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邦:“大丈夫生当如此”,从此开启对秦始皇、秦帝国的复制之旅

文丨历史时刻录

图丨来源于网络

汉高祖刘邦石像

01导言

刘邦年轻时曾到咸阳服徭役,恰逢遇到秦始皇出巡。

文武百官前后拥护,穿甲士兵左右开路,老少百姓四方叩拜,秦始皇坐居中央,默默的注视着他的天下,他的子民,好生威风。

刘邦见此场面,好生羡慕,忍不住长叹说道:“哎,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

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高祖本纪》

而让刘邦想不到的是,此语“一语中的”,不久的将来,刘邦将开启一场对秦始皇,对秦国的“复制之旅”。

古时竹简

02向秦国学习——占据关中,以天险守国家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楚怀王熊心:“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立即西进,与时间进行赛跑,于众诸侯之先入咸阳(秦首都)。

刘邦进入关中,进入咸阳城后,做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欲安家于咸阳宫,享受财帛金银,荣华富贵。

对此,众文臣武将全部好言相劝,如大将樊哙,据理力争,告诉刘邦这样不可。但是,无论是谁前来劝说,刘邦都是一副“和稀泥”的态度:

“没事,哥们放心,咱们就在关中做咱们安安稳稳的王。”

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史记·留候世家》

这里人们不妨产生一个疑问,刘邦一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成熟稳重,深知政治场上的残酷,更知道“军事实力才是硬道理”的道理。

成熟的刘邦真的会那么幼稚吗?以为自己率先打入关中,再加上楚怀王封自己个关中王,自己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当王了吗?

汉高祖刘邦影视剧形象

答案自然不是。

什么事情都有他的内在逻辑,刘邦也有他的逻辑。

刘邦的逻辑便是:

学习秦国,占据关中,以天险守国家。

当时的天下分成关中地区关东地区。关中即为“四关”之内,(四关为函谷关、散关、武关、萧关);关东即为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地区,也叫做中原。

关东虽大,却一马平川,是四战之地,常有纷争,难以统一。

关中虽小,却土地肥沃,有地势之利,易守难攻,足以自保。

关中地区是平原地形,因此,又被称为关中平原,加上气候适宜,这里土地肥沃,很适合耕种。关中四面又都是天险,东面是小秦岭、崤山、太行山,等一系列山脉;南面是山峰高度达到三千米以上的秦岭;西面是六盘山、陇山;北面是叫北山山系的一系列山脉。

而在当时能够出入关中的只有四处天险,函谷关、散关、武关、萧关,即为关中四塞。

所以,只能扼守住关中四塞,便能守住关中,做的了关中王。

当初的秦国便是这么做的,镇守住关中四塞,便可破关中六国之连纵,抵御六国之敌。

刘邦占据关中后的第一想法,就是学习秦国,以关中之险,抵御外敌入侵。他也是这么做的,命令士兵,镇守住函谷关,不允许任何人进来,包括项羽。

河南省三门市崤函谷道

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有人游说刘邦,说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让他在关中称王,如果章邯来了,我们便不能在关中称王了。所以,要派兵镇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我们才能安稳的称王。

刘邦认为“好”。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史记》中记载的是“有个人”劝说刘邦,但是却没有说这个人是谁,而我认为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刘邦他自己,或者至少刘邦也是这个想法,不过是被别人说出来了而已。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史记·高祖本纪》

这时刘邦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有楚怀王的敕封,名正言顺,不应该有人来攻打自己,而即便有人来了,自己也可以凭借关中之险扼守住敌人,安安稳稳做自己的关中王。

但现实很快便给了刘邦一巴掌,项羽见刘邦派士兵把守住了函谷关,不让自己入内,项羽大怒,二话不说,直接派兵拿下了函谷关,自己轻松入关。

这让刘邦大惊,自己的“铜墙铁壁”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没有天险,自己根本无法与项羽抗衡。于是,刘邦只好变的“听的去意见”,将金银珠宝打包好,放在咸阳宫,等着项羽来把其带走,而自己则乖乖的溜去霸上。

古城

其实,不是函谷关变得不易守了,其一攻即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刘邦准备不足,毕竟刚刚入关不久,很多地方还没有准备好;二是敌人太强,项羽刚刚大败秦军,气势正盛,攻无不破,战无不胜。

但是,无论如何,刘邦学习秦国的第一阶段宣布失败了。

03向秦国学习——占据关中、巴蜀、汉中,以其资源夺取天下

01.项羽分封天下

项羽灭秦后,分封天下,封十八路诸侯,自封为西楚霸王。

项羽又将原本的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分别封给三个秦国降将,即为章邯雍王、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

项羽又把刘邦赶到巴、蜀、汉中之地,封其为汉王。

这里我们要说一下,关中、汉中、巴蜀之地。

战国时期。起初,秦国拥有的关中之地,而当时巴蜀以及汉中还属于蛮荒之地,后来秦国趁中原六国内斗自顾不暇之际,出兵侵略了巴蜀、汉中之地,将其占为己有。

自此,巴蜀、汉中之地就成为了关中之地的附属地,关中要强于巴蜀、汉中之地。关中、汉中、巴蜀虽偏居一偶,却土地肥沃,不被战乱所袭扰,还是有很强的实力的。

秦国就是凭借着关中、巴蜀、汉中之地的资源,去争夺天下的。

项羽分封天下形势图

现在,项羽让刘邦从关中去巴蜀、汉中,从富饶的土地去贫穷的土地,刘邦自然不愿意,但是不愿意是不愿意,该去还是得去的,毕竟项羽的四十万虎狼之师在那盯着你,让你去呢。

02.刘邦占据关中、汉中、巴蜀三地

项羽一直对刘邦存有提防之心。所以,将刘邦赶到巴蜀、汉中之地后,项羽还是不够放心,怕他有一天“重出江湖”,于是,项羽便将汉中之地分封给了秦国降将,让秦国降将,将刘邦死死的赌死在巴蜀、汉中之地。

项羽还做了一个自认为“很聪明”的决策,那就是将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分别封给章邯、董翳、司马欣,也就是所谓的三秦之地。目的是为防止关中之地,再次成为一个强大的统一国家,威胁中原。

而这正给了刘邦机会,巴蜀、汉中本是关中的两块附属地,可现在关中被一分为三,实力被大大削弱,而自己却拥有巴蜀、汉中两块地,实力极强。

“反客为主”,刘邦反而成为了优势的一方。于是,刘邦立即暗度陈仓,采用逐个击破的战略,很快的便平定了三秦之地,统一了关中、巴蜀、汉中之地。

秦将章邯

刘邦能够这么快的平定三秦之地,除了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外,还因为他得民心,刘邦入关中与百姓约法三章,深得民心。项羽入关中后,火烧咸阳,抢掠百姓,被关中百姓恨之入骨。而项羽之所以能够进入关中,这三个秦国降将,也就是三秦之王是有很大的责任的。

刘邦得民心,而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刘邦能够很快的平定三秦之地。

03.争夺天下

统一了关中、巴蜀、汉中,刘邦信心大增,认为自己有了争夺天下的资本,没错,他确实有。

当年秦国就是以关中、汉中、巴蜀之地的资源去争夺天下的:

公元前230年,灭韩国;前228年,灭赵国;前225年,灭魏国;前223年,灭楚国;前222年,灭燕国;前221年,灭齐国,统一天下。

刘邦现在有了秦国当初的资本,所以他也有资格去争夺天下。

我们再来看一下当时的国际形势。

项羽灭秦后,分封十八路诸侯,甚至将很多原本的六国之地都一分为三,这样一来,中原的实力相当于变弱了。而项羽的楚国虽然军事较强较强,却疲于各地奔波,也不如当时那么恐怖了。

项羽石像

反观刘邦,拥有关中、汉中、巴蜀,尤其是巴蜀之地,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拥有较多的资源。这时,对刘邦是很有利的。

于是,刘邦出发了,他要像秦国当初一样,以关中、汉中、巴蜀之地,去争夺天下。

04向秦国学习——外交政策,放大版的连横

若说,项羽是最优秀的战术家,那么,刘邦绝对是最优秀的战略家。

战国时期,在秦与六国的对抗中,六国采取合纵的战略,即为六国联合起来,一起攻打实力最强的秦国。

对此,秦国采取的战略是连,以及远交近攻。破坏六国的联盟关系,结交远敌,攻打近敌,一举打败六国。

秦国是最好的老师,刘邦要向老师学习,而刘邦这个学生,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刘邦近乎让所有人,都随自己一起去攻打自己的敌人项羽。这个“所有人”包括项羽的敌人、项羽的盟友、甚至是项羽的手下。

刘邦平定三秦之地后,先是招降了河南王申阳,后立韩王信,再招降魏王魏豹殷王司马印,又联合常山王张耳等,刘邦很快的便聚集了五十六万大军,联合攻楚,直入彭城,不可谓不厉害。

可惜,彭城之战,刘邦的五十六万联盟大军被项羽三万精兵所败,惨不忍睹。刘邦一路退到荥阳方才稳住阵脚。

汉军

这时关中地区的地理优势便体现了出来,荥阳的北面是黄河,南面是嵩山山脉,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与洛阳相连接,荥阳属于易守难攻之地。只要守的住荥阳,便能守的住函谷关,守的住函谷关,便守的住关中,关中无碍,刘邦便有资本与项羽对抗,并且活活的耗死项羽。

而为了更快的耗死项羽,刘邦充分的利用“连横”,开辟了第二、第三、第四战场。

一、主战场

荥阳无疑是楚军与汉军的主战场,主战场上,碍于项羽的强势,刘邦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但是,依仗地理优势,项羽也无法前进分毫。

于是,刘邦必须寻找帮手,打败项羽。

二、第二战场

刘邦首先找到的英布。

英布加入刘邦的阵营后,于楚国的南部抗击楚国,使项羽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抵御英布。

英布的加入,相当于削弱的项羽的一部分实力,缓解刘邦主战场的压力。

英布影视剧形象

三、第三战场

刘邦又找到了彭越。

彭越于山东地区骚扰楚军,彭越的战术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是最早的游击战。

彭越的作用是巨大,因为他活动的区域是项羽的粮道,使得项羽军队经常,缺少粮草。这对于一个军队的打击是巨大的。

项羽不得不时常的分出一部分兵力去阻击彭越,而分的兵又不能太少,分的少了,就会被彭越一口吃掉,分的多了,彭越便立即后退,根本抓不住他的身影,而自己又会在正面战场上,不敌刘邦。

彭越的加入后,使得项羽一直疲于来回奔波,并且军队在一直处于少粮状态。

四、第四战场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韩信。

刘邦、彭越、英布三人合力,仍然无法彻底打败项羽,这时韩信出马了。

当时,除了刘邦所在的西部,项羽所在的东南部外,还有一大部分的土地属于中立状态,占据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便是赵国、燕国、齐国等地。

倘若,这些土地能够听刘邦的号令,那么刘邦的实力便会大涨,而且能够从北方对项羽的老家彭城进行打击,开辟第四战场。

韩信影视剧形象

韩信成功的收服了这片土地,也因此对项羽发起了致命的打击,最后项羽兵败身死。

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大汉王朝。

05结语

“大丈夫生当如此”一语中的,秦始皇以及秦国成为了刘邦最好的老师。

从开始的“占据关中,以天险守国家”,到后来的“占据关中、汉中、巴蜀,以三地之资源争夺天下”,再到对秦国外交政策的学习——“放大版的连横”

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刘邦对秦国成功经验的一次总结与运用。

刘邦是一个好学生,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关中出发,用了仅仅四年,便取得了天下。

完成了一次对秦国成功路线的复制与优化,建立强大的大汉王朝。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 参考资料
  • 《史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据关中而统一六国,汉据关中而统一天下,为何到三国却失效了
关中作为秦汉隋唐的龙兴之地有着绝佳的地理优势
项羽分封天下
闲谈乱侃之——天时不如地利,试论地理位置在楚汉相争中的重要性
论巴蜀在秦汉统一大业中的作用
还定三秦:刘邦一生中最漂亮的一战,看他如何在4个月内扫平关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