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能代表陕西方言的字——咥!

“咥”,陕西话中出镜率非常高的一个字。陕西人爱“咥”面,也爱说“咥”。外省人听陕西人讲话往往对这个时不时出现的字眼充满好奇。为什么陕西人爱说“咥”?“咥”到底该怎么读?又代表了什么民俗典故呢?

什么是“咥”?

咥是一个汉字,读音为dié,咥是陕西关中、河西走廊一带的方言土音,是吃的一种方式,从字面意思看,吃至极致谓之咥。

“咥”与“吃”

有人说,“咥”不就是“吃”嘛!

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吃”是最通常的、普遍的用法。而“咥”字的用法却具有特殊性。

咥字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一为大笑的样子,读音为xi(戏)。二为咬,读音为die;(迭)。而秦人所谓的咥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另一种情景,那便是吃出高兴,吃出欢乐,吃出幸福,吃出满足。

“咥”的来源

咥这种习俗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秦人与生俱来的豪情与粗犷,事事以大、以多为美,如果与秦腔中的吼联系在一起,秦人的咥便不难理解了。第二,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过去,物质并不富足,加之繁重的体力劳动,人们需要大量的食物来补充体能,因此大老碗的出现与使用便在情理之中。

久而久之,咥便成为秦人生活习惯与特色,并且成为秦人一大审美标准,以至于在秦人眼里将那些能吃又能干的人们视为英雄。

在陕西,'咥'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生活方式

咥作为秦人的生活习惯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尤其是在农忙时节,这种情景比比皆是:土墙根,槐树下,石碾旁,大门口……三五一堆,或蹲或站,有的跟前放置一盘青辣子,有的手里拿几瓣大蒜,老碗中面如腰带,长达半米,对付面条咬嚼成了多余,只靠吸和咽便可完成,常常出现面条一半下咽一半还在碗中的情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极大的丰富,秦人的咥却渐渐退化,最为明显的是城市。但是陕西人依然爱说,“咥”面、“咥”饭。

这是历史的痕迹与秦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在陕西人身上的传承表现。陕西人性格豪爽,乐于助人,热爱生活。而“咥”这个字也是最能代表陕西人的方言,同样的直爽与热情!

//今日互动//

您知道“咥”还有什么含义?

欢迎您来告诉我

我在后台等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陕西方言的变迁——“水”字的读音
网络流行生僻字,你知道几个?
网络流行生僻字,你认识几个?
【宝应方言杂谈】洋字码子/王荣华
四川方言那些字到底怎么写?你肯定不知道!!
方言里那些稀奇百怪的读音,都有对应的汉字,看看你都会写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