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隧道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要求
为加强本标段监控量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控量测作业满足规范要求,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监控量测标志埋设要求进一步明确如下:
1.地表沉降观测标
1.1埋设时间
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应在隧道正洞开挖施工前埋设,并于正洞开挖前及时采集初始读数。
1.2断面布置
地表沉降断面应超前隧道开挖面至少30米,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里程。一般情况下,地表沉降测点间距按下表要求布置:
表1.2.1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
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
断面间距(m)
2B<><>
20
B<>
10
H≤B
5
注:H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挖宽度
1、软岩隧道的观测断面适当加密;
2、在特殊部位应加密测点布设断面,且点位可以不在一个断面上。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隧道开挖范围内陆表沉降点横向间距按2m要求布设,开挖范围外按照5m要求布设。在隧道路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
岩石地段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埋设入岩深度不小于0.5m,黄土地段地表沉降观测标志埋设深度不小于1.0m。采用钻孔的方式进行埋设并用混凝土进行加固,观测标直径不小于20mm。
2.洞内监控量测观测标
2.1埋设时间
洞内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监控量测观测标应在隧道开挖后12小时内布设,并及时读取数据,最迟不得大于24小时。
2.2断面布置
顶拱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测点应布置在隧道轴线上,偏差不大于3cm,隧道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测点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
表2.2.1  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围岩级别
V
IV
III
断面间距(m)
5
10
30
注:Ⅱ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
根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及隧道工程监控量测设计图纸要求,本标段隧道均采用三台阶法进行开挖,隧道监控量测顶拱下沉测点及周边收敛测点埋设形式如图2.2.1所示:
图2.2.1  三台阶法开挖量测断面点埋设示意图
2.3观测标埋设
洞内监控量测标使用5cmX5cm钢板连接直径2cm的钢筋制作,钢筋与钢板焊接牢固,标准见下图:
图2.3.1  观测标埋设示意图
(1)洞内观测标埋设必须深入基岩不小于20cm,使用钻机钻孔后插入观测标并使用锚固剂进行固定,观测标禁止与钢拱架及钢筋网片焊接固定。
(2)初支混凝土喷射完成后,及时将反射片粘贴到观测标志钢板上,确保粘贴牢固可靠。
(3)洞内观测标反射片均面向洞口,以便测量数据采集。
3.观测标志保护
(1)监控量测标志必须严格按照以上要求的时间及埋设标准进行埋设,确保埋设稳固可靠。
(2)监控量测标志埋设后禁止悬挂电线等其它物品,以防止观测标被破坏。
(3)观测标志埋设后,使用红色油漆在观测标周围喷涂,并提醒现场施工人员注意保护。
(4)初支混凝土喷射施工前,及时使用塑料袋对观测标进行包裹保护,防止观测标遭施工破坏。
(5)观测标反射片被混凝土或灰尘遮挡后,应及时进行清理恢复,确保监测数据正常采集。
(6)观测标埋设完成并采集数据后,及时在观测标旁边悬挂监控量测断面标识牌进行标识,标识牌禁止直接悬挂在观测标上。
(7)监控量测观测标应由专人负责保护和维护,并随时提醒洞内施工作业人员及机械操作人员进行保护。
(8)监控量测观测标埋设不及时或因施工破坏导致测量数据无法正常采集,严格按照项目经理部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处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阌乡隧道下穿连霍高速段变形控制技术总结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总结(三)
隧道CRD法施工禁忌手册,附正确施作方法
上甘坪隧道突泥及岩溶裂隙发育带处治方案研究
温福铁路燕前二号隧道燕尾段施工技术
隧道监控量测的常见问题都在这里了!搞隧道的肯定用的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