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人走西口,山东人闯关东,河南人去哪了?

旅游风物志,揽四海胜景,博人间风华。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

人们都说,故土难离。

但是,因为战乱,或时局影响,迫于生计,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量的人口迁徙,比如说山西人走西口、山东人闯关东,都是心酸的移民史,当然了,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这类的影视剧,如《闯关东》,朱开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那么,作为中原大地的河南省,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河南人去哪里了呢?(仅供参考)

为了更好的对比,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山西人如何走西口、山东人如何闯关东?

山西人走西口,发生在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其实,不只有山西人,走西口的还有陕西人、河北人,这是一部悲壮的血泪史,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特别是山西北部,其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很多人不得不到口外谋生,从明朝中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特别是明末清初,可以说是走西口的高峰期。

这里的“走西口”,一般是指杀虎口,即山西和内蒙古交界处的右玉县境内长城的一道关隘,从这里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也就是走西口了。

客观上看,走西口打通了中原腹地和蒙古草原的文化、经济,一代代山西人经过历练,成为了闻名天下的晋商,比如乔家大院,其先祖乔贵发,就是发迹于走西口。

再说山东人闯关东,因为电视剧《闯关东》,大家并不陌生,不过,那仅是山东人闯关东的一个时期,或者说缩影而已。

真实的闯关东,不仅有山东人,还有河北人、山西人、河南人,甚至包括安徽人(皖北)、江苏人(苏北),当然了,主要是山东人和河北人(直隶),时间跨度,从清朝后期至民国,有个数百年,至于闯关东的原因,可能复杂一些,概括起来,那就是天灾人祸,说白了,逃荒的人是主流。

到底有多少人闯关东呢?

有一个数据可以参考, 大概从清朝初期到1949年,闯关东的人,大约为4000万人,这其中,山东人超过1830万 ,几乎占了半数。

闯关东不容易,这首先是文化上的冲突,即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与关东文化上的冲突,毕竟,清朝是满族人统治,而关东是满族人的龙兴之地,一山不容二虎,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这里只说客观历史,没有地域歧视的意思)

不过,齐鲁文化、燕赵文化面对关东文化,还是有一定的冲击力,但是,到了小鬼子进了了关东,时局越发艰难,很多山东人,也返回了老家。

最后,讨论一下河南人去哪了?

前面提到,闯关东的人群,有一部分就是河南人,但是,在这河南人口迁徙的历史上,真的是九牛一毛。

众所周知,河南是中原大地,自古以来战乱不断,有人说,一部河南史,半部逃荒史,足见河南人在历史上并不容易,这里捡主要的河南人口迁徙事件说一说。

第一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徙事件之一,时间跨度长,有400多年吧,这期间,受战乱、自然灾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原大地,可谓是生灵涂炭,主要迁徙方向是向南,有的迁到了江淮,有的迁到了长江以南。

第二次迁徙,则是北宋末年,北宋都城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当时是世界上繁华无比的大都市,但是架不住北边强敌侵犯,京城沦陷,无数的河南人,相继南迁,不论是皇亲国戚、官僚地主,还是贩夫走卒、草根百姓,都在拼命的南逃。

时至今日,很多南方城市的语言、饮食、生产技术等等,都有历史上的影响,比如说福建,跟河南的渊源就颇深。

到了近代,河南还有一次大迁徙, 当时,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进攻,在河南郑州花园口炸毁了黄河, 黄河泛滥成灾,1942年大旱, 河南人饥肠辘辘,开始举家逃难,主要是向西,逃到了陕西,可能有些还逃到了新疆等地,这次“闯西关”人数,据说达300万人口,非常悲壮,电影《1942》,就是以此为背景,相信人们感同身受。

斗转星移,今天的河南,从历史走来,越发的繁荣,河南人遍及五湖四海,创造了更美好的生活,同时,河南文化自信,也发出了“老家河南”的呼唤!相信河南,会越来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人口迁徙,走西口和闯关东,二者有何不同?
我闯关东,你走西口
国家大剧院小提琴演奏《走西口》,别有韵味!
走西口:血泪与黄金铺就的道路
填四川,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快来看看你原本是哪里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