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洪涛:选择中医微博集之41

(三)

 

经常有人会迷惑,到底运动对健康有没有好处?运动可以生阳,亦可以耗阳。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标准即是身体微微汗出。如果运动后微微汗出了,即表示阳气升发,营卫调和,有利健康;若运动后大汗淋漓,这是营阴外泄了,阴耗阳亦耗。特别是老年人锻炼身体,一定要把握这个度,这样才有利于健康长寿。

 

运动养生以微微汗出为度,此时阴阳平衡、营卫和调,最有益于健康。但有些年轻人运动后大汗出,反而觉得舒畅。这也是适于阴阳五行的度的问题。就人的一生来说,年轻时木气疏泄,阳气以升发为主,此时可以多做运动,亦属适度,故有益于健康;年老则金气主事,阳气收敛,此时则不可再过于运动,微汗即可。

 

运动需适度,要根据个人体质、年龄以及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比如,年轻人体质盛壮,运动不妨多些,汗出透畅亦有助于新陈代谢,此木气升发之象;年高体弱或患慢性疾病者,需调和阴阳气血,运动则以微汗出为度,过则易伤阳气,反不利于健康;长跑、篮球、足球等运动适合于年轻人,老年则需忌之。

 

阳主动,阴主静。一般来说,阴盛之人喜静,而阳旺之人好动。但阴虚而阳浮之人亦好动,阳虚而阴盛之人则好静。此自然之势。由此,可根据自己体质的阴阳盛衰以及喜好来决定是否要运动,或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比如喜静者不可过于运动,特别是阳虚之人,最忌过于汗出,因汗出伤阳,内外皆损,最不利于健康。

 

运动的方式很多,不少运动需争胜负,对于培养意志或团队意识颇有好处,但从保健与养生的角度来看,需少从事一些对抗性运动,比如足球、篮球、拳击等,此类运动最易受伤。我认为可选择不对抗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爬山、太极等,可根据自己的体质与健康状态来调理运动的强度,如此方有利于健康。

 

象奥运会的一些运动项目,为了求胜,运动员不得不透支生命能量去争取金牌,因此,多伤病满身,甚至于难以长寿。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是属妄耗肾精,勇而劳甚,汗出淋漓,若再感邪,最易邪气深入。从养生的角度来看,马拉松或铁人项目或环法自行车赛等最耗阳气,阳损及阴,最终阴阳两损,颇为伤身。

 

俗云:人老腿先老。肾主藏精,精的多少决定了人一生的寿命长短。肾精充足,则下肢活动自如,如小儿,天天跑跳而不觉其累;若肾精渐虚,则下肢变得沉重而不喜活动,反喜抬高腿脚,如老年人喜静而不喜跑跳,即是肾精虚于下的明证。由此亦提示了养生之法,在保肾固精。肾气充足,腿脚不老,则可长葆青春。

 

养生,关键是养其寿,并保其健康,而不是仅仅为了漂亮其容颜。生活中见有些人为了看上去年轻,不惜动刀子割眼皮,削骨头,抽脂肪,以掩盖其岁月。岂不知年轻源自健康,补充肾精、活血化瘀、扶正降浊、通利肠胃,如此才是真正可以长葆年轻的治疗思路。在面部动刀拉皮,不过是表面功夫,自欺欺人而已。

 

我总认为,只有健康的才是最美丽的。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只有让身体健康起来,才是真的好看。比如有人以脂粉涂抹以显出面色亮丽,远不如运动后的红润;用唇彩让唇色发红,何如活血健脾;抽脂肪以小其脸,何如化湿降浊;动刀子以去其皱纹,何如选择针灸。我支持用中医养生,让气血充足,自然更美。

 

冷水浴或冬泳虽可见其体质强壮,不易感冒,但为害亦大。人有体温,方有生命。寒湿着体,阳气外耗,内阳渐虚,体温下降,易致大病丛生。且肾为太阳之根,寒邪外侵,卫外不固,则易深入少阴。临床多见寒邪伏入少阴而成大病之根。阳气本虚,再伤于寒,则高血压、痛风、关节炎、中风等接踵而至,为患实烈。

 

(四)

 

在奥地利工作,我总会接诊一些外伤病人,比如最近治疗的是一位年轻人,玩滑雪板空中翻跟头时失误,头触地引起第八胸椎骨折,下肢全瘫。有玩滑翔伞、四轮摩托车及攀岩摔断脊柱的,有滑雪摔成植物人的,至于滑雪而断腿断胳膊的则极为常见。运动是为了快乐,也是为了健康,如果有生命危险,何如不做运动。

 

生活中常会见到一些女孩子稍紧张则手脚冰冷。其人多偏瘦,且易紧张烦躁。其体质偏木性,木郁则化火而火易浮;水寒则木郁而水易沉。一旦紧张,木气郁滞,疏泄失司,火更易浮,水更易沉。其治法,一则保持心情开朗,少烦恼,多开心;二则睡前热水泡脚;三则调理木气,健运中焦,或宜于小建中汤加减化裁。

 

我奥地利一老病人现年91岁,与老伴相依度日。他精神极好,语声响亮,且耳不聋,视力亦好。自述曾参加二战时的列宁格勒战役,当时任炮手。我问他如何养生,他说每天尽量少吃饭,心情舒畅,且拿出一份图纸,上面画着数十个不同的人形动作,有屈有伸,有站有卧,说每天坚持按这些动作去锻炼身体各个关节。

 

不少女孩子喜欢留一头乌黑的长发,飘逸靓丽,的确能增几分回头率。唯需知道,头发洗完后一定要及时吹干,即使是夏天,也不要把湿发任意搭在后背,冬天更不可以。否则,湿发着背,寒湿外侵,先伤足太阳与督脉之阳。若更兼耸肩玩游戏,或打键盘,久之最易形成劳累,或患后背紧痛,或患偏头痛,缠绵难解。

 

人为什么要睡觉?中医认为:一则,白天卫气行于阳分,晚上则行到阴分。阳气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卫气行完阴分,进入阳分时就会醒来。二则,阳气卫外,顾护阴精,主动,而阴精在内,滋润五脏,主静。阴阳循环,是为天地自然之道。阳动极则入阴为静,阴静极而出阳为动,动静循环,故要睡眠以养阳气。

 

有的人白天亦想睡觉,有的人入夜却折腾不休,这样就把人体适应天地阴阳的平衡给打断了。天地阴阳循环反复,白天黑夜交替,人亦感而应之,故需入夜而眠,日出而醒。入夜睡眠,让忙碌了一天的阳气潜入阴中静息,最有助于养阳。若逆天地运动规律作息,则机体阴阳平衡失调,而希望长寿健康,是缘木求鱼。

 

大病重病慢性病患者最需重视按时睡觉,于康复极有帮助。所谓康复就是正复而邪退。而正气若想恢复,除机体自身努力调理平衡之外,亦需借助天地之力。入夜而眠,日出而醒,可让机体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如此即得天地之助。若逆时作息,机体阴阳与自然相违,而期望早日康复,是南辕北辙,越走越远了。

 

高跟鞋使人步幅减小,因为重心后移,腿部就需相应挺直,并造成臀部收缩、胸部前挺,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风韵,优雅时尚,袅娜与韵致应运而生。但高跟鞋不可久穿,否则最易导致下肢肌肉劳损,且能影响骨盆平衡,出现后背酸痛。少女如果长时间穿高跟鞋,会出现骨胳发育异常,孕妇则易出现分娩困难。

 

足太阳膀胱经自身体后侧下达足底,上通于脑,其经气血流畅,则整个后项、后背及下肢无所不适。经常适当地刺激膀胱经,可调和营卫,缓解疲劳。穿平底鞋时足跟落地,膀胱经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走路时可适当拉扯膀胱经,利于气血调畅。而穿高跟鞋时,双脚跟踮起,使膀胱经处于松弛状态,久则必然气血失和。

 

人居天地之间,得天气而生智慧,得地气而蕴后天。因此于天暖日和之时最好赤脚行走于地面,最助人得地气。穿平底鞋时,足底贴地,足底部的膀胱经与肾经离地亦不远。而穿高跟鞋时足跟离地,连带着涌泉穴亦远离地面。久失地气,一则阴不制阳而火气易浮,二则阴阳失和而大病难愈,三则五脏六腑亦见不平衡。

 

(五)

 

久坐办公室,且缺少锻炼的人,极易造成的下肢水肿和静脉曲张,我建议以下几条:一则加强锻炼,可以散步,或者任何运动,只要能出出汗都好;二则多晒晒太阳,以温通阳气,阳足而阴滞自消;三则找位明中医,诊脉辨证,适当服些温阳利水汤药;四则于瘀血处点刺出血,瘀去而新生;五则注意保温,防止受寒。

 

不少学者多偏于清瘦,面色苍白。我分析其原因,或由于久在室内,不见阳光;或源于缺乏运动,气血不畅;或久思伤脾,脾主四肢肌肉;或半夜工作,肝失所养,气血不足。同此,建议学者不妨经常从事一下户外锻炼,多晒晒太阳,适当运动,尽量作息有规律,减少半夜工作,将有助于气血通畅而健康得到保证。

 

运动的好处,一则运动通阳,阳气宣通,则周身气血通畅,神清气爽。二则运动可出汗,出汗有助于排出体内郁积的寒邪。运动后汗出排邪,能排出筋骨肌肉之间的郁邪,而平时天热汗出则只能排出皮肤表层的邪气。三则脾主四肢肌肉。运动可健运中焦,促进气血生化。气血健旺,亦可体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力。

 

久思最伤脾气。我自己深有体会,若一段时间坚持读书,即觉体力下降,食欲不振,且精力亦有所不足。此即是过于思虑,脾气受损了。而到户外锻炼一下,跑跑步,爬爬山,晒晒太阳之后,这些不适即很快消失。由此,亦提醒喜欢读书的朋友,生活毕竟不是只有书本,还得保持健康的身体才好。好的身体胜过一切。

 

夏天炎热,适当避暑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可过用空调,特别是汗出淋漓时骤然吹冷风,使肌肤受寒而收紧,其时汗出不畅,内热透不出来,反会出现皮下瘙痒的感觉。况且,机体感受夏天阳气升浮之气机变化,毛孔松开,以维持机体与外界的平衡。猝然感寒气而毛孔收缩,导致营卫平衡失调,最易出现外感诸症。

 

四、情绪

 

(一)

 

仁者寿,因为仁者天性保全;默者寿,因为默者元气安定;拙者寿,因为拙者元神稳固。因此,善养生者,既要顺应四时,以适寒温,更需要有仁者之风,怡静之身,拙朴之心。观察古今长寿之人,亦多如此。

 

我经常跟病友说,不要完全依赖于医生,治病还需要自己多学些中医养生知识,特别是对于大病重病的康复极有意义。比如说,肿瘤病人如果完全依赖吃药或者手术等治疗,是难以从根本上治愈的。自己一定要有强烈的康复信心,不悲不忧,并配合积极的生活、饮食、工作等习惯和行为。这才是肿瘤康复的唯一正道。

 

经常有人说已经做了体检,一切正常,因此自认为非常健康。我倒觉得有时不能完全依赖机器的检查。一则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机器只能检查身体而已。二则机体的变化是动态的。比如,心慌不发作时机器可能查不出来。

 

今日诊治一女病人,平时血压正常,只晨起略高,自述吃完早饭血压即降,病人一直坚持晚上服降压药。我建议不妨停服西药,用中药配合针灸调理即可。但病人担心若晚上不服降压药,晨起血压升高怎么办。疑虑重重,反复询问。不得以我只好嘱咐病人继续服西药,不作任何调整。如此交待后病人满意而去。

 

有网友说“我观察身边熟悉的人,患大病的大多数是精神压力引起的(包括自己)。放下、舍弃、放宽心境,病就好了一半。”今日与一病人聊天,他说以前心情特别抑郁,有话都不能对别人说,结果生了肿瘤。现在想通了,心情开朗了,对生活也充满了希望。并且临床上我也发现,这样的病人往往治疗效果特别好。

 

一肾病患者,按脉辨证给服汤药后感觉越来越好,精神、体力、饮食、睡眠皆有好转。但病人说,担心经不起仪器检查,心情有点忐忑不安,担忧不已。我跟病人说:只要自己感觉良好,就是真的好,管机器检查干什么,是不是?只要正气恢复,自觉良好,即是病情好转,这是好事。嘱原方再服数剂,以巩固疗效。

 

前不久一则新闻:说某人突然发现是晚期肝癌,当时即呆若木鸡,回到家中茶不思饭不想,第3天被家人发现呼之不应,送到医院不治身亡。据研究,一个正常人听到“死亡惊吓”后,一个星期内白细胞数量可下降一半。许多癌症病人之所以迅速死亡,很大程度上是死于恐惧、紧张、压抑、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

 

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说某人检查出患癌症后,当即精神崩溃,一个周时间即见憔悴无神,一两个月居然死了。本来活得好好的,精神健旺,生活有奔头,身体未觉任何不适,但一旦被机器说成肿瘤,不少人立即就会陷入恐惧之中。这是被机器迷惑了头脑,是科学迷信。与其死于对机器诊断的恐惧,何如没有机器。

 

据西方科学家声称:看恐怖片可以燃烧热量,看一部恐怖片相当于散步30分钟所燃烧的热量,而且剧情越恐怖,燃烧的热量越多。若真有人以此法减肥,或许有些效果,但恐伤肾,又损心,心肾一伤,寿且不长,减肥又有什么意义呢?!正确的减肥方法其实是可以不伤心肾的,比如针灸、运动、中药、饮食调节等。

 

更年期一般多认为是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肾中阴精衰减,人也就开始衰老。我认为更年期当是阴阳双虚,阴虚为先,久之,阴损及阳而阳气亦虚。当其阴已虚而阳尚未虚之时,阴阳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多表现为虚热症状,如失眠、潮热、盗汗、心慌、烦躁易怒等。之后阳亦虚,阴阳趋于低层次的平衡,诸症自减。

 

(二)

 

肾精不足之人多易恐,或恐高,或恐惧死亡,或怕鬼,或易受惊吓,或恐则小便控制不住等。分析其机理,肾中所藏精气上通于脑,主骨生髓,主生殖。肾精不足则脑髓失养,脑为髓之海,中藏元神。精虚则神弱,而易受五情侵袭。肾在志为恐,精弱则易恐,且恐伤肾,恐则气下,致肾精不藏而下泄,愈恐则精愈虚。

 

有些人喜欢看恐惧电影、小说,喜欢听鬼故事,越是恐惧,越觉开心。这实在要不得。肾中精气需藏,而不可泄。恐易伤肾,恐则气下,受恐惧刺激,心神激荡,神弛于外而精气内泄,最是伤身。且精伤而神亦伤,脑力渐而下降。年轻人喜欢追求刺激,越刺激越好,这是拿生命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满足,实在不值得。

 

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很大,我们都容易心情郁闷,或易怒,或烦躁,或心情不爽。岂不知负面的情绪是大病之源,极大地影响身体健康。试看那些活过百岁的老人,无一不是开心快乐、心胸宽阔之人。想想太阳还在,明天还在,人生还在,何不开心,快乐,既无生病之苦痛,又增人生之趣味,况且还可养生长寿。

 

经常见到有些人心情不舒畅,总是闷闷不乐,就象有人欠了多少钱一样,岂不知其害有三:一则木郁克土,后天之本受损,进而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为诸虚劳损之根源;二则气滞则瘀血痰浊水饮因而凝聚,久而成块,为诸癥瘕积聚之源头;三则木郁化火,内灼五脏,为患不小,或上实下虚,或上热下寒,其症不一。

 

现实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的无奈、忧虑、焦躁、烦恼,人人不能例外,况且还有病痛折磨。人生得意之处不过十之一二,而不得意处却有十之八九。既然生活还得继续,既然健康仍未失去,何不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人微笑,得到的也是微笑。一举两得,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

 

医生对病人微笑,可以让病人放松,并增强康复的信心;朋友之间多些微笑,可以增进友谊;陌生人的微笑,让冰冷的大街一下子有了亮丽的风景。微笑非常简单,人人都可做到,但其产生的效果却是巨大的: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亮色,少一些忧虑、烦躁、紧张、无奈等负面情绪,并且还可以让我们更健康。

 

快乐是每个人的权力,谁也不能剥夺它;健康是我们自己的底线,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底线;努力是我的风格,我努力,我快乐;执着是我的态度,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宣传中医,我将一生执着于中医。虽然众说纷纭,但总会有些思想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只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不放弃,不抛弃。

 

于匆匆人生之中,不妨多些静心的时刻。看看云卷云舒,听听风起叶落,让心中只有欢喜,没有滞塞。或闭目养神,把所有的烦恼忧虑统统从心中剔除出去,只留下放松安怡。我们的心不能一直拘泥于名利得失,不妨常常放下心来。静一静,歇一歇,让心安和,心安则五脏六腑皆安,我们的健康也会更持久一些。

 

现代研究发现,肉毒素可使肌纤维不能收缩,致使肌肉松弛以达到除皱美容的目的。最近有科学家在注射肉毒素于两眉之间,以清除其皱纹时,意外发现患者的抑郁竟然好转起来。其实,按面部全息来看,两眉间属于肺的全息反射区。而从中医理论来看,金气过收,导致神气不旺,是为抑郁的病机,其病根正在肺。

 

抑郁在西方非常多见,且多发于冬季。分析其病因,一则西方属金,金气过敛,神气不旺;二则冬季阳气收藏,若冬天过于漫长,阳藏而不升则心神不足;三则西方人偏静,不喜喧哗吵闹,静则阳藏而不升;四则西方的人际交流相对较少,人各有心神,神气交流可以互相补充其不足;五则生活过于孤独,易致抑郁。

 

(三)

 

抑郁并非绝症,但也绝不是吃抗抑郁西药就能治愈的。岂不见吃过此类西药的不少病人变得精神恍惚,灵性顿失,这是君火受损,伤了心神了。中医认为,抑郁缘由金气太过,阳气收敛过度,导致木火不升,君火不足之象。治本之法是宣散肺气,疏泄肝气,使金气不过敛,木气能升发,则木生火,心神足则抑郁自去。

 

预防抑郁之法,一则多晒太阳,多在户外运动,可以升发阳气;二则多与朋友聚会交流,可以宣畅心神;三则经常用微信、微博、邮件、电话、QQ、短信等工具,虽浪费时间,但可舒畅心情;四则吃些温性食物,以防中焦虚寒而阳气不旺;五则适当饮酒,但不可过度,酒能升阳;六则保持童心,多些欢笑,少些烦恼。

 

预防抑郁之法,七则吃些天然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樱桃、草莓、西瓜、辣椒等,色红有养心之功,但其性多凉,少食为佳,但不吃转基因食物;八则冬天去热的地方度假。漫长的冬天阳气过于收藏,可去南方晒晒太阳;九则让自己忙碌起来;十则针灸,取百会、膻中、内关、太冲、印堂诸穴,可针可灸。

 

五、其他

 

(一)

 

昨日朋友来访,告知我她连续三年冬天吃《选择中医》中提供的补肾膏方,现在颈椎病基本不再发作,精神大好,精力亦充沛许多。并且说她的不少朋友们也吃了此方,失眠的、精力减退的、白发的、夜尿频繁的,都收到显效。她说一料膏方成本千余元,可以吃整个冬天,算算并不贵,而且,味道极好,越吃越想吃。

 

今天临床诊治一病人欲献血,我建议尽量不要在冬天耗伤阴血。我们都知道秋冬养阴,血亦属阴。冬时阳气之所以内藏,全赖阴精充足。阴精内守则阳气不致过于升浮。若秋冬阳气敛藏时妄耗阴血,即亦泻动阴精,导致阳气外散,如此最是影响健康。若不得已于秋冬之时失血,建议及时用养血补血之法调理。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纵有万贯家财,难保一生无病。世人拜佛,无不祈求无病无灾、一生康健,但健康的人生来源于平时的保养。要想称心于养颐之福,如意于安享天年,则需养生保健。养生之道,当心存此志:无病即是福,健康方为贵。我辈将来若能尽享百年之寿,得一生之平安,即是最大的福气。

 

我们的人生很难永远健康,总会有些疾病发生,轻则感冒发烧,重则大病突现,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医学知识,以便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况且如果感冒风寒或者生些小病轻病也并不需要去医院,自己学些医学知识就可以帮忙康复。而且最好能学些中医,因为中医存在于无们生活工作的每个角落,简便廉验。

 

人的身体是非常聪明的,人体有自我排邪能力。比如,我们吃了有毒的东西,会马上腹泻,这是身体自我保护反应。感冒风寒会发烧,这也是排邪反应。有的人非常能饮酒,但在用汤药或针灸调理过程中会出现酒量下降,这是身体肝功能恢复的反应。医者与病家都需清楚地了解人体的功能,则遇到排邪反应自然淡定。

 

病有可治,有不可治。可治的,往往病人性情开朗,视疾病为无物,且认真配合治疗,调节生活习惯。不可治的,则多见忧虑恐惧,怕死,对于医生的治疗思路与处方百般挑剔,疑虑很重。自己亦不肯养生,总认为治病是医生的事。如此即属十不治。虽说“医者父母心”,但首先要病人配合治疗,这是治病的关键。

 

有些人过分依赖医疗,而不重视自己的防病、养生、保健。他们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事,自己既非医生,又非专业人士,千万别瞎掺合,别帮倒忙。我认为在治病过程中,病人才是主体。病人的正气健旺、康复意志、主动养生、功能锻炼才是最重要的,医生的作用只是辅助性的。治疗大病重病尤其要有如此认识。

 

有病友这样说:“病痛的折磨让我走上自觉学习中医养生之道,几年的学习与实践,自己受益不浅。深感中医博大精深。”生病后开始学医,虽属亡羊补牢,但未为晚也。如果未病之人能及时学习中医,岂不是可以省却病痛之苦。不少人因为年轻而忽视养生,等生病了却把自己至贵至重的健康交给庸医,岂不可叹。

 

有些人平时从来没有心脏问题,某日因压力过大,或喝酒过多,或大发脾气而突然发作心脏病,此为隐匿型心脏病,特别是部分中青年人平时工作压力较大,不能合理调配饮食,经常暴饮暴食,并且情绪变化较大,极易诱发此病。此病的先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很难早期发现,但可观察山根是否有横纹以排除此病。

 

隐匿型心脏病祸害极大,需重视预防。其法如下:平时保持心态平和,不要狂喜、暴怒;不要看恐怖电影;不要暴饮暴食,特别是不可吃太多油腻食物,饮酒需适量;注意休息并适量运动,不可猝然锻炼过强;缓解压力;戒烟;平时可按压两乳中间的膻中、左腋下的渊腋以及左内关穴;定期或不定期做心电图检查。

 

(二)

 

大家比较关注自己的健康,但对于如何保持健康,或者如何促进康复,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懂得如何保健,把错误的观点当成正常。比如有人认为吃香蕉可以通大便,却不知道这是以伤损中阳为代价的。有人用泻下的方法来减肥,却导致心慌、面色青白。另一种是明知故犯。比如明知晚睡不好,但经常半夜唱K。

 

有山根横纹的朋友不要过分担心,若能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我们完全有办法预防心脏病的发生。一则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怒喜思悲恐都不可过度;二则经常按摩内关、渊腋、膻中诸穴;三则饮食以清淡为主,勿过饮酒,勿过食油腻、生冷、煎炸、烧烤;四则尽量舒缓压力,特别是工作压力;五则请明医面诊。

 

健康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如果对自己的健康不闻不问,那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估计社会责任感也不强。只有对自己好一些,才可能对别人好一些。真正有责任心的人,应该首先关注自己的健康,只有自己健康长寿,才可能给社会更多的回报。要成就自己的事业,舍健康而何为?

 

一般人都认为中药煎汤喝完后,药渣是没有用的。但如果善于利用药渣,却可提高疗效。一则,药渣可趁热包好,外敷局部痛处,能温通血脉,特别是一些痛症药方更有此效;二则,药渣还可以再煎一次,用来泡澡,小儿甚至可以只用煎液泡澡亦有良效。并且,药液也可以外敷或外洗病变局部,亦可收治病之功。

 

人之心居上而肾处下,心藏火,肾涵水,火性本上炎而水性易下润,此坎离定位,为火水未济之象。但火在上需降下以温暖肾水,水在下需上升而凉润心火,如此即是坎离交媾,变为水火既济之势。但自然之性:火衡向上,水衡向下,生命难以长久。故需重视养生,使水火既济,以长葆寿命。中医养生之理即在于此。

 

大病重病慢性病康复,虽有药饵为功,但病家亦需努力。一则调理情志以疏泄肝气;二则谨慎起居以平衡阴阳;三则节制饮食以生发气血。见有患者虽身被重病却不知持养,或怨恨烦恼,或猝然暴怒,或夜半工作,或饥饱无节,或以酒为浆,如此等等,阴阳失和,气血乖张,脏腑不调,而冀能早愈,何异于缘木求鱼。

 

善养生者,必省房事以养其肾,减思虑以养其心,戒忿怒以养其肝,节饮食以养其脾胃,避风寒以养其肺。五脏得养,真气得从,而此身可长存于世间。但我辈俗子,不免于酒色财气,此实伤生之四毒。嗜欲于此,寿命必难久长。羡慕有善养生者,心胸舒畅,不与物转,恬淡怡然,养得一身浩然正气,养生之道尽矣。

 

健康源于养生。我主张按中医方法养生,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一分子,法于天地阴阳升降之理,合于四时气机变化规律,这样最有利于健康。现代文明崇尚体育锻炼与竞技运动,从生理学及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固然有其一定的积极性。但如果运动过度,大量消耗体力,虽颇益于培养意志,却无助于保养肾精。

 

从医学来说,外求的结果是重视机器设备与药物的治疗,而放弃了对人体正气的培养。嗜欲劳其目,淫邪惑其心,以妄耗其真,以乐摇其精,逆于生乐而忽视根本。若猝然遭逢风寒暑湿燥火等四时不正之气,则病因而生。自然界的六气变化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学会中医养生,保全真气,以求得健康。

 

肾者,精之所在;心者,精之所动。年少初省人事,留恋其乐,使心常妄动,以致君火上摇,相火下炽,肾应之而水不能藏,精髓泄出,是为遗精。若久久妄动心火,致精室渐空,则其生命之根已弱,而夭矣。治法,先需止心。古人有言“苟知惜命,先须惜精。苟欲惜精,先宜净心。”且需灼艾于肾俞,以固其门户。

 

董洪涛中医微博集(七)

 

读书

 

一、读书

 

(一)

 

读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他提出四时“唯燥气易伤”,认为“燥气敛结,金气受病。燥气伤去,则金气凉降彻底,火藏水中,下温上清,皆燥气不向右逆起之德。”燥邪为患,最伤阴津,兼能耗气。因此,我认为燥气不可轻伤。一旦伤之,外有发热咽痛之患,内有伤津耗气之虞。推而广之,诸邪皆不可伤之。

 

我向来鼓励读书,且要多读书。作为中医人不能只学医术,还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需知中医不是单纯的医学技术,背后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在培养弟子时要求每人都要想着将来做一个大学问家,不仅精通医术,还要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至少要把自己打造成秀才。然后以秀才的实力去学医,自然境界易高。

 

我跟弟子们反复强调学中医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境界不是可有可无的缥缈的东西,它是一种感觉,虽然摸不着、看不见,但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境界的高低与每个人学识的修养很有关系,特别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修养。因此要提高中医境界,于临床之余一定要读书,读诸子百家,广读历代文史哲类诸书。

 

中医亦同治学,需按高标准自我要求。我跟弟子们说:“诸位将来是要做大学问的。这是一个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一种激励。学习中医,一开始就不能眼光太低。先要有成就大医境界的愿望,那么从一开始就要把自己的眼界放远,把目标放高。想得到才可能做得到。否则,想都不敢想,境界也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

 

只要读书,就会有心得体会,就会有收获。每个人的学识不同、修养不同,读书后对于书的理解也自有不同。我鼓励弟子们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与笔头锻炼,更多的是帮助自己提高文化修养。我要求每人在读文史哲书的过程中多联系中医思维,这样亦有助于促进学医境界提高。

 

读书笔记的形式非常灵活,根据自己体会的多少、感悟的深浅,随意笔记。或一句,或成段,或成篇,文体亦不拘泥,诗、赋、词、散文、议论文均可。要写实实在在的体会收获,结合自己的学医所得,或广博征引,或就书论书;或记对学医的促进,或写纯粹的文学收获;或论作者的得与失,或畅发自己的学术观点。

 

经旨:阳在外,阴之使也。严格来说,人体全身的阴津血液都不是死的,上面都载着生命阳气。如果因为检查或者其他原因滥抽阴津血液,轻则伤损正气,重则会导致不可逆的恶果。比如肾主骨生髓。骨髓穿刺,最伤肾精。大病重病患者,肾精本来已虚,若再妄抽脊髓,是加速其祸。抽血亦伤阳气,盖因血为气之母。

 

机体之阴津皆内藏阳气,由气化所生,随气化而出。因此不可随意抽取。生理之阴津如血液、骨髓等不可妄抽,病理的阴浊水液如肝硬化腹水、关节腔积液等亦不可滥抽。现代医学重视实证,不理解生命的气化功能。且过分依赖机器检查,没有把人体的阴津血液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于是随意抽取化验,为害最烈。

 

经旨: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脏腑和谐平衡。此语最为治疗肿瘤之根本。心主神,如果病人心神不宁,忧虑不安,恐怕畏死,则君火不明,五脏六腑功能皆受影响,病情必然会渐而加重。有人本来生活工作健康顺利,一旦听医生说诊断出了肿瘤,几天的功夫就见精神萎靡,面透青色。心的力量之大可见一斑。

 

《黄帝内经》是一本传世鸿文,其文字极尽精美、辽阔、训雅之能事,反复读来,只觉朗朗上口、意犹未尽。我自觉此书有两篇最值深思。一是首篇《上古天真论》,一是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此二篇皆发凡医理,尽出精华。数年来结合临床反复咀嚼,犹觉不能尽悟其意。越是琢磨,越觉悟境深远,阔不可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针灸专家肖少卿教授 秋灸关元 春灸气
现代人如何延缓衰老
人体生物钟是如何调时的,看看中医的子午流注,阴阳相守就知道了
养阳气就是养命,快来试试这些小妙招,让你阳气十足
我的养生经验杂谈1——顺时养生,顾护阳气 (国医大师路志正)
《黄帝内经》白话精讲养生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