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素三彩瓷器鉴定知识(上)
1、清代三彩
 清代釉上三彩瓷器,主要是釉上素三彩,以康熙时的素三彩为最著名,它是在继承明代中后期的釉上三彩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黄、绿、紫为主要颜色,间加蓝色相辅,因不用红色,故称“素三彩”。由于彩绘原料的增多、工艺技术的进步,康熙时的三彩瓷器发生
了巨大变化,之后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都有生产。
 
    顺治时的素三彩瓷器,目前所见较少,主要是延续明代晚期的生产,以日常用品为主。
 
    康熙素三彩是在明代成化素二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采用胎体装饰和釉彩装饰相结合的方法,装饰工艺、烧制技术等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世界著名的珍贵陶瓷品种之一。
 
    康熙素三彩主要是实用器,有作日用饮食的,有作陈设把玩的,有作祭祀供奉的,也有作陪葬器皿的。常见的器物造型,除盘、碗、碟、杯、攒盘等,更多的是本朝流行的各种器型,如凤尾尊、方形棒锤瓶、双镐耳方瓶、镂空六方熏炉、盖罐、折沿盆、长方盒,圆盒,花座、龙把杯,蟋蟀过笼等,其中以各种观音、财神、童子、寿星及各种人像、狮子等塑像较为多见,典型突出,都是十分特殊的器物。大件器高达80厘米左右,坐像也在b0厘米以上,而精巧玲珑的小件器则高不过5厘米。
 
    康熙素三彩的色彩种类较明代丰富。首先,除了原有的黄、绿、紫色彩外,又增加了本朝发明的釉上蓝彩;进一步增加同种色彩的深浅浓淡变化,从而更加丰富了素三彩的色泽。其次,表现在各种色地的开创上,康熙素三彩除传统的黄地,紫地、绿地、孔雀绿地外,还
创烧了以黑、米黄、藕荷等色作地釉的新品种。
 
    康熙素三彩的装饰纹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变,前所未有。除传统的双龙戏珠及云龙纹外,尤以人物、山石、花卉、花鸟、海水、海兽。水禽、松鹤、荷塘、荷花。梅树、杂宝等蜻为常见。构图紧凑,描绘精细。
 
    康熙素三彩在明代的基础上。创造了很多新品种,主要有白地素三彩、色地素三彩、黑地素三彩、虎皮斑纹素三彩等。
 
    白地素三料:康熙年间开始流行,据其制作技术的略有不同,可分为三种。
 
    一是在素胎上先刻划花纹后施白釉高温烧成,然后在白釉上施彩给画纹样后再第二次入窑低温烧成。二是在素胎上刻划纹饰后即高温烧成涩胎素瓷,然后在涩胎上施以各种色彩再入低温窑、二次烧成。三是在高温烧成的涩胎器上先通体施一层低温透明釉,然后在透明釉七勾勒纹样,填绘釉彩,再入低温窑二次烧成。
 
    以上前两种方法都是采用釉下刻花与釉上彩绘相结合的装饰工艺,使釉下刻花纹和彩绘纹饰相呼应,色彩艳丽,层次分明,是康熙素三彩中的精品。
 
    色地素三彩:这是康熙时的常见品种,是在瓷坯胎体上刻划纹样后,涂以各种彩色作地,再加彩绘纹样,入窑一次烧成。主要有黄地、紫地、绿地、孔雀绿地等。较为多见的是黄地三彩,如黄地加紫绿彩、绿地加黄紫彩等。其造型多为各式盘类,外壁纹样多为绘三彩葡萄、云鹤、朵花,蟠峡等,盘里内心刻划龙纹并填绘紫绿彩龙纹图案。器物釉面肥润,且有光晕、纹饰层次分明口这是承袭明代万历时的品种,也是清代的传统产品,从康熙时起一直生产到宣统。
 
    还有一种是在瓷坯上先刻划纹饰,素烧后涂以色地,在色地上直接彩绘纹样后,再在纹样卜罩一层“雪白”,低温烧成,以此来增强色彩的光光泽。这种工艺为康熙时首创。
 
    黑地素三彩:也是康熙时首创的,且是最为精彩的品种。它是先在胎体上吹绿釉,再施黑釉,即罩珠明料在绿釉上作地。然后以深色紫黑釉勾画出纹样轮廓后,加填黄、绿、紫、自各色彩绘,有的在黑地开光中绘白地三彩。再经低温烧成。其纹样以花卉禽鸟居多,神
态自然,层次分明,典雅占朴。此均为民窑产品。传世极稀,属极名贵的品种。黑地三彩在书时汉供居丧守守孝之用。国内外可见的一些传世黑地三彩凤尾尊、大方瓶等大件器,几乎都是清未民国时期的仿制品。

相关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熙白地素三彩暗龙花蝶纹碗
清代时期素三彩瓷器
素三彩瓷器浓澹皆可人 图
清雅质朴的清康熙素三彩暗龙纹花蝶碗
[瓷器鉴定]明代五彩(上)
磁州窑黑白瓷器如何鉴定真假?真品磁州窑一件能卖多少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