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蒙古的首府原本叫做归绥,后来为何改成了呼和浩特?

说起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大家肯定都知道,那就是呼和浩特。呼和浩特是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就是青色的城。因为这一带水草丰美、地势平坦,既适合放牧,又适合修建城市。其实呼和浩特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归绥府。在1954年,归绥改成了呼和浩特。那么,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当年为何要把归绥改成呼和浩特呢?

在大家的潜意识中,肯定以为呼和浩特地区都是牧场,其实并不是这样。呼和浩特地区可以作为牧场,但同时也可以耕种庄稼。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部落曾经反复争夺这片地区。在战国时期,赵国全力向北发展,从游牧部落的手里,夺取了呼和浩特地区。当时,呼和浩特被称为云中郡。到了西汉王朝时期,包头和呼和浩特都在中原王朝的手里。包头当时叫做九原郡,而呼和浩特还是云中郡,这两座城市是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第一线。

中国古代历史中,一旦中原政权强大起来,就肯定会大规模的北伐。但中原王朝衰败以后,北方的游牧部落则会趁机南下。因此,呼和浩特地区出现了反复拉锯的情况。在历史遗迹中,既有中原汉文化的影子,也有游牧部落的成分。到了唐宋时期,呼和浩特被称为丰州,是北方地区的货物集散地。到了明朝时期,这一带称为蒙古俺达部落的控制范围。当时俺达部落向明朝求和,明朝则将呼和浩特地区命名为归化城,这是归顺教化的意思。

清朝入关之后,考虑到呼和浩特的重要地理位置,清朝也在这里设置了军事要塞,并且命名为绥远城。认真地说,后来的绥远省就是这么来的。归化城和绥远城在清朝后期被合并为绥远府,属于塞外地区的重要城市。清朝有一个问题很稀里糊涂,那就是地区和省份的关系。清朝在内陆划分了18个省份,至于其他地区则被称为地区,这到底属于什么等级一直说不清。到了1928年,绥远、热河、察哈尔、宁夏4省先后建立,这被称为塞外4省。

其中归绥成为了绥远省的省会,在抗日战争之前,我们的军队还曾经在绥远全力抗击日本军队。在建国之后,随后局势的基本稳定,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区域划分。察哈尔、绥远、热河三个省成为了历史,大部分地区都被划入了内蒙古自治区。1954年,鉴于民族平等问题的考虑,决定把归绥府改成呼和浩特。其实新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也是一样,乌鲁木齐之前的名字是迪化,在1954年,被改成了乌鲁木齐,意思是水草丰美的牧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蒙古的首府原本在张家口,1954年,为何搬到了呼和浩特?
张家口曾是两省会的省会
老照片|1919年的归绥(呼和浩特)
[转载]【旧影】伪“厚和市”时期的呼市老照片
【旧影】伪“厚和市”时期的呼市老照片
归化为什么要改名呼和浩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