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学敏治中风
userphoto

2023.06.16 意大利

关注

醒脑开窍针刺法

主方Ⅰ

腧穴组成:

主穴:双侧内关、人中、患侧三阴交

副穴:患肢极泉、患肢尺泽、患肢委中

配穴:吞咽障碍 双侧风池、双侧翳风、双侧完骨;眩晕配双侧天柱。

操作:

主穴:先刺双侧内关,直刺0.5-1.0寸,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施手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再刺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针尖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进针0.5-1寸,采用提插补法,针感到足趾,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运动,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

副穴;极泉穴,原穴沿经下移2寸的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术者用一手固定患肢肘关节,使其外展,直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泻法。患者有手麻胀并抽动的感觉,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

尺泽穴取法应屈肘为内角120度,术者用手托住患肢腕关节,直刺进针0.5-0.8寸,用提插泻法,针感从肘关节传到手指或手动外旋,以手动3次为度。

委中穴,仰卧位抬起患肢取穴,医生用左手握住患肢踝关节,以医者肘部顶住患肢膝关节,刺入穴位后,针尖向外15度,进针l-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

方义:

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属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有养心安神、疏通气血之功。

人中穴为督脉、手足阴阳之合穴。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达巅,故泻人中可调督脉,开窍启闭以健脑宁神。

三阴交穴系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之交会,该穴有补肾滋阴生髓的功能。髓主精,精生髓,脑为髓海,髓海有余与脑有益。

正如前文所述。我们认为中风病的关键性病理改变为中风所致的“窍闭神匿”。内关、人中、委中、极泉、尺泽等穴可开窍醒神通络,补三阴交即可生髓醒脑,又可滋水熄风,补泻兼施,则收到标本兼顾、相得益彰之效。

处方特点:

(一)开创了中风病因、病机及治则的第三阶段

中医治疗中风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有文字记载就已有二千余年,但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及治则上大体只经历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为主。《内经·灵枢》认为中风的病因主要是真气不足而邪气独留。《金匮要略》亦认为是经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尽管将中风又细分为中经络、中脏腑等不同的类型,但治则上还是以疏风祛邪、扶助正气为主,第二阶段以唐宋以后的“内风”学说为主。这在中风的病因学说上可以说是一大转折。不论是刘河间的“心火暴甚”、或是李东垣的“正气自虚”,还是朱丹溪的“湿痰生热”,最终都是引动了“内风”,正如清代叶天士总结的“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治则上当然是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为主。

尽管到了晚清和近代,有些医家如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等也提出过中风的发病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有关,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均未能完整、系统地进行描述。

我们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知识,经过了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后认为,“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中风病之所以出现神志、肢体等障碍的主要病理机转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灵枢·本神第八》云:“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醒脑开窍针刺法就是立足于“醒神”、“调神”。从中医治疗中风历史发展来看,如果说“风”、“痰”学说是第一、二阶段的主流,那么立足于“醒神”、“调神”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则开创了中医治疗中风的第三阶段。

(二)选穴配方上的创新

因《素问·痿论篇》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故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历来以阳经穴为主,譬如肩髃、曲池、外关、环跳、足三里、解溪、昆仑等穴。我们认为,所谓“独取阳明”,是指对痿证中的部分病人采用补益后天的治疗原则,而非单取阳明经而言。据此,醒脑开窍针刺法大胆地破坏了多年的常规,改变了历代沿用的以阳经穴为主的选穴配方原则,而以阴经穴为主,选用了内关、人中、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等阴经穴。

(三)针刺操作作上手法量学的特殊要求

众所周知,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临床床效果直接相关。

所谓针刺手法应该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手法种类的选择、施手法的时间、留针时间的长短等诸多内容。其中的任一内容操作不合理都会影响针刺的治疗效果。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关于手法“量学”的概念,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除了注意治疗大法、选穴配方外,还对针刺操作上的手法量学提出了其特殊的要求和规定,从而达到了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及其科学性。有其科学的规范,这也是醒脑开窍针刺的特点之一,细节将在第二章专门论述。

主方Ⅱ

在长期大量的中风病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如果每日针刺内关、人中穴时间过久,随着病情的好转、病人意识、运动及感觉功能的恢复,有些患者因为疼痛而拒绝再继续针刺内关、人中穴,同时如果针刺次数过多,上述二穴的局部皮肤、肌肉组织增生,局部变红变硬,更加重针刺时的疼痛,也影响施针。于是石学敏教授又提出醒脑开窍的第二组主方,主要作为主方I的替换穴位使用。比较而言。主方Ⅱ更多用于中风的恢复期、后遗症期及非器质性的心悸、疼痛、遗尿、阳萎及遗精等证。

腧穴组成:

主穴:上星、百会、印堂、双侧内关、患侧三阴交。

副穴及配穴同主方I。

操作:

主穴:先刺印堂穴,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继之,选3寸毫针由上星穴刺入,沿皮刺至百会穴后,针柄旋转90度,转速120-160次/分,行手法1分钟。

内关穴、三阴交穴及副穴、配穴手法同主方I。

中风后遗症期的辩证治疗

患脑卒中1年之后,遗有肢体或语言、视、听等功能缺损的一般列为后遗症期。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常描述为“肢体萎废”、“久瘫”、“偏枯”、“左瘫右痪”、“瘖”等等。

一、诊断

1.中医标准:以1986年6月15日在山东泰安市通过的《全国中风诊断和疗效标准》为准。

2.西医标准:以北京心血管协作组暂定标准为准。

二、辨证

临床常有如下三种类型

1.清窍郁闭型

病因病机:饮食肥甘、痰湿内盛,或肝郁气滞,瘀血内停。内风虽息,清窍未通,故患有本症。

证候特征:眩晕时作,视物不清,眼睑下垂或斜视、偏盲、耳鸣、耳聋、舌强、舌短,言语不清,时发咳呛。舌多晦暗,脉多弦数。

2.筋脉失养型

病因病机:风寒诱发。经络时疏或经脉拘急,或神气不行、气血郁阻,经络不畅,络脉不通,日久筋脉失养,则为本症。

证候特征:偏头痛,颈项强痛,身痛或肩手疼肿。动则加重。肢体不利、举步艰难,久瘫不愈,足内翻、手拘挛,甚则肌肉萎缩,关节畸形。舌多淡红、脉多沉缓。

3.精髓亏乏型

病因病机:素体阴虚精少,肝肾不足,内风虽平,内损难复,神气衰亡,精髓益耗、筋骨失濡、脑髓失充、而为本症。

证候特征:头昏昏然,健忘、善笑,步履艰难,动作迟顿,吞咽不利,小便失禁,大便不爽或数日一行,甚则寤寐不分,言语不伦,志意恍乱,生活失常,性情乖僻。舌多瘦嫩,脉多细数。

上述类型,虽内风平息,但精亏液耗,窍闭不畅,神气不行而致窍蒙、肢废、神衰之证。

三、治疗

(一)原则

醒脑开窍,辅以通经活络(二型),或补益脑髓(三型)。

(二)方法

1.主穴:内关、人中、三阴交。

2.配穴:风池、上星透百会、印堂。

3.加减:清窍郁闭型,失语点刺金津、玉液;吞咽困难配翳风、上廉泉;口角歪斜配面部足阳明经筋排刺;眼外斜配上晴明、攒竹;耳呜、耳聋配耳门、听宫、听会;眼睑下垂配阳白。

筋脉失养型:上肢拘急配曲池、外关;手握固不伸配合谷透劳宫;握力欠佳配八邪;腕下垂加刺阳池;足内翻加刺阳陵泉、丘墟;下肢肌肉萎缩配足阳明经排刺。

4.操作:主穴刺法同前;风池刺向结喉,约1.5-2寸,施以小幅、高频捻转3分钟,印堂针向鼻根,透刺1寸,施以雀啄泻法至眼球湿润;上星透百会沿皮下刺1.5-2寸,施以小幅、高频捻转3分钟。翳风刺入2-2.5寸,捻转补法施术1-3分钟;上廉泉,刺入1.5-2寸,使针感达舌根部;金津、玉液,医生用手以消毒纱布或棉垫固定患者舌体,拉出并上翻,用三棱针刺入并快速转动针体。刺后令患者闭唇缩舌,吸吮则出血较多;曲池,拱手取之,刺1.5寸,使针感达手指;外关,刺1寸,使针感达手部;阳池,刺入5分,施捻转平补平泻1分钟;阳陵泉刺入1.5-2寸,使针感达足趾,施捻转提插补法1分钟;丘墟透照海,刺入2-2.5寸,针尖不透于皮外,但可触及,施捻转手法平补平泻1分钟;合谷透劳宫,刺入2-2.5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针感达于全手,一般针后手指即可张开。下肢足阳明经筋排刺,一般从足三里下1-2寸处起。间隔1寸,刺入1支,深1-1.5寸,排刺4-6支;面部足阳明经排刺,从颊车至地仓,间隔1寸许,可刺3-4支,深约5-7分。

5.疗程:门诊患者每日一次,住院患者,每日上、下午各一次;连续治疗,两个月为一疗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醒脑开窍针法——中风患者的福音
特色疗法 | 邵氏“五针法”联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观察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v—— 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浅析之一,市一院中医科林娟讲课2018,5,21
石学敏院士针灸治疗脑中风经验
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显奇效
颈项九针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临床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