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过嫪毐之乱来分析秦王嬴政的身世之谜和掌权之路

秦始皇的时代来了

长平之战后,战国的舞台当之无愧的主角就是秦王嬴政了,这个角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无愧是天空中最亮的星。这么说吧,如果读书人称孔子为祖师,道士们称老子为祖师,木匠们称鲁班为祖师……那么中国古代几千年,几百个皇帝们都要叫他一声祖师。

他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和影响是无与伦比的,他才是中国古代真正的千古一帝。至于那些说他焚书坑儒、说他残暴不仁、说他逆天而行(求长生)的朋友们,在不争的事实和他盖世的功绩面前,都将成为一个笑话。

有趣的是,嬴政正是在长平之战时出生的,而且他正是出生在被秦军坑杀40万军队的赵国。他差一点因此死在赵国。但是,所幸这一切都只是上天给他的一种磨难和考验。他,终究还是无可阻止地站在了世界之巅。

男女关系影响政治

我为什么会选择嫪毐这个小人物来开始说秦始皇的一生呢?因为嫪毐这个小人物秦国当时政治关系中的交叉点,他连着赵姬,赵姬连着吕不韦,吕不韦又直接影响着嬴政的政治思路。只有通过他来抽丝剥茧,才能更好地理解当时秦国的权力结构。

嫪毐其实是一个历史小人物,甚至是一个笑话式的人物。但他的作用却很重要,不是因为他的历史作用很大,而是他背后的信息量很大。

首先,他特殊的上位经历是引人深思的。其次,他能以一个男宠的身份造反的资本是什么?第三,秦始皇在处理他的造反时的态度有什么寓意?

当然,要解释这些问题,首先还是要回到秦始皇这个主角身上来。众所周知,秦始皇身上有很多千古之谜,比如说他的身世、他的皇后……这些深为广大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背后其实都有一根隐线在牵引着,那就是战国时代的政治通婚。

通婚,在战国时代很常见

在写战国这个系列的时候,其实关于通婚这个事情,我一直没有着墨去写它。但是它对整个战国历史的影响却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时时存在的。比如在乐毅伐齐的时候,我就说了,秦国出兵是因为燕昭王是秦王的亲外甥;又比如,秦楚这对相生相杀的冤家其实世代通婚的,秦国的王后基本上都是楚国人(所以楚怀王才那么好骗);又比如,后来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打着楚国的旗帜为公子复苏报仇?……

战国时代,各国为了政治平衡和利益,政治通婚是很频繁的。比如说“秦晋之好”就是出于这个时代,比如说秦楚之间就是世代联姻的,又比如秦国和赵国(赵姬)、魏国(秦武王的老婆)、韩国(嬴政的亲奶奶)等都是有联姻的。

到了嬴政继位时,当时秦国的朝廷之上分布着三股政治势力,分别是:赵国势力、楚国势力、韩国势力。赵国势力的代表人物:吕不韦,嬴政亲生母赵姬。楚国势力的代表人物:嬴政名义上的奶奶华阳太后及昌平君、昌国君。韩国势力的代表人物:嬴政父亲的亲生奶奶夏太后。

这三股势力中,实力最强的无疑是以赵姬为代表的赵国势力,毕竟它幕后的操盘手是吕不韦。但是多家势力割据历来都是政治大忌。嫪毐叛乱刚好是打破这种畸形平衡的爆发点,也是秦始皇掌权的突破口。

赵姬的背后是一股大势力

嫪毐本是一个街头小混混,因为男性功能特别强,所以被吕不韦发掘,从而替代吕不韦扮演一个角色。什么角色呢?其实就是嬴政他妈赵姬的生活伴侣这么一个角色。

因为秦始皇的妈赵姬长期处于一种孤单寂寞冷的状态,那颗孤独的心总是悸动着。所以,赵姬时常要拉着老情人吕不韦叙叙旧情。

史记中记载: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

这让吕不韦感觉到很苦恼。毕竟一个贵为太后,一个贵为丞相,两个人总是这样瓜田李下的,人言可畏啦!再说,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吕不韦也明白这背后的政治风险,保不齐嬴政亲政了,哪一天觉得脸上挂不住了,就要摊开账面来算账了。

所以吕不韦得尽快从赵姬这个泥坑里拔出腿来!以前可以叫你小甜甜,现在只能叫了嬴夫人了。吕不韦在找到毐的替代品之后,就赶快献给了赵姬。

结果嫪毐因为他的“特异功能”而深受赵姬的喜爱,吕不韦也因此顺利脱身。

吕不韦难以脱身

但是吕不韦想干干净净地脱身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从泥坑里拔出腿来,你就两腿都是泥了。更何况,这一潭污泥本就跟你脱不了干系。

“奇货可居”的故事,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了。说的就是吕不韦帮助嬴政的父亲异人登上王位的故事。身在赵国为质子的异人,本来毫无政治优势,人在他乡,母出韩国,没有背景又没有实力,最后硬生生地被吕不韦走通了华阳夫人的后门,让异人过继给华阳夫人当了儿子,从而登上了王位。

华阳夫人是楚国人,著名的宣太后是她姑奶奶,虽然受宠,但是没有儿子。她之所以同意吕不韦的方案,无非也是争取她背后的楚国势力利益最大化。

吕不韦 在帮助异人登上王位的过程中,还干了一件贴心的事。那就是异人在邯郸的时候,独在异乡为异客,难免会空虚孤独,后来看上他的宠妾赵姬。于是,投机分子吕不韦赶紧双手送上。

秦始皇的身世被误导

赵姬被献给异人后很快就怀孕了,因为这个原因,秦始皇的身世成为了千古之谜。很多人因此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甚至连一向靠谱的司马迁都有这个倾向。越是狗血的桥段越让人兴奋,所以大家都愿意把这个事当成真的。

不过,这真不可能是真的,详细原因我在秦始皇的身世之谜那篇文章中已经解释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只是请大家记住,异人不傻,不会心甘情愿地当一个便宜老爹。然后,吕不韦也没那么大的胆子,敢这样的李代桃僵。第三,秦国的宗族体制不是吃素的,对于血统的各种严格把关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秦始皇的确是秦国王室的血脉。这点毋庸置疑!

赵姬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女人,后来异人英年早逝,嬴政登上了王位。赵姬表示,我不要什么花花江山,我只要春宵苦短。于是,吕不韦又只能舍命陪太后了。

直到嫪毐进宫,吕不韦才得以脱身。这一边吕不韦感觉松了一口气,另一边赵姬却彻底放飞自我了。有了嫪毐,她感觉快活的人生永无止境,还和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

嫪毐要起飞了

在这里要和大家稍稍解释一下,在中国宋代以前,其实对于男女关系并不是十分严苛。你比如宣太后就和义渠王生了两个私生子;汉代的吕雉也有老情人叫审食其;武则天统治的面首就多得去了。所以,这种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只要没有政治利益上的冲突,一般不会用来大作文章的。

但是这个嫪毐,显然没有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他以为自己成了太后的相好的,就是君王他爸了。他甚至公开宣称他是嬴政的“假父”,也就是干爹的意思。不光大摇大摆、招摇过市,而且豢养门客、培植势力。

这实际上就有点得意忘形了。因为你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卖身的,你的一切都是狐假虎威而已。当然,这除了嫪毐本身的“穷人见识短”,与赵姬的骄纵也是分不开的。

吕不韦和嫪毐的矛盾越来越大

当嫪毐公然以赵姬的代言人耀武扬威时,对谁的利益损害是最大的呢?无疑是吕不韦,因为蛋糕只有这么大,分蛋糕的人却多了一个。

按照权利规则,多股政治势力最终会被一股势力统一。那么当时秦国的三股势力又是如何走向统一的呢?

率先出局的是韩国势力,因为它最弱。嬴政上位第七年,韩国势力的掌门人夏太后逝世了,以赵姬为代表的赵国势力对有可能威胁到他儿子的韩国势力(嬴政同父异母的弟弟成蛟是韩国夫人生的)展开了打击。结果,成蛟叛逃赵国,秦国的韩国势力被连根拔起。

作为赵姬的头号打手在这次政治瓜分中捞了不少好处,被封为长信侯。这也引起了楚国势力和吕不韦的不满。楚国势力的不满很好理解,不愿意赵国势力一家独大而已。但是吕不韦的不满就要更复杂了。吕不韦的不满应该还是来源于政治集团内部分赃不均。毕竟这一切都是老夫布的局,现在你嫪毐都快上天了,是可忍,叔叔不能忍。

吕不韦的权力欲望其实很强

吕不韦的不满是对自我地位被稀释的不满,比如说,魏国、韩国这些以前送礼只送吕不韦的人,现在送礼前总要认真考虑是送给吕不韦,还是送给嫪毐呢?

这让吕不韦很不爽!那么嫪毐呢?他更不爽,太后是老子搞定的,你吕不韦牛什么牛?嫪毐表示绝不和吕不韦的投机商人和平共处。吕不韦根本没想到,自己当初给自己上的这个保险,却成为了自己给自己绑的一颗定时炸弹!

在扫平韩国势力的第二年,嬴政要去雍城进行冠礼时,冠礼完毕,人家就要亲政了,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嫪毐要开始搞事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嫪毐在咸阳发生叛乱了。后世很多人认为这是嫪毐狗急跳墙,想要自立,或者立他那两个孩子为王。其实这种说法不大可能。

第一:任何一个王国,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对于血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除非你能颠覆这个国家,否则,你想随便换一个“野种”上位,是不大可能的。

第二:你想要自立为王,除非你掌握了绝对权力,否则你只会引火烧身。嫪毐当时的状态压根还没有入门。赵姬也只是享受着太后这个名号的权力,要她颠覆秦国,她还差远了。

第三:毐要自立为王,他就必须要干掉嬴政,但当时嬴政根本不在咸阳。所以这不符合逻辑。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次叛乱,绝对不会是奔着嬴政去的!那么, 他是奔着谁去的呢?根据前面的分析,极有可能是奔着楚国势力和吕不韦去的。他想成为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人!

秦始皇还是很老道的

既然不是奔着自己去的,那么你是嬴政,你会选择支持谁呢?一般人应该都会选择支持自己的亲妈吧!但是嬴政没有,他选择让势力更大的楚国势力和吕不韦暂时喘一口气,雷厉风行地把嫪毐拍死在沙滩上。因为嫪毐这种人是最不可控的,他没有底线的。

嬴政命令吕不韦和昌平君、昌国君(这二昌是楚国势力代表)去围剿嫪毐势力。最终嫪毐兵败,逃脱后被悬赏捉拿,处以车裂,也就是五马分尸的酷刑。赵姬被赶出宫,软禁在雍城,她和嫪毐生的那俩孩子也被杀掉了。就此,赵国势力被打掉一大半,只剩下一个吕不韦了。

然后,借着这次嫪毐之乱,嬴政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追究,大搞连坐。这种情况下,吕不韦又如何独善其身呢?因为他的那档子事根本就经不起较真两个字嘛。

秦王政十年,吕不韦被免去丞相职务,驱逐出咸阳,回到自己的封地河南洛阳。自此,赵国势力被彻底清除。

吕不韦也全剧终了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平定“之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嬴政的集权过程,通过这样一个突发事件,嬴政用精明的手腕、迅速的反应,将本可能会对他日后的执政决策造成最大障碍的赵国势力连根拔起,并乘势将其相应的一系列权力收回手中!

至此,这场权力游戏的最终玩家还剩下两位,楚国势力和嬴政他自己。楚国势力最后是怎么被清除的,这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问题。毕竟楚国在秦国的势力根子要更深、更广。这也牵涉到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史书记载的皇后的问题,更牵涉到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会打着为公子复苏报仇的问题。还牵涉到嬴政时期的一桩大案——昌平君造反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要留到后面来讲了。

统一的时代就要到了

在赵氏集团灭掉韩氏集团,嬴政又灭掉了赵氏集团后,秦王政十七年,秦灭韩;十九年,灭赵;二十一年,灭燕;政二十二年,灭魏。秦国的统一之路只剩下一个楚国和齐国了。

齐国在乐毅伐齐后,基本上是关着门在家里喘气了,乏善可陈了。而楚国被秦国打下半壁江山之后,还在被灭之前反咬了秦国一口,并把恩怨延续到了楚汉相争的时代,是值得尊敬的。

秦国统一天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我们靠近。

李牧和赵国值得铭记

在这里,我还是要说一下赵国。因为这个国家值得我们铭记和尊重,这中间,我也省略他们国家一个重要的人物——李牧。因为李牧,我曾写过一篇《李牧之死》的文章。所以,在这里就不想再去复述他的故事了。

自古燕赵多壮士,赵国这个国家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在秦国统一进程中,它表现得最有骨气,敢打硬仗的。这个国家不倒,抗秦的旗帜就一直还在,包括后来灭秦的巨鹿之战,也是和这个国家的意志有很大关系。

一个国家,在长平之战被打得虚脱了,还能坚持到最后,让强秦难以下嘴(秦灭赵,打了三次,最后还是使用反间计除掉李牧才成功的);还能打得北方的燕国割地赔款;不管怎么说,都是让人尊敬的。

在当然,李牧不死,赵国还是大概率会亡。但是,李牧和赵国这片热土值得我们为之热血沸腾。之所以没单独去写他们,是因为不想再重复。

秦始皇的政治是具有开创性的

最后,我想说的一点是,嬴政在亲政后的十年内连续攻伐,一口气就灭了之前祖祖辈辈上百年都没有灭掉的国家。这仅仅是因为嬴政运气好,祖宗都把基础打好了?还是嬴政的执行力强,能够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呢?

上面的说法都对,但是我们更要认清政治的复杂性。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秦始皇清楚了秦国错根盘节的外戚势力。

换句话说,嬴政让秦国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再也不会因为那些“亲戚关系”而影响政治决策了。这不是老易在开玩笑,这种事在战国时代太常见了,比如说秦国帮助燕国去打齐国,比如说“窃符救赵”等太多故事,都是外戚政治在发挥作用。

秦国一直不灭赵国,因为嬴政他妈是赵国人,他妈背后的势力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秦国之所以不灭韩国,是因为嬴政他奶奶是韩国人,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这种政治关系,还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很大的作用。只是,暂时要被秦始皇给斩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态图解大秦之谜:秦始皇到底在掩盖什么?
第十一战:嫪毐之乱(全)秦灭六国的隐藏大线
秦始皇为了铲除楚国外戚,可以让他老婆名字从历史上消失
当年秦国相,而今无人识:昌平君和他的隐秘身平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锅可别让我背,我也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你真的读懂了嫪毐之乱吗?小人物背后,有时候折射的是大的形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