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中寒热阴阳失调产生的阴虚内热证与阳虚里寒证

黄帝内经中寒热阴阳失调产生的阴虚内热证与阳虚里寒证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分享:1034次

黄帝内经中寒热阴阳失调产生的阴虚内热证与阳虚里寒证

【原文】

黄帝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1),为之热而烦满(2)者何也?岐伯对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帝曰:人身非衣寒(3)也,中非有寒气(4)也,寒从中生者何?岐伯曰:是人多痹气(5)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注释】

(1)非常温也,非常热也:非常,异于正常。此谓内伤病的温热症状,不同于一般的外感温热病证。一说“常”通“裳”,即下文“衣”相同,可参。

(2)烦满:满,同“懑”,闷也。烦满,即心烦闷恼。

(3)衣寒:衣服单薄而寒冷。

(4)寒气:指外来寒邪。

(5)痹气:阳气闭阻的意思。

【白话详解】

黄帝问道:有的病人既不是一般的外感温病,也不是普通的外感热证,却出现发热烦闷的症状,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这是由于阴气偏少而阳气偏胜,所以发热而烦闷。黄帝问:有的人不是由于衣服单薄,也没有为寒邪所中,然而却感到寒冷从身体内部产生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这是因为阳气流行受到闭阻,阳气偏少而阴气偏胜,所以感到身体寒冷,如同从冷水中出来一样。

【按语】

本节讨论了寒热阴阳失调产生的阴虚内热证与阳虚里寒证。指出机体阴气少阳气胜,阴虚阳亢即可产生内热证,出现虚热烦闷症状。若是阳气少,阴气多,阳虚阴盛即可导致阳虚里寒证,出现寒从中生的畏寒怕冷,身寒如水中出等症。由于人体阴阳必须相对平衡,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所以阴阳偏胜偏衰,互不协调,就会产生内热或里寒的病变。因此在注意避免外来病邪侵犯的同时也要保证自身阴阳的协调,这样才能使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上一篇:黄帝内经中中医邪正发病的重要观点

下一篇:黄帝内经中肌肉消瘦与挛节的病因病机和病症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判断阴虚或阳虚,虚实证和寒热证?
用阴阳阐释人体病理变化
汉医病机学说——阴阳失调
基本病机(阴阳失调)
病机——阴阳失调
阴阳亡失 阴阳失调 阴阳偏衰 阴阳偏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