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丹栀逍遥散在治疗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丹栀逍遥散出自《内科摘要》,是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逍遥散”基础上加丹皮、栀子二药组成,具有清热养血、疏肝健脾的作用,多用于肝郁血虚而偏于火旺之证。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数种妇科病证屡获佳效。  

  1 慢性盆腔炎  

  韩某,37岁,教师。数年前患有盆腔炎,后感小腹及下腹隐痛或坠胀不适,白带增多、色黄。就诊前一周工作劳累后感精神不爽,低热盗汗,下腹疼痛下坠,小便赤短。B超检查示盆腔积液。予头孢类、大环内酯  类及硝基咪唑类抗生素静滴,同时服用散结镇痛胶囊治疗2周,症状缓解不显。刻诊:面色灰暗,舌黯紫,苔黄腻,脉弦涩。诊断: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瘀毒内结。治法:疏肝健脾、清热解毒。拟方:柴胡、香附、白术、黄芩各10 g,当归、丹皮、栀子各12 g,茯苓、赤芍、莪术各15 g,败酱草、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各20 g,蒲公英30 g,甘草5 g。每日1剂,水煎服。停用抗生素,服药10剂后,腹痛及白带明显减少。随症原方加减,继服30剂,诸证消失。嘱患者劳逸结合、物理治疗、瑜珈练习并举,半年内未见反复。按:近年来由于人流、性紊乱等增多,盆腔炎发病率逐年上升。慢性盆腔炎系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因患者体质弱,病性迁延所致。本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中医学虽无此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中医“痛经”、“ 瘕”、“带下”等  范畴。中医学认为是正不胜邪,余邪未尽,湿热之毒瘀积胞宫,乃致脏腑功能失调,肝气不舒,气血瘀滞,冲任失调,经行不畅。丹栀逍遥散为疏肝健脾,理气活血之要方。方中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当归、赤芍、丹皮、莪术活血化瘀;茯苓、白术健脾化湿;配甘草培补脾土,扶正以祛邪;黄芩清热凉血,败酱草、蒲公英、忍冬藤、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清热解  毒、化瘀止痛之功。  


  2 围绝经期综合征  


  马某,48岁,自由职业。近两年来,精神不集中,头晕头痛,抑郁焦虑,多愁易怒,失眠多梦,性生活阴道干涩,潮热多汗,时有便秘。患者来诊时精神抑郁,闷闷不乐,面赤潮红,叙述病情时滔滔不绝,不能中止。曾服补肾中药治疗半年,同时服用“参芪口服液”等,均收效甚微。刻诊:舌红、苔黄、脉弦数。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肝气郁滞,肝郁化火。治则:疏肝  解郁,滋阴泄热。拟方:柴胡、黄芩各10 g,当归、白芍、  茯苓、炒白术、丹皮各12 g,焦山栀15 g,薄荷6 g,炙甘  草9 g,天冬20 g,炒枣仁、钩藤各3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上述症状减轻,随症加减各药剂量继  服20剂,诸症自平。 

  按: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女常见病,其精神症状中医属经断前后诸症的范畴。《素问 ·上古天真论》云: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故形坏而无子也”,故中医认为其病在肾,虚为本。但从当前的临床实践来看,用传统的补肾方法不甚理想。妇女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所以治疗妇科疾患首重治肝,应以清心平肝为主,兼以疏肝解郁,健脾和营。丹栀逍遥散方用柴胡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薄荷助柴胡疏达之力;当归、白芍养血生血;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和中,以资气血生化之源;丹皮、栀子、黄芩以清热凉血,清泻心肝两经之热。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养血凉血之功,故治本病收效斐然。近年来,实验发现中医药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防治开辟了新途径,其不仅能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症状与体征,更能从神经、内  分泌、免疫、自由基、血脂、骨代谢等方面起调节作用[1]    。有学者通过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证实丹栀逍遥散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大鼠群居接触实  验和旷场实验证实丹栀逍遥散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丹栀逍遥散方对性腺功能有明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雌激素样活性[2-3]。  


  3 原发性痛经  


  滕某,17岁,学生。13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规律,每逢经前1~2   d始下腹坠痛,来潮第1~2天痛甚,月经量少,伴暗紫色血块,双乳胀痛,时有便秘。每逢月经来潮不能正常上学,服用“去痛片”、“芬必得”可片刻缓解。曾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治疗4个月,症状不  减。月经周期第20天来诊。刻诊:体型偏瘦,舌红,苔白,脉弦细。诊断: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肝经郁  火,气血不畅。治法:宣郁泄热,调经止痛。拟方:柴胡、白芍、郁金、香附、元胡、白术各10 g,党参、茯苓各15 g,丹皮、焦山栀、当归各12 g,天麦冬各20 g,甘草6 g。每日1剂,煎服。连服10剂至月经来潮,自觉腹痛  明显缓解,经量及血块减少,无乳房胀痛。嘱每月月经后半期连服此方,直至月经来潮第2天停药,连服6个月。患者诉症状完全消失。


  按:痛经多因情志所伤、肝失疏泄,冲任受损,气滞血瘀、瘀滞胞宫引起。“不通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病机为气血运行失常。舒则通畅,郁则不畅。治宜行气活血,通经止痛。方用加味逍遥散重在调节肝的疏泄功能,肝气条达,则全身气体疏通畅达,此乃女子经血排泄能否通畅的重要环节。方中当归、白芍补血活血止痛;柴胡、香附、郁金、元胡利肝气,通络止痛;丹  皮、山栀凉肝血,化瘀血;天麦冬滋阴生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具益脾益气之功,正合《内经》所谓“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全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活血止痛之效。  


  4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王某,32岁,公务员。平素嗜食辛辣食品,工作繁忙,经常熬夜,近3个月来月经周期同往常,但经前乳  房胀痛,经行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心烦失眠,大便干燥,经后上述症状消失。刻诊:舌暗红,苔薄白,脉细  弦。诊断: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痛经。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郁久生热。治则:疏肝解郁,滋阴养血。拟方:丹皮、焦山栀、柴胡、酸枣仁各10 g,白芍、茯苓各15 g,白  术、当归、川芎、制香附、天麻各10 g,天冬20 g,钩藤30   g,炙甘草、薄荷各6 g。于经前10 d开始服药7剂,连服3个月,诸证消失。


  按: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一组原因不明确的症候群,与内分泌、代谢、经期心理等因素有关,其特点是伴随月经周期性出现。

  肝气郁结是导致月经病的重要因素。患者因工作学习压力大出现抑郁、焦虑、烦躁情绪,导致肝郁失疏、气血失和、冲任失调、肝郁化火,出现临床诸多症状。如《丹溪心法》所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丹栀逍遥散方中柴胡疏  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丹皮、山栀、薄荷清肝消郁,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天冬滋阴降火,天麻、钩藤、酸枣仁宁心安神。全方共奏疏肝清热,养血健脾之矢。


    5 产后溢乳伴产后抑郁


    纪某,女,25岁,护士。顺娩产后第3天始溢乳,量多质稠,伴乳房胀痛,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心悸少寐,大便秘结。刻诊: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诊断:产后溢乳、产后抑郁。中医辨证属肝郁化热。治:疏肝解郁,清热敛乳。拟方:丹皮、栀子各12 g,柴胡、芍药、当归、茯苓、生地、白术、夏枯草各10 g,甘草6 g、生牡蛎20   g。每日1剂,水煎服。服用本方5剂症状明显缓解,继服7剂溢乳、抑郁症状消失。


  按:该患者系肝郁化热,热迫津液,故乳汁自溢而量多、质稠。肝失条达,气滞不宣,故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肝郁化火,则烦躁易怒。热忧心神,则心悸少寐。津被热灼,则大便秘结。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清热,去生姜、薄荷之辛散;加生地养阴滋血;夏枯草清热散结;  生牡蛎平肝敛乳。热去结散,则乳汁自安。近来,动物实验已证实丹栀逍遥散有抗抑郁作用[2],药理学试验  进一步表明:丹栀逍遥散的石油醚提取液(主要是一些脂类成分的混合物)、水提醇沉液(主要是一些水溶性的成分,如氨基酸、肽类等)、多糖部分(主要是一些糖  分子)、醇提液部分(主要是一些酚类物质)都有明显的  抗抑郁效果,而无中枢兴奋性作用,其中水提醇沉液部  分尚具有抗焦虑作用[4]。妇女有经、带、胎、产、乳的生理特点,均“以血为用”,此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又主藏血,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肝在妇女的生理病理中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故妇科疾病应从肝论治[5]。丹栀逍遥散能起疏肝解郁的作用,故用于妇科疾病可收异病同治之效。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717739777/blog/126140523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逍遥家族”四兄弟前世今生
卓毅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月经病验案举隅
刘瑞芬临证妇科验方
加味逍遥丸
和解方之加味逍遥散(又名八味逍遥散、丹栀逍遥散)
我的中医临床系列---------《二》橘井泉香 [http://623338857.qzone.qq.com]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