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茱萸汤(又名茱萸汤)

【原文】   

1.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伤寒论》(243)    

2.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309)   

3.干吐,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伤寒论》(378) 

4.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5.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组成与用法】   

吴茱萸 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医案】

1.经期过长

初诊:2005年8月9日。杜某,28岁,患者因原发不孕就诊,月经史:15岁初潮,周期先后不定,经量较多,9~15天净,5月份经行13天不净,使用妇康片后月经方止,6月份月经不潮用黄体酮针注射后,月经于8月1日来潮,经量中等,至8月9日经量未减,经色鲜红,吃冰西瓜后胃脘疼痛3天,昨又水泻一次,恶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中健脾,止血。

方剂:吴茱萸汤合桃花汤加减。

吴茱萸5g  党参12g  炮姜6g  大枣6个  赤石脂20g  阿胶(烊冲)10g  荆芥炭10g,3剂。

二诊:2005年8月12日。进药一剂,腹泻未作,阴道出血今净,咳痰,纳可,舌脉如上。

治法:化痰止咳。

方剂: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浙贝10g、蒌皮10g、桔梗6g,3剂。

1.妊娠恶阻

初诊:2006年11月16日。章某,21岁,妊娠64天,B超提示宫内活胎,约9周大小。恶心,口淡,唾多频吐,纳可,大便稍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治法:温胃散寒降逆。

方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合小半夏汤。

桂枝6g  炙甘草6g  生姜5片  大枣6个  淡附片3g  半夏10g,4剂。

二诊:2006年11月22日。症如上,舌脉如上。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剂:吴茱萸汤合附子粳米汤。

吴茱萸5g  党参10g  生姜6片  大枣5个  淡附片5g  半夏12g  炙甘草5g  炒粳米30g,4剂。

三诊:2006年11月28日。症如上,大便已经正常,舌脉如上。

治法: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方剂:吴茱萸汤合小半夏汤、橘皮汤加味。

吴茱萸8g  党参10g  生姜6片  大枣5个  半夏15g  陈皮10g  砂仁(冲)5g,4剂。

四诊:2006年12月5日。恶心已除,已不吐口水,口中微淡,纳可,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吴茱萸至9g,4剂。

五诊:2006年12月13日。上述一切症状均消失,食欲增加,无不适。

2006年12月25日随访,一切正常。

3.妊娠呕吐

初诊:1982年4月20日。黄某,28岁,妊娠8个多月,几天之前腹泻,自服川连后泻止,出现口淡恶心,呕吐清水,胃纳不舒,前额疼痛,腰酸腹坠,咳嗽痰稠。舌质黯滞有紫斑,苔薄白润,二脉滑。

治法:暖胃清肝。                    

方剂:吴茱萸汤合左金丸(《丹溪心法》)。

吴茱萸2g  太子参12g  红枣5个  生姜4片  川连1.5g,2剂。

药后呕吐即止,头痛瘥。

4.妊娠头痛

初诊:2004年11月1日。吴某,女,27岁,妊娠3个月,近1月来恶心呕吐较明显,常吐酸水,口中痰涎多,嗳气,食后即吐,后脑疼痛,心烦,寐可,大便4~5天一解,质溏软,下腹隐痛偶作。生育史:1-0-0-1。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西医诊断:妊娠极吐。

治法:清肝和胃。

方剂: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加味。

黄连3g  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0g  枳壳5g  竹茹10g  炙甘草5g  吴茱萸3g  苏梗10g  佛手10g  煅瓦楞子30g  甘松10g,3剂。

二诊:2004年11月4日。恶心呕吐,嗳气消失,口水已少,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枇杷叶10g,5剂。

三诊:2004年11月10日。呕吐,泛酸,口淡,舌脉如上。

治法:调气降逆,健脾和胃。

方剂:香苏散(《和剂局方》)加味。

香附6g  苏梗10g  陈皮10g  炙甘草5g  吴茱萸2g  海螵蛸20g  煅瓦楞子20g  白术10g  茯苓10g  炒薏苡仁20g,5剂。

四诊:2004年12月22日。头痛,胃脘不适,口淡,口渴不多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暖肝补虚,和胃降逆。

方剂:吴茱萸汤合半夏天麻白术汤(《医学心悟》)。

吴茱萸3g  党参12g  生姜4片  大枣6个  半夏10g  天麻10g  白术10g,3剂。

五诊:2004年12月27日。服药之后症状好转,停药2天,头痛又反复,口苦又淡。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滑。

中药守上方加炒川连3g,4剂。

六诊:2005年1月4日。头痛消失,舌脉如上。

中药守12月22日方,5剂。

七诊:2005年1月7日。因住宅周边噪音影响睡眠,又引发头痛,口淡,舌脉如上。

吴茱萸3g  党参12g  生姜4片  大枣5个  半夏10g  天麻10g  白术10g,5剂。

服药之后疼痛未再复发。

5.产后胃痛呕吐

参见“理中汤”条第9案。

【按语】

吴茱萸汤又名“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以吴茱萸温中散寒,降逆下气,生姜散寒止呕,人参、大枣补虚和中。后人总结该方具有治疗“阳明寒呕、少阴利和厥阴头痛”的功效,是十分到位的。

案1为经期过长,虽经色鲜红,但由于患者同时受寒胃痛,水泻,恶心,故温中散寒与止血并治,用吴茱萸汤加阿胶、荆芥炭、赤石脂温中健脾止血,一剂而罢。用吴茱萸汤治疗妇科血证的临床报导罕见,吴茱萸味辛、苦,性温,现代药理证实,其所含的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芸香胺可兴奋子宫,使子宫明显收缩,故《日华子本草》称其能“下产后余血”,余血下而血可止也。温经汤中也有吴茱萸一味,知茱萸能温而不知其能止血者甚众。我运用吴茱萸汤治疗经期过长,也是以此功效为用药依据的。

案2为妊娠恶阻,该案属于恶阻轻症,仅见恶心口淡,唾多,虽则如此,不治必剧,证属脾胃虚寒。先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合小半夏汤不效,再用吴茱萸汤合附子粳米汤,未进寸功,再三思忖,不效之因并非辨证不确,而是用药份量存在问题,于是将吴茱萸由5g增至8g,合小半夏汤、橘皮汤加砂仁,恶心终除,不吐口水,口中微淡,守原方加吴茱萸至9g,以善后。中医向来有效不更方的说法,而此案则反其道而行之,无效仍不更方,如此做法,全在于识证,不更方剂,而变换用药剂量,依然成功。该案貌似轻症,然非此大量吴茱萸,则不能愈。

案3为妊娠呕吐,其不称为妊娠恶阻者,妊娠已达8月有余,而此前并无恶心呕吐,实为误服川连,戕伐胃中阳气所致。原文有“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之说,故以吴茱萸汤温中健胃,降逆止呕,再少佐微量黄连,以泻遗留之肝热,亦防热药矫枉过正。由于药证相符,故呕吐止,头痛瘥。

案4为妊娠头痛,见泛酸、心烦、便秘,其证属肝热胃寒,用黄连温胆汤加味,头痛消失,四诊时头痛复发,症见胃脘不适,口淡,口渴不多饮,其证转为肝胃虚寒,痰湿阻滞,改用吴茱萸汤合半夏天麻白术汤暖肝补虚,和胃降逆,药后症状好转,但头痛反复,口苦又淡,舌质红,此为用药偏于温热之故,加炒川连而安。

案5为产后胃痛呕吐,起因于误治而过食生冷瓜果,致使胃阳受伤,故用吴茱萸汤合理中汤加丁香、蔻仁以温中健脾,调气降逆,一诊胃痛便除,再加大吴茱萸份量,另加沉香、陈皮以治疗脘胀呕吐,用开塞露灌肠通下大便,二诊呕吐除,再用小建中汤加吴茱萸、半夏、丁香、檀香以温中补虚缓急,胃脘隐痛便消,最后用香砂六君子汤以善后。《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气寒气凉,治以寒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其意为气候寒凉的地方,多内热,可用寒凉药物治疗,可用汤液浸渍的方法。气候温热的地方,多内寒,可用温热的药物治疗,以加强内部的阳气。何以气候寒凉之地多内热,过食辛热故也;何以气候温热之地反内寒,亦过食寒凉之品故也。上案即为例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心裁(64)附子泻心汤
桂枝加桂汤
《千金方》观止:茱萸汤
吴茱汤的应用
吴茱萸汤
治疗上热下寒这个时代病的半夏泻心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