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路军主力师的“跟我来”!伤亡4000余人,班长以上就有近千人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全军下辖3个主力师,含总部人员在内编制有45000人。
其中以红二方面军为主加陕北红军及总部直属队一部改编为第120师,全师下辖第358旅(第715团、第716团)、第359旅(第717团、718团)、教导团、骑兵营、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特务营,合计14000人。
上述编制中虽然有骑、炮、辎、工、特等师直属营,实际上只不过是凑编制用的。当时老蒋既没有给我们发炮,也不会提供什么工兵、辎重器材,上述各直属营除了骑兵营名副其实外,其余实际都是陕北红军改编的纯步兵部队。
120师具体到前线参战时,实际所带的是第358旅(第715团、第716团)、第359旅的第717团和师属教导团,共计8200余人。第718团及各直属营实际是留守陕甘宁,后来大部分被改编为守备团了。
自1937年10月起,120师开赴前线的部队开始与日军作战,打出了著名的雁门关大捷,有力支援了忻口前线国军的作战。
待正面战场的战事沉寂之后,120师又活跃于晋西北战场上,打出了著名的收复晋西北七城之战,重创了日寇。
然而全面抗战初期的日军战斗力比较强,即便我们以老红军的阵容与其作战,也是要付出相当大代价的。
据120师统计,全师到1938年6月时,伤亡已经达到了4027人。要知道,该师在大半年前开赴前线的兵力,也不过是8200余人而已。
在这伤亡的4027人中,班长以上的骨干、干部就有954人,占比达到了约四分之一。
其中包括1名团长、1名团政委、1名团参谋长、1名团政治处主任、1名政治股长、5名团政治工作员、5名营长、4名营教导员、6名副营长、4名参谋、75名连长、49名连指导员、24名支部书记、15名副连长、185名排长、27名副排长、550名班长。
很显然,在这个伤亡构成中,各级指挥人员的占比是相当大的。我们常说我军的战斗风格是“跟我来”而非“给我上”,从120师在全面抗战初期的伤亡明细中,也的确能看出这一点。
笔者的家乡曾诞生了著名的“平山团”,这个团是在一个多月时间内拉起来的,主要由部分老红军骨干及当地征募的新兵组成,后来编为120师的新718团。
新718团开赴到山西战场时,除了红军骨干外,大部分新兵都是没有实战经验的,笔者的先辈就是当时新兵中的一员。
老人家回忆当时的对日初战,是在通过山西宁武的封锁线上。当时日军的枪法极准,甚至看不到对方,身边就有人中枪倒下。不少老红军干部在掩护新兵时牺牲,这些南方口音的上级和战友们,用鲜血和牺牲给初上战场的新兵们上了第一课。
实际上在当时的八路军中,原则上是不会贸然让新兵部队上战场的。因为新兵在没有经过整训前,并不具备多少战斗力,直接上战场肯定会遭到重大损失。
但是在敌后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四处皆有敌军,诸如通过日军封锁线之类的战斗,不是想避免就能避免的。
而在最关键的时刻,为数不多的老红军干部发挥出了骨干和榜样的力量,保持了新部队的组织性,掩护了新战士,但自己却流血牺牲了,这对新战士是极大的教育。
如果像某些军队一样,遇到危急情况,军官自己就跑了,那新兵还怎么形成战斗力?
而说到具体形成战斗力的问题上,我们当时采取的是“以老带新,逐步巩固”的策略。
在某一场战斗中,有一个主力团参战的话,一定要带一个新团练手。战斗中主力团承担主要战斗任务,新团只是承担辅助任务。如此多打几次的话,新团的战斗力便会逐渐形成,进而也能够独当一面了。
在新团中,当然也并非全都是新兵,而是部分骨干加大部分新兵的模式。
在新团参战时,这部分骨干同样是发挥带头作用,连带着让新兵逐渐适应战斗,由部分到整体地形成战斗力。
八路军最早成立的一批新团,很快就被带成了主力团,其实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培养成的。
当然,在以老带新的过程中,老部队和新部队中的骨干要做表率,进而伤亡也会不小,甚至是占到了大头。
以120师717团在1938年2月的三场战斗来说,三交镇战斗牺牲10人,其中7人为老红军;平社战斗牺牲19人,其中14人为老红军;石岭关战斗牺牲16人,其中9人为老红军。
进而延伸到整个120师在全面抗战初期的战斗来说,伤亡4000余人中,班长以上的干部和骨干就达到了近1000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老红军,甚至很多都是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
这样的代价当然是不小的,第716团在雁门关初战中,参战主力营一仗就伤亡100余人,连团长贺炳炎的衣服都被子弹打穿,警卫员也身负重伤。
时任716团政委廖汉生回忆当时的战斗:
根据我们在红军时期的老经验:打伏击战,只怕敌人不来,只要他钻进伏击圈,那么这一仗消灭敌人的把握十分就有了八九分,特别是当部队往下一冲,敌人就垮了,战斗也就接近尾声了。
但是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凶猛残暴的日本侵略军,正像战前贺龙师长提醒我们的那样,日军的战斗力与过去的敌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遭我突然打击后很快就从一时的慌乱中清醒过来,趴在汽车肚子底下用机枪向冲下山来的我军扫射。
面对这样的敌人,我们的战士们还是冲上去与其搏杀,将这些鬼子一个个揪出来干掉。
像这种出乎预期的短兵相接,是需要极大勇气和实力的,当时我们的步枪上没有多少刺刀,很多战士们是用大刀与敌人肉搏。在初战雁门关的战场,我们牺牲了11连指导员以下50人。
在了解了日军的战斗力之后,我军的战法进行了改进,然而在当时敌我两军技术装备的差距下,哪一仗也都是硬仗。
120师当时全师只有4门迫击炮,装备最齐全时不过每个营3挺重机枪,每个连3挺轻机枪。而在部队扩充之后,这个装备也要散开了。
而日军当时仅仅是步兵大队就有2门92式步兵炮、8到12挺重机枪、36挺轻机枪和36具掷弹筒,双方在武器数量、质量、火力持续度层面的差距都不小。
我们跟日军作战,只能维持短暂的火力密度,然后就是短兵相接。敢于刺刀见红,这不是简单说说,而是真的要打出来才行。
前面重点提到了新部队的问题,当时我军的任务不仅仅是以老骨干跟日军玩命打,同时还要肩负开辟根据地,培养新部队的任务。
否则以120师开赴前线8200余人的实力数,在如此残酷的战斗中,很快就会伤亡殆尽了。即便能取得很好的交换比,那接下来的抗战又怎么办呢?
所以新部队一定要培养,实际上120师到1938年初已经发展到了2万多人,其所辖的两个主力旅都充实为了三团建制,此外师部还直属有部分团级的支队,支撑起了整个晋西北的敌后抗战。
我们常说战斗力是打出来的,但不是盲目打出来的。老部队如何带出新部队,新部队如何形成战斗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又如何开枝散叶,打出更多有战斗力的部队,这不是说说话就能办到的。
尤其是在没有充足武器供应、粮草补给的情况下,还要在敌后作战的环境下完成这一切,实在是难度极大。
在这种情况下,从制度到单兵方面都要有充足的规划。以上我们只是谈到了老红军骨干在这一过程中的带头作用,其实当时八路军新部队战力形成的要素还有很多。但仅仅从“跟我来”的战斗作风来说,就不知道要比“给我上”在本质上要好出多少数量级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仗缴获日军4挺重机枪!718团新兵打鬼子,大刀片子换机枪
老八路“分兵”作战:2000多人的新主力团,是如何打出来的?
彭德怀打关家垴之战的五个原因:不得不打!
1940年的八路军:步兵团平均弹药量,不及日军大队十分之一
东方欲晓将星落 长空泣血谱壮歌(3)
老萨的历史真相档案之九十五--一寸河山一寸血(新抗战系列之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