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中国传统自然医学

中国传统自然医学

东方医学自然门派玉德堂张素云

关键词:五运六气、君臣佐使、生克制化.

五运六气、旺相休囚、君臣佐使、生克制化是中国传统自然医学中医藏象五行学与中药配伍的规范性的核心知识。中医藏象五行学是在河图、洛书、八卦、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的基础上演化出来的一部医学全书,阐明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中,经过流年运气的变化,产生了病理变化。中药配伍的规范性是根据中医藏象五行学的理论演变出来了中药配伍的规范性,中药配伍的规范性阐明中药配伍的四种自然规律:(一)为中药组方中排列位置,(二)为中药配伍中的君臣佐使,有生克制化的医学理论,(三)为中药配伍中剂量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全过程,(四)因人制宜、旺相休囚有生克制化中药配伍规范性的全过程。故而中医藏象五行学讲的是正常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中药配伍的规范性讲的治疗方法都分君臣佐使、生克制化,也就是讲君臣佐使、生克制化都是根据河图、洛书的升降浮沉、旺相休囚的变化数理演化而来的,使中医藏象五行学成为了一部医学全书、中药配伍规范性成为了一部医学全书。要想了解中国传统自然医学,首先要了解中医藏象五行学与中药配伍的规范性。因为中医藏象五行学与中药配伍的规范性,讲的是人与自然天地相应变化的全过程,产生的正常生理功能与正常生理过程中随着流年运气形成的病理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的产生是在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的旺相休囚、升降浮沉、生克制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称之为中国传统自然医学。

中国传统自然医学的起源是在五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伏羲氏、神农氏、***为我们中华儿女留下了无形的资产,以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的阴阳变化形成医学知识,传流至今盛旺不衰。经过我们这些晚辈实践应用论证,更能呈现出古代自然医学中医藏象五行学与中药配伍的规范性更有科学价值,更能造福于人类。为了回报党对我的关怀,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执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文件精神的落实。弘扬民族汉医文化特请示了《东方自然医学门派》玉德堂21代传人我的师傅“宋承峰”允许我撰写了《中国传统自然医学》这篇学术论文,公众于世,让世界各族人民了解一下中国传统自然医学。

中医藏象五行学形成的全过程

要想了解中国传统自然医学,必须先了解中医藏象五行学,因为中医藏象五行讲的天人相应的自然医学理论,中医藏象五行学阐明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是根据太极图、河图、洛书的变化演化出来的自然医学知识。师傅宋承峰在中医藏象五行学形成的全过程中写到:太极图表明了天地的阴阳各占180度,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称之为四象,四象的含义说明了阴靠阳化,阳靠阴养的阴阳变化,始终保持着阴阳平衡的状态为医道。这个道是说地球与太阳不断的运行,产生着黑夜、白日、春夏、秋冬、寒热、温凉的过程,叫四季变化。四季变化的时间以时辰、日辰、月令计算天地间的变化;以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奇数是白点为阳数,13975,含义是说:在北方1表示阳气的产生,3在东方表示阳气逐渐增升了3倍,9在南方表示阳气达到极盛,7在西方表示阳气逐渐减弱,5在中间为调和升降的中正之气,称为奇数。定四方四正之气有升、浮、降、沉的自然规律性,表示了太阳围绕地球运行的尺度左旋右转的规律性,左旋运行与右转同时运行为顺逆阴阳之道法,右转是逆行的规律性、用偶数表示太阳与地球运行的规律。河图中阐明了阴绝于南方、洛书中阴生于西南方为双数2,是阴气开始产生。阴气的产生由西南方向正西方向运行,运行到正西方为21倍是4数,在由正西方向向正北方向运行为23倍是6数,在由正北方向右旋转到东方是24倍为8数,也就是讲河图解释了太极图中的阴阳四象,阳中有阴是三八木数为东方、二七火数为南方、阴中有阳为西方四九金数、北方一六水数阳气入内、是天地间变化运行的方位不同,产生了六种气候:为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候简称为六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始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人类产生着正常的生理,这就是河图阐明天地之间运行产生的六气变化,而洛书又进一步解释了河图的含义,表明了河图是解释太阳与地球的运行是左旋右转的。阳气上升是顺行的规律,由北至东、由东至南、由南至西、由西至北,故洛书又进一步阐明1数在北方,3数在东方,9数在南方,7数在西方,为太阳运行的路线,5数在中间为调和升降出入中正之气。而逆行的阴气为偶数2在西南方,表示阴气产生的开始,右转向左运行在东南方为4数,表示了阴气滋养阳气不能外越太过,在往左运行到东北方为8数,表示阴气达到极盛的时候是阳气运化了阴气为外寒内温,在往左运行到西北方为6数,表示阴气升高、阳气收缩入内,洛书表示了大自然的变化,用8个数字分别在8个不同的方位,表示了8种气侯变化。用纵横阴阳数字对角线之和为15数,表达了一年360天是360度。一年四季有六种不同的气候产生了阴阳消长的变化,这种阴阳消长的变化又用12地支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表达了太阳与地球运行的方位与度数。用十天干数: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也表达了六种气候风、寒、暑、湿、燥、火的变化,所以天干地支数都蕴藏着风、寒、暑、湿、燥、火。因为一年四季与60花甲年中阴靠阳化、阳靠阴养、阴气不及、阳气太过、阳气不及、阴气太过,所以产生了寒、暑、温、凉,升、降、浮、沉的自然规律,形成了人体的病理变化与性情定格神志转化。

观后天文王八卦更详细的说明了天气的阴阳变化,在四季中有寒、暑、温、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同时寒暑温凉有升降浮沉阴阳消长的全过程。用北方为水坎中满卦,上为阴数、下为阴数、中间为阳数,表示了天气的自然规律为外寒内温、外阴内阳,阐明了真阳之气入内运化着外面的寒冷之气,如果阳气不及时称之为假阳,不能温化外面的寒冷之气,风寒入内会产生风湿病或类风湿病。再观南方火;为离中虚卦、上为阳数,下为阳数、中间为阴数,为二阳一阴卦,阐明了天气燥热阳气极盛、阴气在内、外热内寒、外阳内阴,说明了夏天真阴才能制约燥热的气候,如果阳气太过时,真阴不及产生阳气外越,就会形成眩晕病、真心痛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等。东方为木,震仰盂,上为二阴数,下为一阳数,为二阴一阳卦,说明了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但是正月二月仍然阴寒之气太重,故一阳之气从地中上升,使万物在温暖的气候中萌芽生长……。西方卦象为兑上缺,上为一阴数,下为二阳数,为二阳一阴卦,表明了立秋后夏天的燥热天气渐渐转凉,万物成熟转入收获的季节,这个节气阳气由外转入于内,阳气开始慢慢下降,外面才感觉凉爽。观整个卦象,周文王用阴阳符号表示了河图、洛书的含义,是阴阳相互转生有左旋右转的自然规律性。这个规律性的产生主要是地球与太阳运行形成了一种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磁场反应,产生了阴阳二气升降浮沉温燥凉寒与阴阳消长的全过程。这个过程的形成有360度,360度划分了四季、为四立各90天,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的分法,从立春开始,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节气为春三月;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节气为夏三月;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节气为秋三月;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节气为冬三月。这十二月有24个节气用术数表示为:123456789101112,方位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方,表示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方位,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太阳围绕地球转一周为一天,形成了左旋右转、产生了风寒暑湿燥火的气候有旺相休囚的变化过程。这六种气候的变化分别在东、南、西、北方,用12345678910表示,12表示东方甲乙木数,34表示南方丙丁火数,56表示长夏戊已土数,78表示西方庚辛金数,910数表示北方壬癸水数。这是传统天文学的一种计算地球与太阳运行的尺度标志。这种标志一是计算太阳围绕地球运行一天的时间、一月的时间,同时也是计算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年的时间与60年产生的气候变化。这种气候的变化就是我们传统风俗传承下来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的计算方式,用天干甲数与地支子数相加为甲子时,自夜间111点为甲子时、夜间1点至早晨3点为乙丑时、早晨35点为丙寅时、早晨57点为丁卯时、上午79点为戊辰时、上午911点为已巳时、上午11点至中午1点为庚午时、下午13点为辛未时、下午35点为壬申时、下午57点为癸酉时、下午79点为甲戍时、晚上911点为乙亥时、阐明了一天分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2个小时,用天干数与地支数相加表示了一种计算方法,在从丙子时计算为第二天的时间,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又形成了一天二十四小时为十二个时辰;在从戊子时计算为第三天的开始,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戍、已亥又形成了一天二十四小时为十二个时辰;在从庚子时辰计算为第四天的开始,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戍、辛亥又形成一天二十四小时为十二个时辰;在从壬子时辰计算为第五天的开始,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戍、癸亥,到了第五天十二地支数与十天干数相加为60个甲子时,60个甲子时是5天,5天有60个时辰。古代科学家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称之5天为一候,因为半个月是15天,又分为上中下三元为三侯,三元三候为一节,是从立春节的第一个甲子周算起为第一候为上元。

立春节第二候计算的方法和前面一样,从第六天的第一个时辰甲子时开始至癸亥时辰结束,为60个时辰又为五天一候称为中元甲子时。下元甲子时,从第十一天的第一个时辰甲子时开始至癸亥时辰结束,又为60个时辰五天一侯称为下元甲子时。这三候上中下元相加为180个时辰15天三候一节。在文王八卦东北方向,说明了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了15度也就是15天,到了16天的时候计算的方法还是从甲子时至癸亥时60个时辰为五天,又为上元甲子时,到了21天的时候计算的方法还是从甲子时至癸亥时为60个时辰五天,又为中元甲子时,到26天的时候计算的方法还是从甲子时至癸亥时为60个时辰五天,又为下元甲子时,相加180个时辰15天为三候一气。也就是说从立春至雨水气有360个时辰,分了6个气候,这6个气候的时间,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了30度,这30度为正月(寅月),一个月30天。到了惊蛰节计算的方法还是180个时辰为15天有三候为一节,也就是惊蛰节。说明到了惊蛰节地球围绕太阳又运行了15度。从立春、雨水、惊蛰地球围绕太阳共计运行了45度为45天,这45天有540个时辰,540个时辰中有九候。到二月(卯月)春分运行到东方震宫方位。从春分、清明、谷雨又共计45天有540个时辰又有九候,说明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了90度为90天有18候。其中三月(辰月)12日之后18天为土当令,也就是说春三月90天有72天是寅卯甲乙木当令。这个季节的气候是温暖的,有清飘举散阳气上升趋势。

立夏、立秋、立冬计算的方法都是以上方式在此不再笔墨。由此可知,春天72日阳气是上升的,秋天72日阳气是下降的,夏天72日阳气是浮散于上的,冬天72日阳气是伏藏于内的,辰戍丑未月后18天×4=72日,共计360日、12个月二十四节气、72候,在12个月二十四节气72候中,古代的科学家从自然中观察到人类和草木、禽类都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变化,故古代传统医学家阐明了天人相应。古代医学家同时也观察到寅卯辰三月与人体的肝胆相应喜欢疏畅,像树木一样萌芽,在风的吹动下摇摆生长,故中医学称肝胆为木,用寅卯、甲乙表示肝胆的正常生理发育。巳午未三月也与人体的心脏和小肠相应,喜欢不停运动受盛化物。故中医学称之心气通于夏为火,主血主脉依赖着心阳之气的温煦与心气的推动一身之血在脉中运行。申酉戍三月也与人体的肺与大肠相应,喜欢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与自然界的阳气相应主降、主呼吸,故中医学称之肺主呼吸主一身之气。如果肺气不足,大肠的蠕动缓迟会出现便秘。亥子丑三月与人体的肾与膀胱相应喜欢纳气、藏精、益髓,故中医学称之肾与膀胱主肾生髓,主水贮尿排尿为州都之宫。脾胃脏腑与辰戍丑未月相应主运化五谷营养周身。古代医学家用二首精华的歌诀表示人体的五脏六腑与天地相应“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为大肠辛主肺、膀胱之焦在壬方、若问肾脏心包经、二者皆在癸中藏。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肚脐及脾胃、寅胆目疾脉两手、卯木十指为肝脏、辰土为脾在胸中、巳面齿咽小肠经、午为心脏并舌目、未土脾胃主脊梁、申金大肠并主肺、酉金为喉及气管、戍土命门腿踝足、亥水主骨尿道肾。”这二首歌诀阐明了五脏六腑与天地相应,有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全过程,为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神志转化、性情定格,产生了生老病死的过程,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形成的全过程。是根据河图、洛书、八卦、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六十花甲子的易理形成的,讲的是自然医学之道法。当你精通了中医藏象五行学的全过程时,你就会知道“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含义。那么中医藏象五行学又是怎样表达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呢?下面继续探讨。

中医藏象五行学与正常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前文我们已经明了中医藏象五行学形成的全过程,是用河图、洛书、八卦、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六十花甲子、太阳与地球运行中有顺逆运行的自然规律性,有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磁场反应,这种特大的磁场反应,使人类、禽类、百草树木不断的产生变化,有着生老病死旺相休囚的全过程。古代科学家以天地的阴阳变化反应叫顺天而行与逆天而行,顺逆运行的关系分了四个阶段有东南西北,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春用寅木标志正月,说明寒冷的气候过去了,温暖的气候产生了,这种温暖的气候至立夏,分了三个阶段,有初期的寅正月,中期的卯二月,末期的辰三月,这三个月的气候是不同的……

立夏又是一种气候,这种气候燥热高温,而燥热高温气候也有初期、中期、末期,这三种燥热的高温气候是逐渐上升的,能使百草树木旺盛生长,而人类的生长发育随着大自然的变化新陈代谢增强。这个阶段生长发育增强,主要是通过温燥的气候使周身血液循环增强,吸收代谢增强,由于外界的温燥气候使人体的血管扩张弹性增强,神经传递加速使人体发育增强。这种生长发育增强有二种因素:一是自然界的气候浮散于表,使人体的气体交换增强。二是由于气候的影响,使人体中的气体新陈交换,每日饮用食物中的营养吸收、利用、代谢同时增强,才使人体发育增强,。这种人体发育增强的过程是从:巳四月、午五月、末六月分了三个阶段,共计72天,这72天把9101112、正月、二月、三月、产生衰老细胞、堆积在经络脏腑中全部代谢排出体外。

立秋为申七月,气候由阳气极盛转化到减退的阶段,强盛的阳气浮散于表,转入于内与立春是相反的表现,立春的气候是阳气由地下转出地面。而立秋的阳气是有外转入于内,也就是说由空间转入地下阳气入内。这种解释是根据河图、洛图、八卦的易学天文理论表达的事实真象。医学家把这种易经天文理论认为有天人相应的哲理,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关系,用八个字说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又说明了百草树木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变化都是以大气候的影响产生的变化。

立冬的气候和立春、立夏、立秋完全不一样,这种气候的表现是紧密收敛万物闭藏而不外泄,谓水冰地坼藏阳于内紧密生精益髓填坎阳气,与立夏浮散于表又是相反的。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讲的生克制化理论相互制约、又相互转生的正常生理。故中医学讲: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升降浮沉、生克制化、相互制约、相互转生。燥热的阳气过盛密藏于机体,制约冬天的寒冷之气,是春天的温暖奠基了夏天的高温气候。立秋的申七月阴气开始产生阳气入内,又开始奠基冬天的气候。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所说的相互作用,金秋生亥水肾脏、亥水肾脏生寅卯肝胆脏腑。这种机理用地支数申子辰、寅午戍、亥卯未、巳酉丑表达了阳气走表达里、相互作用相生的过程;又用地支数寅申巳亥、子午卯酉、辰戍丑未表达了相克相互制约的过程。这种说明了天气的四种变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温燥凉寒与人体脏腑功能相应。用二首歌诀全部论述: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为大肠辛主肺、膀胱之焦在壬方、自古癸中藏肾脏。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肚脐及脾胃、寅胆目疾脉两手、卯木十指为肝脏、辰土为脾肩胸中、巳面齿咽小肠经、午为心脏并舌目、未土脾胃主脊梁、申金大肠并主肺、酉金为喉及气管、戍土命门腿踝足、亥水主骨尿道肾。用天干地支数说明了脏腑功能与季节相应,用天干和地支数相加起来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的含义,正常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全过程。用这种计算的方式年天干数地支数;月天干数地支数;日天干数地支数;时天干数地支数;组合起来为命理组合,这种命理组合是预测流年大运中未来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的过程叫运气。这个过程为10年一变化,这个变化过程中分了10组,一为甲组:甲寅组、甲辰组、甲午组、甲申组、甲戍组、甲子组称为六甲。二为乙组:乙卯组、乙巳组、乙未组、乙酉组、乙亥组、乙丑组称为六乙。三为丙组:丙辰组、丙午组、丙申组、丙戍组、丙子组、丙寅组称为六丙。四为丁组:丁巳组、丁未组、丁酉组、丁亥组、丁丑组、丁卯组称为六丁。五为戊组:戊午组、戊申组、戊戍组、戊子组、戊寅组、戊辰组称为六戊。六为已组:已未组、已酉组、已亥组、已丑组、已卯组、已巳组,称为六已。七为庚组:庚申组、庚戍组、庚子组、庚寅组、庚辰组、庚午组称为六庚。八为辛组:辛酉组、辛亥组、辛丑组、辛卯组、辛巳组、辛未组称为六辛。九为壬组:壬戍组、壬子组、壬寅组、壬辰组、壬午组、壬申组称为六壬。10为癸组:癸亥组、癸丑组、癸卯组、癸巳组、癸未组、癸酉组称为六癸。这个天干数与12地支数组合成10组,说明天气的变化五行的旺相休囚生克制化过程。同时10个天干数也表明代表了人体的脏腑功能与天气季月相应,有旺相休囚生克制化的全过程,这就是子属膀胱水道耳、丑为肚脐及脾胃、寅胆目疾脉两手、卯木十指为肝脏、辰为脾胃肩胸中、巳面齿咽小肠经、午为心脏并舌目、未土脾胃主脊梁、申金大肠并主肺、酉金为侯及气管、戌土命门腿踝足、亥水主骨尿道肾,歌诀的含义是对应十二月。甲胆乙肝丙小肠,1为甲数、2为乙数、3为丙数。丁心戊胃已脾乡,4为丁数、5为戊数、6为已数。庚为大肠辛主肺,7为庚数、8为辛数。膀胱之焦在壬方,自古癸中藏肾脏,9为壬数、10为癸数。用这10个数字说明了人与自然相应的过程。又用地支数对应月份,1月与胆腑相应、2月与肝脏相应、3月与脾胃相应、4月与小肠腑相应、5月与心脏相应、6月与脾胃相应、7月与大肠腑相应、8月与肺脏相应、9月与命门相应、10月与肾脏相应、11月与膀胱相应、12月与脾胃相应。用天干地支数表达了人体的脏腑与季节相应的月份与旺相休囚、生克制化的全过程。这个过程随着季节的运行产生了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这种正常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讲的“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全过程。中医藏象五行学用天干地支数配伍,是怎样表达正常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呢?我们继续探讨。

中医藏象五行学已经说明了一年十二个月有24节气七十二侯。如甲子年,丙寅月为正月、丁卯月为二月、戊辰月为三月、已巳月为四月、庚午月为五月、辛未月为六月、壬申月为七月、癸酉月为八月、甲戍月为九月、乙亥月为十月、丙子月为十一月、丁丑月为十二月。一个月有30天,一天有24小时,推算的方法又从24小时为一天,30天为一个月,12个月又复一年,这一年有12个月,24节气,七十二候的变化,也就是讲一年有四种气候变化,这四种气候变化又分别在12个月中,12个月中又有24节气变化,这24节气变化又有72候的变化,这72候中还有18格局。产生了正常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与性情定格神志转化。这种转化是以河图、洛书的易理推算的,有顺逆阴阳九局合为18格局。18格局的演变中有破局和成局两种,其中一种是寅年午月戍日合为火局顺生又是酉时叫命局。这是自然规律形成的格局,相生的关系,这种相生关系有利弊,说明万事万物都有阴阳消长、旺相休囚、生克制化的过程,这种过程中有利的一面为正面关系,同时也有弊的关系为副面关系,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利的一面是相生的关系,弊的一面是相克的关系,说明了大自然中规律在正常运动中相互吸引也相互排斥才是大自然的规律性。寅午戍的火局是从年生月、月又生日、日又生时、这就是前面两首歌诀;甲胆乙肝丙小肠……,子属膀胱水道耳……的含义。肝为寅木生心脏丁火、心脏丁火又生脾胃戍土、脾胃戍土又生肺脏庚金、庚金肺脏又生肾脏壬水、肾脏壬水又生肝脏寅木,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讲的相互作用相互转生的过程。巳酉丑的金局又是怎样相互产生作用的呢?巳酉丑的金局,以巳年酉月丑日,为相互作用相互转生。在60花甲子年中、巳火当年令时,巳午未月是克制肺脏的,意思是说酉为肺脏,肺脏需要真火温化、才能产生呼吸的动力,温化津液才能密布周身,用现代科技医学剖析证明古代科技医学说明了心脏与肺脏是后天之本,是小循环系统、是气血输运周身的脏腑关系,这个关系的产生是在肾的纳气中进行,故讲丑日日辰是金的库墓。也说明了丑月阳气不会再下降了、开始转升,这种心肺的关系是肾的纳气产生的正常生理,这种生理是在克制中完成的,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中的含义。说明寅午戍的火局是在相生中完成正常的生理过程,巳酉丑的金局是在克制中完成正常生理过程。申子辰的水局,又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生理关系,他的特点是相互转生,申金生子水、子水生寅木,可是申子辰水局中不是寅卯木、而是辰土,含义是说申金生子水,子水受益增大力量,子水如果生寅卯木必然要泄气,寒冬腊月子水是农历大雪冬至节气,是一个外寒内温的气候,阳气入内无化泄的力量。到了寅卯月天气并不高温还不能完全把寒气化掉,到了清明以后,入谷雨天气渐渐温暖了,才能化掉寒气,这是申子辰的形成含义。中医藏象五行学阐明了肺脏生肾脏、肾脏又生肝脏、肝脏又生心脏的关系。是脏腑之间相互转生相互制约中完成正常的生理。辰戍丑未土局又是一种相互产生的正常生理关系,这种正常生理关系相互的力量不大,制约的力量大于相互转生的力量。辰三月为东方曲直格局中辰土只有18天的当令日,是在寅卯月、甲乙木72天的克制中生存当令,当令的时间只有18日为闪跃的寸光。说明了春天的辰土本身受着寅卯月的克制中生存,中医把这种克制正常的生理,说寅卯甲乙木为肝胆脏腑,辰土为脾胃脏腑,木克土主健脾运化五谷精微。戍九月为从革一气格局,戍土当令的时间也只有18日,是申酉月庚辛金72日的余气,有18日的当令寸光,说明秋天的阳气下降是肺主呼吸朝百脉,借用了脾胃运化的五谷精微输布周身来营养机体,所以脾胃是耗亏泄气,是在虚耗中帮助肺脏营养。说明了戍土也是一个无力的节令,在无力的情况下帮助肺脏。辰与戍的关系是相对的,因为辰土主脾胃升气,戍土主脾胃降气,是一阴一阳一升一降的关系。未六月是立夏至立秋的气候,巳午月丙丁火当令60日未六月还有12日余气合计为72日火当令。中医藏象五行学介绍,脾胃在正常生理中必须有燥热的阳气才能运化食物。立冬至立春,亥十月子十一月壬癸水当令60日丑十二月还有12日余气合计为72日当令,中医藏象五行学中介绍丑土主脾胃主降气,未土有燥热的阳气,必用丑土滋养,因为升太过降太过,都会耗胃中津液,所以(一)要源源不断的供给营养,(二)要脾胃中的阴阳二气升降平衡,才能正常生理运化五谷。综上所叙,中医藏象五学,用寅午戍、巳酉丑、申子辰、辰戍丑未标志了心、肝、肺、肾与脾胃之间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在相互作用相互转生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形成了正常的生理功能。

中医藏象五行学中介绍,人的正常生理中蕴藏着相生的生理关系同时蕴藏着相互制约的生理关系,这就是说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在相互转生又相互制约中为正常生理,在正常生理过程中又产生了病理变化,用子午卯酉男一四七、女二五八表示,寅申已亥男三六九、女一四七表示,辰戍丑未男二五八、女三六九表示,说明隔三位一组,隔六位一变,这一变是相反的制约关系,制约中需要中间通关调候为正常生理。如果没有通关调候必然某脏腑形成阴阳一面太过,产生疾病。如子与午相隔六位,卯与酉相隔六位,说明子午卯酉在相互制约中生存,说明了节气子水十一月是阴极寒冷的气候,午火为五月是阳气极盛的气候,是相互制约的,中医藏象五行学说,高温燥热阳气上升,地下阳气内虚,必然地下蕴藏的阴气制约着阳气太过。这个自然规律性在五千以前,用离中虚、坎中满表示了天气的变化。卯酉月的关系是一种温暖的气候,这种气候和子午月的气候不一样,子午月是纯阴纯阳的关系,卯酉月是阴阳平衡升降的关系,卯月阳气上升,酉月阳气下降,是一升一降的关系,浮散于表,收敛入内里的关系,子午卯酉各90度,形成的周天关系。寅申已亥和子午卯酉又是一种关系,寅正月是立春,立春阳气开始上升,申七月是立秋,立秋阳气开始下降。巳四月阳气开始浮散,高温燥热的气候开始,亥十月是立冬,立冬阳气开始转入内里,天气开始寒凉,这种天气变化中医藏象五行学告诉后人要按四季用药。因为脏腑功能是与天气相应,有旺相休囚生老病死的过程,同时又说明了正常生理的过程中有旺相休囚产生了病理变化。中医藏象五行学用两个口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为大肠辛主肺、膀胱之焦在王方、肾脏心包皆在癸中藏。子为膀胱水道耳、丑为肚脐及脾胃、寅胆目标疾脉两手、卯木十指为肝藏、辰土为脾肩胸中、巳面齿咽小肠经、午为心脏并舌目、未土脾胃主脊梁、申金大肠并主肺、酉金为喉及气管、戍土命门腿踝足、亥水主骨尿道肾,若问顺逆旺相与休囚大运流年自分明。用这二首歌诀表明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中产生了病理变化,病理变化的过程,用天干地支数相加说明了流年运气的变化,这个流年运气变化叫病理变化,是人生老病死的过程,这种过程以天干数地支数相加组合成年天干数地支数、月天干数地支数、日天干数地支数、时天干数地支数为命理组合。随着季节的运行分顺逆:往前、往后推,推出了病理变化过程。有五种格局:一种是克制中得到健康的身体,二是先天性的命局弱,走旺运得到健康的身体。例如:丙寅年甲午月壬子日庚戍时,男命大运顺行,本来壬子日生在寅年为退气,生在午月为绝气,壬子天干地支虽为一气同根格,而壬子绝于午月,行末运10年受制、为不健康的身体,火旺生土克水,壬子水为肾脏膀胱腑,主肾功能发育不良,因为命局中没申酉金通关,为幼年自食起立。到了申酉戍的大运30年,午火退气,申酉金通关调候是壬子水的原神,原神旺生壬子水,肾脏渐渐强盛起来,强盛的时间为申酉戍运30年。到亥子水流年为自强不息运,自强不息的壬子水运又生寅木,寅木又生午火,午火又生戍土,戍土又生申酉金,形成了循环相生,故身体未来健康。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讲的病理变化,这种病理变化,先是身体不佳,后来转变成为了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个健康的身体说明了,是大自然的气候源源不断的生命理组合,故而身体健康。第二种:辛卯年丙申月辛卯日丁酉时,这是一个先天性旺盛的命理组合,走的是弱运,中晚年就命丧黄泉了。中医藏象五行学把这种命理组合有详细说明,讲命理组合有年天干数地支数、月天干数地支数、日天干数地支数、时天干数地支数组成一个命理。这个命理为内源因素,有一字之差整个命理改变,特别重视月份,因为月份是季节的变化之源;其次重视日元,因为日元代表着命理的核心,又能改变季节的天数,特别是立春的末期谷雨最后一天仍为谷雨气。如果谷雨气最后一个时辰为寅时,还是谷雨,如果是卯时一刻,那就是立夏了。所以月份是节气的核心,日数是节气的天数,时数是节气交节的转变,故而寅时与卯时有天地之别。辛卯日是日元之主神,辛天干在丙申月为羊刃格,先天性是旺盛的。地支卯日在申月为绝,地支卯日在卯年是旺盛的,可是到申月又为无气,这说明节气是核心,节气改变卯年的旺衰,旺衰关系为内源因素,这个内源因素是流年节气运气改变了命理组合。所以命理组合为根本,主生理、主神志、主性格,而大运为10年一运主宰命理组合的变化,这种变化古人叫他病理变化或命理变化。这个命理的变化如果是女性,大运顺行:第一步为丁酉大运、第二步为戊戍大运、第三步为己亥大运、第四步为庚子大运、第五步为辛丑大运、第六步为壬寅大运、第七步为癸卯大运。这几步大运中,在丁酉、戊戍、己亥、庚子50岁以前身体是健康的,财路亨通,人又聪明,就是文化程度不高,中小学成绩,到了辛丑大运,亥年子年丑年身体渐转弱了。因为已亥庚子大运中是耗气,身旺走食伤运,食伤运为泄气,使身体一直在行泄气运的状态。为食伤运旺,辛卯年为财,主克祖父母,父母必有一人不长寿,这是中医藏象五行学中所讲的有正的一面也有副的一面,讲的生克制化哲学论。食伤大运一直在化泄日元辛天干、辛天干在丙申月为旺盛,可是大运行到已亥、庚子为弱运,到辛丑大运是申金绝气无力。大运行到壬寅辛卯,日元卯为当令旺盛,辛金绝气无力,日元辛天干坐在卯上,反克辛天干,寅卯木的力量大于庚辛金的百倍。故死于寅卯大运巳午流年。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讲的化泄的例题,化也是一种反克法。着重说明了节气主宰命理改变命理,这种命理的改变,告示后人:要“未病先防”使脏腑功能不损伤,人体有点小病,就不会死亡,但是无论怎样气疗、食疗、药疗,难免不生小病,因为万事万物抗都抗拒不了节气的影响。第三种:甲寅年、庚午月、乙卯日、己卯时,这种命理组合乙卯日为曲直格又有已卯时的相互帮助,日元乙木在卯日卯时都为盛旺,但是中医藏象五行学说,日元时辰以节气为核心,庚午月乙卯日,乙卯日在已巳月的小满中,仍然是已巳月,(一九一四年)如果是庚午月乙卯日是在芒种的第五天或阳历728日是错误的,不要因为阳历529日为乙卯日在庚午月内,不是那样算的,要以节气为核心,大暑中的乙卯日是阳历724日丑时初二,乙卯日正好是初六日这说明了是辛未月,说明庚午月也是错误的,最终是甲寅年已巳月乙卯日乙卯时为正确。所以要在万年历中详细算算,一字都不能错。这个事例是身弱又行弱运的命理组合,这个命理组合如果没有信仰(道佛),在44岁就不在人世了,既是能生存下来也是有钱的人家,天天服药度年华。因为乙卯日元,在庚午辛未运为泄气生来先天性身弱,又走弱运,到了壬申癸酉大运先伤后死,又因为壬申癸酉大运为伤官见官格,在壬申大运3132岁有重病在身。丙戍年发病,为什么不死呢?中医藏象五行学说乙卯日天干地支为阴数见壬申大运甲申流年、乙酉流年为阴阳相合、和中有克,也就是说乙卯木日元甲寅年、己卯时辰到壬申大运甲申流年都是绝气,整个命理属于无气的状态。故病了,病则行药,只有行药才能过去这一节。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说的“有病早治”的含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病,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意思是说: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要治疗,否则的话,就像口渴,才开始挖井,该打仗的时候才开始铸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吗?如果高明的医生,即使懂中医藏象五行学因病用药,辨症施治还能挽活生命。不如“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有病的时候早治还能延长生命,因为大运壬申是22岁零8个月开始,行运正好到31岁是甲申流年,32岁是乙酉流年,壬申大运甲申流年壬申流月,下面是癸酉流月,三个申金为制,制比克加三倍,对一为克,二对二为重克,三对一为制,命理有寅卯3个木到大运壬申都为绝气,又有流年甲申,流月壬申不死必伤。这说明了“既病防变”的过程,既然病了,要早早治疗不能再让疾病继续发展。那么“愈后防复”在这个命理中也有解释,由于治疗疾病时,31岁甲申,32岁乙酉流年,虽在壬申的大运中,可是推算病理变化是节气为核心,大运为10年一运,又有流年左右大运的旺衰。31岁甲申、32岁乙酉、33岁丙戍、34岁丁亥、35岁戍子、36岁已丑、37岁庚寅、38岁辛卯、39岁壬辰、40岁癸巳、41岁甲午、42岁乙未、43岁丙申、44岁丁酉,也就是说31岁甲申,32岁乙酉有病,过去这二年就不受克制了。32岁—42岁到43岁丙申,44岁丁酉又是大运克、流年克,必死无疑,因为身弱,在行弱运被克为绝气。所以古代医学告诉后人“愈后防复”31岁、32岁虽然过去了,防备4344岁克制,叫愈后防复、不懂中医藏象五行的医生是不知道“未病先防”“愈后防复”的含义。说明了传统自然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人的生命是自然界的六气直接影响产生了疾病与健康。其次是饮用的食物营养偏盛,所产生的疾病与健康。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讲的正常生理与病理变化过程,是大运流年改变了命理组合。关于这方面知识我不能一一介绍,请阅《中医藏象五行学与命理组合运气论》一文,那么中药配伍的规范性咱们继续探讨。与中医藏象五行学有什么关系呢?

中药配伍的规范性

中药配伍的规范性是中国传统自然医学的治疗方法,是根据中医藏象五行学讲的阴阳二气、升降浮沉、旺相休囚、生克制化的医学原理,规范的阐明了:(一)方剂中的药物组合排列各自的位置,是治疗疾病的入手方法。(二)方剂配伍的组合必须分清君臣佐使,符合中医藏象五行学讲的阴阳气血、升降浮沉、生克制化的医学理论。(三)中药配伍组合必须符合中医藏象五行学阴阳消长的理论,剂量上要四季用药,有大小多少之分,因为剂量也有生克制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疗效。(四)中药配伍要因人制宜、缓急分明,达到自然医学规范性。

下面以一种生血益髓药即玉枢神丹例题来说明方剂的排列位置与方剂配伍的君臣佐使与方剂中剂量的大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与因人制宜的年龄大小、病情早中晚期与病人本身的寒热来说明中药配伍的规范性。一种生血益髓药即玉枢神丹是根据方剂的配伍和主治病症而命名。一种生血益髓药的命名是根据中药配伍的规范性而命名,用的是中医藏象五行学的生克制化、君臣佐使的自然医学理论。玉枢神丹的命名,是补充方剂中用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是中医藏象五行的生克制化,君臣佐使的自然医学理论因病用药、因病用剂量与因人制宜。所以说一种生血益髓药即玉枢神丹具有调和阴阳、大补气血、生精益髓、恢复脏腑功能、延年益寿的功效。

一种生血益髓药即玉枢神丹的名词含义再次详细清楚的解释。中国传统自然医学的规范性规定:一个方剂的配伍组合,首先要以方剂的名词说明病因和治疗方法,一种生血益髓药这个名词也不例外。毫无疑问在中医藏象五行学的标本兼施治疗方案中,是治疗脏腑功能紊乱的方剂。因为名词重点声明:生血才能益髓、益髓才能生血,故说“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精造髓称为先天之本,有赖于后天的五谷精微供养,而后天之精的化生又依赖先天之精资助,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促进人体正常发育。”也就是说生血益髓才能恢复脏腑功能延年益寿。玉枢神丹的名词解释了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与治疗方案,是根据中国传统自然医学的规范性而命名。玉是指五脏功能正常(古代称之黄帝为玉体说明身体非常健康),枢是指脊髓与脑部神经,也就是讲脏腑与脊髓大脑的相互转化关系是通过神经的传递与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中讲的生克制化正常生理过程与治疗脏腑功能紊乱的大法。再进一步解释,神者乃五脏六腑之精气上升于百会,降沉于气海,就是脐下三寸为丹田穴。丹田中的阴阳二气调和命门和左右肾脏纳气,随着春夏秋冬四季升降交合走表达里,玉枢神丹的命名由此而来。具有调和阴阳、大补气血、生精益髓、恢复脏腑功能的功效,那么方剂中的君臣佐使药物是否按名词的含义来配伍呢?咱们继续分析。

首先分析配方有:红参200300克、冬虫夏草2030克、生白芍180240克、当归150200克、鹿茸200300克、汉龟板200300克、穿山甲200240克、藏红花150克、沉香80120克、百草霜3040克,共计10味中药。

10味中药运用了中医藏象五行学的生克制化医学理论与中药配伍的规范性的规定。中药配伍的规范性有四种规定:<>配伍方剂时首先要把主治病症的中药排列到主治病症各自位置,按中医藏象五行学中讲的正常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诊断,再用中药配伍的规范性去治疗。<>配伍方剂要根据中医藏象五行学的生克制化、君臣佐使明确。<>配伍方剂时要根据中医藏象五行学的生克制化医学理论,剂量上要四季用药,要有大小多少之分,要符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中药配伍的规范性,因为剂量能改变方剂的疗效。<>配伍方剂时要因人制宜,因为人有年老少壮,病有早中晚期。这个方剂完全运用了中药配伍的规范性。

因为中药配伍的规范性有明确的规定,治疗脏腑功能紊乱时,首先要调和阴阳大补气血。一是气血为阴阳,二是脏腑分阴阳。也就是说治疗脏腑功能紊乱时,首先要调整气血,因为气血是人体的生存根源。那么大补气血,全用补气补血的药物是不符合中药配伍的规范性,必须要有理气活血的药物才达到大补气血的目的,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的生克制化过程。大补气血,中药配伍的规范性又重点声明:“大补气血为标为后天之本。要想达到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须生精益髓,调补肾脏,因为肾阴对于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的作用,全身阴液之源皆来源于肾阴。肾阳又对各脏腑起着温煦促进的作用,全身阳气之气根源皆来源于肾阳,故肾脏称之为先天之本,先天之本有赖于后天的五谷精微供养,而后天的之精化生又依赖先天之精资助,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促进着人体的正常发育。这个发育过程有生克制化的全过程,这就是中医藏象五行学的医学理论,形成中药的配伍君臣佐使的规范性。

因为红参冬虫夏草排列在了首位,生白芍当归排列在次位。按中国传统自然医学的规定,补气为君,补血为臣,气血是君臣关系阴阳关系。在中药配伍的规范性中阐明:补气补血为后天中的先天,气行血行,气能运血营养脏腑,不能为标本兼治,必须调整阴阳任督交媾才是一个完整的治疗方法。故而又把鹿茸、汉龟板排列于补气补血药的后面,使先天中的后天与后天中的先天相互作用产生生血益髓的功能,而且这六味中药是从千味中药中择选出的上品药,能强治性的生血益髓,久用多服能轻身益体延年无毒副作用,这就是中国传统自然医学规范性,阐明了治疗中的入手法。当病人脏腑功能紊乱时气血生化功能减退造成贫血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障碍型贫血)。先补气生血,入手法从心脏与肺脏入手,因为心主血主脉,肺主呼吸朝百脉,方剂中把红参、冬虫夏草放在首位,说明了治疗方案万物变化皆有气主宰,故用红参冬虫夏草不断的补充人体所需要的氧气。用穿山甲、藏红花、沉香、百草霜,活血通络,使气血在脉中运行达到升降出入的正常生理功能。因为穿山甲入肝脾经,能增强大循环,藏红花入脾肺经能增强小循环,一味沉香,纯阳而升,体重而沉,归肾脏暖命门之气,能使元阳之气归于气海丹田,使气的升降出入正常生理。一味百草霜行血止血能使损伤的血管壁恢复正常,诸药配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生克制化的全过程,使紊乱脏腑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生理。

综上所叙一个方剂的配伍达到大补气血,生精益髓,恢复脏腑功能,必须有生克制化的全过程。也就是中医用的君臣佐使,使药物组合相互配合,产生协同作用才能达到生血益髓恢复脏腑功能。本方剂把红参、生白芍、鹿茸、汉龟板列为君药,阐明了生血益髓,治标同时治本,先天为本,后天为标,骨髓为本,气血为标。红参、生白芍补气血为后天之本,鹿茸、汉龟板生精益髓,调和阴阳为先天之本,是恢复脏腑功能的上品药物。在临床实践中证明用于贫血病人和障碍型贫血病人8周时间化验血红蛋白不同程度的增高,骨髓造血干细胞增强,冠心病病人因血脂增高隐患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同程度的心脏供血不足症状缓解。说明了只有大补气血、生精益髓才是恢复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案。

臣药是辅助君药更好的发挥治疗的作用,本方剂中用冬虫夏草、当归、藏红花、百草霜为臣药,应用了中药配伍的规范性的规定。治疗脏腑功能紊乱首先补气养血活血,因为脏腑功能紊乱时是气血不足阴阳不调,气血升降浮沉不能达到四肢百骸所需要供氧量(中医叫气血不足)。中药配伍的规范性规定,这种病症必须补肺气活血行血,所以本方剂用冬虫夏草、藏红花、当归、百草霜,温经补肺气,活血养血,使肺的呼吸量增强达到四肢百骸需要的供氧量。

佐药是抑制君臣药物的副作用,前八味中药有红参、生白芍、冬虫夏草、当归、藏红花、鹿茸、汉龟板、百草霜,虽然是生血益髓的上品药,能使血红蛋白,骨髓干细胞生化增强。由于脏腑功能生化紊乱升降失衡,不能随着人体经络走表达理,营养脏腑,故而一味佐药沉香,纯阳而升,体重而沉,调和阴阳气血自行升降,能恢复人体中的升降浮沉功能。

使药是引经药,能使闭阻经络畅通,使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到各器官进行营养脏腑同时输运产物代谢。一味穿山甲味咸气腥,走而不守直达脏腑经络,具有扩张微小血管的功能,凡血瘀闭阻皆能开之,因为穿山甲味咸能软坚散结无处不到。由此可知方剂的配伍各药物组相互配合才能产生协同作用,达到生血益髓的功效。不是讲用红参、冬虫夏草、生白芍、鹿茸、汉龟板就能补气生血,要有活血通络理气的药物才能达到生血益髓的功能。那么达到生血益髓的功效一年四季是不是用一样用剂量呢?中药配伍的规范性阐明春秋的剂量不一样,冬夏的剂量也不一样。因为这四季气候不一样,要想达到最佳疗效,中药配伍的规范性规定要四季用药,剂量分大小多少,故而本方剂红参是200300克、冬虫夏草是2030克、生白芍是180240克、当归是150200克、鹿茸是200300克、汉龟板是200300克、穿山甲是200240克、藏红花是150克、沉香是80120克、百草霜是3040克。如果在冬季人体阳气入内减弱,阴气旺盛,对脏腑功能紊乱的病人来讲,阳气已虚运化功能减退,寒气易于入内,血液循环减慢,吸收与代谢功能失衡,使人体的营养不足,病情加重。按中国传统自然医学的中药配伍的规范性第三节规定:以上方剂红参200300克、冬虫夏草2030克、鹿茸200300克、应该用红参的300克、冬虫夏草30克(特殊情况下冬虫夏草用到60150克,因为剂量能改变方剂的疗效,如肺气肿与心肌梗塞与心力衰竭与障碍型贫血)鹿茸300克、汉龟板200克、生白芍180克、当归150克、沉香120克、藏红花150克、穿山甲240克(如果病人血红蛋白降低穿山甲只能用到200克)。因为冬季阳气已弱,阴气旺盛,用红参、冬虫夏草、鹿茸、沉香、穿山甲大剂量能增强人的呼吸量,输送氧气增强机体的温度升高,来运化五谷精微营养机体。汉龟板、生白芍、当归为滋阴生血药,冬季阴气旺盛,大自然的气候自行来补充机体的阴气,故而用小剂量已达到机体的需求量了,不需要大剂量,如果用大剂量,会减弱阳气使运化功能减退,故而用小剂量为四季用药的规范性。同样相反的四季用药,在夏季天气燥热阳气旺盛,阴气已弱,红参、冬虫夏草、鹿茸、沉香,这四味中药要用到小剂量。红参200克,冬虫夏草20克,鹿茸200克,沉香80克,生白芍240克,当归200克,汉龟板300克,穿山甲200克,藏红花150克,因为天气炽热高温,人体的毛孔经络脏腑都与燥热的天气相应,自行吸收阳气自行补充阳气。再用大剂量的补气药,能使人体的阴液消耗,特别是病人本来阴阳不调,夏季不耐热是气血虚损所致,用大剂量补气药反而伤阴。故而生白芍、当归、汉龟板用到大剂量滋阴养血,才能达到机体的阴阳平衡,使病人就会向健康方向发展,这就是中国传统自然医学中药配伍的规范性。离开了这个规范性,疾病就会很慢痊愈,所以方剂中的剂量能改变方剂的疗效。春秋是天气升降的季节,不寒不燥,温度平均,这个季节用药要重用理气活血药,用穿山甲、藏红花、沉香来调解人体的升降功能,促进气血升降出入,补气补血补阳补阴药要用到相等量。特殊情况下中国传统自然医学又有规定因人制宜,因人制宜在中国传统自然医学的因病用药的范围。

因病用药,因病用量,就是因人制宜。中医藏象五行学在讲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过程中与病理变化过程中阐明过,人与自然天地相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季节的六气升降浮沉,有旺相休囚、生克制化的全过程。当人体阴气太过阳气不及,要因病用量,因病用药。当人体阳气太过阴气不及要因病用量,因病用药,如果病人高热,要重用滋阴凉血药,以上方剂红参200克、冬虫夏草20克、生白芍240克、当归200克、鹿茸200克、汉龟板300克、穿山甲200克、藏红花150克、沉香80克、百草霜30克,因为病人自身产生了阳气太过形成高热是阴气不及所致,无论春夏秋冬哪一个季节,都不能再用四季用药了,要用因人制宜。以阴养阳是洛书的自然原理,阴气已旺高热自退,这就是中药配伍的规范性第四节讲的以调整阴阳达到人体阴阳平衡,才是中药配伍的规范性的治疗大法。同样的道理病人恶寒四肢不温,红参300克、冬虫夏草30克、生白芍180克、当归150克、鹿茸300克、汉龟板200克、穿山甲240克、藏红花150克、沉香120克、百草霜40克,因为病人阳气已虚阴气旺盛,用大剂量补气血药温阳药,能温化寒凉之气,小剂量的滋阴生血药能潜住阳气不外越,达到阴阳二气平衡运化脏腑,使脏腑的功能增强,寒气随着经络汗孔外出,这就是因病用药,因病用量的方法之一。其次是因人制宜也包括年龄大小,病的轻重,早中晚期酌情加减用药……。天有日月盈亏,方剂有十数不全,中药配伍的规范性第四节最后一条规定,方分十剂,为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又分标本主治辅助疗法。本方为补剂,在中医藏象五行学生克制化疗法中的生克范围,为主治病症的方剂。如果病人血虚眩晕可配用天麻丸辅助治疗。如果病人上焦有火,可配用三黄汤辅助治疗。如果病人水肿小便不利可配伍四苓散辅助治疗。如果病人经络有阻,可配伍活血化瘀的一种活血通络药即活血化瘀通络丹辅助治疗,这是中药配伍的规范性。如中药配伍的规范性最后一节阐明七方有急、缓、大、小、奇、偶、复方。有治本的、有治标的,治本为主治疗法,使病不反复发展,治标为急治疗法又为辅助疗法,当病人小便不利,先用四苓散,治标为治本作基础,使病情缓和后再用治本的方剂达到药到病除,这是中国传统自然医学的真谛。自古医道真君说:医学理论是从实践中得出来的成果,只有受享行使才能感觉到河图暗示的病因病理,洛书暗示的治疗病症有生克制化过程。所以医道真君都精通河图洛书,顺逆的阴阳冬夏二至大法,这阴阳冬夏二至大法就是中国传统自然医学的核心。病因病理和治疗大法,后人叫这种疗法为中医藏象五行学的生克制化疗法。生克制化就是旺相休囚,旺相休囚讲的就是四季中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有旺相休囚生克制化的全过程,这个生克制化的全过程在中药配伍的规范性中为君臣佐使。君臣佐使的药物配伍必须有升降浮沉的药物,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才为一个规范性的方剂成立。

要想完整的学习好中国传统自然医学,必须掌握中医藏象五行学的生克制化医学理论与中药配伍的规范性,因为中医藏象五行学与中药配伍的规范性讲的是中国传统自然医学。                                                                                                   

东方医学自然门派玉德堂张素云

墨于20091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用药如用兵(一)
中药处方常见的八大配伍技术,不妨收藏!
中医入门帖:遣方用药的妙诀!
“药食同源食品级”坐式臀浴!
浅论张景岳对中医男科学的贡献
民间中医牛方华脑针力判定公式————脑针力=刺切+脑神+入骨+松解+顺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