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唯一一座远处湖北的明朝皇陵,它的墓主是谁?有哪些奇异之处?

文/格瓦拉同志

整个大明朝一共有16位货真价实的皇帝,因为建文帝下落成谜、葬所不明,满打满算应该建15座皇陵才对但最终却修了18座,那么多出来的3座是给谁建的呢?原来,除了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十三陵与景泰陵,剩下的3座,分别为江苏淮安的祖陵(朱元璋的高祖、曾祖衣冠冢及其祖父实际葬地)、安徽凤阳的皇陵(朱元璋的父母之墓)及湖北钟祥的显陵(嘉靖帝的父母之墓)。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兴陵的话题。

众所周知,武宗正德帝驾崩后,因无子嗣,所以才由堂弟朱厚熜接班,朱厚熜即世宗嘉靖帝。朱厚熜登基后,追尊生父兴献王朱祐杬为皇帝,结果激起满朝文武的强烈抗议,这便是明朝中期非常有名的“大礼仪”事件。最终,以16位朝臣被杖毙、200余朝臣停职为代价,世宗获得完胜。朱祐杬获得帝号、庙号,并以天子礼仪改扩建王陵为皇陵,便是今日的明显陵。

显陵因“大礼仪”事件增添了很多历史话题,又因为建筑中的独特风格,成为后世热衷研究的对象。那么明显陵到底什么样?有哪些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北5公里的纯德山上,始建于1519年,因朱祐杬死时仍是亲王,其子朱厚熜亦未称帝,故以王礼下葬。1521年朱厚熜入承大统,当年便追尊朱祐杬为皇帝,原兴献王坟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直到1566完工,历时45年建成。这座皇陵于1524年正式更名为显陵,为世宗父母的合葬墓图为明显陵新红门。

今日的明显陵,围陵面积共达183公顷,整个陵园采取双城封建风格,由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整个建筑掩映在山环水抱之中,相互映衬,如同“天造地设”,是建筑艺术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天才杰作。图为明显陵外观图。

显陵是嘉靖年间大历史事件“大礼仪”的产物,规划布局和建筑手法独特,在明代帝陵规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陵寝建筑中金瓶形的外罗城、九曲回环的御河、龙鳞神道、琼花双龙琉璃影壁和内外明塘等都是明陵中仅见的孤例。图为明显陵老红门。

上图为睿功圣德碑亭,也称御碑楼,建于嘉靖三年(1524年),是供奉“御制睿功圣德碑”的专用建筑。碑文为嘉靖皇帝亲笔撰写,记载其父亲一生的文治武功、德行操守等,用于昭示后人。原木质建筑毁于明末战火,2010年经维修恢复历史原貌。

上图为石像生,建于嘉靖六年(1527年),是帝王陵墓前礼仪性建筑和皇权仪卫的缩影,具有守护、辟邪、吉祥和象征的功能。明显陵石像生共12对,依次排列为:狮子2对、獬豸1对、麒麟1对、骆驼1对、大象1对、石马2对、武将2对、文臣2对。均由整块巨石雕成,为国内少见的大型石雕。

上图为龙鳞神道。明显陵是历代帝陵中唯一整体保留龙鳞神道做法的陵寝,龙鳞神道全长1368米,中间铺筑石板谓之“龙脊”,两侧以鹅卵石填充,谓之“龙鳞”,外边以牙子石收束,总称为“龙鳞神道”。

上图为祾恩殿旧址。始建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供养神牌和举行祭祀的场所,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地面建筑及木质构件毁于明末战火。

上图为明楼,建于嘉靖六年(1527年),为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重檐正中悬挂“显陵”牌匾,是陵区供奉“圣号碑”的专用建筑。圣号碑碑身楷书“恭睿献皇帝之陵”,为嘉靖皇帝亲笔所书。

双茔城是显陵最大的特点两个坟冢(即宝城)代表了墓主人的两重身份藩王和皇帝。前宝城建于1519年,呈椭圆形,东西宽112米、南北长125米,为朱祐杬按藩王规制所建。后宝城建于1539年,呈正圆形,直径110米,是墓主人朱祐杬被追尊为皇帝后按帝陵规制所建,为其与皇后蒋氏的合葬墓。两座宝城间以瑶台相连呈哑铃状,形成历代帝陵中绝无仅有的“一陵两冢”特殊格局

明末显陵的地面建筑一度毁于战火,清朝时重新修缮。民国时期陵区因荒芜成为耕地,部分石刻文物在日据时期被盗走,破坏现象严重。新中国成立后,显陵的保护工作得到加强,1994年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文物修缮保护工作,最终形成今日的规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城里,为什么会有一座世界遗产帝王陵?
明显陵,生前为王,死后为帝,中南六省唯一,明朝最大的皇陵
号称“中原第一陵”,妃子墓规格居然直逼皇陵!
号称“中原第一陵”,妃子墓规格居然直逼皇陵?
真实的明朝皇陵:分处4个省市,5个收费景区,其中2个5A!
中国顶级皇陵,到底牛在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