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中药发展现状

 

 

我们公司经过近3年来对制药业的潜心研究,从中医学和中药业两个方面来全面阐述世界中药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中医学发展现状

1. 进入国外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随着中医药的疗效及其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逐步得到承认与肯定,中医药正在被纳入一些国家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并促进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承认中医的法律地位,加强对中医药管理

    日本、韩国、朝鲜、越南、新加坡、阿联酋、泰国、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缅甸等国家通过立法或承认中医的法律的地位,韩国、越南、新加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省等设立了传统医药或中医管理机构,对中医师进行注册管理,对中医贸易进行市场准入审核、注册、管理。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如斯里兰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在卫生部内设立了传统医学管理部门,加强对中医药的管理。

   (2)承认针灸为治疗方法或给予法律地位

    目前世界上认可针灸法律地位的有: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挪威、波兰、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美国、加拿大、巴哈马、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古巴、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泰国、菲律宾、以色列、伊朗、缅甸、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针灸已作为一种医疗方法,针灸治疗费用已进入或部分进入医疗保险,针灸治疗师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其执业需在政府部门注册登记。

   (3)中医药作为补充医学、替代医学或传统医药使用

    在美国、英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奥地利、芬兰、捷克、丹麦、菲律宾、秘鲁、苏丹、刚果等国家,中医只能作为补充医学或替代医学,有些国家未明文限制中医药的应用,中医药可以自由发展或注册后行医,中医主要以食品添加剂或草药的形式使用。2004年4月30日,欧盟在官方网站公布《欧洲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编号2004-24-EC,简称“指令”),并宣布承认符合条件的中医可获得药品的合法“身份”,这将对中国中医出口产生积极影响。

   (4)将中医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鼓励使用中医药

    古巴、哥伦比亚、法国、美国、瑞士、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十多饿国家和地区,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鼓励国民使用中医药。

    此外,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协助下,1999年,第一个中医复方经美国FDA批准进入了临床实验,2000~2002年间,中医先后在古巴、越南、阿联酋和俄罗斯获准以治疗药品形式注册。这是国际社会首次针对特定的传统医药进行立法管理和药品注册,相对其他传统医学,中医药在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方面获得了先期突破。

2. 医疗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世界130多个国家的中医医疗(针灸)机构达5 万多家,针灸师超过1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人。在东南亚、南亚等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华人居住较多的国家和地区,中医医疗市场较大;在欧洲、美洲、南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中医也有一定的医疗市场。中医不仅为广大民众提供服务,而且还为许多政府官员和上层人士提供服务,并获得很好的疗效。当前,中医办医的模式主要有:

   (1)中医诊所

    在国外,中医主要以个体诊所的形式存在,充分发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满足当地居民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如美国有7000个中医诊所,针灸师1万人;英国有600个中医诊所,中医针灸师3000人;新加坡有800家诊所,中医师1500人;日本从事汉方医学的有15000人,德国有30多家中医诊所,加拿大近百所中医诊所,墨西哥有针灸师500多人等。

   (2)在医院设置针灸科或中医科

    在医院设置针灸科或中医科是中医在境外的办医模式之一。如在古巴,有许多医院都开设有中医科和中医病房,中医科门诊量达2万人次;在巴西,600多家医院开设了针灸科等。

   (3)合办中医院或中医门诊部

    20多年来,随着中国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加速,中国与有关国家合办中医医院或中医门诊部的模式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德合办的魁茨汀中医院和中国南非合办的中国中医诊疗院等。   

   (4)援外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国政府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向非洲和中东地区派遣了援外医疗队。目前,在40个国家的42支医疗队中有中医师110人,占医疗队员总数的10%。他们用中医、针灸等中医疗法为当地民众治病,有的还担负了所在国政府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使受援国政府和人民感受到了中医药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 学历教育持续发展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许多国家根据中医医疗服务的市场需要,加强了对中医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自主培养

    虽然国外自主培养中医人才的规模并不大,而且以私立学校为主,但也为社会培养了不少中医人才。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日本、韩国已建立了政府承认的以中医为基础的汉方医学和韩医教育的正规高等院校;在美国,注册的中医学院有72所,经教育部审查批准的达30所;在英国,有政府承认的五年制伦敦中医学院;比利时建立了开展中医本科学历教育的李时珍大学;德国有38个医学院开设了针灸课;法国政府批准在9所公立医科大学开设针灸课程,同时还在法国成立了第一所跨国性的欧洲中医大学,学制5年;巴西有6所医科大学设置了针灸课程;新加坡有11所中医药院校,有的院校还开设了研究生课程等。这些教育机构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的中医人才,满足了社会的需求。

    (2)合作办学

    近几年来,中国中医药院校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开展合作,成立中医药学院或在大学开设中医(针灸)专业,共同培养中医药(针灸)人才。有些国家本土的针灸、中医教育正在向正规学历教育发展。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了中医学院合作,在泰国华侨崇圣大学合作开设中医本科专业和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互派师生进行学习交流;马来西亚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习临床和毕业实习;墨尔本新里昂州立大学医学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在中医药教学和学术药酒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英国针灸基金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建立了伦敦中医学院;德国魁茨汀中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同创办了中医学校。

    (3)中国培养

    当前,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医学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中医教育更为缺乏,目前仍主要靠国外培养医生,比如去欧美留学,回国执业开诊,或受聘于国立医院。中医师多由中国或其他亚洲国家培养。自20世纪60年代起,来华学习中医者已逾千人,几乎遍布非洲的55个国家和地区。学制从3个月到5年,有些人还读了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之前,要学习汉语1~2年。仅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的非洲留学生有数十人,分别来自埃及、马里、贝宁、摩洛哥、卢旺达、布隆迪、科摩罗、马达加斯加、赤道几内亚、索马里10国。

据有关数据统计,多年来来华接受中医药教育和培训的留学生人数一直居自然科学中来华留学人数的首位。仅2003年,全国27所中医药大学在校留学生3221名,新招4212名,毕业783名。其中,来自亚洲各国的留学生最多,其次为大洋州、欧洲和北美洲。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逐步成为当地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骨干。

4. 科学研究得到重视

    美国国会于1992年成立了国立卫生研究院替代医学办公室,1999年办公被赋予更大权利,提升为国立替代医学中心,预算呈递进式增长。日本有汉方研究学术组织及团体近百个,从事汉方医药研究人员近3万,有44个公立或私立大学建立了专门的生药研究部门。德国联邦卫生部拨款支持针灸疗效的研究,德国出版的中医学和针灸学专著、译著约为250种,各种各刊物上发表的有关文章近1000篇;国际上约有170多家大型国际制药公司、40多个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在从事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药物的研究开发工作。

5. 国际市场对中药产品需求加大

    近年来,中国中药产品出口总额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04年达到7.2亿美元,占中国医药产品总出口的6.1%。除出口到传统的亚洲、美国市场外,中医近年来出口到欧洲市场的数量逐年上升增加,年均增长率超过26%。中药出口到沙特阿拉伯、也门、和阿联酋等中东地区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中药已出口到非洲的37个国家。中成药的出口80%集中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中药提取物的出口80%集中在欧洲和美国,中药材(包括饮片)主要出口到日本和韩美国、德国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

6. 政府间交流逐渐增加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后,加强了与世界卫生组织在传统医疗方面的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WHO在亚洲设立的15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有13个与中医药有关,其中7个设立在中国。2003年,WHO在《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采纳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建议,明确指出针灸、中药等传统医药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在人类保健中发挥这日益中药的作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医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尤其是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幅增加。中外政府间协议框架指导下的高等院校、科研、生产机构间的合作持续增多,如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中坦)、合办魁茨汀中医院(中德)、中医药治疗大肠肛门疾病(中日)、中草药防治血液病(中澳)、中医药治疗哮喘(中俄)、中医药防治肿瘤和糖尿病(中意)等,由于得到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中医药国际交流的水平和层次明显提高,由原来分散、自发的劳务和产品输出逐步向中医药教育培训、科研与开发和医疗服务合作转变,正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优势项目。1986年前中国政府对外签署的卫生协议中较少有中医药内容,在政府层面与中国开展中医药交流的国家仅数个。这一状况近20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到2004年12月为止,我过已与51个国家签订了含有中医药条款的卫生合作协议,另外还签订了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达到17个。这些协议的签订和实施,推动了政府间在中医药管理、科教、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中医药的对外贸易。

7. 民间渠道继续拓宽

    国际性和区域性中医药学术组织不断建立。欧洲成立了许多专门的中医药学术团体;美国18个州设立40多个中医针灸学会,创办近10种中医、针灸杂志。国际传统医学领域内两大国际性学术组织——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和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分别与1987年和2003年成立与北京,汇集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学术团体、超过10万名中医药从业人员。这些国际性和区域性中医药学术组织为在世界上传播和推广中医药、规范中医药国际市场、维护中医药从业人员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中医药机构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积极加强与有关国家医药机构的合作,并取得了是实质性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在项目合作方面:截止到1996年,累计合作项目约80项,而到1998年后,国际合作项目明显增多,仅2002年当年的启动项目就接近70项。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共与42个国家和地区及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274项中医药合作项目,年均增长率超过30%。在学术交流方面,据全国28个省市中医药机构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中医药机构接待的国(境)外访问团组批次及人数、派出的中医药团组批次及人数在真题上均呈上升趋势。1999年至2003年,来访团组达1775批、约2万人次,年均增长率20%;中医药派出人员1190批、3000多人次,年均增长率超过6%。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国家除日韩朝等东北亚、新马泰等东南亚、美国为重点的北美、欧盟为核心的欧洲等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地区外,非洲、南美、中东、澳洲等地区的国际交流合作开始明显增加,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地区范围不断扩大。据料及,1996年以前累计与中国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国家约20多个,至2005年累计超过100个。

(二)世界中药发展现状

    80年代以来,中国中药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从而加速了传统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据不完全调研统计,目前世界上欧、亚、非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64个国家共有2122个中医药机构(中国除外)。

    日本是世界上接受应用和研究汉方药较早、较好的国家,他们非常重视古代经方的研究,其常用的318首方药中,出自《伤寒杂论》的就有119方之多,汉方药同样可列入医疗保险。

    不仅在受中华文化影响比较大的东亚如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民众对中药等传统医药有着广泛的认知度,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替代疗法。据美国1997年的统计,90%以上的人认为替代疗法有效,70%以上的人经历过替代疗法。

    在澳大利亚,政府及其高等教育界承认中医是一门科学,并于1995年宣布开办中医硕士课程。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于1995年3月正式开办了中医五年制本科双学位课程,这是西方社会首次成功设立中医正规大学课程,中医学术地位从此得到西方国家的肯定。1994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并于1995年5月28日正式发布实施《膳食增补剂》法令,将草药作为增补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决定从1995年起将原来列为健康食品的传统中药改按药品管理,中国、印尼、中南美洲和欧洲出产的许多草药可以作为药品在美国申请注册。中药作为药品进入美国社会是一次较大的突破,将给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带来重大影响,给中国中草药及产品出口提供了新的契机。

    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大,易产生抗药性,而天然药物在这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纯化合物新药开发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使植物提取物和复方药物的开发成为新的选择;“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成为时尚,使天然植物药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医疗保健的良好选择。对植物药的认可,营造了巨大的天然植物产品市场。在国际医药市场,天然药物已占30%份额,市场销售额约270亿美元;1994~1997年美国植物药销售额从50亿美元增至12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1994年欧盟草药零售额为60亿美元,并以年增长10%的速度发展;日本汉方制剂1993年销售额达2500亿日元,年增长达15%以上。包括中药提取物在内的植物提取物是植物药制剂的主要原料,并可应用于营养补充剂、化妆品等,是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上的核心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许多顽症,如心脏病、癌症、脑中风、艾滋病、病毒性传染病等难治性重大疾病的出现,以及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耐药性以及药源性疾病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国际市场对于中药了解和接受程度加深,全世界已有124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

    各国政府主管当局对传统医药管理有所松动,从民不举官不究的默认,到纳入国家的行政管理,给予植物药和传统医药的合法地位。1994年10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膳食补充物法》,标志着西方政府对天然药物和传统药采取了一种较为灵活的管理态度。在一些受传统医疗传统药物影响较深的国家和地区,已正式将传统植物药列入了药物管理,如日本厚生省对进口药品的管理(GMPI),给予植物药和传统药品以有别于化学药物的管理办法。欧盟及加拿大、德国、法国等也将包括中药在内的草药纳入了政府药品管理之列。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已通过中医合法化的立法程序。在研究和开发上,美国FDA成立专门机构研究草药。德国、法国、英国等也都加强了对植物药与传统医药的研究。科学家亦在加紧开发全新天然药物。如美国华裔研究人员在非洲丛林中找到一种真菌“伪黑团壳”,从中分离出一种5环化合物,共作用类似于胰岛素,且可以口服。欧洲科学家发现来自雪花莲的提取物“雪花胺”可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大麻提取物可治疗多发性硬皮病,从菲律宾产的“麒麟菜”(一种海藻,又名“角叉菜”)中提取的天然多糖“卡拉胶”可治“杜兴氏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等。

    中草药已引起欧美日等国家制药工业的关注,不同规模的制药企业不断增多,1995年,美国草药市场达到184亿美元。日本是除中国之外使用中药最早、最普遍的国家,也是中药研究与发展先进的国家。目前日本有汉方药厂700多家,有210个中药方剂纳入医疗保险,约有3万人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德国对植物药及制剂的研究开发也十分重视,对银杏叶深入研究,并由银杏开发成银杏内酯制剂。德国Aroba药厂垄断了草药制剂的欧洲市场,现代化大型制药企业涉足草药生产与市场销售是欧洲草药发展的一个信号,德国是欧洲诸国中草药最大销售国,年销售额达22亿美元。中国中成药产量1984~1993年增加了93.6%,年均增长8.14%,销售额增长4.6倍,中药在国内中西药市场销售总额的比重达39.34%。1990年以来国际中药市场贸易额成倍增长,目前中国中药年出口额仅占国际传统药物市场的2%,占世界药物市场的0.18%。另据有关人员预测,从1993~1998年欧洲植物药市场销售规模将以8%~15%的年增长率递增,北美洲植物药市场1993~1998年年均增长率约为12%。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中药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北京2000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上,WHO推动中药等传统药物和植物药进入各国的医疗卫生保险体系作为该组织2002年前的三大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的国外热潮将使国内的春天早日来到
外国西医争相学习中医,“中医是一张年轻的新面孔”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传统中医药新发展:中医药 互联网大势所趋
辛.国学堂--梁冬对话倪海厦1(下).辛.[西医、西药、西方医疗体系的问题]
中医带你看世界(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