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吴笔记】跟华杉学儒家思想-实干派

  • 明明德:为什么说每个人都“缺德”?

  • 《大学》是入门,是整个儒家思想的学习纲目,称为三纲八目

  • 🍎三纲:

    • 止于至善:至善的一种境界

    • 亲民:擦亮自己德性还不够,还要帮助别人擦亮

    • 明德:明明德,擦亮原本光明的天生德性。

  • 🍎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亲民和止于至善:为什么说舒适区才是最终目标?

  • 知:

    • 1.新民的关键在于率先垂范,用行动感染,教化他人。

      • 明明德,是擦亮自己;新民,就是擦亮别人。

    •  2.我们修养自己,不是走出舒适区,而是要转换舒适区。止于至善,就是找到正确的舒适区,这个舒适区指的是心理的最佳状态

    • 明明德,是擦亮自己;新民,就是擦亮别人。

    • 3.人生选择,不是趋利避害。而是有稳定的价值观和志向,顺着这个去选择,专注坚持,就是止于至善(止,定,静,安,虑,得)。

  • 行:

    • 存天理,灭人欲:我发现很多优秀的人都有这个品质,按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自律。比如享受美食是天理,而身材肥胖又管不住嘴就是人欲,最后吃出三高,就划不来了。所以管住嘴,就是止于至善。

    • 止,定,静,安,虑,得:

      • 得:因为长期的专注和安心,最后自然能达到目标,就此得到。

      • 虑:心又静又安,安心做一件事,就能不忙不乱、思虑周祥、处事得当。

      • 安:心态稳了后,就会随遇而安,不会随意被其他诱惑,变的专注。

      • 静:因为有了志向,所以心就静了,不会随意去羡慕别人。

      • 定,就是确立了自己的志向,

      • 止,就是止于至善,做到自律。

    •  有个故事:有次酒店老板和客户的车同时到酒店门口,门童第一时间先拉酒店老板的车门,而不是顾客的车门。事后老板并没有直接告诉门童怎么做,而是在酒店门口给顾客拉车门,拉了2个星期。从此酒店服务质量一下子就上去了。这个故事还是很有感触的,因为里面有个概念很重要,就是刺激信号: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射行为,刺激信号越强,行为反射越大。所以,通过该故事,老板并没有直接告诉员工怎么做,而是用直观的行为,持续2周时间给他们做样子。员工羞不羞亏,2周时间全体员工感受强不强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道释家】猴哥带你读懂儒家思想第六讲:亲民和止于至善——进入自己的舒适区
学习儒家经典,为何要从四书中篇幅最短的《大学》学起?
知,止,定
8、要达到“止于至善”重点在“修身”——再谭《大学》
圣人名言丨“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
文学与大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