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油腻中年有什么问题

本文字数:1371字

阅读时间:3分钟

“油腻”,是2017年才蹿红的流行词,就像很多这类网络用语一样,它并不是以前没有,但却在网络社区的年轻人亚文化中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含义。尽管它盛行已久,但似乎还很少有人认真去考虑这样一个社会现象:为什么“油腻”一词经常和“中年男性”联系在一起?又为什么会在此时才变成一个“问题”?


这个词的盛行,源于作家冯唐的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在这里就已经将“油腻”和“中年猥琐男”挂了钩。所谓“油腻”,在他笔下大抵指的是一种令人不快的状态,诸如身材走形、不修边幅、举止粗俗,简言之,是一种不体面、不优雅还不自知的外在表现。
据此来看,它原本的意涵其实是审美取向的,带有某种嘲谑的意味,而所呼应的则是近年来对男性气概的危机感和焦虑感: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大多数人的精力和志向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个体化的闲暇生活中去了,此时,在一个日渐多元的社会生活中,男性品味和风格也开始向多样化发展。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这种多样化不仅造成了男性气质的混乱认知,很多人陷入无所适从,而且很多男性是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形象”也是需要“打造”的。
到此为止,这仍然是时尚生活才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近两年来,“油腻”开始被用来指代令人厌烦的做派——不一定是外表上的不修边幅,倒常常是言谈举止中的世故,那种“说话一套一套”的腔调。它已经不再指一个中年男性自我警醒的外形修饰,而成了年轻一代反感中年“大佬”说教倾向的锐利武器。

当然,在任何一个时代,年轻人都会有看不惯前辈的倾向,这恰恰是社会自我更新创造的活力所在,但仍有必要问一问:为什么是在此刻出现这样的流行语?这折射出什么样的社会心态?毕竟,如果我们不清楚这些不满的根源,不仅无法回应问题,甚至新的一代恐怕也很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油腻”。
在这里,“油腻”其实指的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人在长久的生活历练中,顺应并接受外部规范,学会在名利场上逐渐变得世故、依傍权力而失去本心的过程。这是无数现实主义小说中一再出现的现象:一个人在向上爬的过程中,逐渐变质了,他变成了somebody(重要人物),但离自我越来越远了。
这也是为什么“油腻中年”的形象很少会和女性联系在一起,因为至少在中国社会中,往往是男性更多在名利场上打滚,人到中年也更有可能跻身“大佬”,占据社会资源,而女性由于在权力结构中边缘化的位置,相对就较少受到这样的诱惑与腐蚀。另一方面,女性也始终更关注自我形象——既是出于自我欣赏,也是出于对他人评价的更加敏感,这本身就阻止了她们变得过于“油腻”。
从社会心态上来说,这也意味着当下年轻人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这种不满乍看似乎是审美上的,但其实针对的是社会上的权力关系。毫无疑问,“油腻”的反面是“本真”,也就是坦诚地表现真实的自我,对这种理念的推崇几乎到处可见,像“活出你自己”“我就喜欢”这类广告词的流行绝不是偶然的。在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含蓄的批评:你们这些老人为了向上爬而压抑、放弃自我,但“我们”不会。
这可能是“少年中国”可贵的勇气,也可能只是太天真,又或者,不过是一种玩世不恭的嘲弄。但它至少做到了一点:将原先谁都不觉得有问题的一件事,变得“问题化”了,从而促使人们竭力设法去避开“油腻”这个标签。这能不能推动真正的社会进步且另说,这种观念的萌生,就说明社会的进步已经出现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者投书】被庸众化的大众|城与邦
蒋建国 | 戏谑“油腻中年男”时,请不要污名化一个社会群体
“追光吧!哥哥”被嘲,“油腻”为什么总与中年男性绑在一起?
为什么很多男性一到中年就难逃“油腻感”?今天终于明白了
40岁油腻大叔现在去健身,还能练成肌肉男吗?
“中年油腻男”有哪些标准?你中招了吗?一个不占,偷着乐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