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彻底读懂中医怎么认识感冒!

一、什么是感冒?

感冒是中医病名,最早见于宋《仁斋直指方论》。

感冒是人体感受触冒外界邪气所致,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身体酸痛等为主要表现。

二、中西医治疗感冒的区别?

中医会对人进行望(气色)、闻(声音)、问(症状)、切(脉象),根据以上四诊的情况综合判断病因病机,然后制定诊疗方法,中医属于宏观调整。

例如:中国老百姓用姜汤治疗风寒感冒,就是帮助身体驱除寒气的方法。

西医称感冒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认为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需依靠实验室检查进一步确诊。治疗上以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和对症治疗为主。

例如:发热时应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或物理降温就属于对症治疗。什么意思呢?前者抑制体温调节中枢,让体温调节中枢不起作用,从而达到退烧目的,这种专门打击自己人的治疗方法,你肯定用过。后者通过带走体表热量而达到降温目的,如果受凉发烧了,物理降温就如同给你来个凉水澡,这凉爽,你服不服?!

三、中西医孰优孰劣?

两种医学比较而言,中医着眼于宏观,西医着手于微观。中医考虑的病因包括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患者平素体质的寒热虚实),在把握病因的同时,机体自愈能力的作用方向也在考量范围之内,进而制定的诊疗方法和服药注意事项也更加全面合理。但要求中医师对外邪、体质、机体自愈力三方面有较高的认知和把握,即使在风寒感冒较多的今天,也不是掌握几个发散风寒的方子就能对治一切感冒问题的。

不具备宏观把握能力的中医,不是真正的中医,那就是“假中医”喽。

西医学从微观角度去判断,对实验室检查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存在只考虑微观病因(细菌、病毒),对患者体质和自愈力认识不足的缺陷。西医临床上,不重视病原学检查(病因)、存在重复用药、不恰当联合用药、滥用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情况。对普通感冒,西医并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为主,常规药物如减充血剂、抗组胺药(以上两种药物有缓解鼻塞、流涕、喷嚏的作用)、镇咳药、祛痰药、解热镇痛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达到降温目的)等的应用,暴露了微观思维的局限性,这些药物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也成为了人们应用的最大顾虑。西医主张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观点有一定道理。

正宗的西医,不主张过早用药和滥用药物,古语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所以明白道理的西医也是值得部分肯定的。

四、感冒能自愈吗?感冒了可以扛着不吃药吗?

西医称普通感冒为“自限性疾病”,《伤寒论》有“发于阳,七日愈”的论述,是说普通感冒发生在普通人(体质尚可)身上,服药或不服药,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也是在告诉我们,人体自愈能力处理感冒问题一般需要一周的时间。在西医学比较发达的国家,因为没有治疗感冒的特效药,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人体自愈能力,通常不过早给予用药。所以,下次感冒了,扛一扛,认识一下自己身体的自愈能力,也未尝不可。

现实情况是,不是所有人的感冒都能自愈,临床上发烧、咳嗽反复不愈的情况也很常见。在身体自愈能力不能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医生的帮助了。是高屋建瓴的正向调节,或是缓解局部症状的对症治疗,或是打压身体自愈力而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呢?这其中不同的医学,不同的医生,不同的治法,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

五、容易感冒是不是体质差?从来不感冒是不是体质好?

容易感冒,比如一月感冒一次甚至两次,属于生病过于频繁的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有三个。

(一)、体质较弱,外界环境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侵犯人体,导致感冒。

(二)、体质不弱,但因为此前感冒时采取了打压身体自愈力的方法(例如物理降温、解热镇痛药、激素药在发烧中的应用),虽然暂时症状消失了,但因为机体自愈力不安于被压抑的状态,而再次试图驱邪外出。

(三)、感冒后饮食起居注意事项未能遵守,如:感冒后立即洗头洗澡,衣着单薄,饮食生冷油腻等。第一种情况需要扶正,第二种情况需要帮助人体自愈力驱邪,第三种情况需要医生做好科普,病人转变观念。

不论以上哪种情况,若是不能正确处理,就容易导致表病入里,影响到呼吸系统就容易成为肺炎、哮喘等,影响到消化系统就容易成为厌食、消瘦等,影响到心血管系统,就容易成为心肌炎、心绞痛等,再进一步深入就会成为肝炎、肾炎、尿毒症、白血病等复杂疾病。

至于会不会导致以上疾病,要看当事人体质的强弱;至于会导致哪个系统的疾病,要看当事人身体中哪个系统最为薄弱。疾病一旦入里,则不停留于表,所以就不再以感冒的形式表现。所以从来不感冒,往往不是身体好,而是邪气入里(入脏腑)的情况。

六、感冒及感冒后注意事项?

感冒对人体来说,是一场小小的战役,目的是将入侵的邪气驱赶出去。在战役中及战役后,都需要人们饮食起居注意将养,尽量给这场战役提供正面支持而不要拖后腿。《伤寒论》要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是因为这些食物不好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

详细说来,按时休息不熬夜,清淡饮食勿贪嘴,感冒方愈别洗澡,莫再受风吹空调,注意保暖防重感,调畅情志心态平,保养精气莫纵欲,是感冒时需要注意的,也是治疗其他疾病时或无病养生需要注意的。

由于现代人普遍传统观念缺失,不知水果、茶叶为生冷,不知牛奶、肉类为油腻者比比皆是,故特意再次提醒。病人不忌口,病情不好转,反而来问责医生的行为屡屡发生。

七、感冒症状,孰轻孰重?

感冒时出现的症状,以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最为表浅,属于 “太阳主一身之表”的“表”。鼻塞、流涕、喷嚏次之,属“肺开窍于鼻”的“鼻窍”症状。咽肿痒痛再次,较口鼻等部位已经深入。咳嗽又深,为肺所主,是邪气已经侵犯人体上焦。

根据中医理论,病在外、在表为轻,在内、在里为重。有的人在感冒后,先出现咳嗽,而后转为嗓子不舒服,又变成流鼻涕,这是感冒在逐渐减轻的表现。有人因为咳嗽就医,服药期间出现流鼻涕的情况,就慌里慌张的给医生打电话,问怎么感冒又加重了,就是因为不懂上面这个道理。有的人感冒,发烧、鼻涕、咽痛、咳嗽同时出现,说明邪气一上来就侵犯了整个呼吸系统,而是不仅仅停留在体表。

按照中医的理论,不论是原本就感冒发烧或服药后出现发烧(此处指外感发烧),都属于感冒的最表浅层次,不需要过度慌张的。西医学也认为发烧是人体抵御疾病的生理学防御反应,这是劝慰人们不要对感冒发烧过度紧张的有力证据。所以,那些要求医生赶紧想办法退烧,那些主动强烈要求使用退烧药、激素的人们,需要好好的给脑子洗洗澡了。

八、中医是用来给感冒“清底”的?

很多家长带孩子看病,会说孩子刚发过烧用西药后已经退烧了,或孩子咳嗽用西药后已经快好了,听说你中医看的好,再来找你给孩子“清清底”。

这个“清底”的工作有点棘手。你的目的是清底,但服用药物后,本来症状较轻的咳嗽有可能会先加重,然后再减轻,本来退烧的可能又发烧了。这是因为中医的正向调节和西医的对症治疗有着方向性的区别。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面这些情况有一部分也会在使用中药后直接好转,不再加重或反复。

西医用解热镇痛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用镇咳药抑制咳嗽反应。而真正的中医是帮助人体的自愈力驱邪外出的,绝对不干打击抗日群众的事。所以找中医“清底”之前,还是先弄明白道理。

九、发热是最令人焦急的,退热需要多长时间?

发热是身体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比如受寒引起的感冒发烧,人体需要通过发烧这个形式把所受的寒气排出去,具体退烧时间,与病人自身体质、感寒程度及用药是否准确都有密切关系,如果自身体质较好,感寒较轻,用药准确,则退烧较快,甚至有覆杯而愈的情况。如果遇到相反的情况,体质偏差,感寒时间较长较重,即使用对了药,退烧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既然发热是身体处理问题的一种方式,我们就应该帮助和促进这一进程。对于受凉引起的感冒、发烧来说,需要穿厚点或盖被子发汗,而不是积极的穿薄衣、掀被子散热。但应遍身微微汗出为最佳出汗效果,不可以汗出淋漓。

当然上面只是一个例子,人体出现的感冒发烧,往往和多个其他症状同时出现,再加上平素体质和五运六气的因素,可以说相对复杂。治疗感冒发烧对于医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因医生水平的不同,也就自然存在着用药不对或不准确的问题,这个问题无法回避,不是说有病看中医就行了,有的中医干脆不会治感冒发烧。在临床中,同样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的判断和用药。

十、对待发烧的正确态度?

有一小部分人,虽然不是医生,但对身体的自愈力有着充分的信心,认为发烧是身体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问题解决好了,烧自然就退了,再加上有过几次成功的经历后,更是对此深信不疑,甚至压根就不用药,等待自愈。这种定力不一般。

还有一大部分人,对发烧存在极大的畏惧情绪,对退烧时间有着自己严格的要求,规定时限内若不退烧(即便正在服药中药),就必须强加干预,甚至是要去急诊治疗的,因为只有不发烧了,他们的心才会安宁。

在临床中,即使关于发烧的相关问题已经给病人交代过,仍然还会有很多人(尤其小孩家长),隔几个小时打来一次电话,问责为何还不退烧?询问服用中药的同时是不是可以同时服用西药退烧药?以上情况数不胜数。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真正的中医是在使用帮助机体自愈力的正向调节,而退烧药是抑制性的治疗方式,两者若同时应用,在有的病人身上会出现发烧反复不退的情况。

对待发烧的科学态度是这样的,既不要像前者那么笃定,也不要如后者那般恐慌。既要相信身体的自愈能力,也要小心谨慎以防万一。常规情况下,普通的发烧,人体自愈力加上一个可以信任中医师,发烧不论时间长短,通常是可以平稳退烧的。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方法越多越好,有的人总是多用些方法才能安心,于是乎推拿、退热贴、退烧栓、退烧药一股脑的全用上,反而越治越乱,延误病情,需要跟大家强调的是:方法不是越多越好,有一种对的就足够!

但不是所有的发烧都退的那么顺利,应用中医也会有一部分病人出现发烧反复的情况,另外,因病人体质的不同,小部分人可能会导致变证,高热抽搐就是其一,经历过高热抽搐的家长,都不希望让孩子再抽第二次,所以下次发热时,不得不早早的应用退烧药。其实发热抽搐并不可怕,后面发文会有详解。

十一、伴随发烧出现哪些情况需要谨慎?

因每个人体质的不同,发烧的变证也不尽相同,尤其体质较弱者,发烧是需要小心对待的。

发烧同时若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属于高热惊厥;若出现呼吸困难要考虑哮喘、肺炎或急性喉炎;若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睡、意识障碍、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全身或局部惊厥等情况,要考虑化脓性脑膜炎。

虽然高明的中医是可以处理以上情况的,但鉴于中医多为门诊医生,不能随时为病人诊治的社会现实,在出现以上情况时,都需要先去医院急诊治疗,情况缓解后再继续中医治疗。这样的处理方式看起来并不完美,但不论是病人还是中医医生,都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十二、可不可以先用退烧药,事后再积极调理身体?

很多人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对于那些平常习惯了应用退烧药的人群来说,就相当于习惯了在打仗时主动投降,越投降就越受邪气的欺压,体质就越差。这个时候,才想起来找中医寻求帮助,想打一次胜仗,从而提高免疫力,这个时候既需要医生用对药,还需要病人及其家属明白道理并有定力,不然抱着既想打胜仗又害怕枪声的心态,最终还是得投降。

十三、高热惊厥如何预防和处理?

从临床观察来看,并没有出现因发热抽搐而“烧坏大脑”的情况,经历过高热惊厥的孩子们并没有因此变笨,但持续抽搐伴意识丧失的阵势,不是谁都能从容面对的。所以说一说预防和处理很有必要。

一般来讲,出现发热抽搐是因为热气郁结在局部,伤及津液导致的,就像一根新鲜的树枝被火烤过之后会拘急变形一样。在出现高热抽搐时,耳尖放血是有效停止抽搐的方法,原理是通过放血使郁热外泄。放血工具可以是三棱针,可以是指甲剪,也可以是其他可以用来局部刺皮出血的锐器。以上都会在我们的读书会中会教给大家.

对于曾经抽搐的人来说,发烧时如果已经出现局部肢体(一般是手脚)的抽动,可以做预防性放血。如果仅仅是担心高热抽搐,提、掐耳尖局部皮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有的人正在服用中药也会出现发热抽搐,其实这是正常情况,并非医生没有用对药,具体操作我们后续会讲。

有的人心理过度紧张,为了避免抽搐,一旦发烧就要求立马应用退烧药,没有任何抽搐征兆就耳尖放血,还有人喜欢用清热宁这个药预防抽搐, 我们只能说:你的脆弱会让你犯错。

杀鸡用了宰牛刀,伤的可是自身阳气

十四、有时候用中医、中药持续好多天发烧不退,用上退烧药立即退烧是什么原因?

最打击人的莫过于用了据说还不错的中医的中药,却持续两三天了还不退烧;最最打击人的是不得已用上退烧药,一下子就退烧了,还没反复;这样的事件确实是会让人动摇继续相信中医的信念。

这里首先要排除中医辨证论治准确性的问题,接下来还要回到“退烧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话题上来。前面讲过,发烧是身体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相应问题没有处理好,自然不会退烧,我们应该对身体的自愈力有个基本的信任和耐心,不要动不动就下通缉令(必须在几小时内退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发热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因为他是一场小小的战役。如果这场战役持续三天以上,正邪两方胜负未见分晓,人体也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在这个时候用退烧药,通过退烧药对体温调节中枢的抑制作用,加上身体已经疲劳,就能够出现快速退烧的情况。但这并不是战役的结束,一种情况是就此退烧,因为发烧产生的不适症状也随之缓解,病人精神状态也有所恢复。第二种情况是,退烧之后短时间内再次发烧,原因是身体自愈力不愿意处于被压制的状态,稍有恢复便试图再次驱邪外出,短期内反复发烧的情况就出现了。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在临床中常见的。

十五、感冒是调理身体的好时机?

前面说过,感冒属于表证,如果这个表证处理好了,一来表邪可以外散,不再停留于表;二来在里(脏腑)的疾病也可以通过感冒的过程由里出表。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表病入里。西医学很多处理疾病的方式,就是让在表的疾病入里,症状不在表,形成了表面平静的假象,就说疾病治好了,但实际是病情加重了。

十六、我们是去找中医治疗感冒咳嗽了,但为什么疗效一样很慢?

在排除了你找了“假的中医”的情况下,在你饮食起居注意事项都照做了情况下,如果感冒还是缠绵难愈,我们就需要回来谈体质的问题了。

在临床中也会碰到此类情况,之前都是找西医看病,家长觉得总吃西药对身体不好,就转投中医看病,可在看病之初,感冒还是容易反复,还是一月感冒一次,甚者一月感冒两次。有的人服药时还挺好,药一停就出问题,自己都不得已感叹“你这是药不能停啊!?”

其中有耐心和信任心的病人,经过多次服药调整后,通常会得到生病频率减少和体质好转的回馈。但也有人因为耐心和信任的问题,不再就诊,此类也不在少数。当然也存在用药不对症的问题,哪个医生都不能包治百病,此时就需要患者另请高明医生诊治。

体质较差人群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要去抱怨别人吃几剂药就好了,自己怎么总是反复。找到一个真中医,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服药调理,健康终究属于你。

十七、既然发烧是里病出表,为何退烧之后仍然会咳嗽?

前面总在提“里病出表”这个词,并提到发烧属于最表浅,咳嗽则偏深入。临床中我们会看到,有的人先咳嗽,而后出现发烧(发烧时咳嗽减轻或不减轻),在用中医的方法退烧后咳嗽仍然存在。有人因此困惑不解。

生病时出现的症状是人体驱邪外出的过程,咳嗽后出现发烧,属于部分邪气被驱赶至体表,中医用正确的方法帮助退烧后,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彻底的驱邪外出,因为平素的体质强弱和感邪轻重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可能退烧之后仍然咳嗽,需要继续服药治疗咳嗽。

如果你先咳嗽,后发烧,退烧后咳嗽不再出现,那么恭喜你,你身体的战斗力还是可以的。

十八、西药不想用,看中医不及时,中成药不全面,怎么办?

其实很多人都会因为西药的副作用,而在感冒时不想去用西药。

而好中医又是稀缺资源,往往又只坐门诊,挂号还难,不是24小时值班,不能及时就诊。

用中成药吧,种类繁杂,而且多是治疗风热感冒的,要么是一大堆清热药中间加点荆芥穗就说可以治疗风寒感冒了;很少有专门用来治疗风寒感冒的,即便有了也多在一堆发散风寒药中加点清热药,说是为了预防内热。对于现实中,明明是风寒感冒却还在清热解毒的情况,我们更是无力吐槽。

但我们也尝试着在感冒第一时间找不到好的中医的情况下给大家一些建议用药!

 下面是我们不太建议一感冒就用的中成药

 下面是我们建议感冒可以用的中成药:

感冒初期出现发热:

 

出现低热:

出现咳嗽:

尽管以上的中成药不一定都对证,但是两权相害取其轻,比用些寒凉的中成药相对会好一些。

但更重要的,我们如果用一年的时候可以学会如何用经方去治疗感冒,岂不更好!

本次文章大都来源于南阳明医知周中医,知一团队表示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小儿发烧”的几则短医话
感冒论
西医病名听不懂,任尔东西南北风
反复感冒磨方———扶正御病糊
宝宝发烧不吃药也能好的居家方法,中医要方四豆饮
阴晴不定的四月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