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六难曰:五臟之积,各有名乎?以何日何月得之?

    然。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疒皆)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滑寿曰:肥之言盛也。有头足者,有大小本末也。欬逆者,足厥阴之别,贯膈上注肺,肝病故胷中欬而逆也。二日一发为(疒皆)疟,《内经》五臟皆有疟,此在肝为风疟也。抑以疟为寒热病,多属少阳,肝与之为表里,故云左胁,肝之部也。】

  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

    何以言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适王,王者不受邪,心欲復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滑寿曰:伏梁伏而不动,如梁木然。】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

     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当传肾,肾以冬适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

  【滑寿曰:痞气,痞塞而不通也。疸,发黄也。湿热为疸。】

  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欬,发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

    何以言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适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息贲以春甲乙日得之。

  【滑寿曰:息贲,或息或贲也。右胁肺部,肺主皮毛,故洒淅寒热。或谓臟病止而不移,今肺积或息或贲,何也?然,或息或贲,非居处无常如腑病,特以肺主气,故其病有时而动息尔。肾亦主气,故贲豚亦然。】

  肾之积名曰贲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

    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当传心,心以夏适王,王者不受邪,肾復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贲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五积之要法也。

  【滑寿曰:贲豚,若豚之贲突不常定也,豚性躁,故名之。令人喘逆者,足少阴之支,从肺出络心注胷中也。此难但言臟病而不言腑病者,纪氏谓以其发无常处也。杨氏谓六腑亦相传行,如五臟之传也。或问天下之物理,有感有传,感者情也,传者气也,有情斯有感,有气斯有传。今夫五臟之积,特以气之所胜传所不胜云尔。至于王者不受邪,是固然也。若不胜者,反欲还所胜,所胜不纳,而留结为积,则是有情而为感矣。且五臟在人身中,各为一物,犹耳司听,目司视,各有所职而不能思,非若人之感物则心为之主而乘气机者也。然则五臟果各能有情而感乎?曰:越人之意,盖以五行之道,推其理势之所有者演而成文耳,初不必论其情感,亦不必论其还不还,与其必然否也。读者但以所胜传不胜,及王者不受邪,遂留结为积观之,则不以辞害志而思过半矣。或又问子言情感气传,先儒之言;则曰形交气感,是又气能感矣,于吾子之言何如?曰:先儒之说,虽曰气感,由形交也。形指人身而言,所以感之主也。】

  五十七难曰:泄凡有几?皆有名不?

    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滑寿曰:此五泄之目,下文详之。】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

  【滑寿曰:胃受病,故食不化。胃属土,故色黄。】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

  【滑寿曰:有声无物为呕,有声有物为吐。脾受病,故腹胀泄注,食即呕吐而上逆也。】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滑寿曰:食方已,即窘迫欲利也。白者金之色。】

  【谢氏曰:此肠寒之证也。】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滑寿曰:溲、小利也。便指大便而言。溲而便脓血,谓小便不闷,大便不里急后重也。】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

  【滑寿曰:瘕、结也,谓因有凝结而成者里急谓腹内急迫,后重谓肛门下坠。惟其里急后重,故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者,小便亦不利也。】

  【谢氏曰:小肠大瘕二泄,今所谓痢疾也。《内经》云,肠澼故下痢赤白者灸小肠俞是也,穴在第十六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累验。】

  【四明陈氏曰:胃泄即飧泄也。脾泄即濡泄也大肠泄即洞泄也。小肠泄,谓凡泄则小便先下而便血,即血泄也。大瘕泄,即肠澼也。】

  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否?

    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滑寿曰:变当作辨,谓分别其脉也。】

  【纪氏曰:汗出恶风者,谓之伤风。无汗恶寒者,谓之伤寒。一身尽疼,不可转侧者,谓之湿温。冬伤于寒,至夏而发者,谓之热病。非其时而有其气,一岁之中,病多相似者,谓之温病。】

  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湿温之脉,阳浮而弱,阴小而急。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濇。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濇。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也,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

  【滑寿曰:上文言伤寒之目,此言其脉之辨也,阴阳字皆指尺寸而言。】

  【杨氏曰:温病乃是疫疠之气,非冬感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者,散行诸经,故不可预知,临病人而诊之,知在何经之动,乃随而治之。】

  【谢氏曰:《仲景伤寒例》云,冬时严寒,万类收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而重于温也。又曰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为风温。今按仲景例风温与《难经》中风脉同,而无湿温之说。又曰《难经》言温病即《仲景伤寒例》中所言温疟、风温、温毒,温疫四温病也。越人言其概而未详,仲景则发其秘而条其脉,可谓详矣。庞安常《伤寒总论》云:《难经》载五种伤寒,言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随其经所在而取之。据《难经》,温病又是四种伤寒感异气而变成者也。所谓王叔和云:阳脉浮滑,阴脉濡弱,更遇于风,变成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更遇湿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更遇湿气,变为湿温。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变为温疟。斯乃同病异名,同脉异经者也,所谓随其经所在而取之者此也。庞氏此说,虽不与《难经》同,然亦自一义例。但《伤寒例》言温疫而无湿温,叔和言湿温而无温疫,此亦异耳。】

  伤寒有汗出而愈 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 下之而愈者,何也?

    然。阳虚阴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阳盛阴虚,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滑寿曰:受病为虚,不受病者为盛。唯其虚也,是以邪凑之;唯其盛也,是以邪不入。即《外臺》所谓表病里和,里病表和之谓,指伤寒传变者而言之也。表病里和,汗之可也,而反下之,表邪不除,里气復夺矣;里病表和,下之可也,而反汗之,里邪不煺,表气復夺矣,故云死所以然者,汗能亡阳,下能损阴也。此阴阳字,指表里言之。经曰:诛伐无过,命曰大惑。此之谓欤?】

  寒热之病,候之如何也?

    然。皮寒热者,皮不可近席,毛髮焦,鼻藁不得汗肌寒热者,皮肤痛,脣舌藁无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齿本藁痛。

  【滑寿曰:《灵枢》二十一篇云: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藁腊不得汗,取叁阳之络,以补手太阴。肌寒热者,肌痛毛髮焦而脣藁腊不得汗,取叁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骨寒热者,病无所安,谓一身百脉无有是处也。

  汗注不休,齿未藁,取其少阴股之络;齿已藁,死不治。愚按此盖内伤之病,因以类附之。东垣《内外伤辨》,其兆于此乎?】

  五十九难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

    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叁部阴阳俱盛是也。

  【滑寿曰:狂发于阳,故其状皆自有余而主动。癫发于阴,故其状皆自不足而主静。其脉叁部阴阳俱盛者,谓发于阳为狂,则阳脉俱盛;发于阴为癫,则阴脉俱盛也。按二十难中重阳者狂,重阴者癫,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四句,当属之此下。重,读如再重之重。重阳重阴,于以再明上文阴阳俱盛之意,又推其极,至脱阴脱阳,则不止于重阴重阳矣。盖阴盛而极,阳之脱也,鬼为幽阴之物,故见之。阳盛而极,阴之脱也,一水不能胜五火,故目盲。】

  【四明陈氏曰:气并于阳,则为重阳;血并于阴,则为重阴。脱阳见鬼,气不守也;脱阴目盲,血不荣也。狂癫之病,《灵枢》二十一篇其论详矣,越人特举其概,正庞氏所谓引而不发,使后人自求之欤?】

  六十难曰:头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谓也?

    然。手叁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

  【滑寿曰:详见《灵枢》二十四篇。厥,逆也。】

  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

  【滑寿曰:真头痛,其痛甚,脑尽痛,手足青至节,死不治。盖脑髓海真气之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则死。】

  其五臟气相干,名厥心痛。

  

    【滑寿曰:《灵枢》载厥心痛凡五:胃心痛、肾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皆五臟邪气相干也。】

  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滑寿曰:《灵枢》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为真心痛。又七十一篇曰,少阴者心脉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心为君主,精神之所舍,其臟坚固,邪不能客,客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其真心痛者,真字下当欠一头字,盖阙文也。手足青之青,当作清冷也。】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经悬解》 > 卷下五十难 - 五十九难
蒲辅周口述:论万变不离其宗
难经之论病
湿病源流——李连成,刘秉昭(指导:路志正)
如此实用的《诊断提纲》
名老中医之路之(1)蒲辅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