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武汉,没有一个外地人能顺利找到火车站

外地朋友来武汉,最头疼的就是:到底该怎么买票?

这个问题,作为武汉人最有发言权!因为多数武汉人都会有一个走错火车站的外地朋友。武汉三大火车站,如果不是原住民,要想分得清楚?有点难!

凭多年经验,我为外地朋友草拟了个实用方法:

来武汉,去武昌的买武昌站,去汉口、常青、东西湖的买汉口站,去青山、光谷的就买武汉站。如果这样还分不清楚,建议先搬来武汉住几年。

还有网友问:“为什么武汉的火车站不直接叫武汉东站,武汉南站,武汉西站,武汉北站?”

我只能说,在武汉没有东西南北,只有汉口,汉阳、武昌。当你充分了解这三区,这道题就有答案了。

讲真,小时候从没觉得武汉的火车站取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直到长大后去到别的城市玩耍,才发现:

长沙不算大,火车站就叫长沙站。

广州很大,火车站有广州站、广州北站、广州东站。

这么一比较的话,大武汉各个火车站的叫法,还真是独树一帜了!

武汉站“出道”10周年

获得过的荣誉不计其数

武汉站常常被外地人误以为是汉口站。其实,它是武汉的高铁站,在三个火车站里最年轻,位置相对偏僻,位于三镇中的武昌,行政区域为洪山区

武汉火车站航拍图

虽然“资历”不及汉口、武昌两站深厚,但作为武汉铁路运输网沟通的新秀和中坚力量,武汉站绝对是武汉人值得一说的骄傲!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造型美”,得过N多奖

☞全球最美建筑:2012年,武汉站被评为“全球最美建筑”。同年还获得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颁发的“2012年国际建筑奖”。在此之前,它还获得过:

☞ 第十届Brunel建筑设计大奖

☞ 中国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

☞ 第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 中国建筑协会鲁班奖

除了造型美,武汉站还有好几个“第一”傍身:

☞ 全国唯一一座高铁”米“字型枢纽

☞ 中国第一个高速铁路站

☞ 中国第一个新型结构火车站

☞ 中国第一个无缝换乘的火车站

模拟图.图片来源:网络

But,就是这么牛的火车站,当年在关于它的取名问题上,网友们也是没少操心:

“叫武汉北站”“有车站已用了这个名字,而且太大众化”

“叫青山站”“延续之前取名风格,是不是少点惊喜呀”

“叫武昌北站”“好熟悉,徐家棚站不就是这个名吗”

最后,它正式被定名为“武汉站”,于2009年开始投入使用。

吃瓜网友们表示:“emmm~这种简洁不易懂的风格,还真是武汉style呢!!!”

都说人红是非多,车站红了槽点多。这不,早期的武汉站被骂的体无完肤,被戏称为“花瓶站”:

“候车厅内部结构混乱,狭窄、拥挤,简直是个迷宫”

“没有咨询服务台,通知检票的电子显示屏不知道在哪”

“车次少,一张远程高铁票价格甚至高过了打折后的机票”

“不智能,检票没广播,只有检票员拿喇叭喊,听不清”

……

说白了,就是新的东西,大家还没完全接受。不要没事拿人家最美建筑撒气嘛!毕竟出道10周年的武汉站,早已经上升为我心目中最方便的车站了!

2015年,武汉站春运发送245万人次,一下子就从春运“配角”逆袭成了春运“主力”。2018年10月1日,武汉站发送旅客13.5万人次,创下自建站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的最高纪录。

不仅如此,被游客痛批的“老土人工化”也已“智能”变身:机器人自助查询服务、“刷脸进站”、智能寄存柜、“智慧岛”终端一体机、站内导航小程序等黑科技轮番上阵,越来越方便。


现在,武汉站在地面层、东西进站口、候车室门口、地铁出站口共有73台自动售取票机,15个人工售票窗口。城际列车在人流过多时,只刷身份证就可进站。妈妈再也不怕我来不及取票了!

哪怕方向感100分,

首次来汉也会被这几座火车站整懵

其实,要说比武汉站被吐槽成“花瓶站”更处在话题中心的,那必须是武汉三个特等车站的取名问题以及早期汉口站、武昌站的堵和乱。毕竟,不少外地人都曾迷失在大武汉的火车站之间。

先说年纪最大的汉口站,它外观为欧式风格,非常显眼,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欧式火车站,集普速列车和高铁动车共用,本身还是很方便的。

不过,广场前的发展大道,应该说是很多人的噩梦了,常年堵车不说,偶尔的士司机还会坐地起价,不少第一次来武汉的朋友都吃过亏。

武昌站相对汉口站和武汉站来说,规模最小,却是武铁第一座按当今世界现代化理念设计改造的火车站,也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可直达大陆所有省级行政区省会的火车站之一。

关于它的最大槽点就是因为小带来的各种不方便,如果行李少,东广场的公交还算便利。遇上行李多、下大雨要打的,除了早上6点多钟外,其他时间简直能让人等到绝望。

所以,如果是外地朋友来武汉走亲戚,一般都会被各种叮嘱:出站后最好选择坐地铁;返程票买后反复确认站点。要知道,三站之间距离不近,一不小心搞错,多半就是误车的结局了!

至于武汉的火车站为什么不叫“XX南”、“XX北”、“XX西”,而叫做“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这个问题,长期占据各大论坛舌战话题排行榜。

如果非要解释下为什么武汉人不愿意改名?其实,也是可以从历史城市格局还有方位习惯上来说明一下的:

1

时间“不凑巧”,让它们错过了“常用名”

时间追溯到1927年4月16日,这一天武汉市政府正式成立,将汉口特别市、武昌市和汉阳县合并为武汉,这座城市才有了“武汉”这个称呼。

1927年的武汉.资料图

然而,作为古董级别的百年车站,清朝时三镇各自独立,汉口、武昌就已经有了对应的车站。汉口站的建站时间是1898年,武昌站的建站时间是1916年。

老汉口火车站.资料图

如此,哪怕是从知名度上来解释,也能理解“武昌站”为什么不叫“武汉南站”了。

老武昌火车站.资料图

2

位置有点尬,让它们无法使用“常用名”

由于受两江汇合地理形态的影响,武汉没有公认的唯一城市中心,只是三镇各自有多个次级中心,这是武汉的特点之一。

老武汉的版图上起码也有三大“中心”:汉口的六渡桥江汉路、武昌的司门口、汉阳的钟家村。后来有了武广商圈,汉口就有两个“中心”了。

司门口.资料图

总之,三镇被两江所隔使各“镇”相对独立。如果真扯上什么“中心”,从地图上看,大概就在长江上了。

另外,从生活上来说,汉口、武昌、汉阳各有一套住宅、教育、医疗、商业体系,所有活动都可以在自己所在的区完成,也就很少人会有“武汉南”、“武汉北”这样的意识和概念了。

3

武汉人的东南西北,不是你了解的东南西北

武汉城区多湖泊,即便是近20多年被填了很多,依然是我国城区湖泊面积最大的城市,再加上长江和汉江交汇,决定了武汉的道路不可能像其他城市一样规则,好确定方位。

在别的城市,你如果问路,别人说“往北走、往南走”,按他说的八成错不了。要是在武汉这么回答,外地人走到最后,铁定是要跳脚骂人的!

这时候,你可千万别见怪,因为这是武汉人的方位观决定的,举个栗子:

武汉人的日常生活中,武昌在长江南岸,被称为江南、汉口被称为江北。和长江平行的马路是东西向,垂直的是南北向。画个图,你们自行感受下:

综上所述,关于武汉三站为什么没有和别的大城市一样的车站定名习惯,也就比较好理解了吧!

当然,后来的武汉,其实也有武汉南、武汉东、武汉西、武汉北这些车站,但都是货运机务段或者编组站,没有客运业务。

原来武汉还有这么多火车站

我不允许你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除了三座特等车站,在武汉还有很多别的火车站,只不过用途不同,被了解的程度也就不同。

大致上可分为:客运火车站、货运火车站,还有客货两用火车站。客运火车站又分为高铁站和普通客运站,近几年又多了一种城际客运站。

1

小众又特别的它们,你了解吗?

汉阳站

在这个萌萌的小站坐过火车的武汉伢,现在多数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吧!1956年建成的它,是很多汉阳人的回忆。

不过,随着城市及铁路的发展,如今的汉阳火车站早就不办理客运了,只是一个过路小站,如果你乘火车从汉口火车站到武昌火车站的话,注意看,就会经过小小的老汉阳火车站。

图片来源.汉网社区

如今,汉阳大道汉阳火车站只有名字沿用下来,成为一个位置的地名。公交“汉阳大道汉阳火车站”、汽车客运站……

徐家棚火车站 (武昌北站)

1896年开始筹建的粤汉铁路,南方起点在广州黄沙站,北上终点就是武汉徐家棚站。北上的火车到了徐家棚,没有桥梁,必须要搭上火车轮渡过江,才能一路北上。

图 | 呢喃酱

作为武汉惟一一条市郊火车线路,它全程近70公里,车上仅4名列车员。串联武昌、青山、洪山三个中心城区,客串着公交角色,被沿线居民戏称为“公交票价,轻轨速度”,跑了30多年。

2018年5月,武九北环线铁路开始拆建,曾经为国家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这条百年铁路,正式结束它的职业生涯了。

大智门火车站(京汉火车站)

京汉大道上最显眼的建筑,就是大智门火车站,现已被称作历史的遗迹。曾经它是“中国最美火车站”,也是新汉口火车站建筑原型。

京汉火车站.资料图

1906年建成的京汉火车站,至今已有114年的历史。至上世纪90年代新的汉口火车站使用前,京汉火车站一直使用中,成为中国运行时间最久,历史跨度最多的火车站。

京汉火车站.资料图

关于它的异国情调,要感谢张之洞,他聘请法国人设计有浓浓的法国风味。四个绿色的塔尖,展翅欲飞的雄鹰等,都有浓烈的欧美情调。直至今日,仍然是文艺青年们在武汉的必去打卡点。

天河机场站

武汉铁路局管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地下车站。作为汉孝城际铁路和汉十高铁上的一个车站,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共设2台4线。

许多人,常把武汉北站、汉口北站、天河机场站弄混。主要是三站都位于黄陂区境内,且相距不远。

but,武汉北站是铁路编组站,不载客。汉口北站是地铁站,也是武汉市境内重要的客运站(汉口北客运站)。天河机场站是地铁站,也是规划的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交点的高铁枢纽站。

2

默默工作的它们,必须有姓名

汤逊湖站

武昌理工学院旁边的它建于2013年,是武咸城际铁路的第三站。每天共有2趟去往汉口和咸宁南站的城际列车和11趟去往武昌的列车。在街道口堵哭的日子里,这趟车曾是回学校的救命车。

纸坊东站

位于江夏区新街,是武咸城际铁路的其中一站,全线共设站13座,其中预留1座车站(纸坊南),武汉市庙山段共设站4座。

站点效果图 来源.网络

土地堂东站

位于江夏区土地堂镇东部,是武咸城际铁路站点之一。2014年投入使用。该站建筑形象体现多湖的地域特点,轻薄的金属穿孔装饰板非常漂亮。

乌龙泉南站

位于武汉市江夏区,是武咸城际铁路的其中一站。以楚乐中的“笙竽”为设计灵感,体现的“水流”效果恰与站名乌龙泉吻合。

站点效果图 来源.网络

山坡东站

江夏区山坡乡107国道旁,武咸城际铁路沿途十二个车站之一。建筑从楚文化出发,造型上汲取了楚文化的建筑符号,展现楚风楚韵。

南湖东站

位于武汉市洪山区水蓝路,是武咸城际铁路的第二站,2013年投入使用。

左岭站

洪山区左岭镇左岭大道上的一个城际高铁站,坐落于武黄城际铁路上,建筑造型采用三段式对称布置,也是颜值较高的一个站。

葛店南站

去佛罗伦萨小镇疯狂血拼的武汉伢们,大概都知道这一站了。作为武黄、武冈城际铁路共用站点,葛店南站连接武汉市和黄石市、黄冈市,是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交通网重要组成部分。

花山南站

位于武汉市东湖花山新城,车站设进、出站地道1座。是武黄城际铁路的其中一个站点,与左岭站、葛店南站类似。

图为武黄城际铁路

金银潭站

汉孝城铁金银潭站,位于马池路与常青花园五号路的交叉口,为地下一层岛式站台,地面为车站站厅房屋,设折返线。2010年完成北侧站厅型钢吊装工作。

乌龙泉东站

位于江夏区乌龙泉街道,是京广高铁武广段的一个预留站点。不办理客运业务,无站房,为越行站。

贺胜桥站

贺胜桥站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贺胜桥镇,现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该站已经撤销。

吴家山站

位于东西湖区走马岭农场,建于1958年,离武昌站42公里,现为四等站,不办理客运业务,货运仅办理整车路用货物发到。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些承包武汉人出行、货运的车站,在我眼里并不是冰冷的存在。

它们收藏着武汉人的思念、期待、希望,还有曾经仗剑走天涯的小小梦想。

可以预见,未来在武汉,出行将会是越来越方便,这是属于这个城市给予我们的专属福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汉市今后主要的12座火车站一览
中国唯一一个不以东南西北命名火车站的城市
武汉火车站如何命名?三环内汉口汉阳武昌,三环外东西南北四个站
武汉的火车站改名之争:武汉特色才是最好的
中国最“奇怪”的历史地名,官方已经不再承认,但民间却坚持使用
中国名字最奇怪的火车站,明明是已经不存在的地名,却仍执意使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