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疟疾四法

疟疾由疟蚊传染,是传染病之一,在热带及环境卫生差的地区发病率高。北京地区,祗有夏、秋季节发作。

祖国医学认爲是温邪阻滞,少阳枢机不利爲患。疟发则寒热交作,先是毛孔栗起,继而呵欠乏力;接着寒颤鼓颔,寒从背和手梢开始,肢体痠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全身烧灼如焚,头痛如裂。面赤脣红,烦渴饮冷,胸胁痞满,口苦呕恶;终则遍体汗出,热退而解。有一日一发者,有间日一发者,也有三日一发者。中医对疟的认识,不是全凭找疟原虫爲准,祗要有症状,查不出疟原虫也可诊断爲疟。常见的可分正疟、温疟、牝疟及疟母,一般用和解方法进行治疗。

(一)和解少阳,以退寒热

正疟发作先是毛孔栗起,继而呵欠,寒颤鼓栗,从背部及指尖开始,寒去则内外皆热,身热如焚,头痛欲破,面赤脣红,烦渴饮冷,胸胁痞满,口苦呕恶,终则遍体汗出,热退身凉。脉象在发冷时见沈弦,发热时多洪数,汗出热退后脉转平静。治疗可用和解转枢方法。

柴胡9、黄芩9、青皮6、厚朴6、半夏10、青蒿10、草果6、生姜6、大枣5枚

加减法:

若由暑湿寒滞互阻不化,荣卫失调,可用芳香宣化,苦温燥湿方法。

若寒湿积滞较甚,湿遏热伏,舌白苔腻如积粉质绛者,可苦温与苦寒药物并用,温燥其寒湿,苦泄其郁热。

(二)疏表清里,以退寒热

温疟定时发作,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烦渴时呕,得汗而解,舌质红尖绛苔浮黄,脉象弦滑且数。此暑热蕴郁,可用疏表清里方法,仿白虎加桂枝汤意。

生石膏40(先煎)、桂枝10、知母10、粳米30、甘草6、草果10、槟榔12

加减法:

若确属阳明热盛,方中石膏可加量至60~90(先煎)。

若苔白腻者,属湿郁,用寒凉药物宜慎,不可过量,防其遏郁湿邪。

若有暑热,可先用芳香清暑定呕,余缓治之。

(三)温寒化湿,和解少阳,以退寒热

牝疟是暑季过食生冷,寒湿偏盛,阻于少阳,故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乏力嗜卧,胸胁痞满,口干不欲饮,舌胖嫩苔白滑液多,脉象沈迟,按之弦劲。用温寒化湿,和解少阳方法,以退寒热,宗柴胡桂姜汤意。

柴胡10、桂枝10、干姜3、黄芩10、半夏10、草蔻6、生牡蛎15(先煎)

加减法:

若有暑湿未解,脉象濡缓,头晕乏力,时作呕恶者,可加芳香祛暑之药,如藿香10(后下)、佩兰10(后下)、荷叶梗各6。

若寒湿、寒积较重,舌苔白厚,状如积粉,质不红绛,可加重温药之量,化滞攻积药如焦三僊、槟榔等亦可加入。

(四)逐瘀化痰,调和气血,软坚消痞

疟疾发病已久,胁下症块,扪之有形,推之不移,名曰疟母。有时寒热往来,时发时止,脘腹不舒,形体日渐消瘦,面色萎黄,胃纳不甘,脉见细弱,沈取畧弦。用逐瘀化痰,调和气血,软坚消痞块方法。仿鳖甲煎丸意。

炙鳖甲10(先煎)、旋覆花10(包)、赤芍10、苏木10、当归10、川芎10、焦山楂16、香附10、柴胡6、黄芩10、浙贝母10

俟病状平稳,可配丸药缓调。

肝脾肿大的病人,应当以调和气血爲法。并宜注意饮食冷暖,经常活动,锻鍊身体,以宣通气血爲主。切不可专以攻瘀化痞,与病无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绍琴临证400法》-疟疾四法 47】
经方应用之鳖甲煎丸医案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九节 疟疾
疟疾
疟疾诊治精粹
陈修园三字经 疟疾第五【附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