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伤寒论》第一百六十九条解密

       关键词: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                                                              

   《伤寒论》第一百六十九条原文: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文意:伤寒:泛指外感病。凡人若患外感病,必有内伤,且内伤决定外感病的种类。当内伤在肝胆脾胃时,往往有胃脘部胀满硬痛的感觉,若医家不慎察察时,又往往误诊为里证,施以攻下剂治疗,从而造成外邪乘虚内侵,形成伤寒变证。

           大下后:(本案即属内伤兼外感病,医家不慎察察,误诊为里证),冒然采用攻下法治疗,然治疗后表证仍在。

           复发汗:(因为表证仍在,所以),又用发汗法治疗。

           心下痞、恶寒者:(由于攻下,导致脾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故胃脘部胀满;(由于攻下中气不足,虽紧接着采用发汗法解表,因无中气鼓动,发汗无力,外邪不能尽去),故仍然恶寒。

           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表里同病,且里证为实邪,解表用汗法,治里用攻法,发汗需里气作基础,攻里又伤中气,所以不可同时进行。因此治疗原则应是):表邪未解,不可攻下痞证,应当先解表,表邪完全解除以后才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解表宜选桂枝汤,攻里宜选大黄黄连泻心汤。后人对此处不可拘于字面死板硬套。桂枝汤有双层含义,其一,确指桂枝汤,其二,表示在表里之气皆不足时,解表必须兼顾已虚之正气,否则,表邪无法解除。且表证又分风、寒、湿、热、燥、火、瘟、毒,内伤又有气、阴、阳、血、湿、热、痰、瘀,哪能就一个桂枝汤全代解表之剂呢?现在医界盛行方剂派和经方派,凡病象学生做作业一样,照方填空,不敢有半点违越。恐怕仲景也不是这个意思,他教人要依道灵活。后一句也应这样理解。

    诊断意:本案为仲景案例说教条。其意义有二:其一,记述了一个有内伤的病家,因保养不慎,患及外感病,医家又不慎察察,进行了错治疗,导致表里同病的案例;其二,深层次论述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里虚兼表证的,可以表里同治,对里补正,对外解表;里实兼表证的,不能表里同治,先治表,治表必须考虑正气,不可照搬死方,后治里,治里同样考虑正气。

                                                                         元阳道人张敏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脾胃病辨证探析
朱进忠:表证与里证的辨别、治疗方法
表里的辨别和应用
学习著名中医学家治疗外感热病的体会
浅谈《伤寒论》表里先后的治疗原则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36)--表证(太阳、少阴病)总结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