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平二郎庙

        二郎庙位于高平市市区西北8.5公里寺庄镇王报村北的土岗上,这里地势平坦,西面群山连绵如屏,东面丹水潺流含烟,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好地方。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二郎庙是一处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群,庙内共保存清代建筑14座;金代建筑1座,其中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的戏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现存最早的戏剧舞台。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郎庙创建年代不详,至迟在唐代时已存,庙院座北面南,单进院,现存建筑有:戏台、献殿、正殿、东西垛殿、廊房等。历代屡有修葺,戏台为金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遗物。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悬山式屋顶,前出廊,筒板布瓦盖顶,琉璃脊饰,柱头斗栱五铺作,补间斗栱各一垛,通长施用大额枋,无普柏枋,建筑在一个高1.5米的台基上,柱头砂岩石,柱础方形,青石,雕刻精美,为明代遗构。

  献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式屋顶,斗栱四铺作,无补间斗栱,建筑在一个高1米的台基上,明代遗构。

  戏台,面阔一间,进深四椽,歇山式屋顶,筒板布瓦盖顶。建筑在一个高110厘米的台基上,平面为正方形,台基略呈长方形,长7.4米,宽5.9米。戏台四角施用粗大圆形木柱,前檐两角柱下墩接砂岩石础。柱头上四面置大额枋,额枋上设置斗栱,转角栱四垛,补间斗栱每面两垛,看上去每面皆为四垛斗栱。额枋下施雀替,转角栱施45。斜栱,补间斗栱四铺作,单抄双下昂,无耍头,戏台内无梁枋,斗栱直接支撑屋面。华栱上置一小斗,再施垫木承托昂尾,斗栱后尾置一小斗,斗上置枋,枋上设置檩椽,整个建筑简洁而牢固。由斗栱直接支撑屋面的建筑形制,是王报村二郎庙戏台的独创,在其它建筑中实属罕见,整个建筑结构为金代原制。在台基的束腰处有残刻画三块,有化生童子、莲花、缠枝花等,并刻有“时大定二十三年岁次癸卯秋十有三日,石匠赵显、赵志刊”的题记,为该戏台提供了确切的创建年代。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金代建筑戏台,为研究我国的戏剧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物价值。二郎庙戏台为金代建筑,并且创造了不用梁架由斗栱直接支撑屋面的建筑形制,结构简洁牢固独特,为我国的古建筑增添了重要的篇章,但该建筑损毁严重,急待进行抢救保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游山西十大古戏台 砖瓦屋檐诉说百年沧桑(上)
「三晋沧桑」全国现存最早的戏台——高平王报村二郎庙金代戏台
寻觅鲜为人知晋城高平古建筑
最古老的戏台在王报村二郎庙(金.国7)--高平寺庄镇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4)
在晋城乡下,寻找中国最古老的戏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