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给了多少援助?谈谈国民党军武器装备来源

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正规军430万,我军只有120万,双方力量差距最悬殊的并不是兵力,而是武器装备关于国民党军的美械装备部队,很多人都误以为国军只有39个或36个美械师,其实,国民党军所获得的美援装备远远超过了人们的认知,正是由于美国在背后的大力支持,国民党信心满满,方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发动内战。

今天,就来说说美国为支持国民党打内战提供了多少美援,谈谈国民党军的武器装备类型和编制。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部队按照武器装备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美械、日械、国械、杂械。

美械装备部队

国民党军的美械师的正式名称是美械轻装备师,装备水平与美军自己的陆军师其实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装备的坦克、火炮、汽车等重型装备数量方面。抗美援朝时,志愿军与美军开打,方才知道真正的美械师完全与国民党军的美械师是两回事。而与之对应的是,美军对中国军队战斗力的认知原先也来自于国民党军,在朝鲜战场遇到志愿军后,方知被委员长骗了。

国民党军的美械师按照编制应辖步兵三团,炮兵两营(榴弹炮、山炮各一营)及工兵、辎重各一营、特务连、搜索连、卫生队、军乐队、无线电队、军医院各一;每团辖步兵三营,迫击炮、战防炮各一连、特务排、卫生队各一;营辖3个步兵连和1个机炮连。每个师装备有M-1汤姆森冲锋枪1080支,M-1卡宾枪540支,M-1903春田步枪4500支(新一军、新六军每师有步枪7000余支),重机枪72挺,轻机枪270余挺,六零迫击炮170门,八一迫击炮36门,37毫米战防炮24门,75毫米山炮12门,105毫米榴弹炮12门。

驻印军在印度蓝姆迦训练时的老照片

但实际上这样的装备只装备新22师和新38师,后来的新编30师、14师、50师为了适应缅北复杂地形,把炮兵改为一营(山炮营)。由于原准备将第8师空运印度但未去,于是出现了新22师和新38师两个师瓜分三个师装备的情况,如新编38师实辖三个炮兵营。

因而,驻印军(新一军新六军)是国民党军中装备最精良的部队。另一个能拿满3个美械师装备的是国内的74军。

由于史迪威的坚持,国内首先装备美械的是在滇西的远征军,由于此时滇缅公路还未打通,全靠驼峰航线运输,因而,远征军是装备美械最少的美械师。其后,随着滇缅公路打通,运力增大,国民党军随后装备的美械部队的装备水平要好于远征军。总体上来说,国内的美械部队大体是按照三个师分给两个师的美械,由军内自行调整。因而,国内的全美械师并未达到轻装美械师的编制水平,在装备美械的同时也装备了一部分日械、国械。

国内的美械军的编制为:每军一个榴弹炮营,每营配备105榴弹炮12门;每师一个山炮营,每营配备75山炮12门;每团一个战防炮连,配备战防炮4门;每营一个迫击炮排,配备81迫击炮两门;每营一个火箭筒排,配备“巴祖卡”火箭筒两具;每个步兵连配有轻机枪9挺,“汤姆森”冲锋枪18支,60迫击炮六门(每排两门)及火焰喷射器1个。每个军部和师部配备设备完善的野战医院一所。自军师至每个营连都配有完善的通讯设备,包括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两用机。其他还有工兵器材和运输工具。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推行整编师,后面的情况就让人有点搞不懂了。孟良崮战役歼灭整编74师后,我军缴获山炮28门,战防炮14门,迫击炮52门,60迫183门,火焰喷射器11具,火箭筒43个,掷弹筒18个,枪榴弹筒43个,各种机枪3468挺(内汤姆式1210支,加拿大冲锋枪1272支),步枪6977支,战防枪1挺,卡宾枪4支,手枪365支。除却榴弹炮营、战车营、辎重营未参战,及另歼灭担任掩护的整83师57团等因素,这种装备水平与美械军、美械师大为不同。

日本投降前,完成了驻印军6个师和国内30个师的换装。为了安抚原定在第二期装备美械的地方实力派,蒋介石决定将后运来的3个师的装备以及原来第一期美械师的预备装备拿出一部分,组建了一批半美械部队。基本上按照步枪、轻机枪与82迫击炮为国械,重机枪、冲锋枪、六零炮、战防炮、火箭筒、火焰喷射器为美械,军(整编师)所辖炮兵营为日式野炮。从火力看,半美械师并不比全美械师差多少。比如同属汤恩伯集团的52军(半美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要好于汤集团主力13军(全美械)。

国民党军的青年军于1944年下半年组建,虽然是美械师的编制,但是并不在预备装备美械的名单上,因而,其美械轻装备也是从国内的美械师预备装备中匀出来的,轻武器基本上美械,但比美械部队有所缩水,如战防炮改为战防枪,重武器则山炮改为迫击炮,榴弹炮改为日式山、野炮。由于缺乏老兵且装备水平低于美械和半美械师,解放战争时期表现并不好。

日械装备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接收了一百多万日军装备,组建了日械部队。由于蒋介石命令日军不得向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因而,除部分孤立据点的日军被歼灭,装备被我军缴获外,关内绝大部分的日军装备都落入国民党军手中。

关外的关东军主要是向苏军投降,我军挺进东北后苏军向我军移交了部分仓库,也移交了部分日军装备,但是与国民党军在关内接收的日军装备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

国民党军的日械部队细分的话可分为两种:

1、全日械装备,编制为军(整编师)辖一个日式野炮营,师(旅)辖一个日式山炮营,团辖迫击炮、步兵炮各一个连,每营有6挺重机枪,每连9挺轻机枪、6个掷弹筒,全师共装备步枪5000支。

2、日械美械混合,编制上与全日械部队相同,但是将日式的92步兵炮和掷弹筒改为战防炮和六零炮,并增加了冲锋枪、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

日制九四式山炮

与日军相比,国民党全日械装备部队连一级比日军一个中队少了3具掷弹筒,营一级比日军的大队少了两门步兵炮,重机枪数量相同,团一级重火力超过日军的联队(早期),师(旅)和军一级重火力稍弱于日军的旅团、师团(日军师团一般装备12门75毫米野炮,24门75毫米山炮)。而日美械混合部队,在营、连一级的火力则有较大加强。

总体上说,国民党军的日械(含日美械)部队,仅从火力输出来说,团、营、连与日军的联队以下基本相当或稍胜出。不过日军在研制出更先进的九四式山炮后,原在师团配属的老式四一山炮被下放给联队,这时候日军联队的火力强于国军日械部队的团一级。

国军中的日械部队

1948年以后,国民党已能仿制美式六零炮等一些美式轻武器,因而国军中的美式装备大大增加,日械部队中也开始补充了部分美式轻武器。

日械部队在重火力、自动火力方面自然无法与美械部队比,比如黄百韬兵团的主力25军仅有48门日式山野炮,但是,从战斗力来说,并不是所有美械部队都能打,日械部队不能打。25军难打程度远超一般的美械军,战力不输国民党的五大主力,而美械的整83师(出身自与74军同门的100军),在解放战争时期表现极差,到后期竟然被粟裕司令员划入与贩盐部队44军一个档次。

国械装备

国民党军的国械装备部队,从编制来说与日械部队相同,所不同的是步枪为中正式,轻机枪为捷克式,重机枪为民24(马克沁的国产版),迫击炮为美式六零炮和国产82迫击炮,同时,还装备有美式冲锋枪、火箭筒、火焰喷射器等。重火力则是日式的山炮、野炮。

轻武器方面,由于中正式、捷克式、马克沁等均优于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歪把子机枪和九二重机枪,因而,国民党军的所谓国械装备部队火力要强于日械部队。

除此之外,国民党军的杂牌部队编制不统一,装备既有抗战前进口和生产的装备,也有抗战期间苏联、比利时、捷克、加拿大等多国援助的武器,可谓五花八门。这些部队也被称为杂械装备。

国军中的日械、国械、杂械部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定陶战役歼灭的整3师,标准的国械部队,但是,由于师长赵锡田是顾祝同的外甥,朝中有人好办事,因此以补充战损的名义拨给了整3师大批美式装备。战役打得相当艰难,我军的战报则是将整3师定义为半美械师。

傅作义的35军是标准的杂械部队,1945年绥远战役时我军就从傅作义部、马占山部缴获了大量的苏制转盘机枪。随着傅作义升官,35军转而成了美械军。只是,由于缺少重武器,35军轻武器主要为美械(也有一些苏械、国械),重武器则主要是日式山、野炮。

日制三八式75毫米野炮

日制九零式75毫米野炮

真正能称为杂械的主要是一些没有后台的地方部队,如川军、黔军、西北军、马家军等。比如卢沟桥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枪的29军,抗战时虽然番号扩编为33集团军,但是国民党不积极给予补充,到抗战胜利时的59、77、68军不仅人数少,装备也差,沦为了二流部队。阎锡山因为有太原兵工厂,晋军的装备是晋造和日械。

美国给了国民党政权多少援助

抗战时期,美国是各国中给予中国借款最多的国家,从1939年的桐油2500万美元借款起,共给予中国6.7亿美元的贷款,占各国援助总额的53%。

参考阅读:抗日战争时,有哪些国家援助了中国?前期的美国援助日本更多

1941年4月,罗斯福宣布中国适用租借法案,至日本投降,中国通过租借法案获得了8.4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军用物资7.78亿美元(其余为滇缅路修路、运费、美军顾问团费用等)。这7.78亿美元物资的一部分装备了国民党军36个美械师。

美国强大的第58特混舰队,包含六、七艘埃塞克斯级舰队航母和数艘护航航母,上千架飞机,以及护航驱逐舰等等,而这一支舰队的所有装备也仅仅花费了10亿美元。可见当时的美元相当值钱。

远征军退入印度后,史迪威开始用美械装备、训练驻印军。蒋介石向美方提出要在国内装备100个美械师,讨价还价的结果是美国答应第一期装备30个师,待滇缅公路打通后再装备第二期30个师。

由于蒋介石赶走了史迪威,这让马歇尔相当恼火,加之国民党军在豫湘桂战役的糟糕表现,以及美国对日作战的顺利,苏联答应击败德国后参战,等等因素作用下,美国在完成了第一期30个师后(另有驻印军6个师),未积极实行第二期计划。日本投降后,美国仅运来了第二期的3个师装备,其余的第二期装备都给了印度(英国)。

国民党用这39个师的装备共装备了13个全美械军:新1、新6,2、5、8、13、18、53、54、71、73、74、94军,其中新1、新6、74军分得了9个美械师装备,其余10个军分得20个美械师装备;10个半美械军:20、26、28、46、52、60、62、64、92、93军,瓜分了10个美械师装备。

美械部队的标志性装备105毫米榴弹炮

美械部队的标志性装备75毫米山炮

如果认为内战开始时国民党军仅有这些美械装备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日本投降后,美国仍然通过租借法案给予了国民党大量援助,从八一五后至1946年6月底,短短十个月的时间,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给予国民党的物资即达7.8亿美元,超过了抗战时期总和。所以说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美国再怎么辩白都是苍白无力。

这7.8亿美元的物资包括而不限于:

1、以废铁的价格购买了一批已运至印、缅的美械装备与物资,计有价值6800万美元的车辆(1.5万辆汽车)及价值5000万美元的军火(内有100余辆M3A3坦克);

1944年,参加瓦鲁班战役的国军战车第1营的美制m3a3轻型坦克,对战役胜利起到关键作用

2、自1945年11月10日起将美国驻华空军的物资移交给国民党,赠送飞机200余架,大批航空器材(仅在昆明一地就有上万吨),以及机场警卫使用的地面武器弹药,大约有4000吨轻型武器及弹药。从抗战时至1946年5月,美国先后给国民党援助了700余架飞机,帮助国民党重建了空军;

3、1946年2月1日,自加尔各答海运至上海机械、车辆及纺织品3万吨,价值2500万美元,其中3吨卡车5700辆,纺织品(主要为军用服装)500万美元;

4、1946年3月19日,提供1亿美元剩余物资,内有4000万美元船只(登陆舰艇)、军用干粮4.5万吨及大批医药品;

5、1946年5月27日,赠送国民党海军271艘舰艇;

从上述可看出,这一阶段美援主要以空、海军装备和后勤物资为主,陆军装备只占一小部分。当时的美军顾问团长魏德迈对国共和谈相当乐观,甚至许诺说只要和谈成功,将再给予中国50个美械师的装备,其中40个轻装师,10个重装师(与美军师相同)。

这十个月,美国除了给予国民党大批援助外,还派出舰船帮助国民党运兵至华北、东北,这也是美国无法洗脱帮助国民党打内战的实证。

除了上述计入租借法案的物资外,国民党还得到了更大的一笔物资

抗战期间,最高峰时期有近3万美军在中国驻防,主要是第14航空队(飞虎队)和第20航空队(B29),机场的建设和维护,以及美军人员的生活物资开销,统一由中国先行用法币垫付。在换算成美元结算时双方发生争执,国民党方面要求以官方牌价计算,美国方面认为应按照黑市价格计价。经罗斯福干预,先行支付1亿美元,其余留到战后再说。

日本投降后,双方以官价和黑市价的中间价达成协议,共5亿美元。扣除先行支付的1亿美元和在美留学的学生、培训海空军人员的费用后,尚余3亿多美元。

战后,在太平洋岛屿上存有美国大批战争剩余物资,美国也不打算给钱了,就用这3亿多美元应付款来冲抵美军战争剩余物资,价值十三亿美元

这批剩余物资中可用于作战的军用物资有6亿美元左右,其余则是飞机零部件、航空器材、军用船只、防毒面具、钢盔、铁丝网、药品、绷带、军用食品,还有几千张病床,等等。美国方面承认给予了国民党共45亿美元的援助,而我方则指控美国援助给国民党59亿美元,这其中的差价就是这13亿美元战争剩余物资。

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围攻,内战全面爆发。而就是在这个月,美国又将在太平洋各岛屿上价值约8.25亿美元的“战争剩余物资”,以1.7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国民党,这批物资中没有武器弹药,主要是几百艘登陆艇、各种机械零部件、汽车、汽油、医疗器械和药品、军用食品、军用服装。

这么多的装备,这么多的物资,有装备精良的美械部队,而且仓库中还有大批日军装备以及换装美械更换下来的装备,美国人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了。于是,1946年7月29日,美国以貌似公道、中立的态度宣布对中国实行“武器禁运”。美国上下对于国民党军取得内战胜利不抱怀疑态度,他们只是担心经过抗战和内战后,国民党的财政状况会发生恶化,引发通货膨胀,若真到那时候,再给点财政援助就可以解决,这可不违反中立的“武器禁运”。

然而,让世界、让美国人、让国民党出乎预料的是,战争仅仅打了不到一年,国民党军竟然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解放军竟然开始了战略反攻。迫不得已,美国撕下了伪装,于1947年5月26日撤销了对国民党军实施的“武器禁运”,而且对国民党购买的武器装备采取优惠价格及帮助运输等方法予以支持。

战争又打了半年后,国民党军继续失败,为支持内战,大量外汇用于购买军火,法币严重贬值,通货膨胀加剧。抗战胜利时,国民党政权有价值10亿美元的外汇,而到了1947年12月31日,其外汇仅剩2.61亿元。故此,早在47年5月时国民党就向美国提出了10亿美元的援助请求,其中5亿美元用于购买美国物资,5亿美元作平准基金。

为此,美国派魏德迈于47年7月来华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美国人认识到,国民党政权腐化堕落,蒋介石低能又专制,必须给予援助。然而,在如何援助的问题上美方意见不统一,甚至到国民党败逃台湾后仍争论不休,不过那时的美国在热衷于争论到底“是谁丢失了中国”

首先,美国人排除了直接出兵的可能选项。争论的焦点在大规模物资援助还是有险规模援助。根据魏德迈的测算,如要进行大规模援助,军事上为了保住现有的战线,必须为国民党军至少装备训练30个美械师,将国民党空军的规模扩大到2000架。如果要反攻,则要把规模扩大一倍;经济方面,首先需要先提供20亿美元以稳定货币,抑制通货膨胀,之后每个月至少要再投入0.5--1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这个大规模援助方案存在许多弊端,如有可能引起苏联的强烈反应进而引发美苏迎头相撞;中共廉洁高效,国民党腐败无能,这么高昂的代价并不一定能让国民党避免失败;时间方面,美式装备运来,装备训练好国民党军,待到美援发挥作用起码也需要一年左右时间,到那时,国民党的局面可能已经无法收拾。等等。

于是,美国采取了有限援助策略,为国民党争取时间,同时,施压蒋介石进行改革,并开始暗中寻找蒋介石的替代者。

1、以废铁的价格卖给国民党12个师的装备;

2、美海军陆战队撤出中国时,将6500吨轻型武器和弹药留给国民党军;

3、在1948年给国民党政权提供4亿美元援助,其中的1.25亿美元用于购买军火。美国以战争剩余物资的名义,三折出售了5万吨轻型武器和弹药,以及200多辆LVT两栖装甲车和其他装备。

1949年11月,,我军利用缴获的LVT组建了人民军队的第一个水陆战车团

美国的这批援助物资第一批于1948年的11月16日运到天津,此时已是三大战役的收官阶段。分配给傅作义的“华北剿总”共1600万美元的物资,傅作义除了用来补充各部队装备缺额外,还新装备了3个全美械师。

1949年3--4月份,美国又运到了南方可装备10个全美械师的装备,之后又陆续给了不少装备,至1950年2月全部到位。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的野战机动部队几乎全部被歼灭,后运来的这些装备都是用来装备拉壮丁组建的新部队,以及被歼灭后重建的部队,这些部队士气低落、训练不足,根本没有了当初美械师的战斗力。

然而,这些装备对局部战役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金门战役时,对我登岛部队造成较大伤亡,起到关键作用的那批坦克,就属于这批装备。

内战爆发时,解放军没有海空军,陆军装备主要来自抗日战争时缴获的日军武器,全军装备马步枪44.7万支,短枪4.4万支,冲锋枪2678支,轻机枪4.6万挺,重机枪1699挺,枪榴弹1428具,掷弹筒5050具,迫击炮1559门,步兵炮124门,山炮58门,坦克8辆。

1946年7月,国民党军的装备大致为1/4美械、1/2日械、1/4国械,杂械1/10。美械与半美械装备部队为22个军(整编师)64个师(旅),交警部队18个总队又4个教导总队;其中45个师(旅)与交警部队为全美械。另外,国民党军还组建了三个快速纵队,每个快速纵队下辖
一个步兵旅、一个战车营、两个炮兵营、一个装甲搜索营、两个工兵营、两个汽车营,装备有坦克四十辆,重炮二十四门,汽车二百辆。

1947年1月鲁南战役,我军全歼第一快速纵队,缴获24辆坦克,48门105毫米榴弹炮等大批美械装备

美械军(整编师)的装备,以处于装备水平下游的整编第11师(后在陈诚的帮助下到淮海战役时除步枪轻机枪为国械外,装备实现了全美械)为例,装备长短枪11520支,其中冲锋枪等自动武器2370支,火箭筒一百二十具,火炮四百四十门,其中最大口径的是美制105mm榴弹炮八门,汽车三百六十辆。

共军方面,以装备最好的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即后来的38军)为例,装备长短枪13991支,其中冲锋枪等自动武器92支,火炮四十六门,其中最大口径是日制75mm山炮十二门。可见,在全面内战全面爆发时双方的武器差距有多大,也正因为此,国民党狂妄地提出了三个月到六个月消灭共军的豪言。

然而,开战仅仅半年,国民党军即损失了1/7的装备。美国撕毁武器禁运后,到了1947年12月底,国民党正规军计有104个军(整编师)279个师(旅),装备步枪72.0317万支、轻机枪6.1399万挺、重机枪1.1949万支、冲锋枪6.7855万支、手枪4.0077万支、掷弹筒38364具、火箭筒1191具、战防枪1058支、六零炮9600门、中口径迫击炮7506门、战防炮1474门、步兵炮260门、山炮1257门、野炮503门、榴弹炮401门。

解放军缴获的美式105毫米榴弹炮

开国大典受阅装备:美式105毫米榴弹炮

在1946年7月-1948年7月的两年时间中,解放军总共缴获步枪九十余万支,机枪六万四千余挺,迫击炮八千余门,步兵炮五千余门,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一千一百余门。此时,由于武器装备的大量缴获使得解放军的装备得到极大改善,已与国民党军的水平相接近了,如东北野战军各纵队一个连有9挺轻机枪和9具掷弹筒,华东野战军的三纵八师有9门山炮和6门战防炮。这种情况下,战局自然要向大决战的方向发展。

三大战役前,如不计算被歼后重建的部队,国民党军共计有美械及半美械装备部队106个师(旅),交警部队18个总队又4个教导总队,20个保安团。三大战役结束后,这些美械\半美械部队绝大部分灰飞烟灭。

从1948年7月至1949年1月,短短半年时间,二百万国民党军被歼灭,这个时候除了少部分未被全歼及有后台的部队装备还算齐全外,其余国民党军部队严重缺乏重武器,甚至缺乏轻武器。解放军不仅从部队士气、兵员质量、兵员数量上全面压倒国民党军,装备水平也实现了大逆转。

美制1918式155毫米榴弹炮

美援装备在陆军方面的重炮是36门155毫米榴弹炮,这些炮一门也没跑掉,全部被解放军缴获,蒋介石运输大队长的称号实至名归。如今,军博展出的美制M-1式155毫米榴弹炮展板介绍是志愿军在朝鲜缴获自美军,但也有一种说法这是缴获自蒋军,抗美援朝时又拉去用来打击美国侵略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民党军队的美械军和美械师编制
传说中的“美械部队”其实并没那么牛
抗战胜利后,美军抢运国民党军占地盘,平均每人收费800美元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军力对比(2)
解放战争时出关之国民党部队......
1946年,解放东北面临绝境,朝鲜无偿送来10万援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