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荣妙答媒体“三问”

王荣妙答媒体“三问”

http://www.sznews.com   2010-08-04 07:45  深圳新闻网    【字号:  

  3日,王荣、王京生、王毅等市领导与来深采风的全国重点城市党报负责人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负责人进行座谈。

  ■ 30岁的时候精力旺盛,梦想也更理性。但30岁也很关键,经不起折腾,因此既要有梦想,也更要有切合实际的举措。

  ■ 前30年里,深圳敢于冲破旧的体制,“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和实践,成就突出,功不可没。现在要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上桥过河”,走科学发展新路子。

  ■ 看深圳的经济,不是简单地看8200多亿元的总量。其实,这个数字的内涵、质量和竞争能力大有学问。

  ■ 那些在深圳成长起来、已做得很强的企业,虽然会不断在全国、全球布局,但根一定会在深圳,因为它们的发展已经深深根植于这块创新的土壤。

  ■ 空间有限可能是今后发展的一个不足,但更可能成为我们率先走出科学发展道路的动力。如果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深圳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

  ■ 我们要通过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来引领现代产业,引领现代生活,把深圳努力打造为一个可以与新加坡、香港甚至欧美现代化城市媲美的先进城市。
       
        深圳新闻网
讯  (记者肖意)昨天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与来深采风的全国重点城市党报负责人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负责人进行座谈。一个多小时的座谈中,王荣与大家谈深圳30年的发展成就,谈新时期的发展思路,谈“成长的烦恼”和“转型的阵痛”,妙语连珠,精彩纷呈。他坦言,深圳有三十年的基础和积累,三十而立的深圳依然有激情、有梦想;他希望各家媒体在深入了解深圳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共同思考深圳未来,为深圳在新的发展时期继续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服务,助力深圳继续引领中国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进程。

 三十而立,依然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年纪

  王荣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去年,汪洋书记就此给我们提出了三道题。可以说,30年对于深圳人,对于深圳经济特区都至关重要。

  “深圳特区30周年,就像一个人的而立之年一样,还是一个充满梦想的年纪。”王荣说,而立之年的梦想又不同于早期甚至童年期的不切实际,因为有积累、有基础,30岁的时候精力旺盛,梦想也更理性。但30岁也很关键,经不起折腾,因此既要有梦想,也更要有切合实际的举措,走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30年发展成就印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

  回顾30年,深圳到底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绩?王荣认为,不论是现代化建设成就,还是对改革开放的贡献,深圳经济特区无疑实现了中央当年建立特区的意图,为改革开放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探索和贡献。

  其一,大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成功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探路。前30年里,深圳敢于冲破旧的体制,“摸着石头过河”,大胆探索和实践,成就突出,功不可没。现在来总结30年,可以发现中国改革事业进程当中,有许许多多的“第一”出自深圳,第一只股票、土地市场首次拍卖,等等,不胜枚举。平安集团的马明哲形象地说,我们多年来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要上桥过河了。当年,大部分干部和企业家从内陆奔向深圳时都是一无所有,来的时候甚至做好了失败的准备。正是凭着敢闯敢试、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和努力,深圳用成功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其二,深圳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验证了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能够成功。30年来,深圳以年均25.8%的速度,从一个不起眼的农业县变成了一个经济大市,去年全市实现了8200多亿元的经济总量,人均GDP达1.36万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准。“30年时间,深圳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使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深圳发展壮大起来的企业,已深深根植于这块创新的土壤

  其三,深圳营造的创新创业氛围,一大批具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大企业在深圳发展壮大,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

  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一大批企业,在深圳从零做起、成长壮大,如今代表民族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正是他们这些拥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企业,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动力,推动着深圳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进。

  “所以说,看深圳的经济,不是简单地看8200多亿元的总量。其实,这个数字的内涵、质量和竞争能力大有学问。”王荣建议在座的媒体朋友去采访深圳的企业家。“我们很多企业家发自内心地说,只有深圳才使得这些企业成长并壮大起来,如果当年不来深圳,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个大规模的、自主创新型的企业。所以说,那些在深圳成长起来、已做得很强的企业,虽然会不断在全国、全球布局,但根一定会在深圳,因为它们的发展已经深深根植于这块创新的土壤。”

  第四,深圳用30年时间初步建设起了一座有着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这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如今的深圳,城市功能完备,交通发达,人民生活相对富裕,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显著,虽然她还不是那么成熟,但她的活力和城市规模、影响力,如今已能和那些百年、千年城市相比较。在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深圳也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
深圳也有“成长的烦恼”和“转型的阵痛”

  王荣说,站在30年这个时间节点和新一轮发展的起点上,深圳也确实有“成长的烦恼”、“转型的阵痛”。首先就是经过30年发展,大部分人圆梦之后如何再造干事创业的激情?这需要我们在新30年里,继续营造当年那种想干、敢干、快干的创业氛围,继续营造孔雀东南飞的人才环境,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这是深圳继续发展、继续创新、继续改革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

  其次,是发展遇到的资源瓶颈问题。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下一步的发展面临土地等资源瓶颈,虽然特区已扩大到全市范围,但与很多城市比,还是显得空间狭小。这可能是今后发展的一个不足,但更可能成为我们率先走出科学发展道路的动力。如果我们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深圳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因为跟香港、新加坡等先进城市相比,深圳无论是总量、质量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作为特区,深圳完全有责任、有义务、有必要在30年的起点上当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其三,是如何继续“特”的问题。过去特区发展的很多政策条件,已经逐步丧失了。城市之间的竞争更趋平等。在这种情况下,深圳的发展更要靠我们自身的创新,要靠我们自己来营造“特”,通过新时期自造的“特”,让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得到更好、更快的推动。

  正因为这样,深圳在新的30年的起点上,积极地谋划未来的发展,确立了“努力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未来30年要努力的方向。我们要继续发挥好特区的功能,在科学发展的成绩上求“特”,力争科学发展的成效更大。我们要通过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来引领现代产业,引领现代生活,把深圳努力打造为一个可以与新加坡、香港甚至欧美现代化城市媲美的先进城市。在现代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国际化,让深圳成为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国际先进要素聚集的城市。

  在会上,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王宏代表重点城市党报采风团发言,畅谈了几天来在深圳采访、采风的收获和感受。

  市领导王京生、王毅参加了座谈。

全国重点城市党报负责人座谈会结束之际——

王荣妙答媒体“三问”

3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与全国重点城市党报负责人座谈会结束之际,中青在线的负责人接连向王荣书记抛出了经济增长和民生幸福的关系、个人对深圳的感受以及公民社会建设等三个妙问,王荣机智妙答,让在座的众多媒体负责人深受触动。

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幸福双提升

“我们注意到,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深圳2015年的目标是实现GDP1.5万亿元,在经济发展情况下,如何同时提高民生幸福指数?”中青在线负责人问。

王荣说,GDP增长未能和民生幸福指数提升完全同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特定阶段的特定现象。因为GDP是一个地方一定年度内实现的生产总值,它并没有更多地关注到财富的分配和民生幸福水平的提升,相信进入科学发展时期后,随着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成功,经济的增长和民生指数的提高自然会进一步吻合。深圳有前30年发展的良好基础,加上现在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分配制度的调整、完善,相信会促进民生幸福指数提高和经济总量增长之间进一步吻合。

深圳让人感觉到更加年轻

“您强调关注民生,建设民生幸福城市,就您个人而言,您觉得在苏州幸福指数更高,还是在深圳幸福指数更高?”中青在线负责人的问题直接、尖锐。

“相信多数人来到深圳后,都会被这座城市的活力、时尚、创新元素所感染,我也不例外,在深圳也感到更加年轻!”王荣的回答坦诚、实在、大气。

王荣同时指出,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就像一个年轻人,还有很多方面并不成熟,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沉淀下来,所以这座城市也就显得相对浮躁一些,人们的心态也相应有点浮躁。

“一大批年轻人都奔深圳而来,待得最长的也不超过30年,而这座城市对他们提供的保障还缺乏一定的基础,因此很多年轻人对于未来存在不确定心理,我们也听到了抱怨的声音。”王荣说:“从这个角度说,深圳的幸福指数是欠缺的。”他表示,这几年来,深圳更加关注民计民生,关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劳动者的培训,这些举措将促进民生幸福指数的提高。

“我从苏州过来,我更愿意在这边待一待,那边待一待。”回答记者提问时,王荣说他热爱这种“更加年轻”的感觉,为此这将是他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

一番真诚的话语,引发现场一阵热烈的掌声。

深圳的公民社会建设要走在前列

中青在线记者追问:“既然深圳的市民希望政府做得更好,那么深圳怎么样来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

“关于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建设,我相信深圳一定会走在全国前列!”王荣提高了声调。

一项项创新和突破,支撑起了市委书记的信心。王荣举例说,在深圳,我去年提出了“我们一起当市长”的号召,这个活动就很有影响力,参与的市民很多,有人近来甚至还建议“能不能搞一个‘一起当书记’的活动”;在市两会期间,我们除了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有人写了一份民间工作报告,为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共谋发展,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事务的热情和能力,相信有广大市民的热心参与,深圳的公民社会建设一定能够走在全国前列。深圳特区报记者 甘霖 肖意 李舒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医疗体制机制
深圳经典城市形象片宣传片介绍
深圳上海和北京继续领跑,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希望所有人都过得好
“十四五”发展规划思考:认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了不起的成就
李伯虎:智慧城市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