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说榆社拉面

前段时间,有感于米汤之于榆社人的意义,写了篇短文《榆社人的米汤人生》,引发家乡人共鸣。突发灵感,想再来一碗榆社拉面。

做为榆社人,尤其是地道的榆社女人,不会做拉面,怎么可以算是合格的主妇呢?说是拉面,其实算不上通常意义的拉面。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一甩几丈长,根根如纤丝,在制作人手上上下翻飞,令观者眼花撩乱,一下一大锅,一捞十几碗,才符合全国人民的认知。

榆社拉面全然不是这样。

它就是女人手里的几缕柔丝,轻轻摇晃,短短拉抻,三下两下即可下锅,三碗两碗便可享用全家人。

所以嘛,榆社拉面就好比“只宜十七、八岁女孩儿,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外地拉面“则须关西大汉,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榆社拉面以婉约见长,外地拉面以豪放著称。

榆社拉面与众不同之处,不只是主体面的不同,还有菜的相异。

去过不少地方,吃过许多地方的面,发现一大特点:浇菜基本是卤。所谓卤,在我眼里就是汤汤水水,连汤带水。榆社拉面的浇菜不然,浇得那个实在哟!基本就是炒菜,或者烩菜,虽也有汤,但汤也就是个意思。所以,榆社拉面干头实硬的,一碗就是一碗,绝不含糊,特别顶饿!

这是不是又和榆社人的性格有关呢?榆社人到外地吃大餐,结束语一般是:“有面没有?来碗面!”这里的面,在他们心里其实是拉面。“没有?那好吧!就来个其他的面吧!”多少有点将就的意思。榆社在外的游子回到家时,妈妈问:今天吃啥哇?孩子说:吃拉面吧!

可不,妈妈做的拉面,才是最美最美的享受……

榆社经典小炒肉拉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碗面每天只卖20碗,但很多人都愿意来碰运气
有多少拉面可以重来
深夜想吃泡面,必须是它!
兰州拉面之调汤和面的精准比例
1年75亿销量的一兰拉面为何如此受欢迎
“每周不吃它,感觉活不下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