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桶很忙

马桶很忙


“快餐店冰块不如马桶水”,无数消费者表示中枪倒地。快餐企业毫无疑问需要反省和整改,但公众该如何看待这则新闻呢?菌落总数超标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720日央视一档节目扔出一枚迟来的炸弹,称市面上很流行的几个快餐店提供的食用冰块细菌超标严重,甚至不如马桶水1。之所以说是迟来的炸弹,因为该新闻最早是由英国记者爆料2,当时我就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国内好不到哪去(悲观一点,国内只会更差),所以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倒是一点也不意外了。

这个新闻选题其实是很取巧的,因为它选择了极具冲击力的“马桶”这个恶心人的参照系,从这一点来说,中外记者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但我不清楚国外记者是不是还有这样的癖好,比如:牙刷比马桶脏3;键盘比马桶脏4;鼠标比马桶脏4;手机比马桶脏5;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比马桶脏6……….小伙伴们估计又惊呆了。喂,到底有没有比马桶干净的地方啊!可能还真不那么多,因为如果按新闻中的这种做法,我们的口腔都远不如马桶干净啊亲!

为什么马桶水还这么“干净”呢?那是因为马桶水也是自来水,只要是自来水就要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而自来水里有余氯杀菌,细菌当然就少。即便马桶水是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其中也是要求有一定余氯,因此细菌也不易生存,当然中水是不对菌落总数作要求的,毕竟它不入口。另一方面,马桶如果是刚冲过甚至是反复冲过,然后立即取水,这和自来水有什么本质区别吗?还有个细节,理化检测中心的马桶水是淡蓝色,应该加了洁厕灵,而洁厕灵也是可以杀菌的。如果混着屎尿,或者好久没冲过了(余氯早就没了),再取样测定,结果一定截然不同。(相当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记者们“醉翁之意不在水”:他们采的不是水而是马桶。

说完马桶,还是应该说说为什么食用冰菌落总数会超标。按照SB/T 10017-2008 的规定,食用冰的制作原料要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GB5749,也就是说可以用自来水做冰块。食用冰一般是用制冰机做的,如果是直接用自来水冰冻,按说细菌不会太多,因为自来水的余氯可以杀菌。但是由于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细菌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所以从水进入制冰机到进入实验室检测,有很多个环节可能被污染,比如制冰机、接触食用冰的工具、装食用冰的容器、记者采样过程、甚至实验过程都可能污染。比如某快餐店冰块菌落总数120CFU,我还真说不好到底判定不合格呢还是需要复检,因为在细菌的世界里,120100说实在的,区别很小,记者采样时一个小疏忽就会跑偏。而那个2000CFU的,可能他们真得好好回溯一下,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赶紧改进。

那么菌落总数超标意味着什么呢?其实它是反映细菌污染水平和卫生质量的指示剂,超标只能说明这些快餐店存在卫生隐患,生产操作可能不够规范,食品卫生状况有待改进。由于是记者自行采样,并不符合监管的法定程序,因此恐怕监管部门也不可能以此为依据进行处罚,但仍然可以对企业提出一些警示。但是,是否真有很大危害则应该另当别论,是否有必要和“马桶”一起来恐吓公众值得思考。

新闻中的专家对菌落超标给出了一些解释,比如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说“菌落总数超标,就意味着致病菌的机会就增加了。甚至还可能造成食物的腐烂、变质”,而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某副教授说“人体食用这些菌落超标的食物后,也会破坏人体中有益的菌群,引起痢疾、拉肚子、腹泻等疾病,故不宜食用”。外行人看来,这俩专家都挺懂行,可有趣的就在这里了:他们其实分别说了对方擅长、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当然,是否是记者有意截取的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看来,菌落总数超标导致食物腐败变质是确有其事,但前提条件是长时间储存于适宜环境和提供适当的营养成分。其实不超标也能腐败,只要有导致腐败的细菌存在,提供营养和适宜环境,腐败不过是个时间问题。食用冰自己是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它没营养、温度低,一般都很快吃掉,除非你把冰块放到饮料里,在适宜温度下放置较长时间。

菌落总数超标就破坏肠道菌群这个说法实在是有点耸人听闻了。肠道菌群怎么来的?不就是生出来之后从母亲的乳头上、从自己的小手上、从空气中日积月累吃进去的吗?我们每天不知道吃进去多少细菌,人类肠道里常年居住着1-2公斤细菌,数量高达100万亿,食用冰里的那点细菌哪有这个本事撼动如此庞大的“地头蛇”?菌落总数超标的食品也未见得会导致痢疾拉肚,毕竟菌落总数代表的主要是“杂牌军”,而它们在人的嘴里、脸上、手上、空气中到处都是。导致肠道疾病的还是以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为代表的“精英部队”。

实际上,菌落总数在国际上通常是企业用来进行生产过程的规范控制,很少用来判定食物是否合格。比如日本乳品生产规范要求清洁区菌落总数小于30CFU(指用一定检测方法得到的测定值),30-50只能算准清洁区,如果超过100就算严重污染不能进行生产。我国的《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12693-2010)也有这样的分区,其中清洁区也是要求30CFU以下。

食用冰到底还能不能吃?如果我说吃这么点微生物不会有事,一定会被人骂死,但确实已经有无数人默默的吃下这些冰块啥事没有,包括我自己。这么说并非给企业打保护伞:既然国家有规定就得执行,不能含糊!但我并非标准管理的专家,所以这个超标到底怎么解读确实还没把握,因为那个食用冰标准也只是个推荐标准。况且记者自行采样得到的数据是否可靠,是否能用于合格判定也有待商榷。但是,菌落总数确实能反映这些快餐企业的卫生状况,要知道食用冰只是他们提供的五花八门的食品之一。快餐企业完全有必要借此机会,好好梳理一下可能出问题的环节,严把卫生质量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


 注:此文发布后,松鼠云无心给出了如下补充

云无心:考了点古,冰块比厕所水细菌还多的检测,最早是美国一个12岁的中学生做得课外科技活动,其因是他的朋友总吃冰块他不爽。结果跟央视的这个一样。后来还有一些类似的更严谨一些的检测,结果也都差不多。冰块细菌多的原因不是自来水,而是与制冰机和取样有关。看起来,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来水简单过滤制冰不能食用
这些地方很容易“脏”
肯德基真功夫被曝冰块菌落超马桶水 肯德基发道歉信
英6成麦当劳冰块脏过马桶水 中国店称没问题
莫让凉爽的冰饮使人不爽
食用冰块比马桶水还脏 专家解疑食用冰能不能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