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方言较为浓厚、地道的7个词,作为河南人的你还记得多少?

说到河南话,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字是“中”,第一个词儿是“得劲”。但其实,河南话里的特殊词汇有很多,不明白这些词儿,你就没法儿真正了解河南话。

语言,是一个地区文化最核心的部分。

当你走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孑然一身,却突然在人群中听到几声熟悉的音调,瞬间一种无以名状的亲切感就会油然而生,忍不住就想上去紧紧握住对方的手,深情地喊一声:“老乡!我可找到你了!”

然而事实上,这样的“亲人”你还有一亿多个。

对于每个河南人来说,河南话都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

最近几年国家推行普通话,很多孩子打小就讲普通话,即便后来学会了说河南话,大多也是根据音调依葫芦画瓢,语法和用词基本还是普通话的路子,很多河南话独有的特色都被阉割掉了。

作为一个河南人,这怎么能忍?

小编今天就揪点儿词汇出来,聊一下河南话的正确打开方式。

㨃(duǐ)

近年来,怼字在网络上越来越火,上到国际争端,下到网友撕逼,满屏都是各种怼来怼去。

但是有细心的网友就发现了,“怼”字正确读音应该是duì,意思也只是针对而已,似乎跟方言中的duǐ不是一回事儿。其实想想也能看出来,咱河南话里,duǐ的本意是撞,怎么会是心字底呢?

在河南话中,㨃几乎是个万能动词。最基本的意思是“碰撞”、“撞击”。比如出车祸了,两辆汽车撞在了一起,我们叫“㨃车了”;走路不小心撞电线杆上了,我们叫“㨃电线杆”。

除了基本含义以外,他还有很多引申义,比如可以作“揍”或“打”的意思。东北话说“你瞅啥,再瞅削你!”,换成河南话就是:“再瞥我㨃死你个鳖孙!”

它还有“弄”、“来”的意思,有点像东北话的“整”。比如“刚㨃了碗烩面”,意思是刚吃了碗烩面;喝酒的时候说“来,㨃一个”,意思是走一个。

老师儿(lāo sir)

老师这几年渐渐成了一种普遍性的称谓,不分性别年龄,叫着都能表达尊敬的意思。所以跟陌生人沟通,大家喜欢开口就叫“张老师”、“李老师”,一般不会喊出岔子。

但是在此之前,只有两个地方特别喜欢喊人老师,一个是四川,一个就是咱河南。只不过河南人平时说话基本没有卷舌音,而且喜欢加儿化音,所以念出来其实是“老糁儿”。

意思上也跟其它地方有所不同,基本上跟“师傅”差不多,但没有“师傅”这种强烈地体力劳动者的意味,一般陌生的年长者都可以这么称呼。比如你去街边小超市,可以说:“老师儿,拿包烟”;路边拦出租,可以说:“老师儿,人民公园走不走?”

由于这词儿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年轻人已经不咋用了。倒是偶尔朋友之间会拿它来揶揄对方,比如朋友不小心踩了你一脚,你就可以假装正经地说:“诶,老师儿,慢点慢点,没ěn着你吧?”

可(kè)/怪(guài)

如果你想分辨一个说普通话的人是不是河南人,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一个是把卷舌音说成平舌音,平舌音又说成卷舌音;

另一个就是非常喜欢用“可”这个副词,用以代替“很”、“好”、“超”等等。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总是说“今天地铁人可多”、“我男朋友可帅了”、“咱公司那个小赵可傻X”诸如此类,可以判定这是个河南人没错了。

还有一个类似的字,叫作“怪”,意思是“挺”。比如说,你第一次跟女孩约会,女孩跟你说:“你还怪能吃了。”意思就是说你挺能吃。

一般这种情况下,你就该考虑减减肥了。

恁(nèn / nēn)

恁在河南话中是个多音字,念nèn的时候,意思是“那么”。

河南话里很多这样的词汇,比如zuò(这个)、nuò(那个),都是一些古音的连音形成的,也体现出河南人简练利索的特点,能说一个字绝不说两个字。

而且把两个字缩成一个字,气势更强了。比如说,你跟人吵架,张嘴㨃一句:“你咋恁牛逼了?”立马气场就出来了。如果换成普通话:“你怎么那么牛逼呢?”是不是弱爆了?

恁还能念成nēn,意思是“你们”、“你的”、“你们的”。

比如说“恁去哪了?”意思是“你们去哪”;“恁妈让你回家吃饭”意思是“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恁村可有钱啊”意思是“你们村很有钱”。

信(xìn)

河南话里还有个独特的词汇,叫“信”。有时候外地的朋友跟河南人聊天,河南人来一句“我可信呀”,外地朋友就会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个“信”就是无聊的意思,“我可信”意思是“我很无聊”。如果一个妹子对你说“我可信”,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升级为优质备胎了,随时可能转正。

但更多时候,“信”这个字是拿来㨃人的。比如对方做了一件很二的事,你就可以说:“你咋恁信了?”

再用“球”字搭配,直接就能给人定性了:“他就是个信球”。

下三儿(xià sānr)

在河南话里,下三儿也是一个常用词,意思是“厚脸皮”、“吃相难看”、“爱占小便宜”。

以前生活条件差,为了吃得更多,诞生了很多下三儿的人。而那些被占了便宜,又不好意思跟他们一般见识的,就只好狠狠地骂一句“瞧nuò下三儿了样”,不了了之。

不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下三儿的人和事也是越来越少,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大部分人还是要脸的。

成色(céng se)

成色这个词,本来是指金、银、玉器的好坏程度。但在河南话里,这个词则是形容一个人有没有本事。

比如说一个男人怕老婆,别人就会说他:“nuò货可móu成色,整天让他媳妇㨃了跟头不lang了。”

当然,如果有人对你说:“你可有成色呀。”那你先别着急高兴,这么说一般都是反讽。要是这话出自你媳妇之口,那你可得赶紧想想最近做啥错事了没……

每个地区的语言,都有它特殊的发音习惯和俚语,来河南,了解下这些,能更好地体会到咱河南人的性格。

小编总结的这些词儿,不过是咱们河南话里的九牛一毛,欢迎广大粉丝们踊跃留言,说说还有哪些有特色的河南方言,不靠拼音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怼”是什么意思?
河南方言过级考试!河南人,标准的河南话你会说吗?
河南方言的生僻字
怼是什么意思?怼怎么读(duì)?怼为什么火起来?
知识点|“怼”不读duǐ,更不是你以为的意思!
第1535篇·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