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官员下跪前为何要拍两下袖子?原来里面这么多门道

在看清朝的影视剧时,我们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大臣在参拜皇帝或上级官吏时,通常都会先拍两下袖子,然后再单膝跪地或双膝跪地。很多观众弄不明白他们这样做的原因,难道是满族独特的礼仪?那这种礼仪又意味着什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满族这一独特的礼仪—放哇哈。

大家都知道,满族在入关前一直以狩猎为主,骑马射箭是家常便饭。所以为了生活方便,满族人的服饰与汉人的服饰有很大的差异。皇太极在做了后金大汗后,为了更好的统治汉人,决定进行民族融合,而改良满族服饰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清朝的服装设计师在设计官服袖口时,借鉴了明朝箭袖的样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因为袖口呈半圆形,神似马蹄,所以这种袖口又被称为“马蹄袖”。

当满人在打猎时,马蹄袖是被放下来的。因为马蹄袖袖口的材质比衣服上其他地方的布料要略硬一些,这样可以保护他们的手在寒冷的冬天免遭冻伤或划伤。当他们在平常干活或闲暇时,马蹄袖又会被挽起来,因为这样才不会因袖口过长而影响日常生活。满清入关后,骑马射箭渐渐被抛弃,但马蹄袖却被作为一种文化保存了下来。

清朝官员在穿上官服后,因为袖子过长,所以马蹄袖通常会被挽起来。当他们在见到上级行礼时,便要把马蹄袖放下来。这一礼节俗称“放哇哈”,也表示官员们在此时进入了工作状态。而因为马蹄袖过长,所以他们在下跪前,都要先拍两下袖子,才能把马蹄袖放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放哇哈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含义。

首先,放马蹄袖表示下级对上级的尊敬。中国古人在办大事前都要沐浴更衣,而放马蹄袖也同沐浴更衣的性质一样。表示自己拍走了身上的灰尘,干干净净的迎接上级的光临。其次,放马蹄袖表示自己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古代的官服上没有放钱用的口袋,只有长袖子能装点东西。为了表示自己的清廉,官员们便会把袖子都翻出来让上级看,证明自己没有贪污。虽说这有种掩耳盗铃的意思,但已经成了官吏们约定俗成的规矩。

然后,表示自己对上级的忠诚。清朝官员下跪的顺序是:先放马蹄袖,然后再单膝或双膝跪地。因为马蹄袖的形状为马蹄,所以这就表示了自己愿为上级效犬马之劳。最后,表示自己没有携带武器。这主要是大臣向皇帝自证清白,上下级之间一般用不着,因为没人会傻到大庭广众去刺杀上级。而皇帝就不一样了,他是九五之尊,任何接近他的人都要进行严格的搜查。大臣们把最能藏武器的袖子露出来,也可以让皇帝放心。但不管有几层含义,这都是一种封建文化的糟粕,所以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官员见皇帝下跪时为何要拍打袖子
为什么清朝官员在跪拜皇帝时,要先拍两下袖子?奇怪行为的背后,蕴藏大门道
古代官员的衣袖为什么那么宽?清朝的“马蹄袖”有何作用?
清朝入主中原以后,非常传统的马蹄袖,为何会继续传承?
清朝大臣跪拜皇上时,为何要甩2下袖子?原来背后有这么大的学问
清朝官员在行跪拜礼时,为何会要先拍两下袖子?有三点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