构成弃印就财格”。这就让人纳闷儿了。格格不成,别人无格可取,就是贫贱之命,凡夫俗子,邵无格可取,怎么能成易学大家、理学大家了呢?说不过去的。放到今天,邵起码也是著名易学家,教授,院士,学术泰斗。

我以为,邵之八字官印相生格是成立的。只是印星不透而太多,金寒水冷,重官不贵,印旺而木不纳,似是有情却无情,必然导致命主不喜欢官印,才“淡泊名利”的。官星虽为名誉,然寒金虚悬,清高寒儒,官星便只会使人有名无利,但能一生近贵。邵只所以走进玄学的殿堂,关键是时支戌土。戌为火库,内藏丙火,藏火暖身,为文明之库,甲戌山头火,主晚年,身后之名,等寒印暖化之时,就是文才风流之时。印星毕竟为生身荣身之物,是必有一定之地位,这与其朝廷屡次欲授其大官,邵雍却坚辞不受甚是吻合。戌刑丑,官库受损,日主的性情就是不喜欢官场,冬令木火凋残,然木以生火,以显其光,火,就是那团埋藏在戌库里面的显学,才是他毕生的追求。何为显学,太阳照到的地方,水都能看你到,土里面的你能看到吗,玄得很!

黄大陆为给邵康节找易学大师的理由,拿子戌夹亥说事,还引《三命通会》为据。“日、时支子与戌之间夹亥,亥为学堂,《三命通会》云:‘惟夹贵、华盖、三奇、学堂并者,大聪明,脱俗之士。’”《三命》所言极是,但黄这样找,就是骑着驴儿找骑儿,多此一举了。所谓“夹贵”,是八字无贵才用夹的办法,夹来一个虚贵为我所用。邵康节八字,年支明明就是亥水,就是学堂,还用得着夹嘛。这学堂,也正好说明命主之父邵古(自号伊川丈人),就是学堂之人,善文字声音韵律,崇尚隐逸之风,终身不仕。

所以,邵康节与玄学之缘,就在于印。印若不多,再有生气,就是传统的正统文化。而邵印多为袅,就走偏道了。一是亥水,为学堂;二是坐下子水,为太极贵人。有了这两颗神秘之星,命主的一生就会与宗教、星相之类的事物结下不解之缘。三是子戌暗合,就把戌中的冬阳丙火也合来了,太极星得暖之时,正是他的太极八卦理论成名之时。戌中丙火食神正是他的才气,在寒冷的冬季,只要有一点暖阳,就有生机。这也表示他日后不仅聪明出众,不随流俗,而且还会很出名。

   命主7岁行庚子大运,庚辛官杀混杂,枭印重重,金寒水冷,所以体弱多病。子丑合,子戌暗合,合动了山谷的水声。所以,那时的邵康节,读书并无过人之处。只是偶尔会产生幻听幻觉或特异感知。7岁那年,流年丁巳,巳亥相冲,丁火从戌中透出,好一幅暖阳来照的景象。他在一次观察蚂蚁洞穴时,竟然在洞穴里看见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天高日朗,云气往来。他兴奋地叫母亲来看,可是母亲却什么也没有看着。母亲暗自诧异,嘱咐邵雍不要将此事说出去。11岁壬戌,财星克印,举家迁居河南共城苏门山下。

   17岁运转己亥,天干财旺生官,地支学堂印星,是甲木的长生,功名之心大增。亥亥自刑,就有为学业功名,自己折磨自己的味道。邵雍为了出人头地,搏个利禄荣身,自己在白源另筑一室,独自用工读书。主攻六经,兼及百家。他寒冬不生火,酷暑不打扇,晚上不就席,瞌睡了就用冷水洗把脸。一切的表现,都是一幅金寒水冷,不食人间烟火的清虚境界。但己亥组合,同样财星坏印,也就是游走不定之象。邵康节苦读几年之后,又效法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做派,徒步到河南、山西、安徽、江苏、陕西、山东等地游学,考察齐、鲁、宋、郑诸国之墟,流连了好几个月,直到听说母亲思子至切而精神恍惚(仍是亥水自刑之故),才急速回家,不再远游。25岁丙子年,亥子丑会水局,丙辛合水,枭神夺食,丧母。邵雍守孝三年。在此期间,共城县令李之才见了邵雍,两人很谈得来。这李之才乃是道学大师陈抟老祖一脉所传的弟子,他将自己所学的物理学与性命学传给了邵雍。

   27岁转入戊戌大运,财官两旺,虽有戌中丙火暖照,但印星不透,不能化官生身,官印格还是不能流通,邵雍仍然不能一跃龙门,步入仕途。财重生官,财又坏印,身轻难受,反而财官两失。这段时期,命主贫乏异常,婚事杳茫。他一边静坐修道,一边恶攻易经。他将易经全文抄贴于墙上,日诵数十遍。然后冥思苦想,经年累月。后来,李之才调往河阳县任职,邵雍也随之前往,继续从学。没钱买灯油,他就用自己的食物去兑换灯油。其好学之精神,实非常人可比。数年下来,邵雍的学问已然非同小可。名士王豫自恃学问足以当邵雍的老师,谁知一番议论之后,却深为邵雍的学问所折服,转而拜邵雍为师,从其学习易经。

   37岁入丁酉大运,丁火伤官从戌中透清,去一官而留一官,官星转清。加之伤官又能泄身吐秀,表示此运可以大得学生之助而名声洋溢。因为伤官代表学生、徒弟。地支酉金正官本是大好之运,可惜酉丑合金又生水,印重官轻之弊还是不能解除。即使有当官的机会,恐怕也会失去的。但是会经常接近达官贵人。再说,酉金是桃花,破入子水妻宫,流年逢财必有成婚之喜。

   38岁己丑年,又是财克印,丑又是天乙贵人,就主迁徙,也主贵人相帮。邵雍爱洛阳山水风俗之美,举家又迁往洛阳。开始没地儿住,暂住在天宫寺。邵雍自己则在河洛南岸搭草棚而居。草棚四面透风,每逢下雨则水漫金山。然而他满不在乎,吟诗作赋,自得其乐。他的学问和品德使人们敬重不已,追随者愈来愈多。许多达官贵人、绅士名流,均与其交往甚密,而且多以其门生自称。不久,门生王不疑、周乡等人给邵雍又是买房子又是买田,使邵雍这才过上了像样一点的生活。他把住房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每天早起便焚香静坐片刻,白天讲学,晚上则独自浅酌几杯,吟吟诗,散散步,会会朋友。悠哉游哉。每到春天与秋天晴朗的日子,便乘着小车,任意出游,没有固定的地方,走到哪是哪。人们都很喜欢他,每闻其小车嘎嘎声至,即热情相迎道:“我家先生来也!”

   邵雍讲学,对求学者“必随其才分之高下”而教之,很令人受用。因此四方之学者“慕其风而造其庐”。其人品高尚,“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褓,不设防畛,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45岁乙未年,丑未戌三刑,子未相穿,未土妻星进入妻宫。经门生姜子发、张穆之两位太学博士为媒,邵雍娶王允修之妹为妻。姜子发还每月拿出一半薪水资助老师邵雍。46岁丁酉年,官旺之年,生下了儿子邵伯温。

   47岁运转丙申,丙辛合,也有清格之益。申子合水,依然印重官轻,与丁酉运差不多。是年戊戌,财克印,出游陕西数月。次年又遍游洛阳,龙门看胜,伊川赏景,太室观旭,天坛望云,夜里泛舟,月下垂钓。有诗云:“此身已许陪真侣,不为锱铢起重轻。”表示他已志不在功名,而在修真养性了。

   50岁辛丑年,官星之力大增。这年当朝宰相富弼向朝廷举荐邵雍,朝廷下令封邵雍为监主薄一职,并有“如不欲仕,亦可奉致一闲名目”之语,意即不想当监主薄,也可以当个只拿钱不干活的清闲官儿。邵雍婉言谢绝,以诗言志道:“愿同巢由称臣日,甘老虞唐比屋时。”

   次年壬寅,寅为驿马逢申冲,寅字头上戴有壬水印星,又有乔迁新居之兆。这年富丞相、王尚书、王郎中等多人,又给邵雍建房买庄园。新居环境优美,林泉怡人。邵雍以诗表达谢意:“重谢诸公为买园,洛阳城里占林泉。七千来步平流水,二十余家争出钱……也知此片好田地,消得尧夫笔似椽。”

   53岁甲辰年,申子辰合水,将辰土偏财化坏,丧父。邵雍不按葬书,不拘阴阳之说,仅用纳音之法择地,葬其父于伊川神阴原西南。随后两年,邵雍游山访友,作诗三十余首,中有“一箪鸡黍一瓢酒,谁羡王公十万钱”,“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直须心逸方为乐,始信官荣未足夸”等句,可见其勘破富贵、铢视轩冕之心态。

   57岁转乙未大运,乙木劫财遭辛官回克,有不利兄弟朋友之兆。未土又是日元的墓库,而且与提纲天克地冲,如此则官印两伤,可知命主寿算难延。是年戊申,财官旺而克伤乙木比肩,其同父异母的兄弟病亡。邵雍作《伤二弟无疾而化》、《听杜鹃思亡弟》等诗,悼念亡兄。

   次年己酉,太岁正官驾临,财星生官,当官的机会再次光顾邵雍。新皇帝神宗上台,广招天下隐逸之士。御史中丞吕诲叔、三司副使吴允、祖龙图等人,再次力荐邵雍。皇帝发了三道诏书,封邵雍为秘书省校书郎、颍州团练推官。邵雍推脱不掉而受官,但又称病不出,以诗谢云:“幸逢尧舜为真主,且放巢由作外臣。”

   59岁庚戌年,官杀重重克比肩,好友富弼、司马光、吕诲叔等人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均遭打击而被贬官降职。邵雍在朝的许多门生纷纷要求弹劾王安石,或者辞官归田。邵雍虽然也不满新法,但却劝说他们:“正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之赐矣。投劾而去何益?”要他们不要意气用事,尽力多为老百姓争取一点好处。他自己的生活则因变法而过得很拮据。其《无酒吟》云:“自从新法行,常苦罇无酒。每有宾朋至,尽日闲相守,必欲丐于人,交亲自无有。必欲典衣买,焉能得长久。”断言这种使朋友来了没就喝的新法不会长久。

   60岁辛亥年,印星作用,邵雍完成《皇极经世》一书。该书内容十分丰富,体系庞大,穷日月星辰飞走动植之数,以尽天地万物之理;述皇帝王伯之事,以明大中至正之道。它创造出一套推演和解释自然变化、历史演进、人事兴衰、社会治乱的理念和方法。史家称之为“观夫天地之运化,阴阳之消长,远而古今世变,微而走草木之性情,深造曲畅,庶几所谓不惑,而非依仿象类、亿则屡中者。遂衍宓羲先天之旨,著书十馀万言行于世,然世之知其道者鲜矣”。该书上自帝尧甲辰年起,下至后周己未年止,简括了三千三百余年历史大事记。它不仅是一部比较精确的编年史(清华大学出版发行的《黄金书屋》光碟中的《中国历代纪年表》与《中国历代帝王年表》,与邵雍所推年表几乎完全相同),更重要的它还是一部以易理推演世事变化的旷世奇书。它以30年为一世,12世为一运,30运为一会,12会为一元。用一元代表人类自然史的一次生灭。宇宙和历史则按照元、会、运、世的无限循环而变化。人类史则按照皇、帝、王、霸或道、德、功、力这四个时期循环变化。三皇之世,以道化民;五帝之世,以德教民;三王之世,以功劝民;五霸之世,以力率民。后来,他儿子邵伯温作《经世一元消长之数图》,将12卦72爻配129600年,一卦当10800年,一爻当1800年,用以预测世事之变化。朱熹看了此书后,大为赞叹说:“自《易》以后无人做得一物如此整齐,包括得尽。”又谓:“康节《易》看了,却看别人的不得。”张潦亦谓:“此书本以天道,质以人事,辞约而义广,天下之能事毕矣。”

   65岁丙辰年,辰戌丑未四土齐至,命局印星受制太过,生身乏力。辛金直克甲木,甲为头,筋骨等。命主患“头风”和臂痛等病,体衰力疲,身瘦髭白。66岁丁巳,丁火伤官见官,破了官格,巳火本能生财,但遇亥水回冲,逢喜不喜,反遭其累。加之亥未拱木,巳丑拱金,金木冲战,格局大破。是年孟秋,邵雍卧病百余日不起,自觉时日不多,一日大书《病亟吟》:“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老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客问年几何,六十有七岁。俯仰天地间,浩然无所愧。”次日黎明溘然长逝。他死后,朝廷追赠为秘书著作郎,谥号:康节。并让他配享孔庙。一介布衣,获此殊荣者,几千年仅他一人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人八字系列易之圣者邵雍(转载)
伊川击壤集--(上/中/下)【宋】邵雍撰
伊川击壤集
010211 辛亥 辛丑 甲子 甲戌:《巾箱秘术》邵康节大师,30岁前徒步游学,大运戊戌,流年庚辰,作第一部周易书,大运丙申56岁旅居伊川,将万年之著集册成书
有名气八字口诀〈1〉
邵雍全集24卷1856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